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第一名胜——虎丘

阿婆

<p class="ql-block"> 江南行第二站——苏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p> <p class="ql-block">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苏轼曾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山风景区是苏州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虎丘自古便是吴中第一胜境,苏轼曾言:“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p> <p class="ql-block">  “断梁殿”,也是虎丘的二山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断梁殿上面的主梁是断的,它用两根木料建成的,它的建成主要是运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在这断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通过斗拱将中间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采用了“挑梁式”的构筑方法,然后再靠两边的琵琶吊、四个角上的棋盘格来支撑四周,从而达到节省大木料的目的,在建造此殿时,全殿不用金属构件坚固,只用竹木钉榫,它被誉为是千年不倒的断梁殿。殿内有四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轻轻敲打碎石,有咚咚回声,所以又叫响碑。</p> <p class="ql-block">  憨憨泉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憨憨是中国梁代著名的高僧,当时他的眼睛不好,患有目疾,也就是“白内障”,虎丘山的方丈因为可怜他,收他做一个挑水和尚,但是当时挑水的路很远,有一次他挑水途经这里,因为感到累,于是就坐在这里休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在梦中它梦见一位高僧对他说这里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后他就用双手触摸这片地,在这里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说明这地下一定有水,于是他用挑水的扁担在这里挖,大约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一脉泉眼涌了出来,治好了憨憨的眼睛,因这口井是他所挖所以取名为“憨憨泉”。[</p> <p class="ql-block">  “试剑石”在登山石径东侧,巨石中裂如剑截。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召来了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为他铸剑。满期那天,他提着“莫邪”剑来到了虎丘山,将此剑献给了阖闾,阖闾为了试其剑的锋利,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就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这就是有关试剑石的传说。事实上,这块石头是典型的火山喷出岩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这样一条大缝,酷似剑劈。</p> <p class="ql-block">  虎丘山上有一石,形似桃,人称石桃。传说是孙悟空从天宫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盗来的。当年,孙悟空被玉帝封为“弼马温”,他听说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热闹非凡,偏要和各路神仙一同赴会,却被宫女拦在御花园门外。他想:我老孙最爱吃的便是甜桃,听说这种蟠桃只种在御花园中,三千年长大,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吃一个即可长生不老,待我速去取来。他旋即变作一只蝴蝶飞入园中,见蟠桃会上每人案前放着一只又大又红的蟠桃,而低头欲睡的老寿星顾不上吃桃,就溜上前去盗走寿星佬的蟠桃。孙悟空正飞临虎丘上空,老寿星一气追来,杖打桃落,仙桃变成石桃,立于虎丘山枕头石旁。</p> <p class="ql-block">  枕石:相传晋代著名高僧生公就坐在这块石头上看经书,疲倦了就睡在这块石头上。石头得了仙气,成了苏州文人膜拜的仙石,赶考的秀才离开苏州时,总要到此抛一下小石子,预卜前程。这块石头又称“蜒蝣石”,因为它形如蜒蝣,而且以前这块石头有粘质,扔石子上去它能够粘住不下落。</p> <p class="ql-block">  虎丘前山上山道路的尽头,是古真娘墓。真娘原名姓胡,名瑞珍,北方人。从小父母双亡,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随同自己亲戚一起逃亡来到苏州,但是很不幸在逃亡途中她坠入了苏州阊门外的一个妓院——“乐云楼”,她虽为青楼女子却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书画,是苏州一位绝色佳丽。当时在我们苏州有一个大财主,名叫王荫祥,他用重金贿赂老鸨,企图在真娘那里留宿,真娘知道这次难以逃避,为了保持贞洁,她上吊自尽了。这使王荫祥内心大受震惊,于是为真娘筑了这个墓,并且发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在她的墓上题写一些诗词,真娘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她与杭州另一名妓苏小小齐名,被誉为“香魂”。清乾隆十年(1745年),海陵陈鐄访得遗址,建亭其上,立石刻书“古真娘墓”四字。</p> <p class="ql-block">  剑池是虎丘最为著名的是两大景点之一。称它为剑池原因有三个:其一从上面看,这池宛若一把平铺的剑;其二,传说当年为吴王阖闾殉葬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故名;其三,传说当年秦始皇与孙权都曾来这里挖过剑,剑池就是由他们所挖而成。其实剑池是天然形成的。剑池可以说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传说吴王阖闾墓的开口处就在此处。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所书。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p> <p class="ql-block">  虎丘山下有剑池,剑池畔有一座古经幢与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二仙亭。二仙亭很有古韵。</p> <p class="ql-block">  剑池幽静深邃,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夫妻井:横跨在剑池上的双井桥上有两个通透的圆孔。据说,是为了致爽阁人们打水用的,通过圆孔能直接从桥下的剑池中提水,不必再绕道到桥下,故称双井桥。这里另有一个传说:原先这两口井只是供山僧提水用的,但是由于我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曾在这里照镜子,而且她的丈夫夫差陪同她一起照镜子,所以这两口井也称“夫妻井”或“鸳鸯井”。从井里再看剑池,就更能感受到它的陡峭和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  致爽阁,又名“虎伏阁”,在虎丘塔西南面,位于山的最高点,旧为“小五台”,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清康熙八年(1669年)间圈入行宫,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火,现存建筑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宣愣和尚重建的。这里陈设的一套明式家具非常精致。在这里远望可看到狮子山,这头狮子正伏着在地上回首望虎丘,就是“狮子回首望虎丘”景观。</p> <p class="ql-block">  虎丘塔是虎丘最为著名的是两大景点之二。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961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塔七层八面,塔高47.7米,塔向东北偏北方向倾斜,它的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是3度59分,虎丘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该塔是江南现存时代最早,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的一座佛塔。</p> <p class="ql-block">  虎丘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p><p class="ql-block"> 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p><p class="ql-block"> 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合而成,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虎丘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p> <p class="ql-block">都道深山藏古寺,虎丘古寺隐山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绝岩耸壑林篁茂,海涌流辉气势宏。</p> <p class="ql-block">七层八角叹巍峨,刺破蓝天奈我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与雷峰相媲美,还和比萨较量过。</p> <p class="ql-block">授书堂”三字由苏州林再成以行书书写,厅内悬挂的楹联为:</p><p class="ql-block">绛帐施教,问字金笺,先生善喻明后学;</p><p class="ql-block">焚香开卷,谈经玉版,后学真诚拜先生。</p><p class="ql-block"> 授书堂建筑体型轻巧,内设楠木雕刻松、竹、梅地罩,精美细腻。桌椅屏案,书架墨海,尽显书香古韵。</p> <p class="ql-block">  授书堂旁有宝顺斋,是一榭园进门的主要厅堂之一,也是沿用了历史旧名。史载武则天为其母杨氏立巨碑《顺陵碑》,由武三思撰文,睿宗李旦敕书写碑,全篇所用武则天所创新字16个,孙星衍曾得其一幅拓片,视如珍宝,故以斋名。现斋匾为苏州吴溱以行书书写,新置楹联为:</p><p class="ql-block"> 水石可逃名,三迳幸容闲杖履;</p><p class="ql-block"> 光芒分宝晋,一斋无愧此山林。</p> <p class="ql-block">  沿宝顺斋东曲尺状游廊,可见方秀亭,临池抱柱对联: “养目三春细雨,怡神四面荷风”。</p> <p class="ql-block">东部以水为主,由水榭、壶天小阁、东轩庭院及亭廊形成串连,</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