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潮汕

DanWei

<p class="ql-block">【潮汕】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潮汕文化的发源地,潮汕地区一般指的是潮州、汕头和揭阳三个城市,广义理解加上汕尾共四市。潮汕古称潮州,是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游胜地,名茶之乡,美食之乡,柑桔皇后之乡、蕉柑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竹笋之乡、荔枝之乡、潮州菜之乡。</p><p class="ql-block">2024-1-20我们9:01从上海虹桥火车站乘上动车,18:25到达广东潮汕站。</p> <p class="ql-block">首站来到【美食之都•汕头】,汕头是我国经济特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粤东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汕头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是一座汇聚潮汕文化精髓的城市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汕头邮政总局大楼建于1922年,是汕头开埠的第一所自建邮局,俗称“安平邮局”,保存了完整的欧陆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打卡【汕头小公园】,这“公园”没有门,没有围墙,是汕头的一个文化符号,潮汕气息非常浓郁。</p> <p class="ql-block">潮汕传统嵌瓷艺术创始于明代万历年间(1572~1620),于清代时极为盛行,已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美术。其精湛的工艺、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地方特色享誉盛名,2007面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嵌瓷的题材有花卉植物、飞禽走兽或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反映了当地民众颂扬正气,趋利避害,祈求福祉,寄寓人们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嵌瓷工艺品。</span></p> <p class="ql-block">橄榄味道真好!👍👍</p> <p class="ql-block">汕头街景</p> <p class="ql-block">游汕头小公园视频</p> <p class="ql-block">【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崎碌炮台】是晚清保卫国土抵御外来侵略而修建的海防军事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崎碌炮台】建于1874年,1819年竣工,炮台平面呈环形,总面积19607平方米,炮台外围筑有宽23米的护台河。</p> <p class="ql-block">炮台大门尉高、宽、厚各3米的弓形拱券式,门框用大小不一的石头拱劵,石与石之间以品字型垒砌。台门两侧各建东、西鎱门两座,为中国传统牌楼式。</p> <p class="ql-block">炮台分上下两层,各置火炮18门,下层是一条石砌拱顶炮巷。【炮巷】由22座十字拱券串拉成一条宽41米、长292米的环圆形炮巷,整个炮巷采用规格不一的花岗岩石垒拱,石与石之间密实接合,拱石上再用红糖、糯米、贝灰沙夯建墙身。石放置炮弹和炮兵驻扎的营地。</p> <p class="ql-block">【波浪型楼梯】这是一条运送炮械的专用通道,宽3米,共有27级半圆弧的石阶,用这种方法将炮械循级推上台,可谓独特实用。</p> <p class="ql-block">火炮直面大海</p> <p class="ql-block">【通风报话塔】高2米,在上层炮台面分布通风报话塔有72座,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型分布,兼具上下传讯和通风透气之用,也是下层炮巷的通风采光设备。</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长40米,宽8米,呈月牙形,作检阅兵力、操练士兵、指挥作战之用。</p><p class="ql-block">还有一道较为隐蔽的螺旋形楼梯,是作战时的快速通道。</p> <p class="ql-block">【守军汲水井】这口水井,供当时驻防官兵日常饮用,当年这口井离大海只有数十米,取出的水却是淡的,非常奇妙。</p> <p class="ql-block">石炮台公园视频</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启潮港式酒楼享用潮州美食</p> <p class="ql-block">品尝美味可口的潮州美食</p> <p class="ql-block">中午品尝潮汕美食</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乘车前往被《国家地理杂志》被选为“广东最美的岛屿”【南澳岛】,车游海上巨龙【南澳跨海大桥】,领略海上奇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澳大桥是广东省最长的一座跨海大桥,于2009年1月20日开建,经过6年建设,2015年通车,起点于澄海区萊芜,终点于南澳长山尾苦路坪接入环岛公路,全长11.08公里。</p> <p class="ql-block">大巴行驶在全长11.08公里的南澳大桥上</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隶属于广东汕头市,由37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素有粤东“海上明珠”的美誉,地处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早在明朝就有“海上互市”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长山尾码头灯塔】距离南澳大桥不远处,于2016年完成重建,桩身高6米,灯高12米,射程5海里(9.25公里),对南澳周边船舶航行及长山尾码头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启航广场灯塔位于长山尾码头,鲜红色的塔身十分醒目,站在灯塔旁还能拥有观看南澳大桥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最佳视觉体验。