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七七级大学生的红学论文(副本)

🇨🇳 黉 序

<h3><span style="color:rgb(237,35,8);"><b>编 前 语</b></span></h3> <h3><span style="color:rgb(237,35,8);">  这是被习惯称为"七七级"的大学生三十五年前撰写的红学研究毕业论文。今"原汁原味"编成"美篇",意在纪念十年"文革"结束后,全国恢复高考四十周年。</span></h3> <h1><span style="color:rgb(237,35,8);"><b>  落 紅 全 似 葬 花 人</b></span></h1> <h3> ——谈《 葬花辞》 中林黛玉一生命运的" 诗谶 式" 写照</h3><h3> 本文是以著名红学家蒋和森先生抒情散文式的论文写作笔法探求《 红楼 梦》中《 葬花 辞》的真 谛 ,指出这是林黛玉一生命运之 " 诗谶 式" 的写照 。在曹雪芹原稿后八十回中,林黛玉是在宝玉和凤姐 双双获罪后的次年春残落花时节 ,泪尽而去" 证 前缘" 的,并非是高鹗 续书中所写的" 祸起" 之年 的秋 天 ,正如辞中所说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h3> <h1><span style="color:rgb(237,35,8);"><b>  一</b></span></h1><h3><span style="color:rgb(237,35,8);"></span></h3><h3> &nbsp; 当我们翻开《 红楼梦》,整个心灵便立刻被一位天才的文学艺术家俘获过去,带进一条幽深陌生的中华文化历史长廊。它通往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 通往处处可闻到诗书翰墨之香的荣国府。正当我们怀着寻求底蕴的热情,边走边浏览那一古老社会所独具的风土人情时,荣国府的朱漆兽环大门轻轻地打开了 ,一丝 隐约可 辨的歌声飘出来……</h3><h3> 听吧! 这歌声来自" 佳 木葱笼 ,奇花烂漫" 的大观园。这是一位过早地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少女在唱一首让人听罢无不怆然泪下的《 葬花辞》⋯⋯" </h3> <h3>" 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那么,这歌中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 曹雪芹的同代人明义告诉我们:</h3><h3> " 伤心一首葬花辞, 似谶成真自不知" 。</h3><h3> " 草蛇灰线" ," 伏脉千里" 。这是《 红楼梦》 的作者很善于运用的绝妙艺术手法。在前八 十 回中,作者就把后面那千头万绪,参差错综之生活事件的连贯脉络显露出来了,而且把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与结局都事先不露声色地和盘托给我们。这种预示和隐写采用了千变万化的表现手法,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凭其文学艺术创作的天赋 ,按头制帽,模拟声腔,使小说人物在花前月下、宴前酒后所吟作的诗词为其脾气秉性 、待人处事之特点的展示 ,又是其身世经历、一生命运之" 诗谶式" 的写照。这些诗词的真谛隐约可感,令人揣摩寻味,似有披露却又含蓄有度,多融合在故事情节之中,是人物描写和形象塑造的必要组成部分。虽不可说句句是预言(因为,那样既违背了艺术的真实,又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却可以说首首有其着落(如红楼梦十二支曲),决非游离情节之外的闲吟杂咏,或借书传世的点缀之言。如在第四十五回中,林黛玉虽没有男女离愁别苦的经历,却仿《 秋闺思》、《 别离思》做了《 代别离· 秋窗风雨夕》,实际上是隐写出曹雪芹笔下八十回后的佚稿中宝黛分别后黛玉的愁苦之情景。那么,我们听到的这首《 葬花辞》呢? 作者也是通过此类手法,让黛玉缓缓而踱,郁郁而歌 ,无意识中道出自己的一生命运和结局。</h3> <h3>" 千古文章未尽才" 。一位文学艺术天才的早逝使我们今天只能听到一首完整的葬花悲歌,却看不到出于曹雪芹之笔的" 红楼" 全貌了。