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洪家楼耶稣圣心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济南洪楼教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北路,是天主教济南教区的主教座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济南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济南文化带的重要象征。教堂为双塔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901年,教堂以洪家楼村而得名,是济南市乃至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在中国近代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顾立爵神甫在济南东郊的洪家楼购地兴建教堂。1900年,发生庚子之乱,6月27日,山东巡抚袁世凯要求外籍教士赴烟台、青岛躲避,中国天主教徒集中到城外洪家楼教堂,“以便保护”。7月5日,历城知县李祖年带兵查封洪家楼天主教堂,将聚集于此处的华人天主教徒遣散。7月6日,义和团开始破坏洪家楼教堂,挖掘教士坟墓。历城知县闻讯派兵镇压。1902年,天主教山东北境教区的方济各会荷兰籍主教申永福(Ephrem Giesen)在得到庚子赔款以后,主持在洪家楼动工兴建新的主教座堂,到1905年座堂完工。由奥地利修士庞会襄设计,平面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外墙用石块砌成,西面的正立面有两座高大的尖顶钟楼,还有众多的小尖塔。教堂内部布满了天主教题材的壁画和雕刻,大厅可容纳800人。其施工者为孙村著名石匠卢立成,在他三十多岁(1904年)由德国人特意聘请为工程的总施工、总监管,带着本村一百多名石匠,总管着工程的一千多人施工,按其提供的图纸对采购、石雕以及木、瓦工等活进行安排调度,历时三年终于使工程竣工。</p><p class="ql-block"> 教堂为双塔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901年,建成于1905年(也有说法为1904年),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1906年扩建,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威严高耸,蔚为壮观,基本属于欧洲12至16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与闻名世界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和威斯敏斯克大教堂极为相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典型的哥德式建筑,该教堂结构合理,建筑质量极高,细部处理精致,整座建筑给人气势如虹、精雕细刻、富丽堂皇之感,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传统工艺可以建造任何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精细的建筑。洪家楼天主教堂虽然是比较纯粹的西方建筑,但是依然可以在一些细部看出中国传统的影响。教堂主厅的屋顶盖着中国传统小黑瓦。此外,教堂中门两侧上部石墙雕有两个石龙头,龙嘴大张,怒目圆睁,雕刻生动夸张,显然借鉴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期1966年,在文革中被关闭。1985年4月,政府拨专款对6个十字架、96处石花雕塔和教堂的壁画、圣像、地面、跪凳、祭台、灯具等设施全面进行了修缮,使这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天主教堂焕然一新,同年12月25日圣诞节,已经关闭近20年的教堂恢复开放,并举行盛大弥撒。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 该教堂体量高大,气势宏伟,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立面为典型的哥特建筑风格。教堂坐东面西,前窄后宽,多角多棱,多门多窗,建筑面积约为1625平方米(另一说法为2600多平方米,可能为占地面积),可容纳千人作弥撒,圣坛设于东端。正面两侧为尖顶分立式钟楼(塔),石砌方形,塔顶高高耸起,高48米,左右为穹窿式尖券顶,具有典型的高直作风,一切都充满了向上的动势,其上布满了细长的尖塔和狭长的窗户,更增加了塔楼的高大。两座钟楼(塔)夹着中部教堂大厅的山墙,其上排满密挤的窗户,底层的三个正门均为尖拱型,拱门上面层层雕花,装饰美观;教堂后端也矗立着两个高约35米的尖塔,前后四塔相互对应,皆为青砖、料石砌垒,垂直挺拔,使整个教堂更加雄伟壮观。其屋顶是哥特式建筑特有的尖屋顶,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这种高耸的屋顶会让他们离上帝更近,屋顶的上方树立着十字架,四面墙上是长条装的窗户,钟楼南面的墙上挂着一面钟表,钟表数十年如一日的转着。</p><p class="ql-block"> 教堂主厅高大宽敞、富丽堂皇,中央通廊高大,进深很长,地面用青条石铺就,堂内设两排方形纵柱(约40余根),柱头雕刻着镂空花卉,圆顶和墙壁上绘制的精工图案、雕饰和文字。高耸的穹窿顶上绘满了宗教壁画(多为色彩艳丽的花卉图案),细长的柱身布满玲珑的雕刻,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氛,给人以深深的震撼,使人顿有庄严、肃穆、伟丽之感。教堂里面的采光也很充分,其窗子是用彩色玻璃镶嵌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出强烈的光色效果。尤其是在日出时,东端圣坛处霞光灿烂,五彩缤纷;日落时,西面入口处则是光彩四溢,满目生辉。</p><p class="ql-block"> 在教堂的南侧,还有一处以钟楼为中心的二层环廊建筑群,方形尖顶的钟塔有四层高,东西两侧各建有二层西式环廊建筑。