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走近川南大凉山(二)

风儿

<p class="ql-block">  从攀枝花到泸沽湖的距离大约为250公里,没有国道和高速,全程在S206和S307上行驶,在高山峡谷里盘转,搞得车里好多人都晕车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整开了八个小时,</span>晚上九点到达泸沽湖镇,入住民宿“九月精品酒店”,这段路程让我们真真领教了大凉山的厉害。</p><p class="ql-block"> 到了酒店水管爆了,没有热水,还好没有断电,有电热毯,否则真不知这一夜怎么熬过去。据介绍这家民宿在泸沽湖还算好的,可见这里的居住条件比泸沽湖另一半的邻居云南相比,还是有差距的。</p> <p class="ql-block">  初见泸沽湖的确是令人惊艳,水是那么清,那么蓝,蓝得那么纯粹、那么明净,宛若一块未经雕琢的碧玉嵌于群山之间。进入景区没有景点,又到处是景点,来到这儿环湖一周,大概有60公里,每个位置、每个时间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但都一样的唯美。</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知道泸沽湖,但是都以为泸沽湖是云南的,其实泸沽湖的三分之二都在凉山境内,相比云南的成熟旅游开发,凉山泸沽湖少了一丝喧闹,可以让你更加安静、纯粹地享受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湖边停靠一排“猪槽船”。猪槽船即独木舟。摩梭语称:“日故”。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泸沽湖与世隔绝,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独特的“猪槽船”。</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猪槽船”前往王妃岛。</p><p class="ql-block">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巍巍青山突然被一叶小舟划破山间的寂静变为一幅流动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十分钟不到,就到了王妃岛。</p> <p class="ql-block">  王妃岛在泸沽湖湖心的山弯处,四周静谧,山花烂漫,在湛蓝天空和碧绿湖水的簇拥中,仿佛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岛上有一座“王妃府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摩梭末代王妃肖淑明,当年就住在这个岛上,度过了一段拥有太多欢声笑语亦沉潜几分惆怅的难忘日子,那时她才十七八岁,正值韶光年华。</p> <p class="ql-block">  慢慢来到陈列厅。这里有肖淑明生前使用过的老式脚踏风琴、咖啡杯、留声机,还有大量信件。物品虽然不多,但透过这些物品,她年轻时的风姿依然鲜活如新。</p> <p class="ql-block">  肖淑明是一位汉族将军的女儿,不远千里从四川雅安嫁到泸沽湖,嫁给大他20岁的摩梭人首领、左所土司,上演了当代“文成公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当时肖淑明只有十六岁,但她不仅有才有貌,而且做事干练。平日除了参与土司家务政务、收租判案外,还经常飞马双枪,带领队伍到各地督征督收,甚至亲率队伍上山剿匪。度过了她人生中一段看似非常潇洒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肖淑明的美貌聪慧,也许因为丈夫喇宝臣对汉族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崇敬。他们二人婚后也是十分恩爱的,可遗憾的是,他们的恩爱的生活只有短短的7年。7年相对她80余载的人生真是太短太短,短得像一声叹息。</p> <p class="ql-block">  肖淑明在她的传奇生涯中,一次次地被命运捉弄。但冥冥之中,仿佛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护佑着她似的。</p><p class="ql-block">1959年王妃被定为“不法地主”、“历史反革命”,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1967年,她刑满释放时,正是“文革”时期,劳改管理所一位好心的所长担心她出去后会再次受到冲击,劝她留下来干活,直到1973年出狱,使她奇迹般地躲过了“文革”的灾难。在走过漫漫长夜之后,1987年,她得以平反昭雪,恢复了公民权利,并在之后不久,被选为凉山州的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  当历史走过几个大大的弯道之后,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多舛的人生命运,足以几番艳丽或者凋敝。</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王妃府”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恢宏的气势,摩梭末代王妃肖淑明却悄然作别,只留下一段传奇故事和一双看了一辈子泸沽湖并被多情的湖水浸润得非常慈祥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  船走不多远回头再看王妃岛,岛上那葱葱绿绿的树木焕发着旺盛的生机,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个冬天,周围山上的树木早已凋谢的季节,王妃岛没有一点萧瑟景象。蓝天下,圆圆的王妃岛,像一个圆圆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泸沽湖的温度让海鸥在这里停留,也给冬季的泸沽湖增添了一份乐趣。拿几块面包饼干,享受海鸥在头顶盘旋的快乐,有了一群群可爱的海鸥作陪,让我们体验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  从王妃岛回来去了位于泸沽湖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这个季节无论是湖底还是湖面上都能看到枯黄的草,所以叫它“草海”很贴切。</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湖水清澈见影的泸沽湖,这一区域却成了草的王国?因为这里由于常年泥沙淤积,导致水深变浅,这样气候的浅水区又很容易生长出水草,因为水浅,茂密的水草大面积地伸出水面,就像一片草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所以这里看似不像泸沽湖,但的确是泸沽湖的一部分区域。蓝天白云衬托下的草海也是醉美。</p> <p class="ql-block">  在海草的湖面上横着一座桥,而这座桥也是泸沽湖景区里唯一的一座桥,这座桥叫走婚桥。泸沽湖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湖周边住着的是摩梭人。摩梭人因为人数不够和其他原因,不符合申请成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条件,因此没有成为56个民族中的一族。</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被归为纳西族,但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与风俗文化,而摩梭人最出名的风俗之一就是走婚。下图为走婚桥,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而走婚桥是他们男女约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看,一对对现代“摩梭人”在走婚桥上谈着恋爱,向我们走来了!</p> <p class="ql-block">  走婚是可以随便拉郎配的吗?