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母亲三周年祭

年华向晚

<p class="ql-block">母亲离世三周年祭</p><p class="ql-block">————刘英贵</p><p class="ql-block">(一)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三个年头了。三年三十六个月一千零九十五天。在这些日子里,妈妈和爸爸去到的那个地方好不好,适应不适应,有没有太阳,气候冷不冷,吃的茶饭可口不,有衣服穿吗,钱够不够花,快乐不快乐?一个一个的问题时时让儿女们牵挂。可是无论怎么样以现时的能力是无法知道那边的情况了。越是这样,越是要胡乱的猜想。</p><p class="ql-block"> 直接的交道是在梦里。三年时间有记忆的梦见过妈妈十多次,有几次还进行了直接对话。场景、人物是那样的清晰。妈妈的年龄始终在四、五十岁,面色红润,声音还是那么的响亮。哎!阴阳两隔也只能在梦里相见了。感恩妈妈还能给儿子这样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闲下来的时候,翻开相册,看看不同时期妈妈的照片,忆昔当时的情景。或是听听手机里储存妈妈说话、唱歌时的声音以及病态时的影像。但多数时间是脑海里对过去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一家人睡在顺山大炕上,早晨公鸡叫鸣,妈妈就起来。开门、倒尿、拔锅、掏灰、生火、做饭。不时的还说昨晚又忘关鸡窝门了,不知黄猺刁没刁走鸡啦,今天是刮风啦还是下雨啦,圐圙里那堆柴火都淋湿了。昨晚饲养院那边什么人嘈嘈,不是有生人,就是又有人打拼伙,惹的黑狗叫了半夜。开门碰见了张三做长道短,看见了李四东走西串等等见闻。我们虽然闭着眼、闷着头,其实妈妈的话已然全听见了,只是还想睡会儿懒觉。妈妈的早饭做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叫我们起床了。当我们还不动时,妈妈就加重语气喊:“快起床,念书迟到呀!榆树坡、泉卜子那些念书的都快过来呀!你们还不起?”,哎!再没推头了,起吧。</p><p class="ql-block"> 冬天时,妈妈还得用引火柴、玉米棒生炉子,筛料碳,打碳架火。炉子烧的红隆隆,家里热的暖烘烘,还要给我们烤热袄子穿上才起床。</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女出娉,儿娶媳,这样的场景就再也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妈妈高兴时就爱唱,《东方红》、《红旗飘飘》、巜大海航行靠舵手》、巜雄赳赳气昂昂》等歌曲张口就来,年轻时唱过戏的段子随时随地,后来又学会了《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呀…”。虽然有些歌词唱的不对,虽然音调唱的有些不准,但那是妈妈愉悦的心情,幸福感受的表达呀!</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和我们玩扑克牌。“拉毛驴”五张牌,谁输谁就拉鼻子,当毛驴。“吹牛腿”靠诡计,真假难辨要仔细、吹住牛腿的一堆牌。“脱裤子”挨个摆,碰见对对拿回来,直到输的不剩一张牌。这几种玩法简单易学很适合妈妈玩。妈妈也会玩儿“打百分”、“争上游”和“五十一”。遇到孩子们多的时候玩,妈妈就在旁边看,当你出了臭牌时,妈妈也会给你指出来,有时说的对,有时说的不对,引出一阵哄堂大笑来。</p><p class="ql-block"> 妈妈还教我们说“金黄萝卜米黄萝卜,一个老汉吃不了十八个萝卜…”用一口气说下去,看谁说的萝卜多。说到最后,气也用完了,脑袋也憋得脸红脖子粗。你说完他说,相互比赛。当时母亲正是壮年,精气神十足,谁也说不过她。</p><p class="ql-block"> 妈妈还会讲故事。什么“红孩儿他娘,奶头儿长,伸过你那奶头,让我的孩儿尝一尝”啦,什么“老大和老二”啦。什么“墓狐鬼”啦。但多数是爸爸主讲,妈妈附和。单独让她讲,她还七断八个节连接不上。但当爸爸讲的有出入时,妈妈还能更正做补充,也真是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母亲心直口快,性格直爽,干活利索又能吃苦耐劳。