听着这歌声,我们和现本后四十回相映照比较,就会发现有很多地方解释不通,很难契合,就连黛玉的死期也出入很大,若不相联系,只是孤立地去听,又觉得它跳跃性很大,似乎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把握不定。 有些地方难以琢磨其含意,似懂非懂,只能算是表达心态感情了。这倒真成了只看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而不解" 其中味" 了。</h3> <h3>  根据诸多红学家的研究考证 ,以及曹雪芹所写前八十回书中诗词曲赋的暗示,情节的作引,脂批的透露,可以肯定,在八十回以后的佚稿中,林黛玉并非像续书中所写的那样,是在为贾母的嫌弃,周围人的冷漠而痛苦;是在为一种误会中的男人负心满怀嫉恨,自惜命薄,最后死在一场" 调包计" 的闹剧中。实际上,她的结局是紧紧地和贾府的一喧一静 ,一笑一啼相联系的。</h3><h3> 为了能真正听懂这位少女一字一波 ,一声一泪的歌唱,我们首先要看一看在曹雪芹的笔下 ,八十回以后的佚稿中,她在生命的尽头所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 ,因为,这首《 葬花辞》正是她一生的写照,寄世的悲歌【1】⋯⋯</h3> <h1><span style="color:rgb(237,35,8);"><b>  二</b></span></h1><h3> 笔者根据大量材料做出如下推想和判断,从中可以看到曹雪芹笔下林黛玉的结局【2】。</h3><h3>《 红楼梦》原稿八十回后,风雷骤起,黑云翻腾。随着元春早逝,在贾府内外,一场偏重于荣国府的重大变故犹如急风暴雨般,惊心动魄地展开了。在被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灾难袭击之时,在一片大势已去的混乱惶恐之际,贾府——被抄没了。宝玉和凤姐因" 声色" 和" 货利" 而" 获罪" ,被同系于狱神庙。"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一座得势之时显得非常热闹、拥挤的贾府在此时肯去 ,并且能去探监的也只有刘姥姥、贾芸、 小红、 茜雪这类被人耍戏、瞧不起的" 小人物"了【3】。宝玉长期淹留在外,音信具无, 吉凶未卜难知。这对" 病如西子" ,以" 玉为魂" 的黛玉该是怎样难以忍耐的折磨啊! 我们不难想出她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闺中怀人心情该是怎样的凄恻忧悒,痛不欲生。她不知" 醒时幽怨同谁诉" ,只好日夜悲啼,为宝玉的不幸而清泪抛洒,忧心如焚【4】。她由于极度悲伤,过于脆弱和毫不爱惜自己久病难愈的身体,因此没能熬过这场历时不短的灾难,在次年春残落花时节,就泪尽而去" 证前缘" 了【5】。</h3> <h3>  " 一别秋风又一年" 。当宝玉身经磨难,倍尝酸辛,终于回到大观园的时候,黛玉已逝去半年光景。原来"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的潇湘馆由于贾府事败,黛玉离去,变得" 落叶萧萧, 寒烟漠漠" 了【6】。正可谓" 瑶姬一去归何处 ,痛哭潇湘旧馆荒"。总之,在曹雪芹的佚稿中,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自相残杀,就像茫茫夜海中无休止的、撕咬着的恶浪一样,宝黛爱情则似一叶扁舟,在两浪相扑中悲剧性地粉碎了⋯⋯</h3> <h1><span style="color:rgb(237,35,8);">  <b>三</b></span></h1><h3> " 花谢花飞飞满天, </h3><h3> 红消香断有谁怜?" </h3><h3> 当我们听到一个应把俏丽如花的理想彩蝶送入生活的春天里飞翔的少女,发出这样悲凉的人生咏叹时, 难道眼里能不泛起同情的泪花吗? 林黛玉啊, 这个体质纤弱的侯门闺秀,从小娇惯,是官僚父亲" 聊解膝下荒凉" 的" 掌上明珠" 。她的家庭也曾是一个令人启屐而望,羡慕不已,世袭侯爵的" 清贵之家" 。后来,双亲相继谢世。家,在她还没来得及躲在闺中编织人生尽兴尽欢的美梦之际,便像开败的花朵一样凋谢了。林黛玉再也不是扬州盐课林老爷的小姐了。她只好听任命运的秋风把自己像一片落红似的高高扬起,吹进" 花柳繁茂" 的荣国府大门,以" 至亲贵戚" 的脂粉掩饰住脸上丧家的愁云来寄身了。