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

孙大伟

<p class="ql-block">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5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p><p class="ql-block">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的佛教造像艺术,是短暂的北齐王朝留下的最大的艺术宝库。学术界将响堂山的雕塑艺术誉称为“北齐造像模式”。</p> <p class="ql-block">常乐寺遗址位于鼓山脚下,与响堂石窟遥望。</p> <p class="ql-block">常乐寺塔,又名宋塔,为八角九级可登临楼阁式砖塔,最上面两层已损毁脱落,残高33.24米,由青砖砌成,为宋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第一窟,别名:隋佛龙。开凿时代:唐、宋</p> <p class="ql-block">第二窟,别名:文官洞,开凿时代:明代</p> <p class="ql-block">第三窟,别名:大佛洞,开凿时代:东魏、北齐</p> <p class="ql-block">第六窟,别名:释迦洞,开凿时代:北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