这也是从小培养成的。妈妈年轻时是养猪的能手,经她亲手捉的猪娃子,肯吃长的快。农业社的时候,队里几窝猪一起抓蛋蛋,按号捉猪仔。不论是第几号,只要是妈妈去捉,肯定能捉到好茬儿。以至于有的人,专门让母亲给他抓,粘粘妈妈的好手气。后来我们总结出,妈妈办事干脆,从不拖泥带水,猪随主人性格,能给主人争气。也不知这样的结论对是不对。总之,村里的人说妈妈喂猪的手法好。</p><p class="ql-block"> 一次在梦里,梦见妈妈养了一头白猪,膘肥体壮,干净漂亮,已是二半搭猪了,体重够一百几十斤重,跟在她的身边。如果那边有猪养,妈妈肯定要养一头猪的,因为妈妈是养猪能手啊。</p><p class="ql-block"> 妈妈还会做醋。从县食品买上麯种,配上麸皮、米糠、黄豆等好几种原料,开始煮醋结子。先进行小范围发酵,经过若干天后,开始拌料入缸。要把糠麸类入锅炒热,拌均后入缸进行整体发酵,首先要使缸里的物料发热,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发酵。经过一些时日,发酵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可以淋醋了。如果一次性发酵不好,还得熬小米粥就麯,或到别人家弄点发酵好的引麯,再行搅拌发酵。这是做醋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头淋醋淋好了,尝一口,酸的摇头闭眼吐舌头,真能酸到牙根根。香喷喷、酸淋淋。做一次醋,能吃好几年。妈妈真的好手艺。</p><p class="ql-block">( 二)妈妈干活麻利,重体力活也干。大集体的时候,每到了秋收季节,大场面里北场面铺大场,用碌碡碾。南场面铺开场,用梿枷打,俩个人为一对,面对面进行对打。几十对排成一排,从一头打到另一头,来回循环。只听“劈儿…啪、劈儿…啪”的声音,好似歌曲中很有规律的节拍。中间还夹杂梿枷转轴儿的“吱吱”声,一排人举臂抬梿翻枷片,下臂甩梿打穗子,打一下移一步。动作整齐划一。空中是带起来的秸草、尘土,还有人们的说笑声。那个场面真真是热火朝天,很是壮观。一场打下来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女的更是体力透支。中间休息,妈妈还得赶回家给我吃奶。当时农业社还没有脱粒机,主要还是用碌碡碾场,和人工打场了。 三大爷盖村北头房子的时候,妈妈又是主要劳力,担水脱土坯、和泥砌墙。压栈那天更是忙碌,口渴了也顾不上喝口热水,便从水桶里舀了一瓢冷水,一扬脖子就喝进了肚。因这一瓢水,一下子喝出个胃病来。弄的妈妈难受了七、八年。特别是到了冬天,好不容易闲下来,那个胃病就发作了。吃药、打针、住医院,整整难受一冬天。一到来年春天,该下地干农活了,妈妈的胃病也好了。妈妈说她就是受苦的命。 人们说每个人得的病是由自己的性格和修为造就的。按此说法,一飘冷水也只是个诱因吧! 妈妈做饭也是利索的很,面条擀的好,饺子包的好。尤其是抉的饺剂子,圆不溜丢的,不用再加工,直接就可以搓成个圆蛋蛋,按偏就能擀皮子了。妈妈蒸的糕,软硬正好,特别是採糕的时候,两只手一替一下托糕,不时沾点水,又烧手又费劲。眉头浸着汗,两掌红彤彤…。上了年纪,这个活也做不动了。 妈妈生绿豆芽也是一绝。检选好豆子就能开始泼豆子了。开始用开水和冷水分先后、按比例反复冲泼。以开水为主水,冷水缓冲称为“救命水”,避免把豆子烧住。定住水温后,就属于浸豆子了。随时观察豆皮子舒展的程度适时入缸。什么时候淘洗、什么时候倒缸、里面填压多少东西,什么时候该冷、什么时候该热,了熟于心。生出来的绿豆芽长生生、胖粗粗,人见人爱。村子里那家人家办事宴,提前让妈妈给他们生豆芽,总能让他们满心欢喜。 到了过大年的时候,妈妈又生好了绿豆芽。澡上圆粉条,碗里切点葱花,捏点调料,勺子里倒上素油,接开炉盖稳上去把油烧开。把油往碗里一倒,“磁溜溜”一声就炝好了。再切块猪头肉,配上点猪耳朵,在二号盆里一拌。一装盘,一上桌就开吃了!真香啊!那才叫一个好吃。一直香了几十年。遗憾的是再也吃不到那个美味了!成家后几次似着那么做,可味道始终不如前啊。 爸妈在家的时候,老两口晚上都爱看电视里巜山西大舞台》那个节目。爸爸坐在炕上,喝着砖茶,一别看一别给妈妈讲戏里的故事情节。妈妈爬在被窝里,伸出头看着电视里的画面。