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独自一人乘坐公交来到了座落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的海瑞文化公园参观游览,刚好这个景点刚刚在去年修缮完成,向社会开放。我便怀着对先贤崇拜的心情来到园区,整整一个上午参观游览,心情沉重,感受颇多,深感古人高大魁梧,我辈羞愧难当,一个令英雄气短、才士齿寒的时代整整跨越了几个世纪,今天仍在继续,甚至还愈演愈烈,令人窒息,难以下笔,但再难也难不倒我从内心崇拜先贤缅怀先贤的强大力量,因此便写出了这篇缅怀先贤海瑞、激励后人向上的文章,希望能得到朋友们的肯定与共鸣,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自由民主、风清气正、自律廉洁、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p><p class="ql-block">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p><p class="ql-block">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逝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去世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根据海瑞从兄海瑚所编的《海氏族谱》,南宋时有个名叫海俅的人,从福建迁移到了广州,海俅的重孙海逊子在明朝开国之初是广州卫指挥(正四品武官名)。海逊子的儿子海答儿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来到海南岛,就在琼山县落了户籍。海答儿的儿子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侄海澄、海澜、海翰、海鹏、海迈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其他还有三人中过举人。唯独海瑞的父亲海翰无所作为,只是个廪生(享受政府膳食补助的在学生员)。</p> <p class="ql-block">初入官场</p><p class="ql-block">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他看到这里“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的“不均之事”,决定重新清丈土地,规定赋税负担。这样,淳安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不少逃亡民户又回到故乡。除清丈田亩、均平赋役外,海瑞在淳安还推行保甲法、明断疑难案件、兴办社学等等。</p><p class="ql-block"> 海瑞生活节俭,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浙江总督胡宗宪还曾将海瑞为母亲做寿而买肉二斤的传闻讲给别人听。一次,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考察巡视各部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海瑞遂将其随带金钱没收,并派人乘马将此事报告胡宗宪,胡宗宪亦未将海瑞治罪。</p> <p class="ql-block">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严嵩的党羽、都御史鄢懋卿出巡两浙、两淮盐政,一路贪污勒索。海瑞设法与之斗争。据《明实录》及《明史·海瑞传》,鄢懋卿过境淳安时,海瑞不仅提供的酒饭十分简陋,还高声宣言县衙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鄢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之名,亦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 但据明人梁云龙所撰《海忠介公行状》,则海瑞是通过禀帖,直指鄢懋卿在出行过程中口称节省、实则奢靡,言行不一,自己无所适从,鄢懋卿遂不再过境淳安县,甚至连严州府的其他地方都一并绕开。事后,鄢懋卿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县霍与瑕的罪。霍与瑕,是礼部尚书霍韬的儿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谄媚鄢懋卿的人。海瑞虽无可指摘,但后来还是因此失去升任嘉兴通判的机会,赴吏部另听调遣。</p><p class="ql-block">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二月,在朱衡(号镇山)的帮助下,海瑞调任兴国县知县。(《明史》作“兴国州通判”,有误)到任后,海瑞着力清丈土地;在任上并曾撰写《兴国八议》,其中心是革除积弊,安定人民生活。</p><p class="ql-block">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海瑞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赴任北京。</p> <p class="ql-block">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在朝堂处理政务,深居西苑,专心设坛求福。总督、巡抚等边关大吏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自杨最、杨爵获罪以后,没有人敢说时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然后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p><p class="ql-block"> 明世宗读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对左右侍从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愚名。听说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他自己是不会逃跑的。”明世宗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读海瑞的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感到叹息,只得把《治安疏》留在宫中数月。曾说:“这个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季,明世宗生病,心情郁闷,召来内阁首辅徐阶议论禅让帝位给皇太子的事,世宗说:“海瑞所说的都对。朕已经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又说:“朕确实不自谨,导致身体多病。如果朕能够在偏殿议政,岂能遭受这个人的责备辱骂呢?”遂逮捕海瑞关进诏狱,追究主使的人。狱词送上后,仍然留在宫中不发布。户部有个司务叫何以尚的,揣摩皇帝没有杀死海瑞的心意,上书陈请将海瑞释放。明世宗大怒,命锦衣卫杖责何以尚一百大棒,关进诏狱,昼夜用刑审问。</p><p class="ql-block">徐阶力救海瑞,有阁臣主张对海瑞处以绞刑,被徐阶和刑部尚书黄光升压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大赦出狱与权威评价:</p><p class="ql-block">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明世宗驾崩,外面一般都不知道。提牢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不仅会释放而且会被任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自己怀疑应当是被押赴西市斩首,恣情吃喝,不管别的。主事因此附在他耳边悄悄说:“皇帝已经死了,先生现在即将出狱受重用了。”海瑞说:“确实吗?”随即悲痛大哭,把刚才吃的东西全部吐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治安疏》,又称《直言天下第一疏》《谏修斋建醮疏》,是明代文学家海瑞在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十月所创作的一篇奏疏。这篇奏疏指责了朱厚熜迷信道教、妄想长生、错聩误国的过失,指出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都是由于他的“误举”所致。甚至讽刺他的年号“嘉靖”,意味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文书最后提出了改革政事的具体意见,希望采纳。语言朴素简明,既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又说理透辟、义正辞严。</p><p class="ql-block">主要贡献</p><p class="ql-block">法规制度</p><p class="ql-block">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p><p class="ql-block">海瑞就任应天巡抚之后,立即颁布《督抚宪约》,规定巡抚出巡各地,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也不准设宴招待。