她一进贾府,便受到" 饮食起居, 一如宝玉" 的万般怜爱,理应消去颦态了? 不!在中国十八世纪的封建私有制社会里,这个时刻不忘自己是寄人篱下的弱女子,能在" 银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贾府延续自己贵族小姐式的生活,却不能改变自己精神世界的悲凉。因为,这里正处于" 烈火烹油, 鲜花着锦之盛" 的主人是无法体察败落者之悲哀的。宝玉就曾这样说过她:</h3><h3> " 每天好好的,你必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nbsp;</h3><h3> 待到一座贾府突然进入" 树倒猢狲散"的地步,又有谁肯顾及到她呢? 这难道不是红消香断无人怜吗?</h3> <h3> " 柳丝榆荚自芳菲, </h3><h3> 不管桃飘与李飞, </h3><h3> 桃李明年能再发, </h3><h3> 明年闺中知有谁?"</h3><h3> 这几句听起来如踱步芳园,信口吟出,很像初唐诗人刘希夷的长篇歌行《 白头吟》中的句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是,当我们细细品味时,却感到了难言的苦涩。这是泪里清词,霜天雁啼,带血的呕歌,是林黛玉心灵的歌唱,是她感叹身世的自题诗。在私有制的封建社会里,身份和家私是要被一同搬上社会生活的天平的,重重的家私往往会把身价抬得高高的。可是,林黛玉却是独上天平的。虽然贾母为她定了满意的身价,但深深地打着阶级烙印的她又怎能不时时望着毫无重量的另一端哀愁呢? 她虽然" 风神灵秀,举止言谈不俗" ,能在结社吟诗中夺魁取胜,却无丝毫能力使自己尊贵的身份与现实相符。于是,她便以多疑和警惕的眼光审视着自己周围的一切,深怕自己的尊严受到破坏。私有制度啊!为这里的每一个人在感情上都加了一道围墙。她在感到愤懑之时又置身于忧郁的重重迷雾之中。" 似谶成真自不知" 啊! 林黛玉唱出了待到明年大地春深,桃李又绽苞吐蕊,可不知闺中还剩下谁的凄清奇谲之词。这是曹雪芹有意在歌中让她第一次道出自己泪尽离去 的日子该是暮春时节。因为,在《 枉凝眉》中便有这样的句子,"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这里我们更可以看出黛玉的泪是没有流到第二年夏天的。</h3> <h3>  " 三月香巢初垒成,</h3><h3> 梁间燕子太无情,</h3><h3> 明年花发虽可啄,</h3><h3>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h3><h3> 初听到这样几句词,我们都感到似懂非懂,很难把握住其中的含意。有人把它翻译成这样的句子:</h3><h3> 新春三月燕子噙来百花,</h3><h3> 散发花香的巢儿刚刚垒成 ,</h3><h3> 梁间的燕子啊, </h3><h3> 糟踏了多少鲜花多么无情。</h3><h3> 明年百花盛开的时节, </h3><h3> 你还能叼衔花草,</h3><h3> 你怎能料及房主人早已死去,</h3><h3> 旧巢也已倾落 , </h3><h3> 只有房梁空空⋯⋯</h3><h3> 这种译句不能令人点头称妙。我们很难想象燕子该怎样用鲜花垒巢,若是译成三月的燕子在落红成阵的大观园里啄起芳香的春泥刚刚垒成巢,似乎还说得过去。可是" 香巢初垒" 中含有欣赏和怨其不早为的意味,为什么下面又斥责燕子糟蹋百花而无情 呢? 再往下看 去 ,说燕子明春还能叼衔花草,似乎对上句责怪燕子的话又否定了,因为,再读下去又和燕子谈起心事了,告诉燕子你的旧巢那时倾落了,我呢,也死去了。这种译句若是能出在林姑娘口里,也就是说她才到贾府不久,思维已经混乱到一定程度了。这难道不让人欲呼"悲夫,潇湘妃子" 吗?我们认为,这样翻译是不懂《 葬花辞》的创作意图的。戚蓼生说它是" 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两牍"," 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所以,还是把它看做" 诗谶"。</h3> <h3>《 葬花辞》到这里,开始谈及宝黛爱情。</h3><h3> 曹雪芹,这位语言艺术大师在这里充分显示了他把握语言的精确性,表意的鲜明性,内涵的丰富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用这四句话概括隐示出一部震撼人心的宝黛悲剧。