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尔滨的记忆

风吹百合

<p class="ql-block">  身为龙江出生的我,对于尔滨这座城市并不熟悉。</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有交集是读大学时,假期回乡,车上晕倒,一位好心的尔滨姐姐一直抱着我。她到站了,不放心我,就给我买了卧铺,在尔滨换乘。只可惜那位姐姐再也没有找到,就像我和尔滨一样擦肩而过。因为她尔滨给我家的感觉。无助时脑海中时常浮现伏在她的膝头、她轻抚我发梢的场景。 </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准备到上海工作,考普通话证书,进了城。但只是在哈师大有个把小时的短暂停留。对尔滨这座城,基本没印象。 </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去尔滨就是专程去冰雪大世界了。停留时间最长、印象最深的一次,距今已有十三年了。那时我已成为家乡人眼中的南方小土豆。为了招待我,二姐请客,兄弟姐妹几家人一起去,花了几千块的门票费。那是当地人几个月的工资,可见北方人的豪爽与热情。 </p><p class="ql-block"> 当时这个景点还鲜有人知,游客寥寥。一眼望去,大有一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感。华灯初上,霓虹璀璨,冰城雪国,满目山河。徜徉其中,神秘与浪漫并存,清冷与温馨交汇。 </p><p class="ql-block"> 迷蒙的雪、刺骨的风、刀割般的痛。冰滑梯和我撕心裂肺的叫声一样顺滑曲折、悠远绵长,引来无数侧目,场景着实尴尬。小时打滑摔晕过的我至今仍心有余悸!心理学上说童年的记忆会影响人的一生。 </p><p class="ql-block"> 整个园区项目主打的就是气势,连舞台灯光都是山顶打下来的探照灯。对于一个个个体来说,无疑是满地滚动的小土豆。最恢宏的当属《智取威虎山》外景版,群雄们披着大氅如雪山飞狐般呼啸着从天而降,上演了一场高山滑雪极速俯冲的情景歌舞剧。 </p><p class="ql-block"> 家人怕我扛不住尔滨的冷,保暖内衣羊绒衫之外,还给我在皮羽绒大衣里加了羽绒马甲、外面又穿上了大哥的工商局棉制服,装扮成一个妥妥的土肥圆。见过的都知道,北方这种制服不是一般的厚实,棉花不是一般的瓷实。转个身都要全身发力,以脚后跟为轴整体旋转。戴上外甥小时候的毛线帽,不知是谁又给我缠了条红围巾,土豆感又增添了几分。在这种精心打扮下,加之热血沸腾地一路狂奔疯跑,除了裸露的脸其他地方都已是汗涔涔了。 </p><p class="ql-block"> 只是那个真正的南方小土豆高估了自己的耐寒能力,还固执己见,竟穿了一双塑料底皮鞋!一个跤摔断了表链,也摔灭了所有人的热情。节目只看个头,项目也只玩了部分就匆匆收场、匆匆返程,留下诸多遗憾。那时就想,下次一定好好玩一次。这个下次就再也没有过。 </p><p class="ql-block"> 如今尔滨爆火,姐姐发来当初照片,瞬间勾起回忆。向来不喜欢凑热闹的我自然不会去赶这人流潮,只想着哪天清净如初再去悠闲地走一遭。恐怕再也不会有这一天了。所以人生不要有遗憾,而人生往往充满遗憾。 </p><p class="ql-block"> 尔滨,家的温馨,家的怅惘。一座亲切又遥远、温暖又留有遗憾的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