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色老区,红色军魂!元月14日至17日,炮三师十二团指挥连老战友刘平,高学典,曾银根,曾宪林,刘 敏,王建华,罗道仁,周春明等一行相聚红色老区江西宁都,与炮三师各团的战友欢聚,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中的展览馆和长征途经地,宁都会议旧址,黄陂镇,洛口镇,洛口村,小源村,山堂村等红色老区旧址,追忆光荣传统史诗,接受长征精神教育,重温红色革命洗礼,百般赞叹,万千感慨,精神熏陶,颇受教育!宁都战友盛情接待,一路高歌,推杯换盏,促膝长谈,夜不能寐!</p> <p class="ql-block">激情入住江西宁都京城国际大酒店,感受宁都战友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刘平,高学典,曾银根,邓梅龙等战友入住酒店的开心瞬间。</p> <p class="ql-block">京城国际大酒店美丽的夜景风采!</p> <p class="ql-block">宁都战友聚会合影名单</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李玉华(陆军学院),曾宪林(指挥连),曾银根(指挥连),刘平(原指挥连老文书),高学典(原指挥卫生员),王建华(十二团指挥连),连理生(三十九团)</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王荣生(十二团六连),周春民(指挥连),罗道仁(指挥连),刘敏(指挥连),黄南生(三十九团),揭振民(十三团),王建新(二0五团)</p> <p class="ql-block">宁都战友聚会全体合影名单,前排左一:李玉华(陆军学院),薛光荣(军属),曾宪林(十二团),曾银根(十二团),刘平(十二团),高学典(十二团),王建华(十二团),连理生(三十九团),邓梅龙(摄影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一:李殷毅(南丰建设局长),王荣生(十二团六连),周春民,罗道仁,刘敏,郭丽(军嫂),黄南生(三十九团),揭振民(十三团),王建新(二0五团)</p> <p class="ql-block">宁都战友接待地一一梅江宴酒楼</p> <p class="ql-block">欢迎战友们!梅宴厅金璧辉煌</p> <p class="ql-block">为战友情干杯!为战友宁都聚会干杯!</p> <p class="ql-block">黄陂战友聚会名单</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罗道仁(十二团指挥连),傅先发(原十二团八连,后调三十九团),王建华(十二团指挥连),高学典(原指挥连卫生员,大校军衔),刘平(原指挥连文书,大校军衔),廖胜财(十二团三连),曾银根(指挥连),曾宪林(指挥连),李殷毅(局长)</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第一</p><p class="ql-block">薛光荣,邓梅龙(摄影师),廖直华(十二团后勤处):黄自财(十二四连)团,刘敏(十二团指挥连),郭丽(军嫂),谢燕兰(黄陂城管),王荣生(十二团六连),廖卫华(十团八连)</p> <p class="ql-block">洛口村战友合影名单</p><p class="ql-block">左一:谢明福(十二团五连),赖啟先(八连),罗政宝(二连),赖爱中(守备二师六团),刘敏(指挥连),罗道仁(指挥连),王荣生(六连),李上横(九连),高学典(军医),刘 平(原指挥连老文书),曾银根(指挥连),曾宪林(指挥连),王建华(指挥连),李艳华(八连),邱会锦(三营直), 李安期(警卫),李殷毅(南丰战友),邓梅龙(南丰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洛口西华大酒店,洛口战友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旧址暨毛泽东、项英、曾山、徐特立旧居</p><p class="ql-block">【简介】旧址是小布镇的龚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3024平方米,2014年修缮。</p><p class="ql-block">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此成立。1930年12月底至1931年2月下旬,毛泽东、项英、曾山、徐特立居此。毛泽东居此期间,整理了《兴国调查》《寻乌调查》,并写下了这两篇调查的前言,填就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半阙。旧址大门外墙有舒同当年手书革命标语两条。</p> <p class="ql-block">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会址位于宁都县黄陂镇山堂村胡氏家庙。</p><p class="ql-block">黄陂山堂胡氏家庙系砖木结构,座南朝北,南北长50米,东西宽26米,青砖风火墙,门面与两侧梢间成凹字形,门首用四椭圆柱立起,用砖斗拱承托门顶,脊角上翘,均塑有兽吻,门面上有石格,格子周围阳雕云卷草纹。祠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雕梁画栋。1982年被宁都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31年2月22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和项英、毛泽东等由小布迁驻黄陂山堂胡氏家庙,积极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做好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应敌准备工作。3月18日至21日,在黄陂山堂胡氏家庙召开了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除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外,还就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进行了首次讨论,但这次讨论未能就战略方针作出决定。</p><p class="ql-block">1931年2月下旬至3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项英和毛泽东驻山堂胡氏家庙。