那么," 香巢" 何所指呢? 在甲戌本第二十五回中有这样一条脂批 :" 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 ,书中常每每提及" 。在此回中,凤姐当众与黛玉开了这样的玩笑:</h3><h3> "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你瞧(指宝玉给黛玉)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模样配不上,是家私配不上, 哪一点还玷辱了谁呢?"&nbsp;</h3><h3> 众人听了笑起来,黛玉红着脸不语 ,连李纨也说 : " 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 " </h3> <h3>根据脂批和书中许多情节,我们可以大致肯定" 香巢" 是指宝黛婚约之事。以能孵育雏燕的香巢来喻宝黛之婚事,实乃一妙语也。这样理解,隐示的就明确了。秋天,贾府被抄没,宝玉被系走了。他如同巢栖画梁雕栋上的一只燕子, 被无情的秋风逼走,该是有情时却又无情地去了。虽然,第二年春天可以重新提起缔结婚约的事,可以使爱情更加成熟起来,可是,已人去梁空巢已倾。 " 一别音容两渺茫" ,让人感到" 此恨绵绵无绝期"了。值得注意的是辞中第二次预示出黛玉死的日期在—— 明年花发时节。</h3> <h3>  "一年三百六十 日,</h3><h3> 风刀霜剑严相逼 ⋯⋯"</h3><h3> 有人说 ,这是林黛玉入贾府以后生活的逼真写照。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完全准确。这种观点是受了高鹗续书的影响。高鹗为了一个" 调包计" ,硬是让贾母自己摘去了" 心肝儿 肉" ⋯⋯是的,一座荣国府确实像蒋和森先生所说 的那样 :</h3><h3> " 在那个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能赊欠⋯⋯大家都在暗中互相防范着,互相警惕着,人们之间在表面的亲热上,又暗藏着一种内在的冷淡、虚伪、做作、欺骗⋯⋯人们 需要它就像需要衣服似的来遮掩住灵魂的裸体……"</h3><h3> 这段论述是深刻有力的。那么,林黛玉在这个围墙里的生活处境到了" 严相逼" 的程度吗? 回答这个问题是需要思考一下的。首先,我们不要忘记她是怎样进荣国府的。她不是贾雨村式的,也不是刘姥姥式的,不是尤二姐式的,更不是晴雯式的。她是以一个贵族小姐的身份投奔而来的。而且投奔的是贾府的最高权威者——贾母 【7】。林黛玉初登贾府的大门时,凤姐有这样一段话:</h3><h3> ⋯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明里心里放不下 。"</h3> <h3>试问,这样一个受到宠遇、怜爱,并让人投以热望尊宠之眼光的金闺少女怎能受到" 严相逼" 呢? 再者,林黛玉不属于四大家族,她对四大家族内部的矛盾和危机并无热切的关注,更不想卷入。她亦不妨碍四大家族内部的争权、争势、争名、争利,所以,不会有人忙中偷闲,来对她" 严相逼" 。当然,在前八十回里,我们是看到了她的许多泪水,不过,我们托起几滴分解一下这泪中的情,泪中的意,泪中的悲伤,就会发现,她大多是为爱情的不顺利,为宝玉的吃苦,为自己的身世飘零而流。多愁善感是她性格的一面,可她性格另一面的" 孤高自许" 、"目无下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和环境的" 严相逼" 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两句主要是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年。这里的一年非泛泛之言,可以理解为上面提到的" 三月" 到"明年花发" 。只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曹雪芹笔下林黛玉在泪尽之前,所受到" 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沉痛文字和精采篇章了。林黛玉啊,一个"带着自己心理的整个复杂性的人" 。她的心虽然纯洁如碧天明月,但同时又像一个玉盘似的经受不了过多的打击,那是一颗非常容易破碎的心。