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腾冲马帮大院坐落于云南省腾冲市绮罗古镇,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缩影。腾冲是滇西南中缅贸易的交通要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浩浩荡荡的马帮为美丽的极边之城——腾冲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帮文化和茶马精神是其深厚历史风藐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马帮就是按照民间传统的约定组织起来的一群由马、骡子组成的驮运队伍。主要用来运输货物,是西南地区茶马古道(当时物资文化经济互通的通道,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走廊)专有的物资互通的运输队伍。在腾冲的高黎贡山古驿道上,在那断断续续的大青石铺成或在石崖上凿成的石道上,记录着马帮长年累月踩蹬出来的深深的马蹄印,这便是马帮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腾冲的马帮大院就是当年的马帮在途中休息落脚的驿站,是一座边陲民族风情和明清建筑艺术相融合的民族建筑,建于清末民初,院落保持明、清建筑风格的同时着重体现腾越文化,占地面积3996平方米,现今只有主院保持完好,面积约在680平方米左右,房间11间。院内有马帮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介绍,马帮的主要工具、马帮文化馆,马帮风情园等。</p> <p class="ql-block"> 从马帮大院的大门进去,走过一段窄巷,便是大院的院门,院门坐北朝南,大院门楼上高悬“瑞霭双铭”四字。进大院大门后,是一天井,天井北面是大门的内影壁。天井东侧是大院二门,门额大书“侨香斋”三字,门上书联:“花影不随明月去,谷香时从田野来”</p> <p class="ql-block"> 进二门后,一直向东,有一个大约进深50米,宽8米的空间。北侧是大院的三门楼,坐北朝南,门上高悬一匾,上书“如归”二字。门柱上书一联“衡宇更新为候亲宾常归径,门庭仍旧还期长者且停骖”门东墙绘雄鸡菊花一幅,题词“秋之象征”,门西墙绘孔雀一幅,题词“春深来锦禽”。进三门,东门廊墙壁上悬挂着大院旧主人马锅头近百年使用过的马鞍、马皮夹、马镫、马鞭、铃子等马具。</p> <p class="ql-block"> 三门后面是一典型传统的四合一的天井大院,院中心一株盆栽山茶花扑面而来。四面两层木质楼围成一个巨大的天井。大院南坊一层,仅靠院门处为门房,门两侧书一联“天半朱霞云中白鹤,山间明月江上清风。”大院西坊一层正中,设一茶台,供人们闲谈休憩。两边房间现是玉石商铺。大院东坊一层正中为中堂,故整个东侧两层廊檐均被木构件封闭。中堂门上高悬一匾,“慈竹长春”,中堂正中设一供案,案上摆瓷瓶一对及烛台。案前设一八仙桌,桌上置一大瓷瓶。供案上置一松鹤朝阳画,两边悬一联:“松风高驻千年鹤,玉露常滋五色芝。中堂北侧房屋门靠东的门上雕刻有一圆形扇面,上书:“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p> <p class="ql-block"> 四合一的天井大院里面的房屋都是卖玉石的商铺,走过商铺后面有一院子,有一马帮塑像,再进一个大是后院,后院有很大棵树,院周围的房也是玉石商铺,大树后一小门进去,前面是马帮厨房餐厅,展示了马帮当年的生活缩影,小门右边是马帮风情院,风情院内有很多苍天大树,芭蕉树,有条小溪,流水潺潺,还有很多马帮休憩的小木屋,可看出当年马帮在这儿休整时,休息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马帮大院内展示的马灯、马铃、马鞍、驮架等马帮用品,天地君亲师牌坊、柚木雕龙、翡等都反映了马帮的文化和马帮精神,马帮使用的石磨,灶台和烧烤工具等展现了马帮当年的生活和茶马古道的艰辛和困难。大院的自然风情,与茶马历史文化互相映衬,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马帮大院”的墙上挂满了走“夷方”时,马帮的艰辛历程和驮回来的翡翠原石照片,它传承了时光的记忆,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在漫漫古道上行进的不仅是商旅文化,还有中国的中原文化,异域的宗教文化也在此交流碰撞。</p> <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时间过去了,昔日的马帮文化已沉浸在了岁月的长河中,但“马帮大院”却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当年马帮先人们留下的印记。它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一个能让人身临其境,瞬间穿越300多年时空的地方,在这里腾冲的茶马文化和历史风藐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二0二四年元月二十四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