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潍坊体坛的一段传奇佳话

茅树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处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热潮的喷涌,在国家倡导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形势下,由李东明先生创办的潍坊市首家私立学校(潍坊英才学府),于1994年在潍坊市鸢飞路南端(现潍坊卫生职业学院校址)建成,并开始招生办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该校采取封闭式全寄宿教学管理体制,因此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生源充足甚至一位难求。为满足教学需求,扩大办校规模,1995年该校又在北边,同时建了两座南北前后相隔约50米,大小相同的高层教学楼,并将这两座高楼上下连接起来,中间便构成了一个高大宽阔的体育馆。在当时,此馆的规模不仅在潍坊,乃至全国也是少有的体育训练场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潍坊英才学府的创办人李东明校长,原本是昌潍地区男子篮球队的优秀运动员,对体育从小爱好,情有独钟。所以,建有如此大的体育设施,他便很想为体育事业(主要考虑乒乓球)做点实事。于是找到时任潍坊市体委主任,兼市乒乓球协会主席的我商谈此事。而我深感此事甚好,则更须务实办好,于是特地请来山东省乒乓球协会主要领导,一起共谋大计。起初李校长想办一所乒乓球培训学校,后经时任山东省乒乓球协会主席(原省体委主任)杨季泉的建议,拟争取以此馆的优越条件,办成一处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为国球昌盛发展做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基地筹办人员与张燮林(左三)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得在1996年临近年底前,由省乒协杨季泉主席亲自带领我和李东明校长,以及省乒协常务副秘书长刘维增,驱车千里,先是到了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队训练基地,主要是拜会正在该基地训练的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听取他的意见;同时也向成功创办国家乒乓球队训练基地多年的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王主任学习取经。他们在百忙中,依然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进行了坦诚有益的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蔡振华总教练听了我们的想法后颇感兴趣,当即表示只要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同意,他会全力支持的!于是我们一行满怀希望,又直接赶往北京。得益于杨季泉主任的良好关系,我们很快便拜会了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兼中国乒协主席的徐寅生和时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的张燮林两位著名乒乓老帅,以及时任国家体委乒羽管理中心主任的杨树安。当各位领导听完我们的汇报后,反映都很兴奋,通过深入交谈,彼此达成共识,几位领导份份表示赞同在潍坊办此基地!按徐寅生副主任的说法,在学校里办国家乒乓球队训练基地,这还是首创,可以借此优势,让运动员们在集训期间,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有利提高思想和文化素质;张燮林更是风趣的讲,以后到潍坊训练,可以让国家队的教练和队员们换换口味,尝尝鲁菜的美食,对身体也很有好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此行收获颇丰,达到了预期目的,自是兴奋不已!尤其李东明校长喜悦之下,更感压力和责任之重!于是一场紧锣密鼓筹建“中国乒乓球协会潍坊英才训练基地”的战斗就此打响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经过一年的积极筹备,终于在1997年年底前,在潍坊英才学府隆重举行了“中国乒乓球协会潍坊英才训练基地”成立剪彩仪式。张燮林主席代表中国乒协和国家体委乒羽中心,亲临现场揭牌,并宣读了中国乒乓球协会的批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令在场人员欢欣鼓舞,信心倍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刚刚落成不久的“英才学府体育馆”焕然一新,高阔明亮的训练馆内,能容纳二十多张乒乓球台的标准训练(比赛)场地,纵观该馆,场景宏伟,气势轩昂,确实令人振奋!在主场地的周边还配有多种体育和康复器材的健身房,供运动员使用。如此优越的训练条件,当时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98年新春佳节刚过不久,潍坊英才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便迎来了以时任国家乒乓球女队总教练陆元盛和李隼率领的,其中包括叱咤世界乒坛的巾帼名将王楠、李菊、杨影、张怡宁等在内的近二十多名国家女乒一线队员的光临!他们作为首批造访的运动队,在此安营扎寨,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集训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检验训练效果,达到实战目的,潍坊市乒乓球协会还积极配合国家女队,在潍坊市体育馆举办了“丽波日化杯”女子乒乓球精英邀请赛,在此集训的多位世界冠军和著名国手,纷纷登场献技,让潍坊市三千多名乒乓球爱好者,饱赏了一场顶级的女子乒乓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过两个月后,由蔡振华总教练亲自带领的国家乒乓球男一队,便入驻中国乒协潍坊英才训练基地。王涛、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王晧等当红国家主力队员,都悉数来到潍坊,参加备战“世乒赛”的训练。期间,中国乒协还在此场地,举办了“中韩男子乒乓球对抗赛”。韩国名将金泽洙、刘南奎、吴尚垠等也应邀来到潍坊英才训练基地展技献艺,与中国队实战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之后七年间,国家乒乓球一、二线队伍,便不断安排来潍坊英才乒乓球训练基地,进行短期或长期集训,其中来此基地训练最多的,要数以方文为主教练的国家男子青少年队(实为国家二队)。可以说,当时和后来的众多世界冠军,如马龙、张继科、许昕、邱贻可、丁宁、刘诗雯等,都曾在此经历过集训和比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基地筹办人员与蔡振华(右三)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做好基地的后勤保障工作,以李东明校长为首的潍坊英才学府领导班子,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从训练场地的管理保洁,到集训队的食宿安排,以及文化学习和悠闲娱乐活动,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细致。因此,无论是中国乒协领导,还是参加集训的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这儿的训练生活条件和环境,都甚感满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因如此,该基地也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表彰!曾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最佳国家单项训练基地”的荣誉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此期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徐寅生,时任国家训练局局长(后晋升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中国乒协副主席张燮林,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主任杨树安(后升为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以及国家乒乓球队历届老领队张钧汉、姚振绪、黄彪;国家乒乓球队老教练王传跃、庄家富、邱钟慧等等体育乒乓界的高官达仁都曾专程亲临潍坊英才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视察指导工作。至于山东省体委,及其他省市的有关领导,光临“潍坊英才训练基地”的人员更是不计其数。无形之中大大提高了“英才学府”乃至潍坊市的知名度,一时间“潍坊英才国家训练基地”名噪全国乒坛,饵馈广大乒乓球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省乒协主席杨季泉(左),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中间)视察运动员伙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右三)与有关领导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笔者与李东明校长(左)和杨季泉主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乒协潍坊英才训练基地,在没有承接国家乒乓球队集训任务之隙,还积极热情的协助有关部门,举办了多次多项全国和全省的乒乓赛事;由潍坊市乒协主办的传统赛事“迎春乒乓球比赛”,以及潍坊市举办的大小乒乓球比赛,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得益于地主之利,受益最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光到了2004年,由于种种原因,潍坊英才学府无奈停止办学,并将原校舍(含体育馆),经政府斡旋协调,全部移交给了潍坊卫生职业学院。“中国乒协潍坊英才训练基地”,也因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顾这段历史和经历,我感慨万千,心潮逐浪……。“中国乒协潍坊英才训练基地”虽仅存在了不足八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然而它在潍坊体育史上,乃至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里程中,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和一个深深的烙印,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它的奉献和功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此,我愿以本文,向现已远在异国他乡的李东明先生,当年明智的抉择和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为体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更要虔诚的向为当年创建“潍坊英才国家训练基地”呕心沥血,做出积极奉献的,现已仙逝多年,我的如父如师的老领导杨季泉先生和知己挚友的刘维增兄长,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缅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而那一朵朵光彩亮丽的浪花,总会不断泛起,激荡着人们对那些曾经的美好而珍贵的记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