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奠基人莫奈的故事

夏永年

<p class="ql-block">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文: Oscar - Claude Monet ,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14日,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干草堆》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破纪录的1.107亿美元(当时1美元约合人民币6.87元)高价拍出。这是莫奈作品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也是印象派画作拍卖最高纪录。[1]</p> <p class="ql-block">  《日出.印象》</p><p class="ql-block">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此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以此得名。这幅画在1874年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  艺术门类</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是一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艺术家,主要与印象派有关。他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1]</p> <p class="ql-block">  个人生活</p><p class="ql-block">家庭</p><p class="ql-block">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一位商人,在法国北部港口阿弗尔与他的姐夫合伙经营着一家仪器店。莫奈5岁时来到父亲的身边。在当地就学后,他将学校视同牢狱,在悬崖和海边嬉戏的时光多于听课,故此学习成绩不佳,在班上总是排在倒数几名的位置上,这个孩子的爱好是绘画,他常常在笔记本上作素描,以老师和同学为对象画漫画,日积月累,倒也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不过,父母对此不赞成。小莫奈乐此不疲,加上与生俱来的秉赋,几年过后,他的漫画居然开始在文具里展出并且出售。</p><p class="ql-block"> 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 Eugene Boudin ,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婚姻</p><p class="ql-block">1870年,莫奈与卡米尔结婚。1873年,他们搬进了塞纳河边阿让特伊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们有了另一个儿子,迈克尔( Michael )。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p><p class="ql-block">爱丽丝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他们居住在普瓦西,但莫奈不喜欢那里。1883年4月,他们搬到了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的吉维尼。他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了他余生的绘画创作。莫奈和爱丽丝在1892年结婚。</p> <p class="ql-block">  克劳德·莫奈《临终前的卡米尔》</p><p class="ql-block">但是卡米尔的身体一直不好,后来被诊断出了绝症,这个时期莫奈疯狂的画卡米尔,想把卡米尔留下来,可是越来越留不下来,所以卡米尔身上的色调越来越暗。卡米尔临终前,莫奈还在对她的写生,这幅画颜色暗淡,诉说着生命和爱情的光芒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  《圣日尔曼.卢昂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此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是印象主义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给我们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p> <p class="ql-block">  睡莲法国莫奈布上油画纵89x横92厘米丹佛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43岁的莫奈在吉维尼定居后,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在池塘里繁殖了睡莲,成为他晚年描绘的主要对象。这幅《睡莲》是莫奈64岁时所作的早期小幅作品。</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1880年之后,莫奈与印象派的其他画家们疏远了,他在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住在里面作画。他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这样产生了《睡莲》组画。沿着水面,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画家利用了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此后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日出.印象》</p><p class="ql-block">日出.印象法国莫奈布上油画纵48x横63厘米巴黎马蒙达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此画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与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曳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莫奈以轻快而跳跃的笔触,表现出水光相映,烟波渺渺的印象。</p><p class="ql-block">莫奈画过许多水题材的画,最具世界声誉的是这幅描绘旭日初升、雾气迷蒙港口的画。这幅画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莫奈热爱大自然,广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变化无穷的天空都是他绘画对象。</p> <p class="ql-block">  人物影响</p><p class="ql-block">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始人并非莫奈,但真正完全实现印象主义理念和技法、并且一以贯之的当推莫奈。是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是以他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应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尽管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并未遵循印象派创立的一些原则,但创立这些流派的艺术家,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p><p class="ql-block"> 还要提及的是印象派的理念、技法,本是基于现实的观察而提出的,但是,由于热衷于描写光与色,甚至将其神秘化,从而出现了不顾及现实物象的倾向。