一会儿老头儿出来了,一会儿老婆婆出来了,一会儿小姑娘出来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打闹,红花柳绿挺热闹。妈妈还不时地向爸爸提出疑问,爸爸就给她解说一凡。 爸爸年轻时看过不少戏,加之记性好,戏到眼前足够给妈妈当顾问了。妈妈得到了一知半解,也很满足了。遇到爸爸也没看过的戏,他就以自己所理解的,讲给妈妈听。老俩口有说有笑,不亦乐乎。人生如戏,戏也如人生啊!戏看完了,也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 后来给二老弄上了唱戏机。选录进去几十个山西邦子、二人台,内蒙古的二人台、小喜剧,东北的二人转。还有几部单田芳的评书。白天黑夜有空就看,非常的方便。爸爸还爱听评书,听了一部又一部。老人家记性好,还不时给你讲些戏里、评书里为人处世的道理来。 几年后又给换了一个大屏幕唱戏机,可以摆到桌子和茶几上看了。就这样,一直到眼睛看不淸图像,耳朵听力下降听不清声音的时候。 到后来,妈妈腰腿疼,不能多走路了,在家又学会了玩跳棋。先是老俩口对玩,玩隔一子跳一格那种跳法的。当妈妈学的半生不熟时,有时就跟爸爸投尖耍滑了。要不隔两子往过跳,要不还拐弯跳。手里拿起棋子,嘴里说着“跳这儿、跳这儿”就跳过去了。当爸爸堵了她的路,妈妈就说爸爸心眼不好。爸爸认真起来就不让她耍尖。把棋子归了原位,让妈妈重新走。但多数的时候爸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陪妈妈玩。有时还要提醒妈妈,我下一步将如何走,你该怎样走你的路。思谋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人生要当过两次玩童才算完整,一个是小玩童,一个就是老玩童了。 再后来,又加上一个串门儿的王大,就三个人玩跳棋。因有外人,妈妈也规规矩矩地玩。此时也学会了事先探路数,如何把关口,和如何堵棋路了。三个人的棋艺,差不了多少。隔几盘能拿个冠军,隔几盘拿个亚军,要不就是最后一名。总体下来,爸爸拿的第一名次数要略多几次吧!这样子三个人玩成了固定式,成了每天下午的日独之功。一直玩到了离开老家的时候。 (三)妈妈一辈子,从不歪曲自己,喜怒哀乐全表现在脸上。不痛快时就要说出来,甚至于哭出来进行释放。直来直去的不会拐弯抹角。一次与爸爸谈论起谁先走的事情,妈就说:“我肯定要先走!如果你先走了,留下我一个人遭罪,我才不干呢”,结果真的妈妈就早于爸爸先走了。</p><p class="ql-block"> 关于老年人得病的问题,常见有人说老年人千万别得老年痴呆症,这个病很缠手,病人遭罪,好人受累。然而这个病体现在妈妈身上,就全然不同了。她能吃能喝能睡,只是没有了现时的记忆。病情严重时,也只是呼叫自己的妈妈,问她哪里疼。她说哪儿也不疼。临死的前一天还吃了几口面,临断气的前几秒,还咽下了她来到这个世界八十四年的最后一口水。没有任何痛苦,走的安祥,走的干脆利落。</p><p class="ql-block"> 人活一世,最好的结果,是走的时候无灾无病、没有痛苦地寿终正寝。妈妈做到了!这是她老人家修了多么大的福报啊!</p><p class="ql-block"> 一眨眼,妈妈的儿女们也都进入了老年。大姐走了也快一年了。不知母女见面了没有,团聚了没有?</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的往事,一幕一幕地在脑海里展现。这些事,既真实,又虚幻。真实的是,这些都是亲身经历过的,虚幻的是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地在脑海里出现,来无踪,去无影。与做了一个梦一模一样。人生如梦,转眼已是百年啊!</p><p class="ql-block"> 无论儿女们年龄多大,可对母亲的思念仍然如初。因为她是唯一可以拿自己生命换取儿女命的人。每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妈妈就守在孩子的身边,一会儿摸摸头,一会儿捉捉手。那种无助,无耐,乞求,期盼的眼神端祥着孩子,恨不得有一种神力,把孩子的苦难立马转移到自己的身上。甚至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孩子的命时,也毫不犹豫。孩子的学习、生活、个性培养、以至于工作、成家立业、夫妻感情等等,凡是孩子的事,无不时时牵挂着母亲的心。