可以设想,在曹雪芹的笔下,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仍旧是一片飘零在大地上的落红。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 贾府事败" 的秋风吹入霜天,忽而直上,忽而疾落,在自己没有一点支配能力的情况下,接受着风刀霜剑的冷酷残害和无情的折磨⋯⋯难道不是这样吗? 新春,她和宝玉的婚事初定," 香巢初垒成" ,可是命运却像恶意地捉弄她,让她甚至还没来得及羞红满面地想一想" 红灯帐底卧鸳鸯",就被卷进" 贾府事败" 的湍流漩涡中去了。虽然,她没有立刻沉去,但也不能摆脱,只好泪眼迷离地基本上看完了贾府遭受浩劫之悲剧的全部过程。</h3> <h3>  在这一年里,一座荣国府哪一天也不能平静下来。" 风刀霜剑严相逼"啊! 这对一个还没完全理解人生的少女是不堪忍受的。可是,我们不能忘记,她又是在忍受着双重的痛苦。她哪时哪刻不在为自己热恋中被系走的宝玉担心呢? " 风刀霜剑严相逼" 啊! 这里的" 严相逼" 不是高鹗续书中的几个人,而是整个封建社会中的黑暗势力。都云无声的泪,乃是从心中流出的血,在生命最后一年里的林黛玉,如同曹雪芹燃起的一支红烛,抛抛洒洒地流着艳艳珠泪,所放射的每一寸美丽光芒都是对周围的黑暗和现实人生莫此为甚的抗议。在《 葬花辞》的后半部分中,林黛玉唱出自己的生命不会维持多久,会像落花似的" 一朝飘泊难寻觅" ,"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听到这些句子,我们甚至会认定这是她泪尽而逝前的心理预示性写照。她当时很可能要为自己不能等宝玉归来而离去,让宝玉扑空而悲啼的。她以花燕喻自己和宝玉,悲叹秋风逼走有情燕,暮春闲落满枝花。" 花魂鸟魂总难留" 的含意就在这里。她不堪忍受眼前的磨难,幻想" 肋下生双翼, 飞到天尽头" ,以摆脱所蒙受的垢辱, 去和宝玉团聚。然而,"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这个封建社会的名门闺秀啊!本阶级的致命弱点,封建社会传统的威逼,时代的局限,又使她发出这样凄楚蕴藉的悲鸣:</h3> <h3> " 天尽头, </h3><h3> 何处有香丘?"</h3><h3> 是的,这个弱女子最后连英台扑坟化蝶的气力都没有了。她走不出大观园,却无时不在咀嚼人生和命运为之准备的累累苦果。生育她的官僚家庭虽然已似"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了,却依旧梦魇般地折磨着她,使她为之耗尽了许多热烈的思考和温暖心神的追忆, 到头来空留下两行清泪,以陪伴着一个弱弱的病体。而此时,她寄身的贾府又交上了急浪破舟的厄运,相亲相爱的知己也不在身边了。这一切,使她感到痛苦已经延续到生命的末端,若想寻一丝抽身的空隙,恐怕也只有在生命之外了。所以, 她不仅想到死,也想到死后自己的悲凉寂寞要比晴雯还甚。这就是歌中发出" 他年葬侬知是谁" 的含意。值得注意的是《 葬花辞》的最后又一次隐喻出黛玉死的日期——</h3><h3> " 试看春残花渐落,</h3><h3> 便是红颜老死时" 。</h3><h3> 这两句告诉我们,在大自然界落花铺满幽径的时候, 一个让读者含着眼泪热恋着的美丽灵魂将像潇湘馆里的" 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 ,飘散了; 一朵在人生的凄风苦雨中忽明忽暗的生命火焰终于熄灭了;一个让人以心挽留的呼吸终于在曹雪芹笔下最动人的少女弱弱的挣扎中停止了。</h3> <h3> " 一朝春尽红颜老, </h3><h3> 花落人亡两不知" 。</h3><h3> 是啊, 这个少女在人间唯一的知己宝玉正在狱神庙中,音信难通,而她,却像暮春的花儿,虽然" 红艳" 犹在,却也难留枝头,飘落了,无可挽救地飘落了,寂寞无人问津地飘落了。谁能想到,这个不堪忍受生命将尽时" 风刀霜剑严相逼" 的少女,在死后还要忍受这种令人难耐的悲凉冷落啊! 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惟剩下一弯" 冷月葬花魂"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b></h1><p class="ql-block"> 黛玉葬花,留下一曲悲歌,如同作者画了一朵云。可是,这朵云却带着暴雨,驮着沉雷 ,载着闪电。