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a y1上海出发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7日新年刚过,我们乘东航M U561航班出发了,开始了我们新年第一游“澳新之旅”。</p> D ay2 悉尼 <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上午十点抵达悉尼。悉尼的第一印象很奇特:接机的车行李箱是这样的,澳洲司机在右侧,行车是左侧。环岛规则:让内原则,让右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022年人均GDP65543美元。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北、西、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总面积7692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6735千米。北部属热带气候,大部分属温带气候。全国划分为6个州和2个地区。截至2023年7月,澳大利亚总人口为2639万人,74%为英国及爱尔兰裔,官方语言为英语,大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p><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最早居民为土著人。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澳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1900年7月,英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同年10月,成立澳大利亚联邦。1931年,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p><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为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传统产业,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澳大利亚社会环境稳定,金融体系规范,2021/2022财年,澳大利亚GDP为2.1万亿澳元。</p> <p class="ql-block">我们将在悉尼逗留二天。第一天去蓝山公园,第二天游悉尼市区。刚下飞机,外面下着小雨,导游担心,我们即将开始的蓝山行程,可能会因为云雾看不到"蓝光"了。</p> 蓝山公园 <p class="ql-block">从机场直接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蓝山景区,中午吃了牛肉汉堡和炸鱼薯条准备乘缆车游览。参观蓝山要坐三段缆车,这个缆车不同于以往坐过的,是可容纳80人的大缆车。</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发现外面雨已经停了,云雾渐渐散去,远处的蓝山隐约可见蓝色景像,好幸运啊!我们看到了蓝山!</p> <p class="ql-block">蓝山山脉(英文:Blue Mountains)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以西65公里处,是该州的一处著名旅游圣地。蓝山为由一系列高原和山脉的总称,由于山上生长着许多桉树,树叶的桉树油释放的气体聚集在山间,形成一层蓝色的薄雾,蓝山因此得名。蓝山卡通巴附近怪石林立,有三姐妹峰、吉诺兰岩洞、温特沃思瀑布及鸟啄石等天然名胜。同时以其丰富的澳洲原住民文化遗产而闻名。由蓝山山脉的部分地区及附近地区组成的大蓝山区于2000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悉尼蓝山三姐妹峰(Sydney Three Sisters peaks)是蓝山的标志,其实每个名胜都有自己的故事,蓝山三姐妹峰听来又是一个非常泣美的爱情故事。三姐妹峰是世界遗产地“大蓝山山脉地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三姐妹峰是蓝山最壮观的地标。这个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位于蓝山(Blue Mountains)山脉的卡图姆巴(Katoomba)回声角观景点(Echo Point Lookout),距离西部高速公路约2.5公里,每年有数百万人参观体验这个景点。三姐妹峰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岩层景观。根据当地土著人传说,它们是由三个姐妹幻化而成。三姐妹的性格随着一天和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阳光带来了绚丽的色彩。三姐妹也被泛光灯照亮到晚上11点左右,在夜空的黑色背景下看起来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蓝山三姐妹峰分别为922公尺,918公尺和906公尺。关于三姐妹峰有两种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三位美貌的姐妹分别叫做 “米妮Meehni”,“温拉‘Wimlah” 和 “甘妮杜Gunnedoo”。这三位姐妹出生在Katoomba部落,住在Jamison山谷。很不幸的是他们三人同时爱上了山下Nepean部落的兄弟三人,但部落法律禁止他们结婚。因为这有违异族恩怨与规矩,不被父辈首肯。但兄弟三人不想受这条法律的约束,所以决定使用武力来得到三姐妹,从而因为他们的恋情而引爆了一场重大的部落战争。由于三姐妹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位来自卡图姆巴部落的法师决定将三姐妹变成石头,保护她们免受任何伤害。然而最后法师却战死,剩下死守山谷的三姐妹岩。因为只有他才能解除咒语,让三姐妹恢复她们以前的美丽。</p><p class="ql-block">蓝山三姐妹峰</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传说,三个美丽的姑娘都是当地土著部落一个法师的女儿,他的名字叫泰亚旺(Tyawan)。三位漂亮的姐妹在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为了躲避魔鬼布尼普(Bunyip)的袭击,法师把女儿们变成石头藏了起来,而把自己用法力变成了一只华丽的七弦琴鸟逃进山洞,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魔法骨头 (magic bone)掉了下来。等魔鬼布尼普消失后,泰亚旺就回来寻找他的魔法骨头,但一直没找到。因此变成琴鸟的法师就再也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女儿们也永远都无法恢复人身。今天,再也不可能看到变回人形的三姐妹,但很可能有机会看到树梢上歌唱的琴鸟。 从那以后,七弦琴鸟就一直在寻找这块神奇的骨头。三姐妹则静静地站在岩石中,俯瞰着山谷,希望有一天他能找到骨头,让她们回到从前的样子。当游客拜访三姐妹时,如果仔细倾听,游客有可能会听到竖琴鸟泰亚旺的叫声,因为它继续在寻找他丢失的魔法骨头。</p> <p class="ql-block">途步走在热带雨林,深深地呼吸着浓浓的负氧离子气味,疗愈着来时还没康复的流感症状……蒴类植物争抢阳光向上生长,感觉我的人生也是如此,与时间赛跑,争取着更多生活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澳洲的地理特点很少有自然灾害,唯一的灾害就是森林大火,桉树脱落的树皮常常是引起山火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澳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岩层看上去呈铁锈红色,据说里面的铁含量高达56-60 %(通常只有20 %多)。