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开封古都诸多的遗迹里,繁塔无疑是孤独的,荒凉孤寂到甚至很多开封人都忘记了它的存在,因为它足够古老;当我询问宾馆服务员时,她茫然地说没听说过此地。</p> <p class="ql-block">走出宾馆,我打开“携程旅游网”,才发现是我将“繁塔”两个字读错了,原来“繁”字念“po”,音同“婆”,怪不得服务员不知道呢。</p> <p class="ql-block">寻找繁塔的路径其实也是探究古城的过程。繁塔在城南,打开″“百度地图”进行导航,戴上蓝牙耳机,扫码一辆青桔电动车,按导航的提示向繁塔出发。即使有导航,也要寻寻觅觅好久,走过曲曲折折的巷子,才能发现这隐于居民区内的开封最古建筑,就好似需要深人再深人开封人的生活,最终,剥开芜杂的市井生活表象,曲径通幽处,才得见开封古老的历史底蕴,了解到一个城市的精气元神。</p> <p class="ql-block">骑行了近半个小时,因为道路比较复杂,导航也不能尽数知哓,走了几段冤枉回头路。终于来到繁塔这个开封第一古建筑。从外边看,繁塔建筑形式很奇特,国内绝无仅有,有点像一座宝塔被拦腰削去了中段,匆忙间将头搁在了胯上;又仿佛建筑到了一半,忽遇资金困难,匆匆盖个塔尖敷衍了事。没错,因为这里隐藏着一座城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开封有句民谣:“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到繁塔腰。”</p><p class="ql-block"> 传说,繁塔是建在一座山上的,台在山上,塔在台上,所以,十三层的铁塔,巍峨人云,号称“汴京八景”之一的“天下第一铁塔”,却只有繁塔的一半高。</p> <p class="ql-block">据景点介绍:早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此处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建繁塔,据说北宋时期,每当清明时节,繁台之上春来早,桃李争春,杨柳依依,晴云 碧树、殿宇峥嵘,京城居民郊游踏青,担酒携食而来,饮酒赋诗,看舞听戏,赏 花观草,烧香拜佛,人们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北宋诗人石曼卿春游时写诗 云: “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繁台春色”也由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据传,明洪武初年,开封王气太盛,而繁塔按照阴阳五行推算,又是王气最盛所在,开国皇帝朱元璋将他的两个最有实力的儿子放在开封,这老头本身容人气量就小,对其儿子又时时忌惮,为了“铲王气”, “塔七级去其四,止遗三级”,将繁塔搞成了秃顶。清初当地官府实在看不过眼,在残塔上筑了个六级小小塔尖,就这么成了如今独一无二、无与争锋的奇特建筑。</p> <p class="ql-block">如今,繁塔游客稀少,门前冷落,因着这份寂寞却别有韵味。穿过低矮的 小门,进入庭院,绕着塔身缓缓而行,每一块砖上都有着不同的神佛造像,各具 形态。</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韵味在于,有很多历史,很多故事,看起来那么地平淡安闲,细细品味,犹如一杯咖啡,有那一丝丝苦涩,又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