《月亮湾的笑声》:反思文革的爱情电影佳作

阙居士

<p class="ql-block">影片《月亮湾的笑声》1981年上影厂摄制,是一部含泪的笑声,反思文革兼爱情悲喜剧。</p><p class="ql-block">影片故事背景是江南某山区村,应该是安徽皖南一带,剧中男主人公贵根(寇振海饰)多次提到“浙江的油菜种子好”,要引进来栽种。</p><p class="ql-block">影片通过《江南日报》记者三次来月亮湾,给村里的致富典型江冒富(张雁饰)拍摄新闻照片,从一个家庭、一个山村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巨大变迁。</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九一三以后,批林批孔,批林的“国富民穷”论和“今不如昔”论,要挖掘致富典型,不惜东拼西借,给冒富家凑了一套新家具家电,让他四处宣讲,批判林的所谓“谬论”——是否谬论,还可以继续讨论。</p><p class="ql-block">不久,反击右倾翻案风来了,江冒富一下子又被打成“资产阶级暴发户”,成了坏典型,报社记者第二次来月亮湾村“采访”拍摄,冒富大叔成为挨批斗的黑五类分子,类似于《芙蓉镇》的胡玉音成了“新富农”。</p><p class="ql-block">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改革开放,江冒富和儿子贵根是村里培育新品种疏菜、橘子的能手,又成了先进典型。报社记者第三次来月亮湾采访。冒富吃不透形势,装病逃避。最后,真相大白,冒富大叔说了一句话:“可不能再变来变去了……”,深刻揭示了那些年政策的反复无常给农村带来的损失和对农民生活、精神造成的困扰,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讽刺价值。</p><p class="ql-block">因为政策的变来变去,江冒富的儿子贵根是乡村拖拉机手、技术能手,他和邻村翠屏村赤脚医生兰花(顾玉琴饰)的爱情和婚姻也经历了三起三落,甚至在婚礼现场,兰花也被她父亲庆亮(仲星火饰)硬拽回了翠屏村。</p><p class="ql-block">影片《月亮湾的笑声》和另一部反思文革的影片《芙蓉镇》相比,属于轻喜剧,剧中没有能量特别大、特别坏的人:村里的支书是一直暗中照顾冒富的好人,有一个略带点极左思想的民兵营长,改革开放后也跟上新形势,自己也开始编竹篮竹筐在农贸市场出售,热心地还送给冒富一个。</p><p class="ql-block">总得来说,影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少,“人与时代”的冲突大,对时代风云和政治变幻的批判更集中突出。当然,没有具体的“坏人”来体现,也使得影片的悲剧色彩比较弱,喜剧色彩较强烈。</p><p class="ql-block">主演贵根的寇振海,因本片在1982年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称号。</p><p class="ql-block">由于《月亮湾的笑声》影片大获成功,后来又拍了续集,名叫《月亮湾的风波》,不过已经不是反思文革了,而是讲改革开放之初,冒富成了勤劳致富典型,村里首个万元户,各地纷纷来学习取经,有的村民来借钱,包括亲家庆亮……,冒富一家不堪其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其实,时至今日,冒富家就可以顺势而上,开个家庭民宿和农家乐土餐馆,就可以拍第三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