它让读者看到了铅灰色的沉重,它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向读者的心灵发起了猛烈的冲锋,使多少感情的防线在它面前崩溃了⋯ ⋯</p> <p class="ql-block">  看雾中山水,有一种朦胧的美, 可当我们仔细研究一番,就会发现这美来自虚幻中的真。泛泛地读《 葬花辞》,只会感到这是一个少女葬花时怀着淡淡哀愁的歌唱。可若是仔细研究了《 红楼梦》,再来看《 葬花辞》 ,就会发现这不是作者为塑造艺术形象随意写的一个情节,而是作者写下的一阕曲调凄凉的挽歌。它为我们预示出一个美被摧毁的全部过程。它为我们显示出一种悲剧性的美,一种幻灭的美,一种在平淡中蕴藏着作者深刻思想的美。</p><p class="ql-block">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自己唱尽挽歌才向人生深处走去的艺术形象。她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生,可是,她却像封建社会长夜里划过的一颗明亮炽热的流星,烫伤了那一丑恶世界的灵魂,也留下了鲜明的痕迹⋯⋯</p> <p>  是的,《 葬花辞》有一种极其浓重的感伤情调。有人说,这对生活在今天的青年人是有影响的。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几声弱者的呻吟对于唱着《 马赛曲》 进攻的战士来说,只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歌声是雄壮的,生命的火焰正在旺盛地燃烧。让《 葬花辞》像《 江河水》《 二泉映月》一样的悲歌那样,做为堪称无价之宝的文学艺术珍品永远,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吧!</p><p> 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九日</p> <h3><span style="color:rgb(237,35,8);">注释</span></h3><h5>【1】甲戌本脂批说不看后文,就是" 字字双圈,批词通仙 ,料难遂颦儿之意" 。从这点看,后文是指黛玉之结局了, 因在预示黛玉死期的诗句上脂砚斋都打了圈。所以《葬花辞》也是预示结局的很重要的文字。不过,如不弄清后文的大致情节,也很难理解《葬花辞》。庚辰本也有这种见解的脂批。</h5><h5>【2】小说第十八回写元春归省时, 在大观园点了四出戏 ,脂京本、脂怡本在每折戏名下都双行小字批注,共五条 :一、《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二、《长生殿》伏元妃之死。三、《邯郸梦》伏甄贾宝玉送玉。四、《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五、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脂本将后半部分的有关情节和戏里的故事加以排比对照 ,发现了它们的惊人相似之处,即" 事败" 、" 妃死" 、 " 玉走" 、" 黛死" 。元妃死,反映出她所依附的势力在皇宫内部的各派勾心斗角中已失势。而这一妃子的短命又成了贾府中没有早" 退步抽身" 的主子们" 一败涂地" 的先兆。</h5><h5>【3】在《红楼梦》的第五回中,众仙子埋怨警幻说 :" 姐姐 曾说今日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 ,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清净的女儿之境?" 这就点明了宝玉是黛玉的生魂。后宝玉被囚,黛玉该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h5> <h5>【4】戚序本六十回后有"柔肠一段千般结 ,岂足寻常望雁鱼" 之批。林黛玉在六十一回里抽的酒令是" 却是一只折足雁 ,叫得人九回肠"。脂砚斋先生曾这样说她:" 惜其人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 "这是戚序本三回的总评。在续书中她的泪到死时却哭干了,反过来宝玉又是哭她。这岂不成了" 泪债" 还多了吗? 荒唐。