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先生们你们在哪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驿站故事】</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写在前面的话:</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篇拙文的念头起于2019年末,后因疫情搁置,去年开始拿起来,放下;又拿起,又放下,直到找到六七十年前的资料,才得以完成。加之有前辈绿萝老师引领我走进有模板衬托、音乐烘托、文图视频全方位加持的“美篇”平台,和有正能量、使命感和人文情怀的“江城驿站”美友圈各位老师的鼓励,我才有勇气将拙文呈现出来。如果您是武汉籍、湖北籍的老师,承请您轻触“分享”按钮,让我们一同寻找67年前武昌艺术师范的先生们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常说的一句话。说到萝卜的吃法,我的妈妈曾在食堂工作,心灵手巧,大师傅讲一遍或者看一遍,饭菜的做法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为了让我们多吃一些,吃的合口一些,妈妈常用肉票买板油贴补豆油供应的不足,因为那一斤肉票可以买二斤板油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有了板油熬制的猪油,妈妈就在炒萝卜时候加一点儿猪油;包子的馅是萝卜丝加上粉条、虾皮儿、豆腐和油渣儿;萝卜丝汤里也会加上虾皮儿和一点儿猪油,看到碗里的油花儿,我们就有了食欲。心里美萝卜凉拌就是现在的糖醋做法。当时白糖也要票,但家里基本上也就是做菜的时候会用白糖。春节可以吃上油炸的萝卜丸子,金黄香脆,妈妈一边炸我们一边围在灶边吃,欢歌笑语,其乐融融。那场景、那画面,真是人间至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网上找到和我小时候妈妈做的各式萝卜饭菜几乎一样的图片,只是</span>小时候供应的小麦面少,包子多数时候是用玉米面和小麦面的两掺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谢网络图片的分享者,让我再次感受到妈妈爱的巧手和“妈妈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小的时候以为妈妈诓我们吃萝卜才常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那时漫长的冬季只有“老三样”~大白菜、萝卜和土豆,大了才知道这是老祖宗药食同源的智慧。如今依然漫长的冬季,“老三样”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仍是餐桌上的必不可少的食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儿时的萝卜是青的长萝卜,红的圆萝卜,而今多数是白萝卜。现在正值四时之冬,我们又开始大量吃赛人参的萝卜了「1」。从小到大,时常在看到萝卜时,脑子里都会快闪出一首儿歌,我想您这时也猜出这首儿歌了。对!“拔萝卜,拔萝卜,哼唷!哼唷!拔萝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016年在延庆租住的小院儿按照农耕谚语“头伏萝卜、二伏菜”还种了青萝卜、白萝卜、心里美萝卜。在10月秋收时奔六的人一边拔着萝卜,一边脱口唱出“拔萝卜,拔萝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因年头长了,多数时候只唱前几句,后面的歌词就记得不完整了,还记得拔不动怎么办,团结力量大什么的。寻问亲朋好友,结果都是和我一样在网上找的老婆婆、老爷爷、小花猫儿、小花狗之类的,这个一定不是我儿时唱的歌词。科技如此发达,还是上万能的各种APP去寻找吧。看疼了本就有眼疾的双眼,就在要放弃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本1957年9月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歌曲集》中的《拔萝卜》,看到这本67年前出版的已经泛黄纸脆的自己儿时唱的儿歌时,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与幸运。这才是我儿时那首常常挂在嘴边的歌谣。这首歌唱出了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取得胜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拔萝卜,拔萝卜,哼唷!哼唷!拔不动!哼唷!哼唷!拔不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喊:二喜!快来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喊:小红,秋生!你们快来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3.喊:菊香!来呀,来呀,快点儿来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快来帮我拔萝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快来帮我们拔萝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快来帮我们拔萝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拔萝卜,拔萝卜,哼唷!哼唷!拔起来了,大家的力量真正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看到我们儿时唱的拔萝卜异常兴奋与激动,半个多世纪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当时我们不但唱,还和游戏结合在一起,特别壮的男孩儿在最前面当大萝卜(有时下班的叔叔赶上我们在玩儿,也加入进来充当“大萝卜”),几个孩子在后面边唱边拽,摔了跟头爬起来接着唱、接着拽。这首有“动作”、有“场面”的儿歌,因其热烈,又有互动性,深受当时孩子们的喜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在我跟着歌本哼唱时,又让我想起2010年去中国美术馆参观“虎年新春贺岁•中国年画大展”时有一幅新年画《拔萝卜》,赶紧询问美术馆的周老师,展览是否有出版物?随后收到她寄来的《虎年新春贺岁•中国年画大展》大书,并细心的在《拔萝卜》这一页儿粘上了便签条。新年画《拔萝卜》,创作于1954年,作者:特伟(71.2cm*54.5cm)「2」。三段式画面里的故事曾是许多中老年朋友们儿时熟悉的记忆。此时此刻七十年前的年画和六十七年前儿歌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再次仔细观看拔萝卜年画儿,那一张张生动活泼可爱、表情栩栩如生,身体动作各异、节奏动感极强的孩子们,这不就是当年的我们吗?至今我们儿时一起拔萝卜的小伙伴儿即使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但见面后,依然是一起游戏的终生难忘的伙伴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而儿歌在儿童教育中被称赞为孩子的“精神食粮”。它陶冶了我们童年的美好情感,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直到今天仍然受益无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说到年画作者特伟先生的名字,我们绝大多数应该不熟悉,但说到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法画出诗样意境,震惊了整个国际动画界的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和展现美妙中国风光,小牧童梦游在山水相拥、云朵飞扬、瀑布飞溅、花鸟与共的世界里,那不就是中国水墨画大合集的《牧笛》动画片吗。