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仓,京都、奈良之外的日本第三大古都,由源赖朝开启的镰仓幕府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基础,至今,仍保持了相对完好的古建筑群,而古建筑最突出的呈现就是寺院,历史上,镰仓佛教文化繁荣。 以镰仓站为中心,大致可以把镰仓景点分为东南西北四块,前一篇,叙述北线,镰仓站与北镰仓站之间的一些景点,本篇是西线,有钱洗弁财天宇贺福神社、镰仓大佛、长谷寺等景点。 此外,也包括镰仓南面相模湾的湘南海岸,直至与镰仓相接的藤泽江之岛,这条线,是日本的旅游热点,沿海岸,专门有一条由镰仓至藤泽的小火车,江之岛电铁线,途中,有许多站点供游客上下。 湘南,神奈川县相模湾北部的沿海地区,包括逗子、镰仓、藤泽、茅崎、平冢5市,是日本的经济、工业、文化、港口中心之一,也是日本著名度假胜地,据说,其名源于中国湖南省南部的湘南。 <b>钱洗弁财天宇贺福神社</b><br>这是在镰仓的次日,上午,从镰仓站附近的宿地出发,步行约3公里,越过住宅区,到达神社,大门一座鸟居,而后通过山岩挖出的隧道,进入神社。<br> 穿出岩洞,一溜鸟居,到达神社院内。 神社在一个山坳里,不大,都是木构小建筑,但初建于1185年,已有8百多年历史,供奉弁财天,音乐、健康与水之女神,也是以宇贺福神而知名的蛇神。 根据创建传说,开创镰仓幕府的源赖朝在1185年巳月巳日之夜,得到宇贺福神的枕边托梦说“用这里的水供奉神佛,则天下太平”,从而建立了这座神社。 一个名奥宫的洞穴内,有一泉,汩汩地冒着清水,名钱洗水,清泉被称为镰仓五大名水之一。 钱洗就是洗钱,不是由黑到白的扩展理解,就是水洗,据说,北条时赖曾在这里用水洗铜钱,祈祷全家荣华富贵,才有了今日的钱洗信仰。 传说用这里的水洗钱就会财运亨通、生意兴隆,翻很多倍,很多参拜者将纸币或硬币投进竹篓里洗钱,当然更多的只是祈福而已,洗完的钱都是用于供奉。 境内神社之七福神社。<div>绘马舍,绘马是在日本神社和寺院中用于祈愿的物品,一般木制,形似马,故得名,源出奈良时代。</div> <b>葛原冈神社</b><br>祭祀侍奉与拥立后醍醐天皇的朝臣日野俊基的神社,离钱洗弁财天宇贺福神社仅约1公里多,也是顺便游览,但一路上坡,很累。<br> 一侧,有日野俊基之墓,历史上,日本天皇总不甘为幕府的傀儡,日野俊基有配合后醍醐天皇的一段倒幕历史。 神社很小,是明治20年建立的比较新的神社,也祭祀结缘神大黑大人,所以,这里也是求姻缘的地方。 神社所在的地区,是源氏山公园,1965年,开创镰仓幕府的源赖朝进入镰仓800周年,专门建造。源氏祖先源义家出征时,曾在山上竖起象征源氏的白色旗帜,也被称为白旗山。图为山上源赖朝像,特为找去。 由源氏山至镰仓大佛,指示约为3公里,按导航一路走去,先还有车道,后突然进入山林小道,只能摸索向前了,也是一种体验,可从上面的地图上看出,镰仓多山丘。 山道一角,露出海湾由比滨海滩。 <b>镰仓大佛,高德寺</b><br>铸铜坐佛像,日本三大佛像之一,仅次于奈良东大寺木雕的卢舍那佛像,是日本第二大古佛像,但名声更大,几乎与富士山一样,成为了日本的标志。<br> 大佛在高德院内,寺院全名净土宗大异山高徳院清净泉寺,其开基创立者与开山的初代住持均不明,现院内建筑也较为简单,铜佛名声远大于寺院,但毫无疑义,是一座古寺。 山门,仁王门与两侧的金刚像。 安放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曾经拥有的圣观音像的观月堂,是院内较有特色的建筑。 大佛在镰仓幕府第三代的执权者北条泰时的晚年,1238年始建,主体为木造结构,历6年完成。3年后被台风刮倒而毁,1253年重铸铜制坐佛像,供奉于大佛殿之内,历经多次台风,火灾破坏,一次次重修,1498年,海水倒灌,大殿冲毁,从此佛像就一直露天供奉。 大佛净高11.3米,连台座高13.35米,重约121吨,镰仓时期的代表性塑像,与奈良东大寺大佛在后世经历多次补修不同,镰仓大佛基本保持了造像当初的形态,非常珍贵。 时值中国宋代,大佛具有当时流行的宋代佛像的风格,据对铜像材料成分分析,与中国宋代钱币成分相似,推测可能使用了进口的铜钱币作为原料,且由中国工匠渡海而来帮助铸造。 