莫奈曾说过:作画里,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因此,就出现了画家的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于表达在一定条件下,景物着光给画家留下的瞬间印象上。因此,就有可能导致只抓住了细微的变化,而失去了解对全局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层次,而忽略了景物形体的后果和全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评价</p><p class="ql-block">视觉观察方面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他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视觉观察是天才的、创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这种观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他所看见的东西同他所感觉和他所想象的东西之间关系又是如何的呢?</p> <p class="ql-block">莫奈在1874-1878年间在阿尔让特依所画的一些画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如创作于1872年的"阿尔让特依的帆船"。在这幅图里中间调子代替了色彩对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过形成一种光的综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组合。黑色已不再出现于画家的调色板,剩下的只是造成明与暗的光谱色彩,它们形成了形的实体。统一的色彩风格很自然地遍及整个画面:远景和近景,物体、水和天空,把这一切改造成为一种美妙动人的景象,而浑然一片、不分层次的空间透视,则把这远景和近景联成一个整体。紫色和黄色的调子同河水和天空的蔚蓝色交织在一起,这些颜色的调子差别把这些自然现象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平静如镜的河面,仿佛就成了天穹的基础。几何学的透视已被忘却;它已让空气的不断运动代替了。每一种颜色单独看来十分柔和,它们的整体却又是强烈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天边焰火弥</p><p class="ql-block">漫,白昼即将消逝的图景,一条大帆船静静地停在一片灰色的半阴影之中。这是一个幻想家的直观,在这烟雾缭绕、夕阳西下、一片忧郁的气氛之中,莫奈仿佛就是那光的生命,直接参与着它的逐渐熄灭。这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他创作了色彩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莫奈的老师布丹的作品,都是在室外当场写生画。</p> <p class="ql-block">(局部)</p> <p class="ql-block">上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上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上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上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上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莫奈与他的老师布丹</p> <p class="ql-block">《胡杨树》</p> <p class="ql-block">《画室》</p> <p class="ql-block">局部</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的野歺》</p> <p class="ql-block">《花园里的女人们》</p><p class="ql-block">《绿衣女子》的意外成功,使得年轻的莫奈雄心勃勃,决心绘制另外一幅大型油画《花园里的女子》(2.55x2.05米),这件作品是这个时期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创作是在租来的房子的庭院里进行的。由于画幅很大,为了便于挥笔,他在庭院中挖了一个地沟,把画布降了下去。画面上的4个女人,都由一位模特儿充任,因此要不断改变她的装束、发型、姿态,画家需事先分别画出草图,然后再组合到一起。这位模特儿就是1864一1865年与莫奈邂逅的卡美伊(后来的莫奈夫人)。</p><p class="ql-block">为了尽可能在相同的日照下作画,有时画家不得不停下来等待时机。为了突出四位美丽的浅色着装女性,使之更显华丽,画面上使用了大量的浓绿色,尤其是眼前坐在地上展开白色裙子、手持遮阳伞的女人,在她的身上既有林间射入的阳光,又有树木的阴影,的确是真实的再现。作品虽然相当的新颖,但未被1867年的沙龙选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座漆成绿色的日本式的拱形木桥跨越池塘;水菖蒲、百子莲、杜鹃花科的观赏植物和绣球花环绕并保护着池塘。水面上漂浮着粉红色的睡莲。柳树和紫藤直泻水面,使水的色调变得更深、更蓝。直到1895年,莫奈才画了第一张池塘和日本桥的画。从1898年起,他又画了些同一题材不同版本的方形的画,其中十来幅曾在杜朗﹣卢埃尔画廊举办的他的新作展中展出。</p> <p class="ql-block">《雾中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绘于1877年的"圣拉扎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p><p class="ql-block">每一个研究莫奈创作活动发展的人都会发现,如果说最初的命运促成了莫奈的发展趋势,那么后来就是他自己创造了他的命运。之所以莫奈成为"印象主义"风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认为"班首",是因为莫奈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从所周知,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绘画,而且改变了雕塑、音乐、文学,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没有失去影响力,仍然改变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野罂粟》</p><p class="ql-block">该画作于1873年,当时莫奈的生活相对稳定。画中的人物是画家的妻子卡米耶和他们六岁的儿子让。母子俩在田野里采集鲜花,尽情享受着阳光,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中。《野罂粟》中的人物给人以轻柔的、富有节奏的动感,然而画中那一片片鲜红的斑块才是这幅作品的要旨,是画家对映入眼帘的光和色所做的如实描绘。尽管这些斑块的形状具有罂粟的特征,却不是具体的,它们有的重叠在一起,有的被随意摆放,有的为了表现是在后面而被缩小,然而晦暗、单调的背景更加突出了鲜亮明快的暖色调。