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多姿土耳其

果粒儿🍀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日我们开始了土耳其之旅。行程从伊斯坦布尔开始,又从伊斯坦布尔结束,12天的闭环之行(上图)是我们和土耳其的初遇。说实话,旅游之前对这个国家知之甚少。行前看了下地图,才直观地发现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是那么重要。但真正的震撼还是在置身于那块土地,亲眼目睹属于前后13个不同人类文明的遗存之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土耳其的世界遗产有21项,其中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首当其冲,而圣索菲亚大教堂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这座教堂,《孤独星球》给出的评价是:“伊斯坦布尔有很多重要的古迹,但庄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创造性的建筑结构、丰富的历史内涵、重要的宗教价值以及非凡之美超越了其它遗址”。11个小时15分钟的疲惫飞行后,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为复兴罗马帝国辉煌计划的一部分,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6世纪建造了圣索菲亚大教堂。数百年来这里都是基督世界最大的教堂,现在是拜占庭帝国留下来的最壮观的遗产。即使在旅游淡季,圣索菲亚大教堂都会迎来很多游客。这是在教堂底层参观时拍到的实况,时间是1月3日11:5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异常精美,内涵丰富,创作于9—13世纪的马赛克镶嵌画使教堂备显奢华。著名的悬浮穹顶直径31米,40根拱肋,最高处离地面56米。走进去即感到的渺小会一直持续到离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1847—1849年,教堂中殿添置了巨大的奥斯曼帝国大圆匾,上面镌刻的镀金阿拉伯字母代表着真主安拉、先知穆罕默德以及早期哈里发阿里和阿布·巴克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找到了圆顶之下的4尊六翼天使,在2009年开始的对中殿的大型修复工程中,其中一位天使的面孔得以重见天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出来的时候别急着离开,抬头即可看到那幅大教堂最著名的镶嵌画。创作于10世纪的这幅画中,右边的君士坦丁大帝正向圣母玛利亚献上君士坦丁堡,而左边的查士丁尼一世正在献上圣索菲亚大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多玛巴切新皇宫内部不让拍照,虽然奢华的让人眼花缭乱,更有维多利亚女皇赠送的重达4.5吨的枝形吊灯和水晶楼梯,但比起圣索菲亚大教堂却有点像暴发户,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倒是背对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不是面对它这个特点,使这座19世纪新巴洛克式建筑显得卓尔不群。宫中所有时钟的指针都停在9点15分,那是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凯末尔1938年11月10日离开的时间。凯末尔在土耳其人中至今享有崇高威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是过往漫长历史和各种宗教遗存无缝衔接的城市,圣索菲亚大教堂对面就是著名的奥斯曼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蓝色清真寺,层叠的圆顶和6个高耸的宣礼塔是其明显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包好头巾脱下鞋子走进中庭,里面的空间宽绰典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座清真寺内部装修最大的特点是选用了数万块伊兹尼克蓝色瓷砖,“蓝色清真寺”因此得名。晴天时阳光透过260扇漂亮的窗户照进宽阔的大厅,那种美妙的光效使寺内华贵典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每天6次的祈祷时间不对非穆斯林开放,只有前来做礼拜的教徒才可以走正门,游客只能从南门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就要离开的时候看到几位正在祷告的女教徒是那样虔诚,赶紧记录下这一瞬间,想到世界著名油画好像也有相似的题材。第一幅被上海国际摄影沙龙《影像·艺术》第1050期选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了黑海和马尔马拉海,隔开了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我们乘渡轮游览时已是傍晚,过了航道最繁忙的时候,但依然可见巨型货轮通过欧亚大桥。巨大的涛声,翻飞的海鸥,航行的货轮,脑海中永远留下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动感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乘渡轮穿越30公里的整个海峡单程需要95分钟。