</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乘坐这样的大缆车,这段儿缆车是倒着开的,最大倾斜角度大约67度。</p> 卢拉小镇 <p class="ql-block">蓝山公园返程途中,有许多这样的小镇,导游为我们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卢拉小镇”。</p> <p class="ql-block">小镇街景</p> <p class="ql-block">晚餐纪念</p><p class="ql-block">丰盛的自助晚餐让我忘记了拍照,但是这张照片会提醒我,这里曾是一家军人俱乐部,走进酒店,我们每人手上被盖了一个印章。用餐时发现服务员是我们沈阳老乡,家住东塔,来澳陪读已经20多年了,要67岁才能退休,每天薪资100多澳元。</p><p class="ql-block">晚餐后回酒店休息,结束了悉尼第一天的行程。</p> D a y3悉尼市区游 悉尼海鲜市场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清朗,早上第一站我们要参观这里的海鲜市场,导游介绍这里早上是“荷式拍卖” ,导游提示提防海鸥,如果不小心,购买的美味会成为它们的佳肴。</p> <p class="ql-block">刚吃过早餐,眼见这些美味,也只能饱饱眼福啦!</p> 悉尼歌剧院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英语: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区北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1959年3月动工建造,1973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13日,澳大利亚政府发起了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竞赛,共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参赛作品。</p><p class="ql-block">1957年,国际评审团决定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设计悉尼歌剧院项目。</p><p class="ql-block">1959年3月,悉尼歌剧院开始动工建造。资金来源是彩票形式。</p><p class="ql-block">1965年,支持歌剧院工程的工党政府在大选中因工程耗巨资引起民愤失利下台,新上台的自由党政府继续对此工程不遗余力地批驳,指责前任政府"不惜巨额财力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歌剧院是奢侈和浪费",拒绝为工程追加新的预算,并终止了与约恩·乌松的合同。</p><p class="ql-block">1966年,设计师约恩·乌松辞职。再也没返回过歌剧院。</p><p class="ql-block">1973年,悉尼歌剧院正式落成。</p><p class="ql-block">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时乌松老人已90岁,2年后去逝。</p> <p class="ql-block">做梦没想到今天能站在这里,和悉尼歌剧院合影!</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惊叹当时年轻的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怎么就能想出这种贝壳式的设计理念,也惊叹几十年过去,歌剧院表面的瓷砖依然熠熠生辉,更惊讶这么大的工程,无保护措施下无一起安全事件。</p> <p class="ql-block">贝壳闪烁,我心飞扬</p> <p class="ql-block">剧院的贝壳砖墙是瑞典的,防晒玻璃是法国的。</p> <p class="ql-block">来到歌剧院,参观前先去了卫生间。听说里面不允许拍照,意外发现卫生间独特造型的洗手池,于是灵感来了,留张歌剧院卫生间的照片吧,这可是悉尼歌剧院的卫生间啊!</p> <p class="ql-block">整体波浪设计的水池,好像此起彼伏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走进歌剧院,好像迈入了神圣的殿堂。</p><p class="ql-block">相比在歌剧院门口拍照打卡,听一听歌剧院的建筑历史和背后的爱恨情仇,真的可以感受不一样的歌剧院。</p><p class="ql-block">站在歌剧院外会觉得这个建筑真好看,站在里面会觉得更壮观。</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内望海</p> <p class="ql-block">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导游带我们参观了最大的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音乐厅听导游讲解,因为有人在工作,不允许我们拍照,不过我还是偷拍了两张。</p> <p class="ql-block">坐在悉尼歌剧院的音乐厅座椅上,聆听的只是听导游的讲解,好想感受一下内部震撼的音效呀!</p> <p class="ql-block">老公走出音乐厅,回身给将要岀来的我抢拍了两张,尽管晃动中的我,加上摄影师的手不稳,照片是虚的,但是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离开歌剧院前在休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完美的悉尼歌剧院参观,今生难忘!</p> 悉尼港湾大桥 <p class="ql-block">悉尼港湾大桥是一种单孔拱桥,曾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悉尼市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也是悉尼歌剧院的背景桥。</p> 麦考利夫人的座椅 <p class="ql-block">麦考利夫人座椅(Mrs Macquarie's Chair)位于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Sydney)市区的悉尼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东北端一个半岛上,麦考利夫人座椅其实并不是一把椅子,而是一个被雕刻成了椅子形状的露天岩石,有三级台阶,是为了纪念麦考利夫人由工匠于1810年雕刻而成。</p><p class="ql-block">麦考利夫人座椅因其绝佳的位置和良好的视野而闻名,这里与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只相隔一道狭窄的海湾,是欣赏与拍摄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海港大桥 (Sydney Harbour Bridge)的最佳位置,不少明信片都是从这个角度取景的。</p><p class="ql-block"> 麦考利夫人座椅名字来自麦考利夫人,她是17世纪英国拉克伦·麦考利(Lachlan Macquarie)总督的夫人伊丽莎白。拉克伦·麦考利先生是澳洲第四任总督(1809年--1821年在任),他带着妻子不远万里来到澳大利亚,根据规定,麦考利总督每五年要回英国汇报一次澳洲的情况,由于路途遥远,而当时没有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只能靠船只来往,往返一次竟然需要28个月。