考虑到朝廷大员或许仍须稍存体面,他准许工作餐可以有鸡、鱼、猪肉各一样,但不得供应鹅和黄酒,而且也不准超过伙食标准。这个标准是:物价高的地方纹银三钱,物价低的地方两钱,连蜡烛、柴火等开支也在上述数目之内。</p><p class="ql-block"> 海瑞在应天推行一条鞭法:将过去按地、户、丁分别征收实行、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改为按土地、人丁征收货币与白银;将过去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p><p class="ql-block"> 在对待契约问题上,海瑞不顾明代法律规定与当时的国情,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因为当时农民间是很少使用书面契约来发生借贷关系的,致使法律的执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p><p class="ql-block"> 明代史学家、《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对海瑞作了客观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是忠臣,又是孝子。海瑞尊重法律,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当人们评论他的政治措施,却不仅会意见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极大。在各种争执之中最容易找出的一个共通的结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海瑞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是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他在著作中表示,人类的日常行为乃至一举一动,都可以根据直觉归纳于善、恶两个道德范畴之内。他说,他充当地方的行政官而兼司法官,所有诉讼,十之六七,其是非可以立即判定。</p><p class="ql-block"> 《剑桥中国明代史》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海瑞,是严峻守法的官员,热心保护老百姓,制止绅士的非法行为。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在海瑞的治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p><p class="ql-block">清廉作风</p><p class="ql-block"> 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将过去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巡抚应天</p><p class="ql-block"> 隆庆三年(1569年)夏,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外放应天巡抚。辖区包括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徽州、太平、宁国、安庆、池州十府及广德州,多为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属吏害怕海瑞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辞职。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都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督织造,见海瑞来了,就减少车马随从。海瑞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早就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推行“一条鞭法”,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深受百姓的爱戴,叫他“海青天”。</p><p class="ql-block"> 徐阶被罢免之后在家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给予优待。推行政令气势猛烈,所属官吏恐惧奉行不敢有误,豪强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机揭发告状,世家大姓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人。又裁减邮传冗费,士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张罗供应,因此怨言越来越多,引发争议不少。</p> <p class="ql-block">倍受排挤</p><p class="ql-block"> 隆庆三年(1569年)冬季,都给事中舒化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明穆宗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于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平民百姓听说海瑞解职而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p><p class="ql-block"> 海瑞在隆庆四年(1570年)曾前往福建晋江潘湖,黄光升的府邸拜见黄光升,以谢当年营救保护之恩。</p><p class="ql-block"> 万历元年(1572年),张居正主持国政,也不喜欢海瑞,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审察,海瑞杀鸡做菜招待御史,房屋居舍冷清简陋,御史叹息而去。张居正惧怕海瑞严峻刚直,中外官员多次推荐,最终也不任用。</p><p class="ql-block"> 万历十年(1582年)冬天,张居正去世之后,吏部拟用海瑞为左通政,明神宗朱翊钧向来器重海瑞的名望,于次年正月召海瑞为南京右佥都御史。赴任途中,改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当时已经七十二岁了,上疏言衰老垂死,愿意效仿古人尸谏的意思,列举明太祖朱元璋刑法,剥人皮装上草制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达八十贯判处绞刑的规定,说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惩治贪污。其它谋划时政,言语极为切实。只有劝皇帝用暴虐刑法,当时评议认为是错误的。御史梅鹍祚弹劾海瑞。明神宗虽然认为海瑞言论有过失,然而清楚海瑞的忠诚,为此免去梅鹍祚的俸禄。</p> <p class="ql-block">老病去世</p><p class="ql-block"> 明神宗屡次要重用海瑞,主持国事的阁臣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海瑞上任后,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诸司向来苟且怠慢,海瑞身体力行,矫正弊端。有的御史偶尔戏乐,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规给予杖刑。百官恐惧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学御史房寰恐怕被举发纠正要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再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明神宗下诏慰留不允许。万历十四年(1586年),海瑞听闻黄光升去世,悲伤至极,带病前去晋江奔丧。</p><p class="ql-block">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于南京任上。他没有儿子,所以去世后,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丧事,看见海瑞住处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p> <p class="ql-block"> 海瑞的生平事迹大体上根据相关资料及多年来自己学习掌握了解的点点滴滴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而且权威性的评价也比较客观全面。既然是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前后两次前往墓园敬仰,我肯定对海瑞的所作所为有看法,有认识,有观点,有见解,首先我同意黄仁宇先生及《剑桥中国史》的评价,我可以说没资格对先贤英雄才子高官海瑞评头论足,但既然写此美篇,我也大言不惭的作了一首打油诗,算是我对海瑞的一个评价吧,愿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共同探讨。</p><p class="ql-block">旷世奇才海青天,倍受争议一代雄。