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行大清国一号界碑景区

公民

<p class="ql-block">广西全景游第九天,12月20日清晨从东兴口岸出发,第一站到东兴竹山大清国一号界碑景区,该景区主要有大清国一号界碑、广西沿边公路零起点纪念坛和山海相连地标广场三部分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观赏大清国一号界碑视频。</span></p> 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北仑河出海口的小山坡上,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界碑正面书“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涂着红漆的庄严雄浑的大楷碑文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这块饱受长年风吹日晒雨淋而益显沧桑的巨石,一直昂扬地巍然屹立着,向每一个游客诉说着100多年来的每一段历史。 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天津签定的《中法越南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循北仑河出海口逆流而上,以河心为界线。防城港市与越南的边界线,从竹山的北仑河口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共立1至33号界碑。竹山界碑是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所立的第一块界碑,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100多年来,竹山一号界碑历尽沧桑,屹立于北仑河口岿然不动,显示了中国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故竹山一号界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受彤,生卒年月不详,字彦伯,广西临桂人。举人出身,清光绪十二年(1886)任钦州知事。光绪十四年(1888),钦州改直隶州随晋升知州。李在任期间,迁移书院,奖励文人,以礼耆者,受到好评。唯其施政,崇尚刑威,对大小盗贼,多施重刑,民多敬而生畏。光绪十二年,李受彤奉命随清政府钦差鸿胪寺卿(外交官)邓承修、道台王之春与法国勘界代表狄隆、海士勘定中越国界。 1885年6月,清政府和法国(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军占领)在天津签定《中法越南条约》,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仑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其中以河为界的,双方各于已方河岸相对立石,以山为界的则双方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东兴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南”(即越南)。 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东兴市竹山村,奕称竹山村一号界碑,该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上面正楷阴刻的字为“大清国钦州界”。大清国钦州界界碑在东兴市内共有八块(广西境内共有33块,碑文“大清国钦州界”,系清界务总办、四品顶戴钦州直隶知州李受彤所书)。 据史料记载,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间,清政府清政府钦差勘界大臣、鸿胪寺卿邓承修与法使会勘疆界。开始,法使仗势欺人,要将白龙半岛一半划出中国,在白龙半岛上竖埋第一号界碑。邓承修正气凛然,据理力争,终将起界定在竹山,维护了国家主权。 中国大陆海岸线东起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口,西南至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全长18400多公里。因北仑河口地处中国陆地边境线和海岸线始终端,是中国大陆最西南端,同时亦是广西沿边公路的起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北仑河口拥有“中华之端”的美称。 <p class="ql-block">大清国一号界碑路对面就是沿边公路零起点纪念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观看沿边公路零起点纪念坛,偶遇年轻小伙从新疆独骑行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给旅友们在此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旅友也给我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我们偶遇这个滿脸胡须的人,我先次为是个老外,我与他说话才发现发是个中国小伙子,独自从中国里程最长的国道219线全程骑行长达10065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喀纳斯—东兴公路,又称219国道、G219、国道219线、新藏公路、喀东线、北起新疆北部喀纳斯(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南至广西(中越边境的)东兴市。经过新疆,西藏,云南,广西4个省市区,是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的边境公路。新219线全程长达10065公里,是中国里程最长的国道。 219国道起点是新疆北端的喀纳斯,终点是广西东兴。 新219国道,已经从19年12月31日开始正式动工。该国道起点至新疆北端的喀纳斯,沿着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蜿蜒伸展,终点至广西东兴。届时,新219国道将会成为中国最长的一条国道。 广西沿边公路零起点标志——零点纪念坛,位于北仑河入海口的大堤东端,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包括平台、栏杆、球雕塑标志和基座部分。整个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均用花岗岩石材料精雕细刻而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观看沿边公路零起点纪念坛视频。</span></p> 200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沿边八个县市开展边境建设大会战。大会战历时三年,总投资21亿元。其中标志性工程就是修筑沿边公路。该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该工程2000年10月动工兴建,总投资9.2亿元,于2002年9月30日全线贯通。 沿边公路起点为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途经东兴市、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等8个县(市、区)31个乡镇,终点为那坡县弄合村,全长725公里。 <p class="ql-block">从沿边公路零起点沿海边过桥就是山泊相连地标广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进入山海相连地标广场视频。</span></p> 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尊“人”字形红蓝钢结构雕塑造型,这里是“山海相连地标广场”,既是中国约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的终点,也是中国约1.8万公里海岸线的起点,所以我脚下的这块土地竟是如此重要的中国地理标志。 山海相连地标广场位于东兴母亲河北仑河的出海口,是中国22000公里大陆边境线的起点,又是18000公里中国海岸线的终点。山海相连地标是一个35米高、红蓝两色的“兴”字雕塑,这个标志从外观上看像东兴的“兴”字,红蓝两色寓意山海相连。围绕着雕塑的是一个十字相交的“经纬”铜线和中国地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观赏山海相连地标广场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从景点出来到竹山古街,见有个妈祖庙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观看竹山古街妈祖庙视频。</span></p> 竹山老街,位于广西东兴市,始于清朝末年,盛于民国初朝。由一条直街和两条横街组成,虽历经百年沧桑,仍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 竹山老街始于清朝末年,盛于民国初朝。由一条直街和两条横街组成。清末时期,竹山曾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商埠,竹山港每星期定期有商船直航香港、澳门、广州和越南海防等地。其时竹山,商贾云集,金铺、妓院、客栈、酒店应运而生,竹山旧街因此而逐渐形成。在这里,普通话、广东话、客家话、越南话杂在一起,嘈杂声中各有所得;肩扛的、手提的、背驮的、拉车的穿梭而过,成为其时竹山码头边海商埠特有的人文风景。 妈祖,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是妈祖信俗文化的核心,包括祭典仪式、口头传说等文化艺术以及民间习俗,遍布台海两岸乃至世界各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再见!东兴竹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敬请关注下篇:东兴金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