庄严而不失活力的灯塔印证了“启航”二字,充满希望与坚定。</p> <p class="ql-block">【南澳启航广场】位于南澳岛西部长山尾,在南澳大桥上桥点南侧,在临海靠岸处竖起了一根高大有杆的船锚,古铜色的船锚,钢硬、强劲、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同其他到南澳的游客一样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广场】位于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p> <p class="ql-block">【青澳湾】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p><p class="ql-block"> 海湾似新月,海面如平湖。</p> <p class="ql-block">“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上,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p> <p class="ql-block">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游客游览南澳“自然之门”,人景相映,趣味横生。 大家选择不同角度、不同姿势与“自然之门”同框。😁</p> <p class="ql-block">各式托球趣味横生😀😃</p> <p class="ql-block">摄于青澳湾“自然之门”的第一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离开青澳湾后,我们又驱车来到南澳白鹭湾,下车后,沿着海岸边弯弯曲曲的木栈道,要前往三澳白鹭湾码头乘船出海。</p> <p class="ql-block">三澳白鹭湾依山傍水,常年有白鹭聚集故名“白鹭湾”,我们看到不时🈶️白鹭从眼前掠过,发出清远的叫声,我们无不欣赏它优美的飞行姿势。</p> <p class="ql-block">三澳白鹭湾</p> <p class="ql-block">从这浮船码头上渔船</p> <p class="ql-block">海面一片片养殖水产品的浮桶,五颜六色,为海岛增添了色彩。</p> <p class="ql-block">乘船前往有数万亩海上养殖区,体验出海割采生蚝。</p> <p class="ql-block">在“渔家乐”海上大排档用餐</p> <p class="ql-block">海鲜大餐有生蚝、螃蟹、贝类、海螺、海虾等,每一种海鲜都有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形成一道道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返回白鹭湾</p><p class="ql-block">无数白鹭也纷纷飞回了“家”😄😄</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南澳岛格兰云天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4-1-22清晨</p><p class="ql-block">酒店前海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南澳海景</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离开南澳岛来到潮汕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古民居—【陈慈黉故居】</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有“岭南第一侨宅”之称,该故居仿照北京故宫而建,完整地保留了潮汕地区“驷马拖车”的建筑风格。共有大小厅房506间,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是潮汕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揭开了潮汕人和潮汕文化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前美村,是典型的潮汕传统民居,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侨宅,还有“潮汕小故宫”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始建于1922年,为双层四进“驷马拖车”格局的宅第建筑,四周及中包均为双层洋楼,厢房仿北京故宫故居的东西宫建筑,各成若干院落,前后天桥连接,处处相通。既有潮汕民宅建筑的严密与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又有西方建筑的敞亮典雅,中西合璧,洋为中用,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进入陈慈黉故居大门,</p><p class="ql-block">各个门通向不同的宅院</p> <p class="ql-block">该故居建造时所用到的玻璃、地砖、石材等建筑材料多从欧洲、东南亚和上海等地运来 </p><p class="ql-block">,历经百年色泽仍艳丽如新。</p> <p class="ql-block">走进陈慈黉故居,潮汕金漆木雕、石雕、嵌瓷、彩绘……多种潮汕传统工艺随处可见,放眼望去,色彩斑斓、雕梁画栋。在庭院入口处,有精美的金木石雕,以花鸟、祥禽为主;屋檐墙瓴则用彩绘和彩瓷进行点缀,色彩缤纷,极具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穿梭于不同庭院中,每间院子与房间各具韵味与特色,地砖的样式也不尽相同,移步换景,独具洞天的风格在此体现。</p> <p class="ql-block">用于装点门窗的几何形瓷片是明显的伊斯兰风格,以蓝色、绿色、黄色为主,形状是国内建筑风格中少有的三角形和菱形;</p> <p class="ql-block">曲折迂回的小路,通向每个不同的庭院,顺着楼梯,来到二层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一众故居风景尽收眼底,连绵的屋顶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连绵的屋顶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二楼展出【侨批文化】</p><p class="ql-block">潮汕侨批是海外潮汕华侨寄回家乡的家书信封上附上汇款数额,兼有家书、汇款单功能的信、汇合一的华侨家书。