大佛造像的最大特点是面相,如满月般的圆脸,两眉下垂,双目半闭内敛,硕大高挺的鼻子和紧闭的双唇显出内心的坚定,透露出大悲的境界,日本的佛像大多现大悲相,可能与民族因地理环境形成的忧患意识有关。 镰仓大佛的内部为空心构造,可以从佛像背后底部进入参观,在里面可发现,佛像分8层铸造,明显有多次维修的痕迹,但我们去时未开放进入,下图来之网上。 一双引人注目的大草鞋,鞋体大概足有一米长,是茨城县的孩童们编织献给大佛的供物。 日本著名文学家正冈子规写下俳句:火焚而不毁,雨淋而不朽,镰仓露天大佛,或许是永恒的佛。 <b>光则寺</b><br>名不见经传,看路口的刻字才知是行时山光则寺,在长谷火车站附近,从高德院至长谷寺途中,顺路一游。<br> 一个院子,建筑像民居,而院子更象一座花园或植物园,据说,有许多珍贵植物,花开时节很漂亮。 很幽静,可以体味,但特色不多,不必特地赶去游览。 长谷寺是很有特点的寺院,应该一游。 <b>长谷寺</b><br>净土宗,全名海光山慈照院长谷寺,建于奈良时代天平8年,736年,开基是藤原房前,开山是德道上人,在圣武天皇治世下被定为敕愿所,是坂东33所观音灵场的第4所。<br> 长谷寺以佛像雕塑丰富而出名,在寺里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石刻或铜制雕像。 寺院坐落在观音山山麓,建筑从东往西分布,延伸到半山腰。寺境内四季鲜花不断,被称为镰仓的西方极乐净土。 <b>山门</b>,建于昭和时代的四脚门,门前斜立一棵古松,门内悬挂着一个大纸灯笼。 进入山门后,迎面就是<b>妙智池</b>,池前方是观音山。, 下图为和み地蔵,即治愈地藏,祈愿来访者内心祥和、安宁,位于山门右向。而第三图是山门左边几尊佛像,铜制释迦牟尼佛立像、铜制ふれ爱观音、铜制地藏菩萨立像,石制十一面观音立像和石制小佛像。 <b>弁天堂</b>,门上悬福德辩才天匾额,堂内供八臂弁才天像。弁本意指古代一种尊贵的冠,又比喻首领、魁首。 <b>大黑堂</b>,在弁天堂对面,门悬匾额:出世大黑天。大黑天源出密宗,在日本,大黑天是财神。 堂内靠外安置一尊大黑天像,让游客触摸并获得福运。 大黑堂右边,北侧,是书院。 庭园的东侧是本堂。 庭园北侧的建筑是书院写经场。 书院内枯山水庭园。 弁天窟,书院西侧,鸟居后面,一个石窟,传说弘法大师曾在这里祈愿。 洞窟侧边,铜制不动明王像。 入口处立着的“辨天?窟”石碑。 主尊,弁财天。 主尊周围,十六童子,形象出自是江户时代土佐秀信描绘的佛画集,《(增补诸宗)佛像图汇》,元禄三年(1690)刊行。童子多名或多职能,也隐含菩萨对应。 印钥童子、麝香童子、释迦如来,开悟解脱之神。(首位,下同) 牛马童、随令童子、药王菩萨,动物爱护之神。 笔砚童子、香精童子、金刚手菩萨,学问成就之神。 通过低矮的隧道,另一个洞窟,中间石刻普贤延命菩萨。 又一个矮洞窟,弁才天,是才与财通用,还是两个神佛? 地藏堂,位于半山腰区域。 地藏堂四周,有大量的地藏佛雕像,下为千体地藏。 石制挂水地藏,祈愿时把水淋在佛像上。 下为铜制地藏像,第三图为六地藏石刻。 阿弥陀堂,位于山坡顶,大正十二年(1923)关东大地震以后重建。 堂内中央安置阿弥陀如来坐像,也称为除厄阿弥陀,是镰仓六阿弥陀之一。传说是源赖朝为了自己42岁的消灾除厄而立。 阿弥陀堂北边是永代有缘墓,这是寺院负责长期供养管理的合葬墓,每年3月和9月会在墓前举办彼岸会法会。 主殿,观音堂,供奉有一尊高9.11米的11面观音像,长谷观音,以日本最大木制观音像而闻名于世。 相传,公元721年在奈良,用同一株香樟神木雕刻两尊观音佛像。一尊被供奉在奈良长谷寺,另一尊被推入海中,希望菩萨去有缘之地,15年后,公元736年,观音像出现在神奈川,遂建镰仓长谷寺供奉。 殿内观音像上部,不能拍照,本图来之网上。 殿内弘法大师与第二十九、三十一世住持善誉耕美上人雕像。 坡顶一侧见晴台,可看由比滨海岸景色。 <b>収玄庵</b><div>日莲宗収玄寺,长谷站附近的一个寺院,很小,主体就这栋屋,却有镰仓时代的渊源,原祭北条氏族的四条金吾赖基公,后改为寺院。</div> 没有在长谷站上车乘江之岛电铁,而是走向下一站,极乐寺站,想先游览极乐寺,这是途中的小寺院,明镜山圆满院<b>星月井寺</b>,源于天平时代,1千2百多年前。也是一栋主体建筑,属走过路过看过。 <b>成就院</b><div>真言宗,途中相对大的一个寺院,修建于1219年,镰仓幕府时代,主尊不动明王,牵引良缘。