</p><p class="ql-block">此外,1931年6月17日,中共赣东特委在黄陂山堂胡氏家庙成立,特委书记谢唯俊,辖宁都、广昌、南丰、乐安、瑞金、永丰、石城、彭湃等县及宜黄南部地区。</p> <p class="ql-block">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是经江西省委宣传部同意,并报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同意兴建的军事题材专题性纪念馆。2007年10月18日奠基动工,2013年12月23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240亩,分为主馆和外环境两部分。主馆馆体工程占地面积2486平方米,建筑面积5855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面二层、局部三层,纪念馆高度为16.4米,纪念塔高度为30.1米;馆内陈列展览面积3450平方米,展线长860米,分为八大部分;外环境建设面积14932平方米,包含无障碍坡道、广场雕塑、停车场、水池、烈士纪念碑林、游客服务中心、园区山头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主馆展厅紧扣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史这一主线,采用声光电动态演示、3D影像等多媒体技术,以现存的实物展示为主,辅之以图片、文献、模型、沙盘、仿真复制品以及油画、国画、浮雕、版画、雕雕塑等艺术形式,再现了当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填补了我国无全面展示我党我军这段光荣历史纪念馆的空白,是集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交流和教育于一体的现代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所全面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德尔军事纪念!</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参观纪念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漫步在在红色乡村小源村!</p> <p class="ql-block">宁都会议旧址,位于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距县城44公里,原名“榜山翁祠”,始建于清康煕年间,系小源村曾姓宗祠,其东西长21米,南北宽13.5米,分上、下两栋,总占地面积283.5平方米,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32年10月3日至8日间,在此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委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后方中央局成员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和在前方的苏区中央局成员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刘伯承列席会议。这次会议是为解决中央、中央局在后方的同志与中央局在前方的同志,对当时红军行动问题上的激烈分岐意见而召开的,史称“宁都会议”。会后,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共临时中央的决定,正式将毛泽东调离前方,回后方工作。宁都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的重要会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在宁都会议旧址小源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宁都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红色老区江西宁都黄陂宽敞明亮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黄陂上排佑圣阁红一方面总司令部及朱德旧居。黄陂上排佑圣阁系砖木结构,座北朝南,东西、南北长均为20米,分上、下两栋,在第三次“围剿”时被国民党烧毁,现址于30年代末按原址重建,为宗教场所。1982年被宁都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1日至28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及朱德驻此。</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14日,因发生“富田事变“,朱德在这里签发了红军总部红字第7号命令:调整方面军各部队集结地域,将部队移到坪田、安福、砍柴岗一带,红军总部不动。</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20日,朱德在这里签发了红军总部红字第8号命令,命令红一方面军在黄陂、麻田一线集中准备出击敌人。</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24日,朱德在这里签发了红军总部红字第9号命令,命令红一方面军伏击进犯小布之敌50师谭道源部。</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月26日,朱德在这里签发了红军总部红字第10号命令,命令红红一方面军27日围歼来犯小布的国民党军50师谭道源部。</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28日,朱德在这里签发了红军总部红字第11号命令,命令红一方面军横扫左翼之敌18师张辉瓒部。</p><p class="ql-block">黄陂下排廖氏祠堂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p><p class="ql-block">黄陂下排廖氏祠堂又名为“一愚祠”、“益育祠”,座北朝南,南北长143米,东西宽76米,砖木结构,进深二间。2006年4月28日被宁都县列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黄陂会议旧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旧址位于宁都县黄陂镇中排廖屋。