潮汕侨批起于明清,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潮汕侨批是研究侨史的重要资料,被誉为“侨史敦煌”。</p> <p class="ql-block">潮汕是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的家乡,是泰国五大帝之首达信的故乡,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p><p class="ql-block">侨批--海外华侨的“家书”,</p><p class="ql-block">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梭于不同庭院中,每间院子与房间各具韵味与特色</p> <p class="ql-block">宅第之间并非完全封闭,二楼的长廊将它们连接起来,萦回曲折,宛若迷宫,但每个院落也有属于自己的大门和厅房,建筑群整体统一又相对独立。</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洋为中用</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既有潮汕民宅建筑的严密与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又有西方建筑的敞亮典雅,</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不仅是潮侨文化的缩影和见证,也是潮侨文化的“活字典”,更是潮汕建筑学上的教科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览陈慈黉故居后乘大巴来到潮州城,先乘坐电瓶车游览潮州滨江长廊。</p> <p class="ql-block">电瓶车驶入潮州滨江,穿行于根叶婆娑的古榕树,欣赏着风与影的和谐奏鸣。城墙已褪去时光的旧痕,所幸它依然朴素的绵延八里的城堤上,依旧点缀着四座城楼:下水门、广济门、竹木门、上水门城楼,崭新的仿古建筑,似乎仍在顽强的挽着一丝老潮州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下水门】潮州四大城门之一</p> <p class="ql-block">【竹木门】~潮州四大城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是潮州四大城楼之首</p><p class="ql-block"> 广济门城楼对面就是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又名【湘子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又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p class="ql-block">借用网图能清晰看到此结构的完美展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天木船连成浮桥供游客通行,晚上则移到岸边,方便大型船舶通行,还能起到泄洪作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两只牲牛一只溜”是潮州传说流传下来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潮州湘子桥横贯宽阔的韩江江面,宛口苍龙卧波,十分雄伟。但东桥后一墩,有点欹斜,传说是李铁拐所造。明人修桥时,于桥上建了二十四座不同形式的望楼,点缀花卉玉石,增添桥的姿采,以供游人欣赏江中胜景。清雍正二年(1724),潮州知府张自谦又铸了两头牲牛,牛背上镌“镇桥御水”四字,分置在东墩和西墩上,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那东墩的牲牛,并未能起到“镇桥御水”的作用,而竟被洪水冲走无踪。从此流传一首潮州民谣:“潮州八景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牲牛一只溜。”这只牲牛,究竟溜去哪里了呢?</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每天都在上演着早装晚拆的一幕,我们有幸看了拆桥过程,真是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00年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韩江之上,开开合合几百年,却从未因疲惫而罢工。</p> <p class="ql-block">游潮州广济桥视频回放</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东门街,正对广济桥,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现一、二楼为广济桥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是潮州城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它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相毗美。楼分三层,面宽五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 </p> <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可从这楼梯登上</p> <p class="ql-block">登上广济门城楼</p><p class="ql-block">看对面的广济桥</p><p class="ql-block">桥上没游客估计浮桥已拆</p> <p class="ql-block">游全国规模最大的潮州【石牌坊街】,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p> <p class="ql-block">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合影可有很特殊的意义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开元路,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寺院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等建筑组成,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寺。