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133.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篇)

太阳风暴一黄庆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凤凰古村,原名“岭下村”,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山下,距深圳市“市民中心”约40公里。据说,凤凰古村是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人文应麟于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携子及部分族人迁至岭下(凤凰)时所建,为文氏宗亲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村落。古村占地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有4.3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市孑遗的古建筑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的广府式建筑风格的古村落之一。如今,在凤凰古村的村内仍然保存着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包括“文氏宗祠”、“捷卿祖家祠”、“麟圃书室”、“协和家塾”、“拔茹书室”、“扆宸祖家祠”、“凤凰塔”、“文天祥纪念馆”等在内的古民居69栋,古祠堂12座,古书室、私塾5座,古井12口,古塔1座,另外,还有古主衔巷6条、次街巷35条,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建筑特征镂花镌石,雕梁画栋,青砖黛瓦,朱门绘彩,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浓厚。2009年,凤凰古村被确认为宝安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又被《深圳市紫线规划》列为六大重点古村落之一。2017年,再被评定为“宝安十景”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文氏宗祠”☆☆</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文氏宗祠”内的“正气堂”☆☆</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捷卿祖家祠”☆☆</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捷卿祖家祠”内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拔茹书室”,修建于清朝同治年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麟圃书室”☆☆</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扆宸祖家祠”☆☆</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天祥(1236.6.6-1283.1.9),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青原区富田镇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随即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又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拜为少保,封信国公。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率兵自福建进攻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但不久又在江西的兴国方石岭为元重兵所败,遂退至广东继续抗元,最终因叛徒引元兵偷袭,于1278年12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诗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被押送至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虽屡经威逼利诱,甚至用其女儿来进行要挟,仍誓死不降。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公历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由江南义士收殓尸骨,归葬于故里吉安富田。</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协和家塾” 屋顶为广府式古民居典型的船形彩绘正脊☆☆</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广府式古民居船形屋脊上的精美灰制雕塑和彩画☆☆</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广府式古民居大门上方的石刻匾额☆☆</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广府式古民居房檐下刻有人物故事和花草图案的封檀板☆☆</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广府式古民居的镬耳式山墙☆☆</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广府式古民居山墙上的人物花草图案装饰☆☆</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史载,文天祥一生共育有二子六女(最后仅有女儿柳娘、环娘侥幸存活,且被拘禁于大元皇宫内为奴),其幼子文佛生(12虚岁)于景炎二年(1277年)在江西兴国的方石岭乱军厮杀中失踪,并且在此役之中,文天祥的妻子和女儿也不幸皆被执。其长子文道生(19虚岁)则与文天祥的母亲在次年文天祥退至广东抗元之际,不幸遭遇军中突然流行瘟疫,又先后染病逝去,至文天祥被捕英勇就义之时,可谓是孑然一身,一无所有,只剩下一身乾坤正气。据江西吉安富田文氏族谱记载,在文天祥被杀害之后,富田镇文家村的族人,为延续文天祥(文状元)这一支传宗接代的香火,便将文天祥的亲弟弟文璧(亦名文天璧,与文天祥同榜中进士)的次子文陞之子文富(字益谦,也称谦公)过继在文天祥的名下为后,遂得以谱传。但这个凤凰古村的文氏先祖文应麟又是文天祥的什么后人呢?若按《文氏通谱》载:“文天祥的祖父时习育子三:文行、文仪、文信。文行育子二:天佑、天桢。文仪育子四:天祥、天璧、霆孙(早夭)、天璋。文信育子:天瑞。南宋末,文天祥的胞弟文璧任惠州知府,堂弟天瑞随同抵惠,娶本地冼氏为妻,生长子应麟”。所以,非常清楚,文应麟是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之长子,故凤凰古村的文氏族人应该是文天祥的堂侄之后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广府式古民居☆☆</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梳式布局”(密集且横平竖直)街巷☆☆</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远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前广场上的古石马☆☆</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村的“文天祥纪念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村“文天祥纪念馆”的内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宝安区凤凰村的“凤凰塔” 建于清嘉庆年间☆☆</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古村的古民居不同于深圳市龙岗区的“甘坑古镇”与“鹤湖新居”的客家围屋围楼古民居,没有核心体和围合体,也不同于徽式建筑和赣派的庐陵建筑,没有那高高的马头墙和夸张的飞檐翘角,而是属于典型的广府式建筑风格。而凡广府式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梳式布局”和“镬耳式山墙”,房屋多是以花岗岩或红砂岩为墙基的砖木结构,青砖黛瓦,二进三开间,二厅一天井二廊房。一般情况下,大门上方都有石刻匾额和雕塑,房内梁架墩头上亦有木刻或石刻纹饰,封檀板上也有木刻的人物故事和花草图案,而在四周的镬耳式山墙上则同样有各种各样的人物花草图案装饰,屋顶为船形正脊,上有灰制雕塑和彩画等等,富丽堂皇,既凉爽且又舒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作为岭南广府式建筑文化的载体之一,凤凰古村融自然山水、民俗民风、建筑美学、民族精神于一体,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文物、建筑、艺术、旅游等价值,是深圳乃至广东不可多得的综合性古建筑文化艺术的精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1.2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