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书香,快乐成长

童话里的公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备受语文老师青睐。本学期,我们根据课标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较高质量的完成阅读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一:阅读《童年》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另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假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但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廖沙暗淡的童年岁月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带给了小阿廖沙一生的爱和感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为了让孩子们快乐的读,认真的读,有效果的读,首先设计了《童年》导读课,通过作者生平介绍、读目录猜故事等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读完后进行知识竞赛,为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颁发奖状,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希望孩子们通过一次次任务驱动,爱上阅读,坚持阅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二:走近鲁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上最后一个单元我们跟随教材一起走近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学习了两篇鲁迅写的文章、两篇写鲁迅的文章,使同学们对鲁迅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句“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加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需要借助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学生每天都会走近鲁迅的生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鲁迅一生最真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文字改变国民精神。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一年四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号召。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1927年9月底,鲁迅到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鲁迅的“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组成,上海各界敬献的“民族魂”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侄女周晔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回忆道: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伯父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通过课文学习和资料搜集,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后来,鲁迅著作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为传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是孩子们做的手抄小报,整理搜集了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孩子们不仅仅认识了鲁迅这个人物本身,更从他身上学到一种忧国忧民、奉献他人的伟大精神,我们要从小树立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力量的远大志向,培养家国情怀。尽管我们能力有限,不能和鲁迅一样有着唤醒国民精神的能力与责任,但我们仍然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三:撰写优秀读书笔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赖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于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就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读书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下面是孩子们本学期撰写的读书笔记局部掠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进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阅读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阅读,人生才更精彩!</p>

鲁迅

读书笔记

阅读

读书

学生

孩子

童年

知识

单元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