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安徽-水墨黟县·西递村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p> <p class="ql-block">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p> <p class="ql-block">胡文光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俗称“西递牌楼”,座落于西递镇西递村口处,是朝廷为表彰胡文光做官三十二年,政绩卓著而恩赐其在自己家乡竖建。牌楼是用黟县青石建造,根主柱下有长方形石墩,两端石柱皆用抱鼓石装饰,中间两根前后雕有两对倒匍石狮,为枋柱支脚,造型逼真。牌楼为镂空浮雕,工艺精湛,神采各异,主要雕刻有“麒麟嬉逐图”、“鹿鹤同春图”、“虎豹呈威图”、“五狮戏珠图”、文臣武将、“八仙”,牌楼脊头三对鳌鱼触须晕动,造型别致美观。牌楼东西面匾额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八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隐约的远山,平静的湖面,湖面折射出徽派建筑的美,与柔美的湖水一起会就了西递村所独有的水墨画,这里的湖边偶尔可见村内居民洗衣洗菜,这种既是景区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古村落,在其他地方已经很难见到。</p> <p class="ql-block">粉墙黛瓦的村子宛如仙境,倒映在毫无波澜的湖面中,眼前的美景让人沉沦,如果不是岸边游客的身影,真的很难分辨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倒影,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一起在跌落湖中的美景,梦幻的西递简直就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西递村的街巷,静静的欣赏着这座江南水乡,虽然西递村的名声早已在外,游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但相比一些商业化的古镇,这里仍显清幽,特别是清晨或者日落时分进村,四周宁静得宛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当穿梭在这个经历了千百年光阴的村子当中时,就会感叹依山傍水古村生活竟然如此梦幻,西递拥有一百多处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如今这里被保护的很好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为景区,另一方面就是里面还有很多原住民,只有还有人居住的老房子,才会有人时刻关注来修修补补,这些被保护的很好的古老白墙黑瓦的房子错落有致,一排排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浮躁心情立马就能变得宁静很多。</p> <p class="ql-block">一栋栋古老而沧桑的徽派大宅,彰显着着西递村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这些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浓厚的一个篇章,古典的徽派高墙深宅,精雕细琢的门楣和石雕犹如鬼斧神工,不得不感叹古时徽州人的审美,将民居打造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白墙黑瓦马头墙的老房子,苍劲浓绿的老树,碧蓝高远的天空,晴天的西递村是端庄的老者,情与意都是那样的大方也庄重,在宏村里面有着一条条的曲径石板小巷,每条小巷都能带着人们前往不同方向,各条小路交错起来能让人们感受到里面的独特乐趣。</p> <p class="ql-block">敬爱堂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面积18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敬爱堂原为明经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之享堂,他的三个儿子为表示兄弟间互敬互爱,故将享堂改建成祠堂,取名“敬爱堂”。</p> <p class="ql-block">旷古斋建于清康熙年间,房子原主人是位“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文人名士。</p> <p class="ql-block">前楼厅堂的陈设是典型的古徽州风格,正面板墙上方悬挂的是一块隶书宇大匾“旷古斋”,匾额下是中堂画,画两边有两副古对联,其中一副是“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这是一幅改字联,其中把“孝悌”写为“孝弟”,更扩展了兄弟和睦之情;“文章”的章字中“早”字竖出了头,以示多读诗书早日出人头地之意。</p> <p class="ql-block">旷古斋是一座由庭院、花园和多单元房子组成的私家宅院。门楼上面雕刻有精美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p> <p class="ql-block">瑞玉庭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房子原主人是位徽商,其布局处处围绕一个“商”字,以体现主人身份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庭院门罩上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元宝式的砖雕,刻有“富贵”二字,右墙上刻有“履道含和”四个大字;厅堂天井有“四水归堂”之含意;天井四周雀替上的四季花鸟图,厅堂太师壁两侧走廊过道上各有一个“商”字造型。厅堂的柱子上悬挂着“传家之道”、“修身之道”和“经商之道”三副楹联。此外在厅堂右厢房的板壁上还有祖宗家训和治家格言。</p> <p class="ql-block">西园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原为四品官河南开封知府胡文照(号星阁)故居。</p> <p class="ql-block">东园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原为胡文照的祖居,现为胡贯三的后裔居住。</p> <p class="ql-block">履福堂建于清康熙年间(1684年),这是一座有幸福之家雅称,前后背向三间三楼结构的古民居,此房原是胡积堂祖居。胡积堂,号琴生,著名的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是江南六大首富之一,诰赠正三品,通仪大夫胡贯三之孙。履福堂是西递村中一座典型的书香宅第,厅堂间陈挂着不少楹联,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诗书朝夕,不问性天,慈孝后先,人伦乐地”等。后厅堂前挂有一木质挂扇,一边刻着“清风徐来”四个大字,一边刻着“凌云”二字。后厅天井中砌有一米多高的大青石鱼池,养鱼观赏,调节湿度,消防储水。</p> <p class="ql-block">走马楼,又名凌云阁,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系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江南六大首富之一官授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为迎接三朝元老(清乾隆、嘉庆、道光三代)宰相亲家曹振镛(歙县雄村人)而赶建。</p> <p class="ql-block">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p> <p class="ql-block">在西递,仿佛走入了时光隧道,在奇妙的光影闪回中,感受着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它美得如诗如画,却又非诗画足以形容。它的韵味,要身临其境,才能于细节中慢慢体会。</p> <p class="ql-block">注:部分文字来自景区介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