每次麦考利总督回英国述职时,孤独的麦考利夫人就每天坐在这里画画、看书,并眺望远方,期盼着丈夫早日归来。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也把爱带给了周围的民众。并且,由于麦考利总督工作出色,成就辉煌,在他的领导下澳洲发展很好,而且悉尼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于是麦考利也被后人誉为“现代悉尼的缔造者”。1810年,悉尼人为了赞扬和歌颂麦考利总督的功绩,纪念麦考利夫人与丈夫的深厚感情,工匠们在海角的岩石上雕刻了这把巨大的石椅,并刻上纪念文字,献给时任新南威尔士州总督拉克伦·麦考利的妻子伊丽莎白。麦考利夫人椅子,实际上类似于中国的“望夫石”,这也是一个十九世纪时期的浪漫爱情故事,一个关于知恩感恩的传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皇家植物园小憩</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水上监狱。</p> <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仅有这两艘军舰之一。</p> <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仿照英国海德公园)</p> <p class="ql-block">有故事的雕塑喷泉……</p> <p class="ql-block">圣玛丽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悉尼一日游,我们乘飞机前往下一个城市凯恩斯。</p> D a y4凯恩斯 <p class="ql-block">凯恩斯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城市。这是一座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又有蝙蝠之城。公交车、校车号称政府公务员,没钱的也让上车。</p><p class="ql-block">下飞机的第一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现在正是凯恩斯的夏天。这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舒适,年均最高气温31.4℃,最低气温17.0℃。5月最低气温19.9℃,最高气温27.6℃,湿度70%。还有一个感觉这是离机场最近的城市只有7公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溜达到酒店门口的海边,看到许多“打鱼人”,走近发现,他们打捞的是基尾虾,用来晒虾干,吃了一只鲜活小虾,味道鲜美极了!这些人多是来这里陪读的,在这里做导游,校车司机等。</p> <p class="ql-block">在凯恩斯我们将游览两天。今天乘坐大猫号游船去大堡礁绿岛,明天乘水陆两栖战车游热带雨林。</p> 绿岛大宝礁 <p class="ql-block">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大利亚的东北沿海昆士兰州,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观非常特殊。</p> <p class="ql-block">绿岛是由大宝礁环抱的一个小岛,我们乘坐大猫号游船,来到绿岛。穿上泳装,通过热带雨林,来到海边的沙滩,体验了浮潜,不过海底可见的景象,让我们有些失望。</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时间真正玩儿好大堡礁,应该是上天入海的项目都要体验一下。乘坐直升机,俯瞰大堡礁全景,海底漫步在深海亲近各种海底美妙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只是选择了浮潜</p> <p class="ql-block">大宝礁浮潜</p> <p class="ql-block">手里拿的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是砗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浮潜归来,准备返航。</p> <p class="ql-block">盗用几张团友乘小飞机空中拍摄大宝礁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绿岛</p> D a y5热带雨林 库兰达雨林小镇 <p class="ql-block">库兰达镇(Kuranda Village)在凯恩斯市东北,车程45分钟,是一个位于阿瑟顿高地(Atherton Tab1e1ands)边缘雨林中的小镇,一百年前这里是原住土著族“吉普盖”人集中居住的村落,这里地处原始热带雨林之中,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建筑独特,有“澳洲热带雨林第一村”之美誉。200多年前很多人来这里淘金,多住的是矿工。</p> 热带雨林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自然公园 (Rainforestation Nature Park) 位于库兰达的热带雨林内,占地100英亩。这里提供多样化的游玩体验:体验库兰达征兵,在陆地上和水里学习雨林生态学,与独特的居民会面——蝴蝶、水龙、巨蟒、乌龟及鳗鱼。乘坐独有的水陆两栖车(Army Duck) 穿梭热带雨林和热带水果园。这里有着可以容纳400人的圆形露天表演剧场,每天都上演着帕玛吉利的土著民族舞蹈表演。(疫情后居住这里的土著人更少了,表演取消)。在库兰达小镇,你可感受热带雨林小镇库兰达风格独特的人文自然,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店铺,跳蚤市场和集市。也可选择自费游览蝴蝶园或品尝小镇的各式餐厅。</p> <p class="ql-block">战车司机</p> <p class="ql-block">体验水陆两栖战车,在热带雨林穿梭,司机给我们介绍这里生长的树木和植物。好多都是有毒的。</p> <p class="ql-block">寄生树</p> <p class="ql-block">数百年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池塘里等待游客观赏的小鸟。</p> <p class="ql-block">欣赏各种热带植物</p> 布里斯班 <p class="ql-block">离开热带雨林,乘坐两个多小时飞机,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布里斯班。空中俯瞰这座美丽的城市,好大呀!</p> <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昆士兰州首府和主要港口,地处布里斯班河畔,濒临摩尔顿湾,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30万左右。布里斯班临近南回归线,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日照时间7.5小时,故有“阳光之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下飞机的感受是温度适宜,体感舒适。</p><p class="ql-block">布里斯班的印象是有大城市大气,但并不喧闹,干净整洁,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乘车去吃晚饭,路过布里斯班河。布里斯班河边有许多邻水别墅。</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中国城吃的晚饭,饭后我们将继续乘车前往下一个城市“黄金海岸。</p> <p class="ql-block">晚上八点多我们来到黄金海岸。