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选后的国民党将何去何从?

水墨君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4年1月13日,台湾地区的选举落下了帷幕,民进党推出的“赖萧配”赖清德、萧美琴以大约40%的选票当选正、副领导人,打破了“钟摆效应”的魔咒。国民党推出的侯友宜、赵少康得票33.49%,民众党的柯文哲、吴欣盈得票26.46%。虽时隔多日,还是想写几句话,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span></p> “双独”组合当选台湾的确领导人 <font color="#ff8a00">  蓝白合破局后,“赖萧配”当选已在预料之中。究其原因,除了美国直接下指导棋,强力介入台湾地区选举外(指派萧美琴回台参选),个人觉得,最主要因素还是台湾在陈水扁及蔡英文执政期间长期一味的推行“去中国化”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民进党长达十几年的洗脑下,台湾年轻世代的国族认同已发生质的改变,造就了一批所谓的“天然独”。台湾的统独光谱偏绿的基本近40%,这也是绿营的基本盘。不管民进党做得有多烂,有多糟糕,一到选举,这部分的票铁定投民进党。</font> <font color="#ff8a00">  蔡英文执政的8年,民进党的高端疫苗弊案、论文抄袭、进口莱猪、鸡蛋风波,尤其是不断爆出的高层人士桃色事件等等严重动摇了民进党执政的基础,导致台湾社会逐渐形成了下架民进党的主流民意。选举前夕,在邱毅教授等有识之士的爆料下,赖皮寮事件更是延烧不断。这些本对蓝营选举极其有利,可蓝营就是无法抓住机会,硬生生又错过了一次绝佳“执政”机会。</font> 赖皮寮正面图 赖皮寮背面图,树木葱茏,花木扶疏。 <font color="#ff8a00">蓝营败选虽有一些外在客观因素,但与本身的运筹过程也有直接的关联。首先,国民党内部的初选就存在问题。朱立伦受8年前“换柱”风波影响,不敢再批战袍,但一味根据个人喜好设定的初选方案直接导致蓝营内部出现较大分歧。国民党推出的侯友宜是真正的“最强母鸡”吗?显然不是。侯友宜除了形象不佳,不善言辞,根本不具备地区领导人的气质与魄力。如推出韩国瑜、郭台铭或台中市长卢秀燕,或许就是另一种结局。其次,国民党选战策略有待创新,理念的阐述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更未能吸收中间选民的选票,导致大量选票流至柯文哲阵营。从本次的得票比率也可以看出,民进党得票约40%,说明有60%反对民进党的,但国民党得票还是没有实质性突破。</font> <font color="#ff8a00">好在关键时刻,国民党一些大佬以大局为重,纷纷挺身而出展现团结之气,否则国民党会输的很惨。这次选举虽败,但要感谢马英九、吴伯雄、王金平、连家父子、萧万长、洪秀柱等一众元老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谢韩国瑜市长不计前嫌,抛开个人恩怨大力辅选,带领全台湾的韩粉归队。同时作为副手参选的赵少康也功不可没。赵少康充分发扬了其媒体名嘴能言善辩的优势,增加了国民党的曝光度。</font> <p class="ql-block"> 韩国瑜抛却个人恩怨,全力为侯友宜辅选站台</p> <p class="ql-block">  赵少康能言善辩,巧石如簧,弥补了侯友宜的短板</p> <font color="#ff8a00">  败选后的国民党将何去何从,这是他们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br>首先,国民党要充分利用“立院”第一大党的优势,联合其他阵营全力阻止民进党的胡作非为,全力纠正民进党前些年不公不义的做法,削弱绿色恐怖氛围,起到真正的制衡作用,从而赢得岛内的民意支持。否则,国民党真正要被边缘化了。<br>其次,国民党要坚持自己的党纲党魂,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不能随民进党起舞失却自身的价值观与方向。其三要大刀阔斧改革,破除利益集团思想,内部要加强团结,不可始终给人以“外斗外行,内斗内行”的不良观感。</fon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