这种思念,这种牵挂一直支承着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因为他(她)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呀,肉连着心,心连着心哪。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p><p class="ql-block"> 做儿女的,要一辈子真诚的感恩给了自己生命,生育养育自己的父亲、母亲。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大,比海深!</p><p class="ql-block"> 妈妈!我们永远感谢您,永远怀念您。我们永远爱妈妈!</p><p class="ql-block">不孝儿刘英贵</p><p class="ql-block"> 於2024.1.23</p><p class="ql-block"> (农历腊月十三)</p> <p class="ql-block">《写给天堂里的妈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妈妈:今天是您离开我们三周年的祭日,三年来,您的儿女们一直都在想念着您,您和我爸在天堂还好吗?</p><p class="ql-block">妈妈:想对您说的话很多,可是,一切文字和语言又觉得苍白和贫乏。</p><p class="ql-block">妈妈:</p><p class="ql-block">三年里,我在梦中多少次和您相顾无言,醒来后都是泪湿枕巾。您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从我出生到会走,从您牵着我的手,到我长大成人,您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我都心知肚明。我们母女相依相伴相守,整正走过了六十五个春秋,您的离去是我一生的痛!</p><p class="ql-block">妈妈:忘不了我们小时候您为我们全手工缝制衣服和鞋子时,您煤油灯下一熬半夜的艰辛;忘不了在那困难时期,您为我们能吃好饭,而变着花样的粗粮细作做;忘不了在我生病时,您寝食难安的日夜守护;忘不了妈妈风尘仆仆忙碌的身影,忘不了在老家时,每次回去看您,走时您恋恋不舍,都要送出很远很远直至看不到我的身影才肯转身情景;忘不了病魔导致您连大小便都失禁时,还一字一顿地嘱咐着我,牵挂着我的余生。……</p><p class="ql-block">妈妈:我一定会好好生活的,请您放心。</p><p class="ql-block">妈妈:仅您赋予我的生命之恩,我一生都难以报答。</p><p class="ql-block">妈妈:您勤劳善良,刚强坦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生活中不论多苦多难,从未发现您有过怨言和烦恼。您是我生命中的骄傲和榜样。</p><p class="ql-block">妈妈,在您走后的一年零两个月,爸爸也离我们而去,这对我的打击,又是一次雪上加霜,在您离开两年零一个月,被病痛折磨了四年的姐姐也撒手人寰,这接二连三地生离死别,失去亲人的悲伤之痛,使我倍受煎熬,有时感觉天昏地暗,有时感觉失魂落魄,曾经乐观积极的我,激情已消耗殆尽,唯一能想开的是,您又有了爸爸的陪伴,现在您二老又能相依相伴、相互关照了吧?</p><p class="ql-block">妈妈:我对您们的思念之痛,三天三夜也诉说不完,也无法完全用语言表达,就到这里吧!</p><p class="ql-block"> 妈妈: 您和我爸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唯愿您二老在天堂里没有病痛,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您的恩情这辈子没有报答完,下辈子继续报答!</p><p class="ql-block"> 想念您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刘锦秀</p><p class="ql-block"> 2024.1.23,清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