听说酒店岀来100多米就是海边,放下行李我们就奔向大海。热闹喧嚣过后的夜晚,海岸沙滩上显得特别寂静,只有从云缝里穿出来的月光,照着余温犹在的海水,仍在轻轻摇荡,一波又一波地向沙滩吐着白沫。</p> D a y 6黄金海岸 <p class="ql-block">早上四点多起来准备去看日出,令人失望的是海面上乌云笼罩,预示着观海日出再次失败。只好拍拍海鸥,结果被大浪追逐灌了一鞋海水,裤子也被打湿了。但愿今天后面的日程能够顺利。</p><p class="ql-block">。</p> 动物园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我们出发前往动物园,第一个项目是我们期待的考拉合影拍照</p> <p class="ql-block">和考拉合影</p> <p class="ql-block">好可爱的小宝贝</p> <p class="ql-block">考拉每天睡觉20个小时,桉树叶是她的食物,分析可能是桉树叶中的桉树油有麻醉物成分,导致考拉多处于睡眠状态。她从不喝水,估计也是吸收了桉树叶中的水分得以生存。</p> <p class="ql-block">树上是睡眠中的考拉</p> <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国鸟鸸鹋(er m ia o)</p> <p class="ql-block">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物,出现在澳洲国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货币图案上。作为澳大利亚的象征之一,袋鼠一直是当地人的骄傲。</p> 直升机俯瞰黄金海岸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内容更精彩,直升机俯瞰黄金海岸</p> <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黄金海岸(Gold Coast, Australia)位于澳大利亚的东部沿海,由一处绵延42公里、由数十个美丽沙滩组成的度假胜地,它就是著名的昆士兰黄金海岸。黄金海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阳光普照,空气湿润,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但最好的时间就在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的二月,那时正是澳洲的夏季,非常适合潜水。在1925年,Jim Cavill在这个地方开了一家旅馆,并命名为冲浪者天堂,渐渐地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乘机前和高大帅气的飞行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乘坐直升机空中俯瞰美丽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黄金海岸。</span></p> <p class="ql-block">告别黄金海岸,前往机场飞向澳州第一大城市“墨尔本”。</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南部滨海城市,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面积8831平方公里,人口523万(2023年)。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首府,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国际大都市。</p><p class="ql-block">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文化、艺术与工业中心,南半球最负胜名的文化名城,以纪念英国首相威廉·兰姆——第二代墨尔本子爵而命名,1847年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宣告墨尔本市(City of Melbourne)成立。1835年以前,墨尔本基本上是没有人居住的。1840年,墨尔本的人口是一万人。1851年,在墨尔本发现了金矿,大量的人从世界各地(主要为美国人)前来墨尔本淘金,包括大量的华工。由于淘金热潮,墨尔本的人口迅速增长,并逐渐成为一个富有的大城市。根据历史记载,1854年,已经达到12万3000人,使藏金极富的美国旧金山(三藩市)黯然失色,故墨尔本又被华人称为新金山,至今当地还有很多华人办的学校、商店、公司名称等是带有“新金山”这个名号的。清朝末年的外交官李圭在《东行日记》中就提到了在中国以外的两个海外华人聚居城市,也就是“两个金山”(美国三藩市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并称要“以新旧别之”,“新金山”这个称谓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八点抵达墨尔本。导游沿途介绍墨尔本的历史,黄色标志建筑所指方向为金矿方向。</p> <p class="ql-block">前往酒店途中车览市区景观。</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大学</p> <p class="ql-block">墨大妇产医院</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皇市场</p> D a y7墨尔本大洋路 <p class="ql-block">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西部,是为纪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修建的。修建者也是参战士兵(战后失业率高)。大洋路沿着维多利亚州西海岸蜿蜒伸展,带给游客壮丽的海洋风光和无数的海滩活动。沿途散落着一些海岸城镇和渔村。</p><p class="ql-block"> 大洋路位于墨尔本西南,经过20多年的开发和推广,已成为澳洲境内为数不多的世界著名观光景点之一。在悬崖峭壁中间开辟出来的大洋路,正式的起点是托尔坎(Torquay),终点是亚伦斯福特(Allansford),全长276公里,沿途奇景迭出,世界上没有第二条路可以媲美。驾车奔驰在大海洋路上,可说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奇之旅的大组合,沿途几乎不到一公里就是个绝景,耸立在海上的岩柱没有一块是相同的。夕阳斜照、群鸟飞舞,是许多人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的美景。大洋路沿岸的壮阔波澜和笔直绝壁、是上帝的鬼斧神工,然而在十九世纪海员和移民看来,它却有如捍卫维多利亚的铁面战士,那么决绝地阻止满怀希望的船只靠近。如果从墨尔本出发,沿海岸线走到终点需时约四个多小时;如果走内陆的高速公路的话可以省下一个多小时,但是就会错失好多只能在海岸线才看得到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路旁是丘岭延绵的草地,没有裸露的土壤,牛羊在肥沃的草地上随意地吃草...</p> <p class="ql-block">这些草皮卷是用来出口的。</p> <p class="ql-block">远处树上是白色的凤头鹦鹉</p> 洛恩小镇 <p class="ql-block">大洋旁小镇上有许多四面通透的半山别墅,坐在家里面可以各方向看海。</p> <p class="ql-block">家里车库除了有车还有船。</p> <p class="ql-block">有机会一定来洛恩小镇度假。</p> 十二门徒岩 <p class="ql-block">十二门徒岩是大洋路的第一个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大洋路边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了。