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国殇墓园东侧,占地面积14677平方米,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是深受海内外华侨华人、台湾同胞和二战盟军友人及后裔广泛关注的纪念馆,也是云南省最先建成的“十二五”期间十二个重点标志性文化建设项目之一。2014年7月,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所办公室授于滇西抗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同年,纪念馆与国殇墓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p><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主题鲜明、内容精实,对研究和再现滇西抗战历史、缅怀先烈、祈愿和平、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馆舍建筑采取框架结构,成“V”字形,寓为胜利之意。馆内收藏抗战实物10万余件,展出实物18000件、图片1500多张。展厅采用多空间立体布展的办法,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凸显了陈展效果和感染力。展厅共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七个部分。纪念馆西侧建有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全长133米,镌刻着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姓名;纪念馆东侧建有警钟广场,于2014年8月15日开放。</p><p class="ql-block"> 历 史 回 顾 </p><p class="ql-block">1942年春,日军进犯缅甸。中国政府为保滇缅公路的畅通,应英国政府之请,派遣十万远征军急驰援缅,重创日军。4月,战局逆转,中国远征军一部西撤印度,一部辗转回国。日军进犯我西南国门。1942年5月10日,日军占据腾冲,我国怒江以西国土相继沦陷。</p><p class="ql-block">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急赴保山,鼓动军民,坚守怒江,形成了敌我隔江对峙之势。日军在沦陷区内烧杀淫掠,平民惨死九万余人,房屋被毁二万八千多间,损失财产七千三百九十四亿多元,损失粮食三千二百余万公斤。</p><p class="ql-block">滇西各族同胞不甘沦亡,毅然奋起,展开游击。他们配合军队,内惩汉奸,外御强敌。远征军重振旗鼓,司令长官卫立煌率十六万英勇将士驰赴保山,于1944年5月策应驻军缅北作战,兵分两翼,大举反攻。</p><p class="ql-block">右翼二十集团军,以霍揆彰为总司令,率第五十三军、第五十四军及预备二师等部,于5月11日强渡怒江,血战九日,向侵腾日军发起攻击,合围腾冲城。日军盘踞该城,我军不顾牺牲,前仆后继,猛烈攻城,经四十余日激战,于9月14日全歼顽敌,收复腾冲。</p><p class="ql-block">左翼十一集团军,以宋希濂为总司令,率第二军、第七十一军及第六军新编三十九师等部,于5月29日强渡怒江。我军炮兵和空军轮番轰击都未能全催。新编二十八师拼死赴难,激烈鏖战,伤亡惨重。继调第八军接攻松山,次第攻下滚龙坡和大垭口后,暗掘坑道数百米直达敌堡之下,以三吨TNT炸药将山巅敌堡炸毁,顽敌灰飞烟灭。这场战役历时九十余天,最终于9月7日收复松山。与此同时,敌我激烈争夺龙陵。11月3日,残敌向芒市狼狈逃窜,龙陵光复。</p><p class="ql-block">腾龙既复,两翼并肩西进,相继克复芒市、遮放。1945年1月20日,收复畹町。至此,滇西失土全部光复。</p><p class="ql-block">滇西战役,历时8个月16天,共歼日军二万二千六百多人,我军伤亡六万四千八百六十余人。</p><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开创了全歼日军的范例,也开创了收复国土的先声。国人深受鼓舞,盟国为之振奋。滇西人民功不可没——仅保山地区就出动支前民工二十多万人,修公路,建机场,筑工事,运军粮、送弹药、抬担架,牺牲民工二万四千六百多名;海外侨胞爱国爱乡,出钱出力,共赴国难。</p><p class="ql-block">中国军队和滇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不甘沦亡,为正义献身,为和平而战。其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爱国精神光照日月,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腾冲是中国最有骨气的城市,拒绝日方10亿投资,拒绝为日本人提供服务和住宿,坚持让日本人在此下跪80余年。</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自网络,感谢作者。</p><p class="ql-block">图片本人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