两岸一边是欧洲,一边是亚洲,古老的海滨宅邸(雅丽)摩肩接踵,景点密布,如果有时间全程往返,将是一次超值的短途旅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夜幕低垂,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的伊斯坦布尔渐渐恢复宁静。年轻人会渐渐聚集到咖啡馆,或和好友,或自己一人,点一杯咖啡,度过夜色点亮清真寺前的时光。古老的有轨电车不紧不慢地运行,一只只流浪犬就在咖啡厅客人的脚边大睡。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各种信息叠加的毫无违和感的城市,宣礼塔的宣礼声,博斯普鲁斯海峡航船的汽笛声,甚至街头小贩响亮的叫卖声……这些充满地域特色和人间烟火气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慢慢和夜色合拢,城市倒成了背景。</p> <p class="ql-block">  伊兹密尔的阿拉恰特是土耳其最正宗的城镇之一,也是度假胜地,其中属于奥斯曼帝国的石头房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漫步在充满希腊风情色彩鲜艳的小镇,五颜六色的游客也成了小镇色彩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爱琴海边的切什梅城堡建于1508年,奥斯曼风格,是整个小镇的制高点。城堡也是要塞,也是博物馆,陈列着很多考古发现。城堡的墙外有舰队司令哈桑帕夏的雕像,他的宠物是狮子。在要塞的守护下,切什梅港口船帆林立,棕榈列岸,坐在海边的躺椅上吹着海风晒会儿太阳,是旅途中难得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即使你对历史和宗教一无所知,同样会被这座可以触摸的古城以弗所震撼到。从音乐厅到塞尔苏斯图书馆,这短短一段路上固化的千年以前的古罗马辉煌,会一再迟滞你的脚步,让你无缝穿越并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瓦流士浴室有冷水室、更衣室、温水室、热水室和蒸室,是以弗所最大的公共浴室,1926年考古整理时被挖掘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罗马城市好像都有音乐厅或剧场,这个音乐厅有1400个座位,音响效果非常出色,市政会议在这里举行,演讲大师在这里高谈阔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音乐厅往前走就是库瑞忒斯之路,这是以弗所最宽阔的一条街道,长长的道路用大理石铺就,两旁曾是热闹的商铺和雕像。被岁月打磨的大道光滑如冰,千年以前就有各色罗马人从这里走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胜利女神像是著名运动品牌NIKE标志设计的灵感来源,看形状多像那个符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是公元前3世纪建设落成的,被用来举办公务、宗教、宴会等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图拉真喷泉是二层建筑,高12米,建于公元200年,是古城最优秀的纪念性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保留相对完整的哈德良神庙在一片大理石废墟中格外显眼,拱门上的雕像前面的是胜利女神,后面的是美杜莎女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曼米努斯纪念碑是昔日罗马一位将军在1200年前建造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的公共厕所,排水系统复杂,只有富有的以弗所人拥有“会员资格”和专座。他们上厕所前,还要仆人脱了裤子坐在上面先把石头暖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露台屋是以弗所富人的住宅,用大理石建造的连栋房屋镶嵌有图案和壁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道路的尽头是以弗所建筑遗迹的精华塞尔苏斯图书馆。图书馆建于2世纪,是当时世界上第三大图书馆,初衷是为了保护一万两千卷典籍。图书馆正立面下面壁龛里的4尊女神像(据说是复制品)神态逼真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塞尔苏斯图书馆附近就是妓院,据考证,图书馆与妓院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这样,那些古罗马男人就可以借口去图书馆读书而悄悄溜进妓院。在神圣之路的大理石路面上刻着妓院的路标,大脚印指向妓院方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库瑞忒斯街上的著名蛇杖石碑,可惜没找到。蛇杖是西方医疗界的标志,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7世纪中叶进入历史的以弗所,是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地区最重要的希腊城市。经过150年发掘呈现在世人眼前的,还只是这座古罗马小亚细亚之都的20%,另外的80%还沉睡在地下。想想吧,最少25万居民在千年以前就生活在艺术品一样精美的古城。