由几亿块小石头聚积而渐渐形成,继而埋藏在海底,直至后来,强烈的海潮和风力终令这些岩石暴露水面,成为现时著名的十二使徒岩。因为它们的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人们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为之命名。</p> 洛克阿德峡谷 <p class="ql-block">洛克阿德峡谷(亦称沉船峡谷)位于维多利亚州著名的大洋路</p><p class="ql-block">洛克阿德峡谷是一片险峻结构的海岸,范围很大,其中有一处步道可以下到海滩,海水从两侧高大悬崖所形成的闸门涌入,汇成一汪深蓝碧透的翡翠池。洛克阿德峡谷气势磅礴,属于大洋路最美的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在十九世纪,这里是英国运送罪犯或移民到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殖民地的一个主要航道,可当年的海岸线不是像现在这般风景秀丽的旅游点,海上经常浓雾弥漫,风大浪高,缺少灯塔,使得航行极为困难,一共发生了大大小小600多起沉船事故。最有名的沉船洛克阿德号(Loch Ard)整条船最后只有一名15岁的少年和一名17岁的少女生还。后人为了纪念这些遇难者,修筑了52座坟墓,并将这个地方起名为“Lorch Ard Gorge”。</p> 伦敦桥 <p class="ql-block">伦敦桥是大洋路观赏海岸奇岩的3个重点之一,事实上,它原本只是海中的一块岩石,由于长期的遭受海水冲蚀,被凿出两个洞,看起来就像是拥有2个桥孔的石桥,于是被取名为伦敦大桥。</p><p class="ql-block">然而,在1990年的某个夏天,这座桥被海浪冲垮,于是岩石便与陆地分离,形成一个孤立在海上的ㄇ字形礁石。</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我们准备去酒店,意外地看到了晚霞映照的海港美景。</p> <p class="ql-block">晚霞护送我们,结束了又一天的行程。</p> D a y8墨尔本市区一日游 圣派克大教堂 <p class="ql-block">圣派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位于墨尔本市圣派翠克公园旁边,是墨尔本也是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通往教堂的小道台阶上流淌着“生命之水”。</p> <p class="ql-block">走进圣派克教堂,正赶上教堂坐礼拜仪式</p> 库克船长的小屋 <p class="ql-block">库克船长小屋(Cook's Cottage)位于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Melbourne)东郊惠灵顿大道的菲兹洛伊花园(Fitzroy Gardens)内。这是一幢真正的小屋,简单、朴实,甚至粗糙,斜顶铺瓦、石砌墙面,暗黑的褐色透出古老沧桑。这座建于1755年的石屋是卓越的航海家库克船长在英国的故居,1934年当维多利亚州一百周年纪念之际,由格里姆韦德爵士购买并赠送给墨尔本人民,这座石屋被拆卸后运至墨尔本,然后依原样组建起来。</p><p class="ql-block">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1728 - 1779)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制图师,他曾经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探险,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陆澳大利亚东岸和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也创下首次有欧洲船只环绕新西兰航行的纪录,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人物。</p> 涂鸦街 <p class="ql-block">涂鸦墙</p> <p class="ql-block">墨尔本的最高建筑108层,白色的艺术中心和百年广场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在百年火车站对面的广场和“辛芷蕾”美女导游徐岑合影。</p> <p class="ql-block">午餐我们享用了澳州的袋鼠尾和鳄鱼汤。</p> <p class="ql-block">饭后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逛了墨尔本的唐人街。</p> <p class="ql-block">克林斯大街(号称墨尔本的第五大道)</p> <p class="ql-block">街上看到了巴勒斯坦的游行场面。</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圆满了结束了澳大利亚行程,飞往第二个目的地“新西兰”。</p> 新西兰 <p class="ql-block">新西兰(英语:New Zealand),首都惠灵顿,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全国由南岛、北岛两个大岛和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南北岛之间是库克海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境多山,平原狭小,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约270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5000千米,全国设有11个大区,5个单一辖区,67个地区行政机构。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截至2023年6月新西兰总人口为522.3万,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70%,毛利人占17%。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近一半居民信奉基督教。</p><p class="ql-block">荷兰人阿贝尔哈斯曼首先发现了新西兰,库克船长首先登上新西兰。</p><p class="ql-block"><br></p> D a y9基督城一日游 <p class="ql-block">克赖斯特彻奇华人简称为基督城,新西兰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奥克兰和惠灵顿,是新西兰的“花园之城”,也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人口约37.5万,地势平坦。 克赖斯特彻奇拥有浓厚的英国气息。</p><p class="ql-block"><br></p> 梦纳维尔花园 <p class="ql-block">基督城的传统维多利亚式庄园</p><p class="ql-block">梦娜维尔花园(Mona Vale Garden,也有译为莫纳谷花园)被公认为基督城花园的经典代表。花园面积约 5.5 公顷。</p><p class="ql-block">1899-1900年间由当时的贸易商Frederick Waymouth兴建为私人庄园,早期称Karewa,古典的二层砖造别墅模仿英国都铎王朝(Tudor)的建筑风格。