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庆林塔全貌)</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b>(庆林塔全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庆林寺塔,位于故城县饶阳店镇饶阳店村东,邢德公路南,距县城郑家口15公里,又称饶阳店塔。饶阳店村东原有一宏大建筑群——庆林寺,塔在寺内,故称庆林寺塔,庆林寺塔是这一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历经风雨剥蚀,庆林寺的其它建筑均已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唯宝塔挺立着不屈的身躯走过风雨沧桑的岁月。</p> <h3><strong>(庆林寺塔·塔身结构)</strong></h3></br> <h3><strong>(塔身券门)</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b>(底座券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0年,中国科学院张驭寰教授实地考察后,根据庆林寺塔的建筑特点和风格,确定为北宋初年所建。该塔于1982年9月,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于2006年6月,定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1976年先后对该塔进行修缮,2011年,对该塔进行了大修,庆林寺塔至今保存完好。</p> <h3><strong>(塔窗)</strong></h3></br> <h3><strong>(券门)</strong></h3></br> <h3><strong>(塔身窗子花纹)</strong></h3></br><h3>该塔系用青砖砌成,坐南朝北,平面为八角形,共7层,一层为3米多高的塔基,塔身6层,塔高35·5米。每层之间砌有双层塔檐,为楼阁式砖塔。内修盘旋而上砖木结构的阶梯,二层以上(底座以上)各层均建有东、西、南、北4个券门,门上有窗,窗棂雕刻精美、别致,且各不相同。塔身为穿心式与壁内折上式相结合,每层青砖砌就的叠涩,二层呈八角形,三层为十字形,四层系八角形藻井叠涩。四壁有大小各异的神龛、神灯。塔体向上每层高度递减,收分递增。塔刹为铜铸葫芦。该塔寓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外形宏伟挺拔,典雅秀美,凝重古朴。砌筑精巧,木雕、砖雕精美,建筑工艺高超。<br></br></h3></br> <h3><strong>(铜葫芦塔刹)</strong></h3></br> <h3><strong>(铜葫芦塔刹)</strong></h3></br> <h3><strong>(塔内阶梯)</strong></h3></br><h3>该塔设计新颖,匠心独具。塔为纯砖结构,塔身、心柱、内廊、梯级、腰檐等均为砖砌而成。塔的底层是近涩式腰檐,二层以上均是平座叠涩式腰檐。二层以上外壁内绕以走廊,中砌八边形塔心柱,内设砖砌梯级。第一层入口在西南首,第二层在南首,第三层在西北首,第四层在东北首。再往上,各级塔梯形成十字交叉,至九层无砖柱,无走廊,内部易为八边形砖室,上置八角形藻顶,再上边就是塔刹。自第七层至第九层及塔顶塔刹部,穿过一根直径约50厘米的木刹杆。同时,自第二层至第九层的外壁中部、塔门廊下两至三层砖处,都有平行八边形的卧木,直径约为40厘米。在门廊处又有一卧木,通向塔心柱与之拉结。卧木就是木筋,相当于今天的钢筋,增强了外壁之间及外壁与塔心柱的连接,使塔成为一个整体,极大提高了砖塔在平面内的“抗剪”能力和抗震能力,该塔还有一个独特的砌筑工艺,塔的外壁有一层石灰砂浆砌筑、糯米汁石灰胶泥勾缝的外壳,与外壁内部砖砌体不相结合,就好像给塔穿了一件外套。这与其它地区砖塔构筑的方法不同,这种方法使塔体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力削弱共振,起到缓冲和抵消震力的作用。这正是宝塔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充分显示了故城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卓越的建筑才能。</h3></br><h3>20171226</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