</p> <p class="ql-block">莫奈在船上的画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水上画室而创作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特别鲜明的倒影,是莫奈发明的颜色分隔法创作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海浪》</p><p class="ql-block">莫奈表现法国海岸浪潮波涛的层叠翻滚和变换,色彩和动感强烈,同时和上空漂浮的云彩形成了"浓妆淡抹"和"动静结合"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莫奈》这幅作品,和莫奈以往甚至以后的诸多作品相比较,风格是独特乃至迥异的。这一幅《穿日本和服的卡美伊·莫奈》显然是在室内完成的,整幅画上可靠的光源,主要来自右侧的窗子,缺少以往户外直射的阳光。颜色异常浓重、猛烈,对人物、对衣服的花纹,甚至包括对背景中团扇上花纹等等细节的处理都很细致。和服、日本团扇、折扇、榻榻米、浮世绘歌姬、能剧鬼脸等等日本元素,构成了这幅画主要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上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上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干草堆》</p><p class="ql-block">印象派认为真实是转瞬即逝的视觉印象,冲破了以往的绘画成见,直接用色彩来表达视觉。《干草堆》用的就是莫奈所擅长的纯色色点并置的技术,使观者获得色彩混合和震荡的独特的视觉感受。</p><p class="ql-block">《干草堆》是莫奈的主题绘画系列之一,它记录了干草堆在一天不同时间光照下的色彩变化,印象派画家强调瞬间的视觉印象,其绘画表现的是一瞥的印象,一反以往那种追求精确逼真的绘画观念。倘若想在印象派绘画中寻找逼真的一面,那么就要远看。但印象派绘画吸引人的正是它的朦胧和色彩变化的微妙。</p><p class="ql-block">从莫奈画《干草堆》,看出了印象派画家的整个作画灵感的源泉,即光色的变幻激发了他的艺术热情。他曾对友人写信说:"太阳落下得那么快,我追不上它。"</p><p class="ql-block">在阳光照射过来的那一刹那,天、山、屋、草垛都是什么样的?莫奈通过自己细致地观察,画下的这些物体的变化。他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因为光是主角。</p> <p class="ql-block">莫奈《睡莲》系列画</p> <p class="ql-block">绘于1877年的"圣拉扎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p><p class="ql-block">每一个研究莫奈创作活动发展的人都会发现,如果说最初的命运促成了莫奈的发展趋势,那么后来就是他自己创造了他的命运。之所以莫奈成为"印象主义"风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认为"班首",是因为莫奈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从所周知,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绘画,而且改变了雕塑、音乐、文学,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没有失去影响力,仍然改变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又名《埃特尔塔的悬崖》,艾特塔特石灰断崖矗立在诺曼底海岸上,因为其形象的高大奇特而被十八世纪的许多画家表现于画布之。在众多关于此景的油画作品中,以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埃特尔塔的悬崖》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从构图上看,这是一个横幅作品,庞大的拱形悬崖占据了画幅的左上方三分之二的宽度,左侧岩壁沿着画布的左端被垂直切断。悬崖因此显出奇异的、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崇高感。从色彩塑造方法上看,画家用写意的笔法表现天空和海的远景形象,用写实的笔法表现悬崖的背面和海的近景形象。以衬托出悬崖背光面和近景海面的有力的实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撑阳伞的女子》是莫奈画于1886年悼念亡妻卡美伊的作品。人物形象很模糊,连五官和表情都看不见,但随着笔触堆叠的方向,可以感受到草原上吹拂的微风和女子丝巾上跃动的阳光。</p><p class="ql-block">卡美伊因病死于1879年,时年37岁,莫奈在同年画下了《临终的卡美伊》,画中以忧郁的色调、纷乱的笔法,传达出失去爱妻的悲伤。但我总觉得,莫奈爱画胜过爱自己的女人。他曾经这样描述他作此画时的感受:"在我最亲爱的女人的病床前,我发现自己很本能地在这张木然的脸上逡巡,寻找死亡带来的色彩,观察颜色的分布和层次变化我已经主动迎接色彩的冲撞了。"妻子死亡时,他竟还能如此冷静地解构、分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都是莫奈画的撑阳伞的女人,由于季节不同,画风也各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莫奈十分喜欢当时传入法国的日本浮世画品,除了收藏外,同样汲取了浮世画风对光的处理。</p> <p class="ql-block">《穿和服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干草堆》</p> <p class="ql-block">《圣日尔曼.卢昂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此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是印象主义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给我们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莫奈在两个季节画的鲁昂教堂的画,</p> <p class="ql-block">《睡莲》</p><p class="ql-block">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连作《睡莲》。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1880年之后,莫奈与印象派的其他画家们疏远了,他在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住在里面作画。他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这样产生了《睡莲》组画。沿着水面,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画家利用了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此后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3]</p> <p class="ql-block">《划粉红色船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睡莲》系列。</p> <p class="ql-block">莫奈作品中,其中睡莲内容占有200多幅</p> <p class="ql-block">大型《睡莲》系列画</p> <p class="ql-block">莫奈不厌其烦到老到喜欢各类形态池塘和睡莲。</p> <p class="ql-block">莫奈亨年86岁。</p> <p class="ql-block">此馆展示了莫奈大部分创作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