</p><p class="ql-block">黄陂中排廖屋系土木结构,座北朝南,东西长18.5米,南北宽12.5米,面阔两间。1977年按原貌修复,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28日被江西省列为第三批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在中排廖屋主持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史称“黄陂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军以上干部及地方党的主要负责人。会议批判了“立三路线”错误,讨论决定了第一次反“围剿”战略反攻的军事部署。12月14日,毛泽东在这里签发了红一方面军关于调整部分部队驻地的命令。12月22日,总前委在这里下达了《八个大胜利的条件》《三十条作战注意》等文件材料。</p><p class="ql-block">1930年11月底至12月下旬,毛泽东居此和办公!</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参观江西水利工程团结水库,这里是罗道仁,周春明的家乡,他们从这里出发,带着老区情怀参军入伍!</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在中央苏区洛口县老地址合影</p> <p class="ql-block">厚重的红色基因一洛口。1933年8月,设立洛口县、为当时全国60个苏区县之一,被《红色中华》赞誉为“最光荣的一县”。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均在洛口留有足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洛口决策指挥,红一方面军多次在洛口驻扎备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曾山率江西省党政军机关、游击部队转移到洛口坚持游击战争近4个月。全镇有开国少将2人,有名有姓革命烈士910名。</p> <p class="ql-block">从十二团指挥连无线班走出来的刘平战友与从侦察班走出来的战友曾宪林,多年未见,激情相拥,畅所欲言,开心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平战友向十二团指挥连战友们敬酒,祝贺战友们宁都相聚!</p> <p class="ql-block">刘平战友与指挥连测地班战友王建华,刘敏干杯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平战友与宁都炮三师十二团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平向宁都战友敬酒致谢</p> <p class="ql-block">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p><p class="ql-block">【简介】旧址是小布镇龚氏家廟,始建于清乾隆年间,2008年由原总参三部(现为战略支援部队)修缮,并复原陈列。</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底至1931年2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驻此。1931年1月6日,红军通过半部无线电台(收报机)在此首次侦收到国民党通讯社消息,标志着红色电波的发源。</p><p class="ql-block">红三军团军团部旧址</p><p class="ql-block">【简介】旧址是小布镇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小布、黄陂、大沽、洛口、钓峰、永丰县上溪等8乡村民捐资兴建。2014年修缮。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内有三官堂、谌母殿、土地祠、白马庙、天蓬、戏台、钟鼓楼等建筑。</p><p class="ql-block">1930年11月底至12月初,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军团部驻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0年11月底至12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驻此。</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中旬,1930年12月中旬,总政治部在黄陂下排廖氏祠堂召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宣传工作会议,研究政治动员和瓦解敌军工作。会议要求红军指战员带动工人、农民都来书写总前委发布的《宣传动员令》中瓦解敌军的12个口号:“欢迎白军弟兄打土豪分田地”、“白军弟兄们,你们在山东、河南苦战是为什么?为什么又来打工农?”、“优待白军俘虏”、“红军中薪饷穿吃一样,白军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欢迎白军士兵下级官长来当红军”、“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的,不要替军阀杀工农”、“白军弟兄自己举出官长成立‘领导’”、“白军弟兄要发清欠饷只有暴动起来”、“医治白军伤兵”、“白军是军阀的军队,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白军弟兄暴动起来,杀尽你们的官长”。</p> <p class="ql-block">宁都黄陂战友热情欢迎从厦门专程而来的刘平首长战友!</p> <p class="ql-block">从指挥连成长走出来的大校刘平,高学典与战友交杯!</p> <p class="ql-block">曾银根,曾宪林与战友碰杯!</p> <p class="ql-block">战友聚会,唱唱军旅之歌,为大家伴奏!</p> <p class="ql-block">战友情深,军魂永恒!</p> <p class="ql-block">战友,军嫂,干杯!</p> <p class="ql-block">赣州战友曾宪林与宁都战友王建华</p> <p class="ql-block">激情演奏,为宁都战友祝贺</p> <p class="ql-block">洛口灵村村老战友邱让华有着浓厚的战友情怀,回到老区家乡,艰苦创业,成绩斐然,为家乡人民捐款慈善,功不可没。他有崇高的军魂情怀,自费收集了富有传统意义的历史物品资料,珍藏欣赏,让我们目不暇接,倍受感动,深受启迪,感慨万千呀!