</p><p class="ql-block">执法守章是楷模,儒雅随和皆有之。</p><p class="ql-block">个性张扬惹事多,不畏权贵才华展。</p><p class="ql-block">廉洁孝悌好官吏,盖官定论垂千古。</p> <p class="ql-block"> 以上内容是我在百度捜索结合自己平时掌握的资料对古人先贤的一个简要的介绍与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作者)、《剑桥中国史》颇具权威性的评价及我对海瑞粗浅的评价。下面我把重新修整后的海瑞文化园(海瑞墓)向朋友们做一介绍,并将我参观游览后的所思所想谈几点感受,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 相对于商业气味甚浓的海口市其它街区,海瑞文化公园这儿显得比较宁静。公园景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块是公园西侧用围墙圈起来的海瑞墓区,一块是墓区东部的文化游览休闲区。我先进入了陵园区,向心目中的偶像先贤虔诚的三鞠躬!表达了我崇拜敬仰之心之情之意。</p><p class="ql-block"> 海瑞墓的陵园大门冲西而开,门楼造型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牌楼式。大门两侧琉璃瓦下的白色墙壁上,分别刻着四个深颜色的大字。左边一幅是“清正廉明”,右边一幅是“刚直不阿”,这是对这位明代廉臣的真实评价。清静的陵园里,游人稀少,只看见两位大学生在做社会实践活动,一个朗诵,一个录像,我顺便恳求他们用我的相机拍撮了我向海瑞幕三鞠躬的情景顺手发了朋友圈。墓园是东西走向呈长条型,占地7.5亩,面积不大。通往陵墓的神道两旁,隔不远分别立着石狮子、石羊等神兽。两溜挺拔的椰子树整齐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像两排高大的士兵在默默地守护着墓园。在紧邻墓葬的台阶前,一左一右各立着一个石像生,神态端庄,恭恭敬敬。海瑞毕竟只是一名朝廷的臣子,虽然朝廷应允在陵墓前可竖立这些石像生和石神兽,但规格造型小,且数量也少,和十三陵、东陵、西陵等皇家陵园真是不可类比,相去甚远。不过,这也正好印证了他的俭朴、低调和不张扬。沿阶而上,是一处方方正正用栏杆围起的平台,我停下了脚步。眼前的海瑞墓,外层砌着一块块黑色的长方形石头,庄严而肃穆,深沉而凝重,整个墓堆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扣在地面上的黑色大铁钟。</p><p class="ql-block"> 墓区后面即东面是文化园区。园林正中是一尊头戴乌纱官帽、身着官服的海瑞坐像,坐像后边有一瀑布池塘,流水哗哗,此池名曰“不染池”。池周围有亭台楼阁,假山,走廊,有文人墨客赞颂海瑞的诗词碑刻,有反映他为官期间铁面无私、为民除害的连环画。园区游客如云,老人们在长椅上休闲聊天,照看未成年孩子的人推着儿童椅游览,还有一些家长在碑刻和绘画前,指指点点,给孩子们讲述着海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大门前,在园林内,都能见到一些醒目标示,这里已被列为有关单位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基地,新时代给这座文化公园赋予了新的意义。但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我是不乐观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的海口墓(过去这样叫),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瞻仰过,那时好像由低到高沿坡向上缓行,瞻仰墓园,现在海口市政府还算有良知,去年花巨资投入修缮了墓园及文化园区,但是我总觉得这就是个面子工程,当然对古人先贤敬仰无可厚非,如果海瑞九泉之下有灵的话也会感激,但对后人的教育昭示,尤其是现任官员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我是持怀凝态度的。党的十八大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贪官不收手不收敛呢?他们难道不知道古有包青天、海青天,今有焦裕禄、孔繁森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大胆地就反腐倡廉提出我的观点,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认为目前倡导的“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是个伪命题,因为人心都是自私的,既然自私为什么不想呢?,因为机制有漏洞且犯罪成本低为什么不挺而走险呢?因为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关不到笼子里为什么不能呢?凡此种种,只有制度反腐,权力关进笼子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达到“三不”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要刮骨疗毒,痛下决心,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做文章,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为好人,而不好的制度会让好人也不由得变为坏人,这是一个浅而易见的道理,相信高层一定是明白的,就看做不做,改不改,是下决心一步到位,还是犹抱琵笆半遮面式的小媳妇走路,何去何从,一锤定音。</p><p class="ql-block"> 第三、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尽快出台并雷厉风行的执行,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实践证明,这是杜绝腐败的一剂良药,用过去一句时髦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容,即:“纲举目张、一抓就灵”。</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外景</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外景</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正门</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石刻牌仿</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地面上浮雕</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新建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新建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新建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新建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院景</p> <p class="ql-block">海瑞墓</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亭子</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亭子</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不染池”</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里雕梁画栋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园石刻长廊</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园石牌</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园石刻长廊</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亭子</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石门</p> <p class="ql-block">海瑞墓</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天坛</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园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海瑞文化公园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海瑞墓牌</p> <p class="ql-block">笔者肃立给海瑞墓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笔者向海瑞墓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海瑞公园门前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