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寻梅游秦汉雄关盛唐古道

小语

<p class="ql-block">  “中国四大赏梅地”之一的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和江西省大余县交界处,距南雄市区20公里,距大余县城10公里。又称庾岭古驿道,跨越粤赣两省,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两水系的最短的陆上交道要道,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  此古道秦汉时开通,公元前213年,秦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即横浦关、阳山关、湟鸡谷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三条孔道。横浦关就筑在梅岭顶上,因此梅关在秦时称横浦关也称秦关。秦时所建的关道,历经800多年没有进行过任何正式的或大规模的维护和修葺,中间又历经战火摧残,旧关道更是残破,至唐初时遂成为“岭东废路”一条,丛林侵道,数里不通。</p> <p class="ql-block">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朝迋为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海外贸易,派遣左拾遗张九龄开拓梅关古道。此项工程浩大,历时两年,将一条羊肠小道拓展为二丈(6公尺)宽,用青石铺垫的通衢大道。在古道庾岭新路口南山脚下古道上的六祖庙和有座“夫人庙”,它是后人为纪念张九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德和感戴张夫人戚宜芬支持丈夫的事业而建造的,当中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从此,梅关古道成为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线,成为中国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衔接点。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人文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梅关古道所在的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陈毅元帅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梅岭三章》,梅关古道被评为首批广东红色旅游示范基地,2013年,“南粤雄关与古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陈毅元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梅岭三章》,他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p> <p class="ql-block">  为此,寒假的第一天我就带家中的小朋友睿睿到梅关古道旅游,让他实地了解中国人文发展的历史过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惊喜的是,睿睿手拿一张梅关古道景区导览图,毛遂自荐要当小导游,沿途兴致勃勃的给我们介绍景点。那就让我们跟随着睿睿的脚步,听着他的讲解,一起走进梅关古道吧!</p> <p class="ql-block">  从正门进入,经过司马第、下马碑廊、来雁亭,山坡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梅字呈现眼前,岭南梅园到了。</p> <p class="ql-block">  梅岭因梅树众多,故称“梅岭”。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为“岁寒三友”。在寒冬腊月里,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南雄梅关古道,种植梅花已经有千余年历史,除了雪梅,还有红梅、腊梅,雪海香涛,白雪红蕾,暗香浮动,珍珠梅……。</p> <p class="ql-block">  梅岭的梅花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庾岭寒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岭的梅花有两个特点:其一,据《南雄府志》记载:“庾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岭上累经增植,白者为多。”其二,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登梅岭赏梅赋诗云:“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红雨熟黄梅。”他从岭上梅花到古道行人,从梅花开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动的描绘。</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梅园,就来到北伐军出师处,我们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碑文,小导游睿睿对着景点就毕恭毕敬的行了个军礼。</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古道往前走,经过夫人庙,睿睿一定要进去拜拜,他说要感谢张九龄夫人支持丈夫的事业造福人民。</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陈毅元帅的诗碑展现眼前。睿睿要求我们将《梅岭三章》读给他听,并把革命故事讲给他听。</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北上长征,陈毅因为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冬,陈毅旧部陈海叛变,引诱陈毅等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最后在一妇女的帮助下撤回梅岭,潜伏莽丛间二十多天。陈毅为摆脱政府军的围剿搜捕,藏身于斋坑的岩壁丛莽中,在斋坑的一处山坳里用毛竹支撑一个窝棚,高仅1米,面积只有2平方米。窝棚用藤蔓覆盖,一条隐蔽山道迂回即可到达。敌人虽近在咫尺,但终未发现,于是恼羞成怒的放火烧山。陈毅自知难免一死,便写下《梅岭三章》,藏于棉衣内层,以示绝笔。</p> <p class="ql-block">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p><p class="ql-block">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p><p class="ql-block">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p><p class="ql-block">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p><p class="ql-block">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p><p class="ql-block">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p> <p class="ql-block">  《梅岭三章》抒发了一位身经百战的革命将领在人生关键时刻,抒写个人的政治怀抱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全诗贯穿着无产阶级革命家临危无惧,生死不渝的彻底革命的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p> <p class="ql-block">  离开陈毅诗碑,依次游览了半山亭、衣砵亭、六祖寺、状元树、饮马槽、张九龄铜像、两江亭、东坡树……,唯一遗憾的是没能登上元帅岭,那里是新景点,还在装修。</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看见古道旁矗立一块红色的关楼简介牌,我们就知道,前方即是梅关了。</p> <p class="ql-block">  梅关历来是南北交道要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南雄“居五岭之首,为江(西)、广(东)之冲”、“南北咽喉,京华屏障”。南雄的县名也与梅关有关,南雄乃南粤雄关,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p>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明万因年间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北面门额署着“南粤雄关”四字,南面门额则写着“岭南第一关”。在关北侧,有一块高2.4米、宽1.4米的石碑。上刻“梅岭”两个楷书大字,每字约6平方尺,字体刚劲有力。这块碑为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府张凤翔立。关楼两侧有一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是福建人李化所写。</p> <p class="ql-block">  梅关古道“岭南第一关”,一步跨两省,一关隔断南北天,一边凉来一边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江西大余县这边的梅岭,也称梅关,是横跨赣粤两省的天然屏障。这里山势险峻,峰峦对峙,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古代赣粤二地商贾交通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岭南第一关”。唐初,大庾岭道并非称梅岭道,随着大庾岭因山上逐渐多梅而称作梅岭、梅山,至五代末宋初时,梅山、梅岭已成为大庾岭的代称。唐开元四年冬,张九龄奉命开凿大庾岭路,此道便成为南岭中最重要的一条交通道路。举凡人口迁移、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等,大都经过此道。</p> <p class="ql-block">  梅关古道地理位置的另一边是江西大余县,有保存完整的古驿道,也有新拓修改的棧道,主要景点有:梅关文创馆、接岭桥、梅岭驿馆、千年古枫树、憩云亭、厂厘税站……,因时间关系,我们每个景点都略略游览了一下就匆匆返程回广东。</p> <p class="ql-block">  睿睿忐忑不安,担心错过了时间,旅游团大巴车不等人,我们就回不了广州啦!而且江西大余县这边寒风凛冽,睿睿人小体轻,他也害怕被风刮到江西大余县城,哈哈!</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关注和欣赏!</p><p class="ql-block">图文:小语</p><p class="ql-block">所有照片:华为手机P20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