说到这里,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出生的多数朋友就会对上号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因在上中小学听语文课养成了一种习惯,老师在每讲解一篇课文时都会先简单讲述作者和创作的时代背景,所以工作后每看到一篇喜欢的文艺作品,都会去查找作者及作者所处的年代,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作品。1954年出版的年画《拔萝卜》和1957年出版的《幼儿歌曲集》看似没有关系的年份却因“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3」联系在了一起。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毛主席对苏联专家说:“现在我们头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而脚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是说,我们已经推翻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打倒了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现在是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造福于人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如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第一代“超级天团”领导人勒紧裤腰带,硬是在还处于抗美援朝时期的1953年实行了“一五计划”。1954年初,中国共产党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席做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前进。同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我国</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b><b style="font-size: 20px;">。那是一个令人至今难以忘怀的激情燃烧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们刚刚参加完解决“头上的问题”,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解决“脚下的问题”,奏响了一曲曲劳动者的赞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什么是“日新月异”?看到这个视频才会真切的理解这个词汇。当年父辈们没有云计算、大数据、东数西算……,在只有双手和智慧加勇气,道德高扬的年代里,以一天上马一个项目的速度,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为今天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50年代开始的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完成的现代化工业基础下的鞍钢、包钢、武钢……钢铁等材料的助力,我国“天团”科学家们在饥饿、寒冷、手算中创造了让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两弹一星”,奠定了坚实的国防能量。从周总理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距今已经整整70个年头,我有幸生活在这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和感受到这种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什么叫“勒紧裤腰带”?我们的父辈们从战争到和平,经历过苦难的人们才会深知和平生活的不易,他们流完血又流汗,就是要砸烂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为了让全中国的孩子们能够平安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有着冲天的干劲。什么难、苦和累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毛泽东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喊出的“人民万岁”就是对英雄人民的最高褒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他们常说我们现在“饿一点、苦一点”,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再挨饿、不再受苦”。上世纪50年代的虎林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四十度,复转官兵们就居住在四处透风潮湿的小马架、地窨子里。儿时挑食时,爸爸告诉我们他们在冰天雪地里修铁路每天吃的菜就是盐水煮黄豆,一吃几个月,只有回到基地食堂,才能吃上顿甚至是冻的萝卜白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新中国初期修建“密山—东方红”铁路的转业军人住的小马架、地窨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什么叫“拼命也要干”?建设初期,他们常常吃不饱饭,没日没夜,没有休息日,一人要干几个人的工作。没有机械设备,完全靠肩挑背负。当年的支边青年原虎林铁路电务段田兆荣阿姨流泪回忆筑路时,一个排的女支边青年遭遇黑熊袭击,女排长把其她人推开,黑熊一掌拍在她的脸上,半个脸的肉就被掀掉了,紧急送到医院救治,大家天天都在为她祈祷,但排长再也没有回到连队。原虎林铁路车务段段长,转业军人杨在峰老人讲到当时某元帅的侄子也是转业军人,春节还在抢建虎林至东方红铁路的工地上,最晚一个回到食堂,因春节食堂包了饺子留给未能按时吃饭的建设者们,平日里都是饥肠辘辘干着重体力活,又累又冻又饿,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一下子吃了百十个饺子,因胃破裂未能抢救过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没有施工机械,复转官兵们就用双手挥汗修筑“密山—东方红”铁路。</span>上述图片来自黑龙江省密山市“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父辈们仅仅是当时的一个缩影,那些大型建设项目的困难和危险更是数不胜数,最悲壮的是70年前穿越世界屋脊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这条宛如洁白的哈达,将雪域高原与内地紧密连结在一起的公路,是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天路。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2000多公里的公路旁长眠着3000多名战士,平均每公里就至少有一名官兵牺牲。这是世界筑路史上的壮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勇士挑战筑路史。下图:西藏八宿县筑路官兵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正是父辈们的“苦”,才有了我们今日的“甜”。