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诗词网络竞赛过程、体会及思考

老勤(秦文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12月4日,我在美篇平台发布了一篇自己写的白话组诗《二连油田经历组诗》。该美篇虽未获加精待遇,但阅读量达到1.4万人次。该组诗是在我写的一系列有关二连油田的回忆文章基础上提炼而写成的,自我感觉虽然艺术价值不高,但充满了真情实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12月10日,在网上“今日头条”栏目发现“2023当代作家文学奖诗文征稿活动”(网络竞赛)的消息。抱着参与一下,积累经验的想法,我试着报了名。报名过程顺利,实名注册,微信联系,马上有竞赛平台的三位老师加了我的微信。三位老师发来链接,作品用微信上传。上传《二连油田经历组诗》后,我打开链接一看,组诗只显示了前三节,便联系三位老师,要求全文显示。其中一位老师重发了链接,满足了我的诉求。于是我就以该链接为准,发到相关群和朋友圈,请大家帮助每天投上一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大(华东)机械系七七级群是我的大学校友群。群友聂颖新同学积极响应,投票并经常转发该链接,方便大家投票。李丽萍是“尹村知青”群群友,我们曾一起在石家庄市栾城县楼底公社东尹村下乡插队。因该组诗内容与知青无关,我并没有将链接发到“尹村知青”群。李丽萍十分热心,主动在“尹村知青”群转发了该链接,并号召群友投票。十五中高中22班高淑敏同学在群内号召同学投票。石大(华东)机械系七七级群、尹村知青群、石家庄市十五中高中22班群成了我参赛的三个主要投票贡献群。我经常在群内表示感谢,并转发了数个与二连油田有关的美篇和视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照规则,12月12日到1月15日为初赛,排名前500名的进入决赛。1月16日至1月26日为决赛,前180名有奖励。初赛名次带入决赛,即决赛是在初赛的名次基础上继续进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入决赛后的一个早上,链接突然打不开了。我立即与网上的三位老师联系,其中一位老师说网络竞赛已结束,为保护作者权益,链接自然断开。另一位老师说,你发来打不开的链接不是他们发的,他们组织的网络大赛名叫……,名称与“当代作家”有些近似。第三位老师说已上报技术人员,正在排除故障。稍后,新链接发来,恢复正常。一天后,晚上七点左右链接再次打不开,联系老师一直没有回复。查看老师的微信,在名称后边注有“上午九点至晚六点”,因此只能等到第二天。期间热心投票的亲戚、群内同学纷纷询问情况,我只能让大家等一等。期间我想过是否遇到了网上骗局。前两个老师明显就是借第三个老师的平台招揽作品,借鸡生蛋,换个近似的名称就组织网络竞赛。断开两次的链接,内容正规,组织严密,不像网络骗局,老师的反应也很正常。还是往好处想,等老师上班后再联系。上午九点我再次用微信催,九点一刻老师回复,正在处理。下午一点,老师发来新的链接,并解释了链接打不开的原因,是因为换了服务器,衔接有差错造成的。从这以后,该链接一直正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该网络竞赛的规则,允许打赏挺票,可以匿名,没有累计次数和累计金额限制。这是网络竞赛的通用做法,简单说就是可以花钱买投票。网络竞赛一般多为商业化运作,竞赛成本全靠网上打赏承担。我认为,只要规则公开,没有暗箱操作,也是相对公平的,参赛者可以接受。竞赛中排名靠前些的一定有打赏挺票。这次我的参赛,打赏人有我的两个亲戚,两个大学同学,以及我本人。别人打赏后,我第一时间用微信表示感谢。自我打赏的,用匿名方式,在初赛进决赛、决赛结束前一两天、几小时、半小时等时间节点进行,小额多次,确保名次在180名之内,得到优秀奖。这样,才对得起大家一个半月来每天投票的热情支持。最后我排名172,顺利获得优秀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加这次全国诗词网络竞赛,有以下几点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所选参赛作品应有特色,能引起微信群群友的共鸣。大家发自内心地自愿投票,而不是只出于礼貌、人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群内有带头响应的人,亲戚中有热情支持的人。微信中的造势和从众响应,会带来大量投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来自民间的作品有生命力,读者比较喜欢。我的作品可能艺术性不高,诗词底蕴不厚,但题材新,全写实,有真情,没有陷入刻意突出正能量的羁绊。这点在我的此次参赛作品《二连油田经历组诗》中的第十三小节“终于调回任丘”中,体现得最明显, 有一种不吐不快,一气呵成的感觉。这也是这首组诗中,自我感觉写得最好的一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在一个半月与三个微信群群友互动中,分享了自己写的有关二连油田的几个美篇作品,转发了网上有关二连油田、巴彦油田、华北油田、东方物探的视频,使群友拓宽和加深了对边远油田以及物探、钻井、采油、输油等工作的认识,宣传了石油行业,弘扬了铁人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三个微信群的群友均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现在年过七旬或年近七旬。绝大多数人定居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石家庄等城市,还有少数在国外定居的群友。他们中的一些人去过张家口、锡林浩特,对组诗中出现的地名如:延庆、怀来、宣化、张北、北京永定门、三环路、六铺炕等有亲切感,能引发共鸣。组诗中有三次从锡林浩特到任丘探家的描写,能够勾起大家年轻时长途探家的联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这种网络竞赛不宜多参加。参加一次聚一下人气,积累一些经验就足够了。一些网络竞赛组织不严密,过分商业化运作,技术保障不到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好在我参加的这次网络竞赛还不错,比较正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油行业与边远、艰苦、寂寞、离别、坚守、责任等相伴,一批经历过长期现场磨练的石油人,退休后动笔写出自己的人生经历,常能写出影响力很大的优秀作品。例如已故的石大(华东)化机七七济南校友汪清同学,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写出了《林场岁月》、《东营大学四年》、《石化二厂记事》、《我在设计院三十四年》等系列美篇,为大家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写的参赛作品《二连油田经历组诗》,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其中一种石油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京石油学院搬迁到东营,一批教师子弟随迁,亲身经历了东营的艰苦环境,亲眼目瞩了父母在东营校区尽职尽责。他们中的一批人,工作后牵头为父辈留下影像资料,完成《光辉——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教育工作者造像》系列作品,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为中国石油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文精神是理工院校应当传承的重要内容。建议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应注意收集校友的文章,特别是普通校友的文章。来自民间的文章往往更有生命力。群友中有至今仍在讲台上耕耘的人,不妨可以先做些努力,在讲课中探讨一下石油人文精神的内涵,传播一下有影响力的相关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照片原自网络和微信截图。2024年1月27日完成于河北廊坊万庄雅园三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