参观过世界上不止一座古城,也知道还有更伟大更完整的古城至今没有亲眼看到,但依然被只出土了20%的以弗所震撼到。走在《圣经》中古城的岁月大道,触摸信息丰富的遗存,感受穿越时空的气息,把自己代入曾经熙来攘往的人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城希拉波利斯和棉花堡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公元前2世纪帕加马王国建了古城,这里也有古剧场,可容纳12000人。还有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和大墓场。整个遗址荒凉寂寥。</p> <p class="ql-block">  在从希拉波利斯古城到棉花堡的路上看到这两棵树。它们完全不同,却依偎在一起,在浩瀚的历史空间那么突兀,那么富有象征意义。心有所动,就拍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棉花堡有举世无双的人间奇景,2—3世纪是古罗马的温泉中心。上千年的天然温泉从平原上200米高的岩石中流出,溢满一层摞着一层的白色钙化池。在光线的作用下,白色的池子里盛满碧蓝的矿泉水。我们去的早,景区还很少游客,静静的棉花堡热气蒸腾,氤氲缥缈,蓝水如镜,岩花如绵。附近一条沟渠至今有热泉涌出,当时的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异教徒、基督徒和来此旅游的游客都在这里泡脚,水清之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安塔利亚的傍晚因为有一个罗马时代的老码头而充满迷人的魅力。从公元前二世纪起,这个海港就是安塔利亚的生命线。这个土耳其地中海西海岸最大的城市历史上曾多次易主,直到1921年才回到土耳其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部升降机把游客和居民从广场西端沿崖壁送到下面的港口,那里有以红色尖塔为标志的老城。岸上突厥人建的房屋早已改造成了酒店、旅馆、餐厅和商铺,就等着夜幕的降临。白天的最后一抹亮色就要划过升降机旁的小院,定格这个场景,好像放大了很多信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著名的阿斯潘多斯古剧场,是古罗马剧场中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161至180年建造,可容纳15000人。剧场分上下两层,半圆形观众席环绕着正中壮观的舞台,顶层的画廊造型优美,飞檐上有精美的雕饰。剧场至今还在使用,如果11月、12月来土耳其就可以亲临现场欣赏各种演出,亲身体验超棒的音响效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科尼亚主要是为了参观梅乌拉那博物馆。博物馆的圆顶有个笛子状的尖塔,整个圆顶布满绿颜色的瓷砖。这里有梅乌拉那之墓及其儿子和有名托钵僧的石棺,石棺罩上有大头巾,头巾越多,作为精神领袖的地位越高。馆里陈列着9世纪羚羊皮革的基督徒手稿、超级袖珍版的古兰经、产自伊朗的打了300万个绳结的祈祷毯,一个首饰盒里装着梅乌拉那的胡须。科尼亚是土耳其的宗教中心,也是大学城,还是托钵僧的故乡。由于比较保守,这里包头巾的女性明显多于伊斯坦布尔这样开放性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间不起眼的小门脸儿,里面挂着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照片和国旗,还有一墙名人的留影。在这里吃到了号称“土耳其披萨”的长条肉饼,一米长的肉饼三刀四段,我这样的“素食动物”都吃了两段,真是太好吃了。除此之外还有一顿特色美食瓦罐餐不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鸽子谷是卡帕多奇亚的一处景点,在格雷梅国家公园里,山谷两边到处都是形状各异的石柱。这里的鸽子特别多,鸽子巢也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 卡帕多奇亚人很早就学会了利用软质岩石在地下挖洞居住,赫梯人的居住史可以推到公元前1800—1200年,后来是波斯人和罗马人。再后来卡帕多奇亚成了基督徒的避难所,接下来是塞尔柱王国和奥斯曼帝国,然后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1907年一个法国牧师的出现。入住洞穴宾馆的体验很是新奇,有小越层的里外间是我们两天的家,还带一个小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法国牧师发现岩石中的教堂后,这个地方的历史才重新为人所知,终至成为《星球大战》的取景地和游客必到之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处地貌最大的特点是平地上有许多小山峰拔地而起,像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烟囱。大大小小30多个不同特色的石窟、礼拜堂和修道院就在这些“烟囱”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初因为躲避政治迫害而迁移到此的基督徒为掩人耳目将山体凿空修建了教堂,并在里面创作了大量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黑暗教堂。黑暗教堂的壁画是满绘,几乎没有一处留白。