正是父辈们打下的基础建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现代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成功的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洒遍了牺牲的血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所以,看似一个儿童的游戏,实则蕴含着团结的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力量砸烂了一个旧世界,这力量必将创造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前辈们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钢铁意志里得以实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回望过去我们都热血喷张,更何况当时身处火热年代的人们。特伟先生和武昌艺术师范的学子们创作的《拔萝卜》正是处于1953年至1957年“一五”期间。1937年就参加抗日宣传队,对民族、对国家有着使命感的老革命特伟先生深知文艺是歌颂时代、歌颂人民的,他1954年创作了新年画《拔萝卜》,1956年加印几十万份,就是几十万个家庭,上百万个人们在新华书店、在自己家里、在同学朋友家里,包括武昌艺术师范的学子们看到过这幅充满童趣又充满“团结就是力量”寓意的新年画。1957年,武昌艺术师范的学子们八九不离十是受到年画的感染和“一五”时期祖国建设的召唤,通过特伟先生这幅新年画《拔萝卜》的启迪,完成了自己对国家蓬勃建设的心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我终于找到的这本《幼儿歌曲集》里,在词作者的位置标明是“武昌艺术师范同学集体创作,余亮明整理”。可是在网上没有找到有关1957年“武昌艺术师范”创作者们一丝的痕迹。但在网上查找时,了解到百年前创立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人才济济。这个学校毕业的周令钊先生与夫人陈若菊先生一九四九年为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绘制了毛泽东主席画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9年9月30日夜,一幅由周令钊与夫人陈若菊合作的开国大典天安门毛主席画像高6米、宽4.6米的作品完成了。画像上,毛主席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稍上扬,洋溢着慈祥的微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后又在《武昌文史》(第10辑 一九九四年九月)里看到一篇张传慈先生写的“武昌艺术师范学校琐记”中知晓这是一所有着深厚人文传统的学校,培养了许多“德智体美劳”的优秀人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但因学校几经变迁合并,网上追索半个多世纪前的信息还是一无所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当年创作《拔萝卜》儿歌的学子们已经是耄耋之年,</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你们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b><b style="font-size: 20px;">非常感谢你们创作了一直陪伴我们的儿歌,她给我们的童年带来很多欢乐,教会了我们一生团结协作力量大,就像1943年为了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而作,一直唱到今天的《团结就是胜利》一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诚挚感谢您的阅览。如果您是武汉籍、湖北籍的老师,承请您轻触“分享”按钮将此拙文转发给亲朋好友,就像拔萝卜儿歌,1+2+3……,团结协作力量大,将我们记忆的儿歌传递到67年前武昌艺术师范集体创作的先生们和余亮明先生的手中、心中,听先生们为我们讲述当年创作的故事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过了腊八就是年”,值此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年新春来临之际,祝福祖国山河壮丽,国泰民安!祝福各位老师和顺致祥,幸福美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保留的原始资料,看了当年的图片让我们在心疼父辈的同时,更倍加珍惜父辈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国,珍爱和平。感谢新华网等网络媒体的资料、图片的加持,让文字变得更加鲜活有力量(如有侵权请告知为盼,即刻下图)。衷心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又:</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另一首“拔萝卜”就是现在孩子们唱的。在查找这首歌的来龙去脉时,只是在网络和《好歌大家唱:儿童歌曲》等书中出现“拔萝卜”词曲作者是包恩珠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包先生个人资料极少,在中央电视台三套“艺术人生”节目采访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北京爱乐合唱团创办者杨鸿年先生(1934年—2020年)里他讲述第一个发现自己音乐才华的恩师就是包恩珠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包先生这首歌词的内容与苏联作家的《拔萝卜》一书高度一致。童话故事《拔萝卜》由苏联著名作家,《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的作者阿•托尔斯泰(1883年—1945年)所著。但包先生何时创作的资料在网上更是难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出版的多个版本之一的《拔萝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包先生版本的儿歌一直唱到今天,应是与《拔萝卜》儿童故事绘本相呼应的缘故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注:「1」萝卜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蔬菜,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俗话说:“冬吃萝卜赛人参”,冬天到了,很多人选择吃些萝卜来进补,可萝卜的种类繁多,做法也各有千秋,到底怎么吃,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白萝卜。</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这两种吃法&nbsp;营养白白浪费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1)去皮。损失花青素和含硫的化合物。白萝卜的表皮富含花青素和含硫的化合物,这些都会有一些抗炎效果,如果把皮去掉了这部分营养素就大大损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推荐吃法:如果不去皮感觉辛辣,难以接受,可以采取炖汤的烹制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好处:熟吃补气顺气,尤其和猪肉、羊肉等一起炖着吃,效果更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2)焯水或盐杀:损失维生素C、矿物质。焯水或者是用盐杀的方式,然后把水挤掉,在这个加工过程中,会把萝卜里的维生素C包括一些矿物质大部分流失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推荐吃法:(1)生吃:生吃白萝卜或凉拌白萝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素,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调整肠胃功能,还有一定的消炎作用。