据悉,此院为一独立建筑院落,原为华北总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2 济南经四路基督教堂,简称经四路教堂,为济南现有的八处基督教教堂(经四路教堂、后宰门教堂、南上山街教堂、裕忠里教堂、官扎营教堂、三里庄教堂、伟东教堂、济南长春里基督教堂)之一,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425号。该教教堂南部立面堂原为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礼拜堂,1924年始建,1926年落成,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63.40平方米,教堂外形壮观,造型吸收了当时济南商埠西式建筑的设计风格,内里装饰简洁,宽敞明亮,按座次能容纳约1300人进行宗教活动。</p><p class="ql-block"> 经四路教堂为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投资、设计、建造的基督教建筑,建成后也一直由中国教牧人员管理,其设计者为该处原临时礼拜堂第一任中国籍牧师李道辉之子李洪根,施工建造者为桓台籍建筑商杨长利、杨长贞。其底层为毛石砌墙,二层以上为清水红砖墙、红瓦顶,色彩鲜艳明快,立面造型质朴庄重,以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手法为基础,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部分形式(例如使用了大量的长方形门窗,而不是西方惯用的半圆形拱式门窗),与整个商埠地区西式建筑的设计风格相融合。</p><p class="ql-block"> 该教堂坐北朝南,平面为“工”字形,主体建筑高两层,地下一层。其南立面东西两侧为四层高的塔楼,塔楼为正方形,顶部为方锥形铁皮塔尖,两座塔楼之间是带巴洛克色彩的大厅山墙,大厅前面是高高的石台阶。整个主立面以横向线条为主 ,虽不如其他宗教建筑威严庄重,但建筑造型敦实真切。从台阶进入教堂后,先是一个三开间的小厅,小厅的左右两侧有楼梯通向二层的塔楼。小厅后面为高两层的大礼拜堂,进深三大间,二层周围设有回廊,内部空间宽敞,按座次能容纳约1300人(有说法是1400人)进行宗教活动。但内部的装饰比较简洁,宗教色彩不浓。是济南市基督教重大活动中心。教堂和其对面的蔡公时纪念地遥相呼应,两座老建筑将在年轻的经四路上焕发光彩。为济南最大的基督教堂,也是济南商埠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3.蔡公时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蔡公时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370号,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此处原是“五·三惨案”国民政府战地委员会外交处长兼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先生英勇殉难地。馆内展览以“五·三惨案”和蔡公时先生事迹为主题,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文字资料、雕塑、复原陈列等方式,再现了蔡公时追求革命、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光辉一生。在蔡公时纪念馆二楼中间一展室中,一尊蔡公时烈士的半身铜像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目前济南市安放的第二尊蔡公时烈士铜像(2006年5月2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将蔡公时铜像移交中国济南市政府,安放于趵突泉畔),是根据蔡公时烈士的历史照片制作的,也是专门为该纪念馆的修复量身定做的。雕塑周围,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主要向人们展示了蔡公时的生平事迹;分为“有为少年,立志报国”、“慨于国难,开放学堂”、“革命之路,夫妻同行”、“追随中山,投身革命”、“劫浩古城,浸血惨案”、“铁骨铮铮,英雄精神”6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目前,蔡公时纪念馆已拥有“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济南市党员教育基地”5项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网上抗日纪念馆专题。自2012年5月3日免费向社会开放以来,蔡公时纪念馆已接待各界观众15余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达10万人次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p><p class="ql-block"> 蔡公时(1881—1928),江西省九江市人,幼习经史,1902年组织慎所染斋,明为讲学,实则宣传革命,很快被查封,后赴日本留学,攻读于东京弘文学校,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以《民报》为阵地,从事反对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宣传。</p><p class="ql-block"> 蔡公时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抗日烈士,李烈钧的题词赞他为“外交史上第一人”;冯玉祥为他题词“誓雪国耻”;李宗仁题词“民族精神,千古卓绝”;于右任撰诗“此鼻此耳,此仇此耻!呜呼!泰山之下血未止!”。</p><p class="ql-block">艺术大师徐悲鸿为其创作巨幅油画《蔡公时济南被难图》。</p><p class="ql-block"> 蔡公时是诗人,早年他曾写过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七律,其中“英雄血和杜鹃开”、“不抱丹心莫错来”、“功名都在死中求”等句,忠义之气溢于言表,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