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入门指南

艮,又名研几翁

<p class="ql-block">“占卜之王”大六壬入门指南</p><p class="ql-block">原创 高盖乘轩 大海潮音狮子吼 2023-12-24 22:00 发表于江苏 5人听过</p><p class="ql-block">很多读者问询大六壬如何入门,怎么去学,这里专门开篇介绍一下。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六壬是干支之学,用干支而不用八卦,朴素原始而又博大精深,起课原理都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甚至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的博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大六壬的。六壬从组成结构和组成要素上看,其起源是先于奇门遁甲和太乙神数的,历史考证也有很多地佐证了这一点。说六壬是三式之首,也是名副其实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起源较早,更多是它直接衍生出了很多其他术数,且间接影响了很多其他术数门类。</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六壬最擅长的就是人事占卜,从宋代的《六壬断案》可见其对人间百事丝丝入扣的登峰造极令人惊愕的论断。六壬的立课原理是在模拟天体运行,尤其是月将加时为起点,通常认为月将就是太阳。太阳加于时辰上起课,就是模拟问事当时的太阳及星宿的状态。月将加时给出了天地盘,人藏在地盘中,这样就有了天地人三才。然后根据天盘再起出神盘。最后根据问事的日辰,起出四课三传。干支是两仪,通常用来分人我,分彼此。四课是四象,代表静态的信息,三传代表动态信息。人、我、动、静,这样就把一个完整故事讲清楚了。六壬又称壬白头,除了难,没毛病。需要理解的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也很多。但是如果不想去做个活神仙,只想知道基本的吉凶成败就行,其实也可以删繁就简,丰俭由人。</p><p class="ql-block">可能很多人最想问的是荐书。那么《大六壬指南》和《六壬大全》,这两本是必读书,也是需要常读反复读的书。《指南》是历史上多位名家共同的心血,是后学者可以凭借的夜行之炬。而《大全》是六壬的集大成之作,比较系统比较完善。能被录入皇家的四库全书,可见其重要地位。《壬归》是最精炼的提纲挈领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去读,可以入门之后再去读。还有就是学了很久仍然没有占断思路的话,可以去看看《壬窍》启发思路,如果基础没打好,还是先别看。再次强调《大六壬指南》还是从入门到进阶都需要不断研读的核心教科书。对于不同事项的分类占断,则可以从《指南》的会纂,以及《六壬说约》《六壬心镜》等著作中可以寻求法则。最后觉得已经登堂入室之后,再读《六壬断案》不迟。</p><p class="ql-block">以上提及的所有这些书籍无一例外,零基础拿来看还是门槛高了一些。还是拿今人的书籍来做门前的垫脚石吧,例如北海闲人,陈剑,朱良晖等人的书籍都可以拿来入门。尤其北海闲人是当代壬学爱好者绕不开的名字,虽然他讲的也有错漏,但是瑕不掩瑜。</p><p class="ql-block">看书要注重哪些要素呢?</p><p class="ql-block"> 1,类象,2,课体,3,作用关系</p><p class="ql-block">干支神将的类象,什么代表什么,就像背单词一样,没有词汇量,是无法读懂英文的,但是单词也是逐渐去积累的,而不可能一上来就背完,也没有必要。解读壬课也是这个道理。然后《毕法》和《课经》是两个必备的基础。毕法赋讲的是常规的要素作用关系。课经讲得是课体组成结构,代表一些经典的成式。课经可以慢慢熟悉,而毕法赋必须是一上来就要做到耳熟能详的,即便似懂非懂,也要做到熟读才行。否则大六壬的思维方式就完全触摸不到了。</p><p class="ql-block">文 / 高盖乘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预测咨询请按下方二维码——咨询须知</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高盖乘轩</p><p class="ql-block">1人喜欢</p><p class="ql-block">阅读 1504</p><p class="ql-block">大海潮音狮子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人划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