</div> 成就院在半坡,东西结界两端参道台阶可上,参道两旁种植262株紫阳花,与般若心经的字数相同,是一座观赏紫阳花之寺,而108级台阶又吻合人的烦恼个数。 小院内,主尊不动明王以及其他铜制雕塑。 <b>极乐寺</b><br>真言律宗,全称灵鹫山感应院极乐律寺,建成于1259年,元正元年,开基创立者为北条重时,开山初代住持为忍性。<br> 全盛时,是一座包括金堂、讲堂、十三重塔等伽蓝之外,还有49个小寺的大寺院。但由于战争、火灾、地震等原因,现在仅有如今作为正殿的吉祥寺幸免下来。 极乐,出自《净土三经》,大乘佛教之语:幸福之地。与高梁大屋的寺庙相比,极乐寺内小房小舍,内敛幽静,独有一份远离尘嚣的美。 极乐寺境内、忍性墓被指定为日本国之史迹。曾是日剧《倒数第二次恋爱》的主要取景地。 观览不需门票,但要低头哈腰,从山门边上的门洞里钻进来。 极乐寺就在极乐寺站旁,是江之岛电铁线沿线车站之一,小站点,古老的木造站房,在1999年时获选“关东车站百选”之列。 车站的一头是小隧洞,火车钻出隧道就到站。 极乐寺站是是枝裕和的电影《海街日记》取景地,故此,小站也成了网红地。 从极乐寺站乘江之岛电铁,到镰仓高校前站下,这里,有个网红景点。 车站东侧闸道十字路口,日本动漫《灌篮高手》樱木花道和晴子相遇的背景取材地,成了动漫迷的朝圣地。 也带动了非动漫迷,成了网红打卡地。 电视画面。 好事者做了更详细的对比。 从闸道口向西,江之岛在前方约3公里处。 岛前,大概念是湘南海岸,小概念是腰越海岸,一个沙滩游乐场。 <b>江之岛</b><br>约2万年前,受海水上升影响,与陆地分开,成为岛屿,原只在退潮时通过沙嘴可与对岸的湘南海岸连接,关东大地震发生后,全岛隆起并与陆地连接。<br> 因江之岛上曾发现绳文时代的遗迹,故7千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日本修验道始祖役小角于672年在岛上居住,江之岛全岛成为圣域,江之岛是湘南的代表景点,是神奈川县指定史迹名胜(1960年)及日本百景(1927年)之一。 在天色晴朗时,在岛上可远眺富士山,而本图更是二者同框,右下是弁天桥,由湘南海岸上岛的通路。本图来之网上 弁天桥,后图是大桥始端,腰越海岸建筑,。 江之岛有三个玩点,一是登高望远,二是传统商业市集,三是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神社。 在高处看到的海岸景色,这里是帆船活动的天堂,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帆船赛场就设在江之岛。 通过弁天桥正式进入本岛,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特别有历史感的商业街,两侧古朴的怀旧店铺,各种日本传统的食品、工艺品。 商业街是沿坡而建,一路向上。 从下往上看。 由上往下看。 江岛神社,分为奥津宫、中津宫、边津宫三部分,主祭神是宗像三女神。 鸟居,参道,瑞心门门楼。 仁寿3年,853年,慈觉大师创建上之宫,现中津宫。 建永元年,1206年,慈觉上人良真受源实朝之托,创建下之宫,现边津宫。 13世纪,元日战争,后宇多天皇为庆祝胜利,奉纳江岛大明神的敕额,战神弁才天信仰流传开来,大量东国武士为此造访江之岛。 明治初年,神佛分离,弁才天作为海神、水神、招福招财神、艺术之神被广为信仰。 岛上还有一些小的境内末社。 江之岛顶端一座展望灯塔,名海烛,高耸于海岛中心,从塔顶可俯瞰四周景色。 当日,乘江之岛电铁,返回镰仓站宿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zxpf19w"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闯关东:镰仓,北线</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下一篇:</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kibjcs"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闯关东:东京,皇城风韵</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