(2)熟吃:可以使用炒制或者炖汤的烹制方法,做熟了以后,补益通便的功效就能更好地体现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青萝卜。</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叶绿素含量之王,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好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优点:叶绿素含量比较高,叶绿素中的铁、钾、锌含量都比较高,这些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好处。同时维生素C含量也很高,抗氧化、还原自由基的作用比较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肿瘤。从中医的角度分析,青萝卜不仅清热疏肝,还能缓解痰多、口干舌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推荐吃法:青萝卜富含丰富的叶绿素和维生素,建议生吃为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红萝卜。</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花青素含量之王抗氧化、预防肿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优点:心里美花青素含量比其他萝卜要高得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抗氧化、预防肿瘤。长条的和小的圆形的红萝卜水份含量比较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吃法:红萝卜,包括心里美、水萝卜,适宜生吃。(摘自新华网2023.12.26)</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特伟先生简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特伟(1915年8月—2010年2月4日),原名盛松,笔名盛公木、特伟,广东中山人。1935年在上海从事国际时事漫画创作。1937年参加抗日宣传队。1944年参加抗敌演剧第5队。1947年在香港参与组织人间画会。1949年到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组织美术片组。1950年后到上海从事美术电影领导和制片工作。其中:《小蝌蚪找妈妈》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奖等多种奖项;与钱家俊合作执导的《牧笛》获丹麦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与严定宪、林文肖合作指导了动画电影《金猴降妖》,该片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特伟还于1988年执导了动画短片《山水情》,该片获得了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1995年国际动画学会(ASIFA)授予特伟“终身成就奖”,他是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3」“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地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了苏联政府很大帮助。中苏双方经过谈判,确定由苏联帮助中国设计和兴建的156个(后增至16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实际施工的达到921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在工业企业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革新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广大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增加生产,踊跃交售粮棉,支援工业建设;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第一线,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共同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工业化建设捷报频传。1956年就全部完成了“一五计划”。</span><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956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典礼。包头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b>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在内地建立大型钢铁基地开了头。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业基础大为加强,华北、西北地区开始建成一批新的工业企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到1956年,中国</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b><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建成投产,中国</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b><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中国</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个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b><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建成投产,中国</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b><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开始修建,</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大批量电子管生产工厂</b><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在北京正式投产,在</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建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面貌,有力地增强了国家基础工业的实力。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多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摘自中国政府网站2011.3.10)</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全文完—</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