1993年基督城能够荣获世界花园城市第一名的荣誉,梦娜维尔花园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梦娜维尔花园属典型的传统维多利亚式庄园,美丽的雅芳河(Avon river,也有译为艾芬河)纵贯其间,小溪、别墅、草坪、花园和树林,清雅秀丽,小桥流水,芳草如茵,绿柳垂荫,宛若置身英国剑桥的浪漫气氛,俨然理想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露天浴池。</p> <p class="ql-block">绿树成荫,草坪如毯,花香鸟语,坐在休闲椅上放松心情,冥思遐想,好惬意呀!</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放慢脚步,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玫瑰园赏花</p> 基督城植物园 <p class="ql-block">走进植物园,迎面而来的是皮考克喷泉,好像在欢迎我们。</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就是数百年历史的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渺小的我</p> <p class="ql-block">玫瑰花园就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走进玫瑰花的海洋</p> 艺术馆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一,艺术馆休息,只能在外面拍照留念了。</p> 大教堂广场 <p class="ql-block">2011年,基督城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原有的新哥特式大教堂严重坍塌,余震进一步破坏了大教堂标志性的玫瑰窗,最终导致大教堂完全毁坏,之后大教堂原址只剩下现在的大教堂广场。 10年后新的大教堂开始建设,现在还在施工中。</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纸板教堂</p> <p class="ql-block">曾经为神户大地震设计纸板教堂的设计师坂茂,为基督城设计了这个纸板教堂。</p> 库克山地卡波湖 <p class="ql-block">库克山被冰河侵蚀成V字形的山谷前,有两个宁静而美丽的湖泊位于其间,即普卡基湖(Lake Pukaki) 和 泰卡普湖 (Lake Tekapo)。南阿尔卑斯山雪溶之后的水流经好几个湖泊后,来到南坎特布利平原的威塔奇(Waitaki)河,然后东流注入南太平洋,其中的普卡基湖、泰卡普湖。这两个湖的背景都是库克山以及周围的群峰,湖水源于冰川,水色碧蓝中含带着乳白,晶莹如玉,平洁如镜。</p> <p class="ql-block">在普卡基湖边,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教堂,还有一只牧羊狗的雕塑,他们都静静地守候在湖畔,记载着这里的故事。蓝天、白云、雪山、碧湖、绿色相间的原野和山林,五彩缤纷的花朵,没有人烟,只有大自然的风声掠过人们的耳际。</p> <p class="ql-block">牧羊人教堂</p> <p class="ql-block">牧羊人犬</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前往梯卡坡小镇入住,住在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复式小别墅。安排休息后我们期待着今晚的精彩盛宴:望星空。因为活动是在午夜,本想先睡一会儿,可是外面的风景还是吸引着我们来到湖边。</p> 地卡波湖观星 <p class="ql-block">晚上11:30我们穿上厚厚的棉袄出发了。在漆黑的山路上驱车行驶,开车的是个老外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司机,车技娴熟,</span>上山途中碰到许多次兔子,不时地停车等待黑暗中“过马路”的R a b i t通过。</p> <p class="ql-block">奥拉基库克山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清澈夜空。参加夜空观星活动,在奥拉基麦肯奇国际暗黑天空保护区欣赏浩瀚星空。奥拉基麦肯奇幅员4367平方公里的保护区是全球知名的暗黑天空保护区,还被评为世界的黄金级暗天保护区。参加这项活动可以让您亲自置身其中,感受清澈灿烂的夜空。</p><p class="ql-block">训练有素的导游为我们展示了南半球美丽的夜空。通过肉眼、高倍率的双筒望远镜和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探索银河内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住了南十字星座</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银河系</p> D a y10库克山国家公园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库卡基湖,远望库克山峰雪山景色。</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p> <p class="ql-block">路中间危险,路旁拍个跳跃的镜头,感觉真的跳不起来了,好在老公摄影角度呈现出来片子还是很不错的。</p> 直升机登库克山冰川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重要项目是直升机观库克山冰川。</p> <p class="ql-block">远望雪山</p> <p class="ql-block">直升机上</p> <p class="ql-block">冰川风光</p> <p class="ql-block">融化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登顶拍照</p> <p class="ql-block">凯旋归来</p> 瓦纳卡湖 <p class="ql-block">美丽的瓦纳卡湖</p> <p class="ql-block">湖中孤独树打卡</p> <p class="ql-block">远望湖中孤独树</p> <p class="ql-block">秀美湖景</p> <p class="ql-block">品尝高山淡水湖养植的三文鱼</p> <p class="ql-block">景区餐厅外的景色</p> 皇后镇 <p class="ql-block">新西兰的皇后镇是一个被南阿尔卑斯山包围的美丽小镇,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皇后镇全处都是观光地点,夏季蓝天艳阳,秋季为鲜红与金黄的叶子染成缤纷多彩的面貌,冬天的气候清爽晴朗,还有大片覆着白雪的山岭,而春天又是百花盛开的日子。四季分明,各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市区附近的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新西兰第三大湖)是座深而蓝的高山湖。壮丽的山脉上几座覆着白雪的绿棕色山点缀于背景中。从皇后镇到山顶,则是一片绿油油的色彩。皇后镇之名源于殖民者认为此处风景秀丽应属女王所有,由此得名皇后镇。</p> <p class="ql-block">乘缆车俯瞰整个皇后镇半山腰全景,欣赏暮色中的皇后镇。</p> D ay10米尔福德峡湾国家公园 <p class="ql-block">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这个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峡湾之一”的地方,以其壮观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你可以乘坐游船欣赏峡湾的美景,或者参加徒步旅行和皮划艇等户外活动。