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行云流水天地间》</p><p class="ql-block"> ——王晋生</p><p class="ql-block"> 桌前,那个人,那支笔,静静地。</p><p class="ql-block"> 天地是静的,世界是静的。</p><p class="ql-block"> 骤然,那人的影子动了起来,那笔动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此时,那人,是“天人合一,忘我之境”的;那笔,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的。</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洋洋洒洒,无有声息,一个个象形文字灵动在宣纸上,飘逸出独特的韵味,墨香四溢……。</p> <p class="ql-block">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就这样,《沁园春•雪》行云流水般的灵动飘逸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就这样,《兰亭集序》行云流水般的灵动飘逸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垂露春光满 ,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就这样,《唐诗三百首》行云流水般的灵动飘逸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这样,《滕王阁序》行云流水般的灵动飘逸了出来。 </p><p class="ql-block"> 《藏真久在帖》《书谱》《终年帖》《游目帖》《中秋帖《自叙帖》《诸上座草书卷》《冠军帖》《牡丹赋》…… ,就这样,均行云流水般的灵动飘逸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龍” ,“仁者寿山河” ,“有公古今德,无私天地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春华秋实”,“天道酬勤”,“群处守咀,独处守心”,“精氣神”, “正义之气”…… 就这样,《古今励志、修养名句》行云流水般的灵动飘逸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书写完毕,那人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满眼都是满足和喜悦,神闲气定,恍如仙鹤。 </p><p class="ql-block"> 脸上也自然而然地流出了一种东西,那东西似乎就叫:惬意,或者得意。 </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时间又仿佛静止,只有他和他的字,还有那淡淡的墨香在房间里弥漫。</p><p class="ql-block"> 那个人,是行云流水的书法高手。总把宣纸当“天地”,总把“行云”当成书法,或者,直接把“流水”当成了书法。</p> <p class="ql-block"> 行云流水天地间。我们绝不知道那云那水,如何行云有影?怎样流水游龙?只看见那竖直且黑墨的笔端悬着,悬着,就猝不及防地落了下去,与纸相遇,手腕转动: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在瞬间展开一个生气流动的世界,行云流水之于目。那行云,时而飘逸,时而凝重,那流水,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起伏。皆显露了那人内心的情感和气质。正如汉代扬雄所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p><p class="ql-block"> 那人心底的无数行云流水,以无数种方式灵动涌动,当那无数行云流水中的某一,每每有难捺之语,或有灵性之句,捉笔展纸,书写出来,笔笔自然都是发自性灵的心迹,字字都是情感乃至情绪的形态。</p><p class="ql-block"> 言必己出,那是属于那个人的在行云流水天地间的大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个人行云流水天地间的大美,还以其独特线条韵律美,字形结构美和章法布局美而形成独特风骚! </p><p class="ql-block"> 其线条韵律上大都较细瘦,但瘦而不弱,细而不纤,力量贯彻到了锋毫之间,字迹既“入木三分”,铁画银钩,又“珠盘滚动”,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天趣横生。</p><p class="ql-block"> 其字形结构上是正倚交错,跌宕有致,大小参差,长短、粗细随机可变,直线、弧线可任意组合,笔势可断可连,单字中可连笔,数个字可缠绵,一笔一划,皆显了一种线条的墨色之妙。</p><p class="ql-block"> 其章法布局上下笔“横不成行、竖可无列”,自由洒脱,疏密相间,俯仰顾盼,或断或连,大小穿插,长短参差。作品的神与韵,气与势,欹与正之间协调统一。</p><p class="ql-block"> 那人的这“三美”大美出意态万千的翰墨华采,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那个人叫白崇厚,从长城脚下“偏头关”一农家,走进“晋北锁钥”秀容城,曾或仍担任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西晋绥边区历史研究会会长等多职,甚喜书法,作品备受推崇。社会名流志士都尊称他“著名书法家”,但他自谦仅一书法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那人最推崇的当属颜真卿,因为“第一是清官,第二个性上刚正不阿”。并将其“气节”化入他自己的生命及行云流水书法艺术中。淡泊名利而不改初心 。 </p><p class="ql-block"> “把文化融入民众心灵”是他一直的坚持。亲力亲为参加送文化活动,进社区、厂矿、乡村、街道、部队、警营,书写内容是小到家庭伦理,大到治国平天下,通过书法,也拉近了与老百姓心灵的距离。深受老百姓喜爱。“你把人民捧在手心,人民就把你始终放在心上。”许多老百姓无论面前还是背后都喊那人“俺们的书法家”,那人总是慈祥和蔼地微微一笑……。</p><p class="ql-block"> 那个人心满意足地直观地感受到了书法的精致、内涵,感受到了书法艺术就在生活中。“俺们的书法家”以一种素有的姿态向着天空、向着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