实际上据靖藏本七十九回批,曹雪芹八十回后的原稿有" 证有缘" 一回,写黛玉" 泪尽夭亡" 。</h5><h5>【5】《桃花行》中有" 泪干春尽花憔悴" 的诗句。</h5><h5>【6】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说这是佚稿中的文字。</h5><h5>【7】在今本里,通过以贾母、王夫人为首的贾府统治集团密谋策划破坏宝黛爱情,炮制"金玉姻缘",逼死黛玉,逼疯宝玉这个大开大合的中心情节,将贾母和王夫人这些当权人物伪善狠毒的面目暴露无遗,使得同曹雪芹同为"世家子",相去年代又不远的裕端非常看不惯。他在《枣窗闲笔》中说,这"岂雪芹所忍作者"。故知"雪芹万不出此下下也!""断非与前书一色笔墨者"。</h5> <h3><span style="color:rgb(237,35,8);">参考 文献 :</span></h3><h5>[1]蒋和森.红楼梦论稿(第二版)[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h5><h5>[2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M ].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br />[3] 俞平伯.红楼梦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br />[4] 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h5> <h5><span style="color:rgb(237,35,8);"><b>  <i><u>  论文导师</u></i>:</b></span> 周双利,著名教授 ,1937年1月生,江苏人。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再度考入该校,为古汉语专业研究生。1968年"支边"到内蒙古民族大学工作。曾任内蒙古民族师院中文系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等,并被聘为台湾儒学青年会顾问。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h5> <h5>  此系论文《落红全似葬花人》的草稿及收入文集。一九八二年一月,论文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一九九九年六月,论文收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个人作品专著中。</h5> <h5>  在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里,论文作者与同学(左)搭乘火车守车,去北京姑妈家看望奶奶。姑妈说:"小子(zāi),你不是能跳〈常青指路〉的舞蹈演员吗?怎么丢下大戏台子,上学啦!你那专业文艺团体可是干部编制啊!"老人家虽然不理解作者为什么去上大学了,但让作者有的意外收获却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h5><p class="ql-block"><br></p> <h5>  一九八一年六月,经论文导师周双利教授推荐,作者改出第二稿的论文《落红全似葬花人》被学校选中,在"新学术研究报告会"上宣读。会后,作者同几位学校大学生歌舞团的同学合影,以志纪念。</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论文作者蓦地想到当年获得学士学位时,因为也像恢复高考一样“来也匆匆”,整个七七级群体皆有无处寻觅、亦无法穿上学士服的遗憾,便穿越时空地“制作”了一张“文革”中无书可读的自己(六九届)、大学毕业时宣读此论文获得学位的自己(七七级)和退休后自己的同框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注:论文作者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2017年1月19日于长春"大年初一"民俗酒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