</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屋檐</p> <p class="ql-block">【叶剑英故居】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上村虎形自然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为悬山顶二合杠屋,坐东北向西南,合瓦屋面,三合土墙体,占地面积约4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来到世界客都~梅州</p><p class="ql-block">品尝客家特色大盘菜</p> <p class="ql-block">正逢彬彬生日,</p><p class="ql-block">曹经理准备了蛋糕,</p><p class="ql-block">大家共同为美女彬彬庆生!</p> <p class="ql-block">雁南飞桥溪古韵景点(桥溪村)位于梅州雁南飞茶田景区东侧,村内古树婆娑,石径阡陌;梯田叠叠,茶果飘香;山涧溪中怪石嶙峋,清泉淙淙;特别是明、清时期兴建的十六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质朴却又不失宏伟,小桥、溪水、古树、民居构成一幅秀美的客家田园风光画卷。</p><p class="ql-block">2002年评为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最美古村落、“美丽中国”十佳古村落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梅州雁南飞茶田景区是粤东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梅县雁洋镇。雁南飞似灵山秀水所孕育的一颗“明珠”,在青山环绕中向世人呈现一幅世外桃源的醉人画卷……</p> <p class="ql-block">置身雁南飞,你可流连于数千亩青翠欲滴的生态茶田和龙那山生态谷的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走进客家的“雁南飞”,不需要传说的理由,因为,它是个真实的地方,它比传说中更美丽、更丰富、更动人……</p> <p class="ql-block">【慎安居】由朱氏十七世祖维义公建于清代,是一座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的“二堂一围”</p><p class="ql-block">的楼房,该居依山就势,逆溪而建,石砌台基,层次分明,不失为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典型。</p> <p class="ql-block">【燕诒楼】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朱氏十七世维瑜所建。坐东南向西北,为硬山式二层三合杠楼,主体建筑平面为长方形、悬山式,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装饰富有客家民间传统工艺特色。</p> <p class="ql-block">因建筑内部结构在二层平面上可巡回相通而俗称“走马楼”。</p> <p class="ql-block">【继善楼】俗称七杠楼,由朱氏十七世祖维乾公之次子湛源、三子澄源、四子湘源、五子照源、六子莹源昆仲合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1914年竣工,是秉承父志,继父辈建造“宝善楼”、“宝园”和“宝善家塾”后而兴建,故名“继善楼”。</p> <p class="ql-block">继善楼内外装饰集木雕、石雕、瓷雕、彩塑等工艺于一体,而且技艺精湛,书法、壁画、牌匾等端庄典雅而富有书卷气。</p> <p class="ql-block">置身雁南飞,你将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松浮躁的心情,尽情地呼吸充满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听天籁般的虫鸣和鸟叫,闻着花香,体验纯净自然的清新雅静,静心享受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客天下】是梅州著名景点之一,国家级四A景区,是集客家文化、饮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客家小镇。这里客家风情文化浓郁,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泥雕艺术长廊</p> <p class="ql-block">各种具有客家文化元素的泥雕</p> <p class="ql-block">欧式浪漫风情</p> <p class="ql-block">潮州韩文公祠座落于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p> <p class="ql-block">【韩公别赵子】该雕像再现江湖韩愈离潮时与赵德依依惜别的场景。</p><p class="ql-block">赵德,号天水,唐宋潮州八贤之一。韩愈称赞他“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而宗孔氏,可以为师矣!”遂推荐他“摄海阳县尉”,并主持潮州学政,韩愈在转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刺史时,尝邀赵德同往,但为赵德所婉辞,因撰《别赵子》诗以志别。</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对面不远就是广济桥,不能错过再睹古桥风貌。</p> <p class="ql-block">二次游览广济桥</p><p class="ql-block">更不妄我们来潮州走一遭😄😄</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潮汕之行程即将结束,游览潮汕地区的快乐时光历历在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并将永远珍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