</p><p class="ql-block">塔斯曼海(Tasman Sea)东部峡湾,亦称米佛峡湾(英文:Milford Sound、毛利语:Piopiotahi),在毛利语的意思为“第一只野生画眉”(First Native Thrush)。是位于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峡湾国家公园内的一处冰河地形,峡湾形成于冰河时期,其最深处与米特峰相差达265米。毛利人认为峡湾是一个叫图蒂拉基法努阿的力大无穷的铁匠创造的。他用神奇的斧头雕出了米尔福德峡湾的峭壁和宏伟的山峦。</p> <p class="ql-block">驱车4小时,穿越森林隧道,前往峡湾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准备上船</p> <p class="ql-block">在游轮上吃的西式自助午餐,餐后每人一个冰激凌特别好吃。</p> <p class="ql-block">峡湾风光</p> <p class="ql-block">同伴已经把帽子吹掉了,我也摘下帽子,迎接紫外线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如似婚纱瀑布</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幸运的话能看到海豹,再幸运的能看到海豚,最幸运是能看到鲸鱼。前两个我们都看到了已经很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海豹</p> <p class="ql-block">海豚</p> 暮色中的皇后小镇 <p class="ql-block">峡湾游结束后,在回酒店的途中我们再看了小镇的风景。半山腰有许多别墅。山对面就是湖水。</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小镇风光</p> <p class="ql-block">海鸥陪伴,意境更浓</p> <p class="ql-block">热闹的小镇广场</p> <p class="ql-block">酒店窗外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太阳就要落山了</p> D a y11飞奥克兰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在皇后小镇自由活动,中午要飞新西兰的下一个城市奥克兰。在那里我们还要与老朋友相聚。临行前近距离看到了“蒸汽船”。</p> <p class="ql-block">几维鸟(学名:Apteryx)又译为鹬鸵,是无翼鸟科3种鸟类的共同名称。因其尖锐的叫声“keee-weee”而得名。几维鸟的身材小而粗短,嘴长而尖,腿部强壮,羽毛细如丝发,由于翅膀退化,因此无法飞行。几维鸟很容易受到惊吓,大部分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觅食时用尖嘴灵活地刺探,长嘴末端的鼻孔可嗅出虫的位置,进而捕食。主要食物包括泥土中的蚯蚓、昆虫、蜘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寿命可达三十年,是新西兰的特产,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象征。</p> <p class="ql-block">蒸汽船</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飞机抵达奥克兰,晚餐前还有时间,导游安排了车览奥克兰市区。</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英语:Auckland),别名风帆之都,新西兰北部的滨海城市和新西兰最大城市,面积1086平方公里,人口146万,奥克兰有很多帆船,被称为“帆船之都”,奥克兰是全世界拥有帆船数量最多的城市,所以又被称为“风帆之都”,是南半球主要的交通航运枢纽,也是南半球主要的港口之一。</p><p class="ql-block">奥克兰曾是新西兰的第二首都,但在1865年被迁移至现首都惠灵顿。奥克兰是新西兰的第一大城市,以及全国工业、商业和经济贸易中心。奥克兰位于北岛最南边,因为大西洋与太平洋版块交界,经常发生地震。</p> 车览奥克兰市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行车远望天空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天空塔(Sky Tower),始建于1996年,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中心的维多尼亚街及联邦街的交界。天空塔是观光及电台广播塔;塔高328米,是南半球最高结构的建筑物。也是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第十三位的观光塔,是世界高塔联盟的成员之一。天空塔可以抵御200km/h的风速以及40公里外的芮氏7级的地震,即使在20公里外的芮氏8级地震也不会倒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海港大桥是奥克兰极富代表性的一处景致。大桥连接奥克兰最繁忙的港口——怀提玛塔海港南北两岸,全长1020米。海港大桥与停泊在奥克兰艇俱乐部的万柱桅杆,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p><p class="ql-block">始建时为四车道,后来由日本人帮助设计两侧各加两车道,现在的八车道,过桥时让我想起来“长青桥”。</p> <p class="ql-block">帆船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行驶的帆船</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停船的费用巨高,买得起,也很难养得起啊!</p> <p class="ql-block">买不起,合个影吧</p> 伊甸山火山口 <p class="ql-block">伊甸山位于新西兰的奥克兰市中心以南约5公里处,是一死火山的火山口。山顶设有瞭望台,视野开阔,是眺望市景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火山口眺望市区</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市区</p> 朋友相聚 <p class="ql-block">市区游览结束后,居住在奥克兰的老朋友马林早已等候在我们就餐的饭店门口,接上我们开始了奥克兰市区的“深度游” (时间紧,也只是选择性地)。</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工党纪念碑 Savage Memorial</p><p class="ql-block">迈克尔·乔瑟夫公园是一个修剪得非常整齐的公园。这个公园是为纪念新西兰第23任首相,也是工党第一任领袖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Michael Joseph Savage)而建的。迈克尔·乔瑟夫·萨文奇187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07年移民到新西兰,1916年组建工党。1935年工党赢得大选,迈克尔·乔瑟夫成为首相。卒于1940年。他的主要贡献是关注民生问题,使新西兰成为一个福利型的国家。他提出了有名的三高政策: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这也是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第一个提出的,因此为了纪念他,在此立碑。这三高政策也为新西兰的发展奠定基础。工党纪念碑旁边也都是绿绿的草地,还种了很多的树,绿化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只有芸知道拍摄椅子留影</p> <p class="ql-block">海边秀美的别墅群和日落中的奥克兰。