</p> <p class="ql-block">这是邓让华战友的收藏别墅,好不壮观,好不气派,好有魅力!</p> <p class="ql-block">邱让华(前排左四)热情欢迎战友们,情深意重给大家介绍他心爱的收藏物,给我们一次活生生的传统教育!</p> <p class="ql-block">刘平战友与邱让华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辽沈战役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第一次反围剿地图</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第二次反围剿地图</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第三次反围剿地图</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第四次反围剿地图</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第五次反围剿地图</p> <p class="ql-block">历次活动纪念杯!应有尽有!难得可贵!</p> <p class="ql-block">十大元帅雕像,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老军号,老军帽</p> <p class="ql-block">老枪枝</p> <p class="ql-block">老枪枝</p> <p class="ql-block">左起:罗道仁(无线班长),高学典(师级军医),王建华(上士),刘敏(文书),曾银根(老连长),刘平(大校军衔),王荣生(炮班长),曾宪林(老侦察排长)</p> <p class="ql-block">黄陂酒店,摄影师邓梅龙,王荣生,廖直华,王建年</p> <p class="ql-block">高学典与王荣生,王建华战友</p> <p class="ql-block">曾银根与黄陂战友廖直华!</p> <p class="ql-block">欢迎来江西宁都黄陂</p> <p class="ql-block">黄陂位于宁都县西北部,自古以来就是宁都重镇。苏区时期是宁都县最早建立农村党支部的地方,是宁都苏区前期的革命中心。坚实的革命基础,优良的人民条件和地理条件,使黄陂成为中央苏区最早的巩固区域之一,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的核心地区。开创了红军地方军需保障、苏区文化教育、人民战争先河,确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发展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1972年12月12日,邓小平在参观考察宁都黄陂时说:"宁都是个好地方,是反"围剿"的中心,很重要,对中国革命贡献很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曾银根老连长高唱《战友是什么》,高学典战友萨克斯伴奏!</p> <p class="ql-block">曾银根与李玉华战友合唱《为了谁》,刘平战友与高学典伴奏!</p> <p class="ql-block">王建华与李殷毅局长!</p> <p class="ql-block">曾银根,曾宪林,刘敏,王建华</p> <p class="ql-block">刘平,高学典,刘敏,王建华</p> <p class="ql-block">刘平,罗道仁,揭振明,王荣生</p> <p class="ql-block">刘平与宁都战友连理生(三十九团),揭振明(十三团),黄南生(三十九团)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平与王建华,刘敏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平与黄陂战友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咱俩都是属猪滴!</p> <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二对军嫂,江西赣州战友李玉华,薛光荣,福建三明刘敏,郭丽在红色老区宁都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敏,郭丽与王建华,廖敏玲夫妻在酒店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建华与刘敏,一个从江西宁都出发,一个从福建三明出发,同年入伍,同个连队,同个班组,同时赴广西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生死相依的好战友在宁都相聚!百感交集,亲密无间!</p> <p class="ql-block">罗道仁,王建华,周春明,刘敏四位同年入伍,同年参加自卫还击战的战友在宁都火车站激情相会相送,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视频之一:战友们相聚,共同齐唱《战友之歌》,歌声嘹亮,战友情深!</p> <p class="ql-block">视频之二:刘平,高学典,邓主席,李局长带着萨克斯,长笛,口琴等为战友聚会助兴!刘平战友演奏,曾银根,周春明战友激情演唱《雁南飞》等歌曲!</p> <p class="ql-block">视频之三:《为了谁》,为了战友大团聚,为了战友情谊深!曾银根连长与陆军学院战友李玉华合唱《为了谁》!</p> <p class="ql-block">祝频之四:《驼铃》激情演奏,情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视频之五:战友们雄纠纠,兴致勃勃走在酒店迎宾梯!!</p> <p class="ql-block">最光荣的一县一一洛口</p> <p class="ql-block">三百一十年的大樟树,见证老区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老区人民的福份,相别在新建的宁都车站!</p> <p class="ql-block">感谢宁都战友们!致敬亲爱的宁都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祝贺宁都战友们聚会圆满成功!衷心感谢宁都战友们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祝炮三师战友们龙年大吉!身体健康!阖家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