由于窗户很少避免了光照,鲜艳的色彩才得以保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行程中有参观地毯厂和陶瓷厂的安排,看到了精美地毯的编织。土耳其地毯举世闻名,和打单节的伊朗地毯不同,打双节的土耳其地毯编织起来更加费时费工,图案复杂的尺寸大些的地毯要一个女工编织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手工编织的地毯价格不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土耳其制陶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无论艺术性还是实用性都深受消费者认可。如果喜欢,最好到陶瓷厂去买,那里品种繁多,产品优质,琳琅满目的商品会让你挑花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几张照片是最浅层的地下城,更大的地下城市在更深处。公元二世纪,处于危险之中的基督徒来到这里,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城慢慢建成。这个巨大的城市网络几乎囊括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不光有新鲜空气可以进来,有水井满足需求,还有学校、教堂、马厩、酒窖,甚至还有墓室。在没有现代化工具更没有电的1800年前是怎么做到的?即使有公元前4世纪赫梯人最早挖掘的历史,但如此规模的地下城市建筑竟始于1800年前依然令人难以置信。</p> <p class="ql-block">  乘热气球升空是行前最大的小盼望,没有之一,因为这个全凭运气,所以当听到因天气原因取消了这次飞行后别提有多沮丧了。但祈祷真的有用,哪怕是在心中。在卡帕多奇亚的第二天,当导游把可以飞行的消息告诉大家时,车厢里一片欢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还没亮就爬起来,乘热气球公司的车来到峡谷中的起飞点。清晨很冷,更何况在山地,耐心的等待后,热气球点火了。红红的火焰照亮了天空,也点燃了大家满满的期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热气球在巨大的点火声中越飞越高,飘荡在卡帕多奇亚的上空,被称为“精灵烟囱”的奇特地貌一览无余,骆驼峰、少女峰、格雷梅露天博物馆……月球表面一样的地表让人想起西藏阿里的札达土林,虽然形成的原因不同,呈现的形态不同,但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是星球级别的地表。多了一个维度的视野和在一个点上的视野有了质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  感谢上苍让我们没有与热气球失之交臂,这次土耳其之旅虽然因为时间紧迫留下了小遗憾,但如愿乘坐热气球会补偿很多。把头像换成点火时美丽的热气球,愿今后所有的旅途都会被上苍眷顾,好运相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热气球上刚刚下来,天空就飘起了雪花。大巴车上导游说:明天天气就将转差,土耳其全境先小雨后雪。在从图兹湖到番红花城的路上,大巴车掠过了土耳其发展中的工业城,穿过了布尔萨,一路上都是美丽的雪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世界文化遗产番红花城已是晚上,淡季的小镇夜色朦胧,人烟稀少,布满小街小巷的糖果店、皮匠店除零零星星的几家外全部打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番红花城为人所知,是因为生意人发现了这里的藏红花香料。现在一座座木头结构的府邸被改建成风格各异的精品民宿,多少南来北往的游客就是为了体验奥斯曼风情而住进并不舒服小的难以想象的古老房间。不远处就是原汁原味红瓦屋顶的奥斯曼房屋,现在已无人居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当地人引领,进了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就像进了迷宫。看下有关大巴扎的一组数字吧:诞生于1461年,30万平方米,21座大门,66条街,两座室内货栈,17个集市,4000家商铺,4万个商贩,12座喷泉,15万游客一天。如果时间允许,走进大巴扎的一条条小巷,用心走过,用眼拍照,该收获多少色彩丰富的信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旅游归来复盘行程已是习惯,而用图文记录下来更是丰富和提升旅游质量的重要过程。12天掐头去尾只有10天的游览,对于了解土耳其这个历史厚重的国家时间实在太短。到过的每一个地方几乎都值得花更多的时间去看去体会。而做美篇考虑阅读效果又没有记录每一个行程。去过的伊斯坦布尔、以弗所、格雷梅露天博物馆还想再去。没来得及去看的托普卡帕宫、水宫和其它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及托钵僧旋转等更是为再次造访这个古国提供了理由。土耳其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风景,有新奇的体验,无论你抱有什么样的旅游目的,去了都会满意而归。尤其是亲眼目睹只出土了20%的古城以弗所,更会让你对古罗马文明有直观真切的感受,修正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了解历史的坐标。</p><p class="ql-block"> (感谢诺君和其他团友的照片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