</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的奥克兰</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山顶俯瞰落日下的奥克兰,留下珍贵的合影。</p> D ay12奥克兰一罗托鲁瓦 火警响起的早晨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房间里突然响起了火警,正在吹头发的还以为自己触发了火警,检查后觉得不对劲儿,急忙从安全通道楼梯跑到外面,这是外面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消防员迅速赶到,排查“火情”。</p> <p class="ql-block">好像是13楼有人抽烟,触发了火警。</p><p class="ql-block">刚刚的经历好像给我们上了一次失火逃生的实操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西兰安全措施的严谨和效率,敬佩!</p> <p class="ql-block">据说每辆消防车出车要400纽币,共出动三辆车,责任人一千二没了😢。团队里的上海小姐妹可爱的记录了当时的场景。</p> 荧火虫洞 <p class="ql-block">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也称萤火虫洞、怀托摩洞,位于新西兰的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p><p class="ql-block">从奥克兰驱车南行160多公里就到了小城怀托莫。毛利语中,怀托莫是“绿水环绕”的意思。这里果然青山巍巍、小溪潺潺。萤火虫洞入口处是座尖顶小木屋,旁边立着刻有毛利图腾的木雕红柱。</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有过捉萤火虫的经历,在黑夜里追逐许久,才把小小的萤火虫放进瓶子里,隔着玻璃看它一闪一闪发出微光……让萤火虫像星星一样挂在天上,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在新西兰北岛一个小城,这种梦想竟能成真: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岩洞内熠熠生辉,灿若繁星,有人把这种自然奇观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 霍比特村 <p class="ql-block">霍比特村位于新西兰北岛的怀托摩萤火虫洞附近,最初是为了配合电影《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拍摄而建立的。该村庄由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在原农场上花费近一年时间搭建而成,以再现托尔金笔下的中土世界。霍比特村占地面积约44个霍比特人洞穴,每个洞穴的设计都别具匠心,装饰精美,且每天都有工匠维护这些洞穴和小屋。</p><p class="ql-block">霍比特村的景色非常迷人,包括翠绿的山坡、明镜般的湖泊、半圆形的洞穴木屋、石头拱桥、山间小道和篱笆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带有奇幻色彩的田园画卷。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电影中的场景和道具,感受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p><p class="ql-block">霍比特村不仅是电影爱好者的热门景点,也是一个展示新西兰文化历史和传统的地方。它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地区的马塔玛塔镇外,距离惠灵顿市中心的国家博物馆不远。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电影《霍比特人》中的场景和道具,了解新西兰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p> 罗托鲁亚 <p class="ql-block">罗托鲁亚是新西兰北岛中北部一座工业城市,新西兰第七大城市。位于罗托鲁亚湖南畔,有许多天然温泉,水温高达80-90度,有股硫磺臭味儿。是毛利人聚居区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人口54700人。</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亚湖水面下就是个火山口,黑天鹅、海鸥守侯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花园市政府</p> <p class="ql-block">红杉木森林中横卧着一棵七树连根的大树</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罗托鲁亚,空气中弥漫着臭臭的味道。</p> D ay13爱哥顿农场 <p class="ql-block">“爱歌顿”休闲农庄是新西兰最佳旅游景点之一。农庄牧场面积为350英亩(即135公顷),是新西兰面积最大的观光牧场。本牧场属于私人所拥有,由两个家庭共同管理。在这里您可以观赏到新西兰最传统,规模最大的农场特色表演,亲身体验真正的牧场生活,参与内容丰富的户外活动。 在一个628个座位的表演馆这里,将会把这个国家的农场生活浓缩在一个小时内放在舞台上表演给大家。每日三场精彩纷呈的农场特色秀。表演由一位技术娴熟的剪羊毛高手主持,并配有现场同步中文解说。十九只冠军级绵羊依次登台,主持人将当场示范剪羊毛及绵羊的拍卖会。牧羊犬“精灵眼”和“亨得威”的精彩表演再加上幽默的解说词令人捧腹大笑。我们还会邀请幸运观众上台亲手挤牛奶和进行喂小羊喝羊奶竞赛,把整个表演推上高潮。“爱歌顿”休闲农庄绵羊秀寓教娱乐,令观众感到既兴奋又轻松。 动物(Farm Animals) 牧场所饲养的动物种类主要包括绵羊,肉牛,乳牛,红鹿,梅花鹿,驼羊,骡马,驼鸟和鸸鶓。牧场里面饲养了1200头至1500头ROMNEY品种的绵羊。鹿种主要是来自德国的红鹿和东南亚的梅花鹿。牛种主要是英国的红牛,苏格兰的安格斯牛和高山牛,法国的夏洛莱和利穆赞。原产于南美的驼羊主要是以产毛为主,售价昂贵。</p> <p class="ql-block">坐着拖拉机,听着西部牛仔装扮的导游讲解,我们来到“爱歌顿农场”。走向可爱的羊群,一个个如饥似渴的大羊小羊奔了过来,瞬间就把我手中的食物全部吃掉,第一次喂羊的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新西兰爱歌顿农场有四大怪:羊无尾,马穿衣,驼无峰,牛排队。为什么呢?因为羊的大尾巴容易盖住尾部引起粪便污染发炎,所以在小羊出生后都要剪掉尾巴;新西兰的马是国际上最好的赛马,为了保护马不被日光辐射影响毛色,新西兰的马都会被披上“斗篷”;驼无峰指的是类似骆驼的羊驼是科学家培育出来的一个很特殊的品种,像骆驼但没有驼峰;牛排队是每天下午放牧的奶牛奶水鼓胀,都会在一个时间自觉排队去挤奶。</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认识了美利奴羊(图五)世界上细羊毛品种都产自美利奴绵羊或以美利奴血统为主的绵羊。</p> <p class="ql-block">农场的导游非常幽默,让我们行程最后项目的活动欢笑声不断,使我们的行程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历时半个月,我们圆满结束了新年第一旅,从满眼绿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回到了银装素裹的家乡大沈阳。带着美好的心情,我们即将迎来龙年新春的到来。回家过年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