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主持人念向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孝从孝敬父母开始,长大以后学有所成,然后报效国家,最终成为功德圆满,品行高尚的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上下五千年,百善孝为先。文明古国尊崇孝道,炎黄子孙代代相传。中国讲人性,生命无贵贱。国家尚且珍重老人,为子女者不孝敬父母怎能站于人前。尊崇孝道,挚爱父母,世世代代,永远永远!</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主题分享1:郑秀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一,认识到慎言慎行的重要性。</b>曾经的我喜欢抛头露面,好为人师,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越发觉得说话需要谨慎。我意识到,如果只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没有真正付诸行动,那么这些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并不具备真正的价值,有时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评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二,人之行,莫大于孝。</b>在未学习之前,我对孝的理解很狭隘,只局限于对父母的物质满足和关心。但从没想过父母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学习之后,我逐渐意识到孝不仅仅是对于父母而言,它还涉及到兄弟姐妹、伴侣、孩子以及身边的人。孝无处不在,不仅是对个人的小孝,还有对社会的中孝和大孝。老祖宗所说的孝是德之本,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三,改变从点滴做起。</b>以前我是望向山头,却未迈步。学习后,从微习惯开始改变,将提示写下来,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注意改善与家人的沟通,学会好好说话,避免情绪化。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让身边的人过得好,让关系和谐。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修行,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主题分享2:钟秀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我单纯地认为孝只是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现在我明白,孝不仅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也是我们做决策的标准。孝无处不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找到其本质所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学习经典,不断领悟、内化、实践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我们将所学、所感知的本质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直觉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使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学习孝,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接纳自己的全部,给自己准确定位。只有真正做到全然的接纳和自我定位准确,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并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p> <p class="ql-block"><b>学员分享1:陈伟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影响下,回家的次数减少,但父母总是理解并支持我。通过学习,我逐渐明白,真正的孝顺是内心的关爱,而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现在,我会尽量在孩子有空的时候回家看看,陪伴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心。此外,我也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了解我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孝顺不能等待。孝顺不仅是内心的修行,也是一种传承。我希望在多年后,我的子女能继承这种美德,让孝道在家族中流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b>学员分享2:马记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不要让过去的环境或经历影响现在的生活,要学会接纳现实,放下过去的烦恼。其次,通过学习唤醒内心,改变对人事物的态度,从内心深处进行自我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最后,不在内耗中浪费生命,找到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培养下一代的心理和德行。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只要活出自己,就能影响和引领下一代。</b></p> <p class="ql-block"><b>学员分享3:刘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重感冒休假半个月的我对学习有所懈怠,回归课堂后感到充实。对孝经的理解是,它是一个通过学习来修正我们自身的机会,让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与道一致,减少痛苦。人生是不断从迷失走向回归的过程,遇到的角色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母亲帮忙照顾孩子,对她充满感恩,她的存在让我感到温暖。尽管生活中仍有很多挑战,但我会努力调整心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b></p> <p class="ql-block"><b>学员分享4:齐美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我与人交流,包括家人、朋友和配偶,总是带有不耐烦和指责的语气。这种语言模式导致了我和先生的关系紧张,他不喜欢听我讲话,我们也因此争吵不断;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学习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更加耐心和理解对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我与家人的沟通顺畅多了,他们也更愿意与我分享心事。我还发现,改变说话方式对改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平和的语气来沟通。比如我先生喝水时的习惯,我不再直接指责,而是用平和的方式提醒他,让他自己去体会这样做的弊端。通过自我觉察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和谐。</b></p> <p class="ql-block"><b>学员分享5:徐晓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的表现。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关怀和陪伴。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该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孝敬父母,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纳自己,从内心散发出真正的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当我们与家人相处时,不要总是指责和抱怨,要多关心和体谅他们。</b></p> <p class="ql-block"><b>学员分享6:王翠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我觉得自己能量提高了,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窗户。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学习《孝经》和《大学》,修好自己,活得通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对自己有很多不自信、厌弃和对原生家庭抱有怨气。但当我与父母进行深度的对话和链接时,我看到了他们的辛酸和深沉的爱。我意识到自己是被深爱和珍视的,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我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比如孩子不在状态,我认为他是在提醒我,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个性。也能看见爱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家庭付出。时代在发展,每个人都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出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b></p> <p class="ql-block"><b>砥砺:刘俐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远去内修,自己去成长,自己去发现。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每个父母也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可能因为太多的期待和方式方法,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但是,我们真的不爱孩子吗?就像我们对父母的感受一样,我们也曾一度觉得父母不够爱我们。这是人生的挫折,每一代都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对孩子的爱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当我们把对父母的孝道装在心里时,孩子一定不会差。我们有时站位和做事都做反了,总是想着如何对孩子好、如何培养孩子、如何赚钱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但这是与道相反的。当我们想着如何孝顺父母、如何滋养他们时,孩子一定不会差。因为人的思维是不可能跟天道相违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u>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道在哪里,走在道上。顺势而为的结果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获和改变。</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老师们孜孜不倦对我们的教诲,让我们精进不止,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平和!生活也越来越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