</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一百年前那条真的用来走婚的桥因日久失修,很多木头已经腐烂毁坏,沉进草海中了,而且摩梭人现在也不走婚了,实现一夫一妻制了。现在这座新走婚桥是作为向游客介绍摩梭人走婚文化的道具了,摩梭人现在不走婚了,但还有强烈的意识保留下自己曾经有过的文化,很难得。</p> <p class="ql-block">  今日午餐品尝当地特色的泸沽湖石锅蒸汽鱼,鱼肉鲜嫩肥美,味道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  下午继续环游泸沽湖。爬了几十个台阶,登上一个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一个高山湖,四周很安静。蓝天下的白云就像虚无缥缈的云纱,随风轻轻地吹拂,感觉触手可及,倒影铺满了湖面,这仙境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  来到情人滩,宁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上的云朵,让人如痴如醉,甚至快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纯净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  不知这是红嘴鸟还是野鸭子?</p> <p class="ql-block">  给它喂食也不怕生,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  大老远到这里拍婚纱照,让泸沽湖见证你们的爱情,幸福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  情人滩上时光倒流,我们也曾年轻过……</p> <p class="ql-block">  里格半岛,它是泸沽湖北缘海湾内的海堤连岛。海岛三面环水,从狮子山上望去犹如镶在圣湖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岛上除了有当地居民几百年的古老住所,另外还分布着几家景色很棒的临湖客栈。早晨的里格半岛很神秘,被晨雾所围绕,从岛外看起来若隐若现,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最后车子开到云南境内的泸沽湖畔。</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湖面上也是成群的海鸥等待喂食,</p> <p class="ql-block">  “来时不过九月九,去时不过三月三”。就像是海鸥与泸沽湖恒久不变的约定。年复一年,不远万里,从西伯利亚飞到泸沽湖,只为了最温暖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  在泸沽湖留下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美丽的泸沽湖!</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观看了“情迷摩梭歌舞晚会”。</p> <p class="ql-block">  姑娘小伙子们表演了甲搓舞,终于见识了这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摩梭舞蹈,其动作延伸于摩梭人的劳动情形。所谓甲搓,意思是为美好的时辰或时代而跳舞。</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早餐后,走访泸沽湖摩梭原始古村落。下车后,专门有一个讲解员把我们领进村子。</p> <p class="ql-block">  村口有个牌坊,上面写着“母支”,大概是指摩梭人的母系氏族吧。</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也有一片草海,在阳光下显得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  在摩梭村看见了小牦牛。</p> <p class="ql-block">  来到讲解员的家,也是个四合院,但不让参观他们的房屋,也不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  直接进了祖母屋。这是每个摩梭族家庭必须有的,他们的生老病死都要在这个房间里完成,可以说祖母屋就是摩梭人的一部生命史,各种礼仪和祭祀活动都是在这里完成。</p><p class="ql-block"> 祖母屋十分讲究高门槛低门檐,其用意是让进入祖母屋的人低头鞠躬,以示对主人的尊重。祖母屋的建筑和布局十分讲究,有两棵大柱子,分别代表阴阳,屋梁有五根,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屋内有上火塘和下火塘,上火唐必须每日供奉,还要保火不熄灭,凡是有祭祀和诵经活动都必须点燃上火塘。下火塘则是做饭、烤火、聊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讲解员简单介绍了摩梭人的文化,就开始推销银器产品,搞得我们很无趣。</p> <p class="ql-block">  彝族的传统服饰像一部彝民族的无字史书,一针一线都蕴含着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低调的棉麻外套配上百褶长裙,加上纯手工的刺绣工艺,可称之为“民族服饰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这位摩梭人的装扮已经向汉族进化了吧。</p> <p class="ql-block">  中午从泸沽湖返回西昌,晚上在酒店旁边的“小香猪烧烤庄园”吃烧烤。</p> <p class="ql-block">  在“大众点评”买了一个套餐,另外加了2个菜,满满一桌子。</p> <p class="ql-block">  举杯欢庆这次川南行平安而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烧烤吃吃白相相,蛮有劲的是伐。</p> <p class="ql-block">  这个烧烤店的花园很漂亮,尤其是晚上的灯光秀璀璨光华,犹如夜空中繁星般闪烁,点缀着城市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从餐厅出来到了马路对面的火把广场。彝族是个崇尚火的民族,对火的崇拜主要体现在每年一度的火把节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广场当中的篝火在燃烧,火星四溅,点缀着黑夜,如同一幅繁星点点的油画。</p><p class="ql-block"> 周围没什么当地人,也没有游客,我们肆无忌惮地搞起了篝火舞蹈晚会,玩疯了。</p> <p class="ql-block">  6天探访,和大凉山近距离的接触,感受到这里即有壮美的自然风景,又有丰富的人文古迹,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历史的原因,当地还没有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相信再过五年十年,大凉州通高速,交通发达了,这里也会和邻居云南一样成为“旅游大户”的。</p><p class="ql-block"> 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两年大凉州人民通过对外接触,渐渐明白了“救济不救穷”的道理,要靠科学和勤劳致富。山里的土地贫瘠,过去只种土豆和玉米,现在国家和科研单位的帮助下种植了有较高药用价值的黑苦荞麦;沿途我们看见在米易县山上种植的一片片的芒果树;在盐源县高山峡谷里看到了万亩苹果树。这里的水果因为日照充足,口感很不错,而且很少打农药(主要是买不起农药),苹果、芒果、草莓、枇杷等水果都很好吃。期待有一日能在上海和全国都能吃到大凉山的水果。</p><p class="ql-block"> 最重要是山里人不要再让孩子们去做苦劳力,在景区讨生计,让他们去读书学文化吧,用知识改变命运,更好地为家乡服务。衷心祝福今日的“凉山”,早日变成富裕幸福的快乐山!</p><p class="ql-block"> 大凉山再见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