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平台运行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是起步阶段开局尚可,但估计不足受到干扰。</p><p class="ql-block"> “新知盈育价值,学习开创未来”。第一阶段本来应该围绕上述思想开展工作。重点搞清楚公共网络的新知是啥,价值在哪,如何实现。怎样把云钱包的模拟场景作用发挥的恰到好处。虽初心不错,但因一些人的格局不大鼠目寸光短,愣把一个未来的事情搞成了现实版的金融平台。对公共网络运作的复杂性估计不足,有点急于求成。总觉着公共网络的逻辑通透,不难理解,只要识数,通情达理,三十一天就能搞定。使有些没有底线的人,恶意炒作虚假宣传,放大了平台很不成熟的金融属性。加上互联网金融在全国一哄而起鱼龙混杂,监管人员对公网又很不了解的复杂背景,暂停和托管成了不得已的最后选择。</p><p class="ql-block"> 二是运维团队更换频繁,客观影响了队伍稳定。</p><p class="ql-block"> 三个运维团队在公网建设不同阶段先后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受认知局限,失误和偏差也在所难免。我不是运维成员,也不了解核心圈内发生了什么,只通过表象谈点感觉。</p><p class="ql-block"> 第一届运维团队的主要功绩是实现了公网从无到有。他们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通过云钱包完成了启动资金的原始积累,构建了公网平台和新零售商城。集结了八百万的学者。受得了兰考等几个县一级政府的关注。第一次在世界(北京)互联网大会上进行了推介和交流。 </p><p class="ql-block"> 如再能在理论宣传和组织框架建设上多下一番功夫,把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到极致,也许更好一些。</p><p class="ql-block"> 原来建的公网商城托管移交时不翼而飞不知何因令人困惑。总得印象,苏总在万事开头难的背景下配合高金波先生付出了很多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托管期间的运维团队为平台稳定,纠正偏差,保留骨干,大浪淘沙做了不少工作。但确实感到有些运维人员对公网的理念并不完全清楚,若明若暗,似是而非。平台由假金融属性改为新知识属性后,本应把丰富公网新知识内容作为重点来抓,遗憾的是仅把一些红色内容充实了一些。我不是说红色内容不该增加,而是说完全可以在App另辟蹊径。和公共网络新知识混在一起,实属属画蛇添足词不达意,干扰了对新知识的学习宣传。若用通俗简练的语言推出一套【公网知识百题问答】,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p><p class="ql-block"> 另外托管运维团队个别人的言行也不敢恭维。犯了好的企业都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领导出来”的大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是针对体制人员和精英群体如何发动研究不够,办法不多。 </p><p class="ql-block"> 公共网络是依据自然法、宪法、马克思主义和党中央对新时代的要求提出的。互联网三要素归属人民(消费者)天经地义;智能化匹配八二股比也顺理成章;科技创新(软件和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无法逆袭;消费者联合主导世界,更是客观要求。通过互联互通,开启订单服务,最终杜绝恶性竞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更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p><p class="ql-block"> 这些基本逻辑并不复杂,很多百姓都能看懂,但我们的公务员,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和企事业负责人却视而不见装聋作哑?难道他们是觉着党和政府没直接组织的缘故?有常识的人想一想,宪法会允许吗?在关系到财富重新分配的敏感问题上,为防止腐败,公平公正,政府除了政策引导,当好裁判,交给市场运作还能怎样?</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这些群体中确有一些靠金钱权势上位的无能之辈,弄不清看不懂,但大多数并非如此 。确实不乏各类人才。在这个藏龙卧虎的群体里,少数人因长期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养成了不敢担当,唯命是从,溜须拍马,谨小慎微的毛病。当然也肯定有不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同志。只是激情还未点燃。如果继续让甘心臣服,认知腐朽的人占着位置,至信息时代商业民主必然发生的情景于不顾,至国家七部委联合行文发展数字货币通证经济的政策导向于不顾,至公共网络平台被国家通证经济行业协会聘为副理事长单位的事实于不顾,至国务院最近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于不顾,至公共网络 2023年被授予共同富裕创新先进单位的荣誉于不顾,循规蹈矩,缩手缩脚,继续奉行那套“参谋,首长之兵亦,有令遵而行之,无令坐而待之,功过荣辱与我何谓”的处事哲学和消极态度,无论你的过去多么辉煌,终将在百年大变局中被无情淘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