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尔朵"汉译“投石器〞,它的使用可追溯到聂赤赞普时代。聂赤赞普,是西藏传说中的第一位藏王。传说中西藏山南地区的悉补野部地方首领,于前127年即位,是为吐蕃之祖先,也就是说200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藏语称“乌尔朵”乌尔“在藏语中是拟击词,即形容绳索甩出去时发出的声音“朵”在藏语中取“石头”之意。长约1.5米左右,用羊毛或者牛毛线编制而成。分三段组成:中间位略小于巴掌的枣核形织物藏语称(乌梯),一端顶部有套环,另一端末用牛毛做一鞭梢,尾绳在拋石绳的使用过程中磨损最大。所以,尾绳一般单独编制以方便更换,从而延长拋石绳的使用寿命”。“乌尔朵”的精妙和精准之处在于,</p> <p class="ql-block">每个部位、使用时,将石子放在中间枣核形织物中,右手中指抠住套环,抓住鞭梢,逆时针方向抡甩几圈,瞅准对象后放松鞭梢,抛出石子可达百米以上。由于牧民经常使用,命中率很高。藏族牧民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驱赶牛羊。“乌尔朵”,通常是用来放牧的一种绳套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充当过武器,</p> <p class="ql-block">比如英国侵略西藏时,〞乌尔朵"功不可没,藏区至今流传着用"乌尔朵"赶走英国侵略者的歌谣!以作为手机挂饰或钥匙链,受到年轻游客的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藏民带米了经济效益让更求的人了解品读藏族文化。作为民间工艺品的乌尔朵编织方式多样 ,不同编织法能编出不同花纹的乌尔朵 不同的花纹又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拋石绳在藏族历史长河中走过,它作为“社会的化石”具有收藏和考古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