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孝道法则》P72-93

璟禾的美好生活

<p class="ql-block">【孝道法则五】父母为天位,儿女为地位,各自安位,不能天地颠倒。父母最重要的位置是把生命传给我们,世间最大的礼物就是生命。</p><p class="ql-block">分享三个点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一、儿女不能干涉父母的生活。这么说是因为父母的位置,而非平等关系。曾经我的母亲总是和我抱怨父亲如何如何,自私古板倔强不体贴,说了很多伤人的话……尽管我知道母亲为了我们的家操了很多的心,为我们付出很多,然而我的内心会有偏袒父亲的部分,因为父亲对我那无条件的爱从未缺失,爸爸经常喊我宝贝女儿,和善地和我说话和母亲的严厉不亲近形成反差。每每母亲和我唠叨父亲的不是,甚至对我说,要不是因为我,她早就想和父亲离开。我听了会心生烦躁,纠结,矛盾,自责各种负面情绪夹杂。干涉父母的,痛苦会传递到你身上,是真的。直到我学习了沐一老师的课程,我终于有勇气对妈妈说:我不干涉你和爸爸的事,我尊重你的决定,如果你决定和我爸分开,我会面对一切。至此以后,妈妈越来越少和我抱怨爸爸,电话里也是轻描淡写地说我让着他呗,日子总要过的。多么庆幸自己坚持学习,现在又读了孙一乃老师的孝道法则,更能理解为什么父母的事不该管的,不要管。父母都是儿女的根,感谢他们把生命传给孩子。</p><p class="ql-block"> 二、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对孩子也越来越重视,肯花时间精力去培养。从内心说,希望孩子比我们好的初心没错的。但把自己的希望一股脑儿推到孩子身上,只管按照自己认为好的去做,那就容易出问题。反观我自己,不喜欢老妈的唠叨,也不自觉的成了妈妈的样子。默默地付出那么多,娃视而不见,总想给娃建议,人家压根不想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为了孩子好的背后是想得到做妈妈的被认可和对娃的掌控。想清楚这一点以后,我觉得可以放下对娃的一些期待。家长的期盼无形之中就是一种压力。还有一个点,孩子小时候做父母的会经常替娃做决定,孩子也会无条件顺从。可父母做不了一辈子的决定,我们也在慢慢变老,等到无力作主的时候,让孩子何去何从呢,替孩子做主不是爱反而是害啊。一定要多去问问孩子的想法,听听他们想干什么,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要丢弃“我是为了你好”的想法,让孩子勇敢做自己。</p><p class="ql-block"> 三、孝,通“笑”。子夏问孔子:何为孝?孔子说“色难”。脸色难看就是不孝。孙老师说:如何顺呢?就是微笑,说什么都微笑着听。永远微笑听父母说话,关系就会越来越好。其实对老人微笑也是对自己微笑。养成微笑的好习惯,会让你变得乐观。生理决定心理,你嘴角微笑了,心里就微笑了。福祸无门,惟人自招。一个人的好命运是乐观召来的福,一个人的坏命运是他悲观招来的祸。你想,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是不是微笑?最让人难忘的是婴儿的微笑,从内心深处表现出来真诚的笑容最打动人。当我们内心富足丰盛时微笑很简单,在挫折逆境中还能微笑说明你相当有内涵。读到文中的“价值百万美元的微笑”时,不由自主嘴角上扬,我笑了,原来我也可以如此富有,哈哈。微笑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说难也不难。不过,时时处处微笑,对于普通人而言做到太不容易,仍需要刻意练习。学会微笑吧,把嘴角翘起来,命运从此向好了!试试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