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头村组织学习习近平文章《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求真务实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h3> <h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年来,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br><br>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延续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使命所在、价值旨归。南京是英雄之城,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学之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十年来,南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遍及城乡,道德模范、平凡英雄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旅产业、文博活动蓬勃兴盛。实践充分证明,强大的思想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城市发展的深层动力,是“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最有力支撑。 <br><br>“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站上新起点、扬帆新征程,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我们要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传承雨花英烈精神、渡江精神等红色基因,切实保护、传承和利用好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擦亮特有文化品牌,增强城市传播力影响力,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南京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标识。 <br><br>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南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实践,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幸福美好的生活、精神世界的认同,成为近悦远来的现代化“人文之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