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成功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在自己擅长和优势的方面持续努力即可。</p><p class="ql-block">一事不顺不意味着万事不顺(马克·莱诺《觉醒之书》)</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关键宗旨是:强化生活中好的方面的愿望。</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家的一个困惑是:为什么消极信息对人们而言比积极信息更强有力?</p><p class="ql-block">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应该面向所有人,而不是少数人。</p><p class="ql-block">用坏的交换一些好的</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所带来的变化,它们类似于人们在成功的心理治疗中所经历的过程。既能够把一些消极的思想和行动转换成更为积极的思想和行动。</p><p class="ql-block">解决一个基本困境:坏比好更强大</p><p class="ql-block">我们回顾文献发现,坏的事情——不管是父母、情绪或是反馈——比对应的好事影响更大。我们也容易形成坏的印象而不是好的。</p><p class="ql-block">坏的刻板印象比好的刻板印象形成的更迅速,更能抵制反面证据。类似的,我们更有动机回避坏的自我参照反馈,而不是追求好的反馈。鲍迈斯特及其同事下结论说“坏比好强大”的例外情况非常罕见。</p><p class="ql-block">我们把希望作为好的例子,把恐惧作为坏的例子来讨论这一重要问题。作为相反的系统,希望和恐惧类似于其他对立过程,例如获得对防卫、接近对回避、行动对保持。</p><p class="ql-block">在比较希望和恐惧时,把希望看作伴随着积极情绪的审慎的认知活动,而把恐惧看作在非常紧张的环境中突然出现的更自动化的情绪,这样做是有用的。</p><p class="ql-block">希望和恐惧在脑的不同水平运作。</p><p class="ql-block">勒杜还发现,恐惧在脑中的情感编码经常没有达到意识水平,因此,由于恐惧不一定反映在意识知觉中,它不必经历任何“矫正”过程。</p><p class="ql-block">低通路包括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相对较短的联系(丘脑到杏仁核)这一低通路产生对威胁刺激的恐惧反应发生在觉知之前。</p><p class="ql-block">高通路包括与希望思维有关的联系(丘脑和杏仁核及皮层)发生在觉知之内。</p><p class="ql-block">恐惧的目的在于保护生命和维持原状(内环境稳态)。从边缘系统(情感情绪)到皮层结构(理性思维)有很多恐惧联系,它有可能比未来导向的思维更强大。使恐惧力量扩大的是,它可以通过多种人类记忆诱发长时间的恐惧体验,扩展了相关联的心理网络,从而造成高估它的普遍程度和重要性。由此,恐惧限制了认知加工,并且通常增加了我们回避风险的倾向。因此,恐惧是保护性和防御性的,让我们对新视角不那么开放。</p><p class="ql-block">与恐惧不同,当我们想象具体的目标是未来导向思维(希望)在起作用。未来导向的思维包括可视化和预期。来自这些思想的情绪通常让我们感觉良好。恐惧中情绪是核心。与此不同,在未来导向思维中,情绪体验是次要的。未来导向思维反映的是认知评价,即我们在目标追求活动中做的有多好。因此很明显,积极情绪在未来导向思维中起的作用比在恐惧中大,而消极情绪在恐惧中占主导。</p><p class="ql-block">在进化方面看,早期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为了生存下去,可能更多依赖于把基于恐惧的思维过程传递给后代,而不是传递未来导向的思维。</p><p class="ql-block">从早期进化来看,这一论点是有道理的。因此,随着物种的进化,我们今天的进步可能需要侧重一个不同的方面:即我们要注重培养希望,而不是让恐惧主导我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正在严得关注</p><p class="ql-block">媒体给予了积极心理学观念多少关注?重复第一章中的发现很重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让他们的工作在这一领域内泛滥,像某些人抱怨的那样。但是,积极心理学中所做的工作确实引起了该领域内外的人注意。</p><p class="ql-block">另一个令人鼓舞的标志是,在2006年1月,罗伯特·埃蒙斯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杂志》开始发表仅关注人类优势和积极情绪的研究。</p><p class="ql-block">媒体对积极的关注与一句古老的格言背道而驰,即“坏消息让报纸卖的好”。当本书作者就这一现象询问报纸、杂志和电视从业者时,他们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公众开始厌倦这些没完没了的坏消息很关键的一点是: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应该对他们的研究发现做出谨慎的断言。</p><p class="ql-block">不仅新闻媒体渴望对人们的积极看法,普通人也受优势取向吸引。这些反应可能表明,人们确实厌倦了之前的病例或弱点取向这一事实。或者,也许人们从内心赞同总体的优势取向。不管怎样,它揭示了普通人对积极心理学原则的开放态度。</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全球现象</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诞生的现代推动力来自马丁·塞利格曼。</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继续在全世界开展,因为这些观点和发现对所有人都很关键。我们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益处应该为全世界的人们所用。</p><p class="ql-block">为多数人而不只是少数人</p><p class="ql-block">与心理学的总体情况类似,积极心理学迄今强调的一直是个体而不是社区。事实上,20世纪晚期被描绘为“自我一代”的时代。因此,考虑到这些事情通常是周期性的,是时候转回群体了,探寻什么对多数人而不仅仅对一个人有益。</p><p class="ql-block">传统上重视的目标包括赚钱、成就以及身体外表。我们在其它地方提到的,还应该重视:1、关心他人;2、生产持久和可靠的产品;3、发明新产品;4、实施基础和应用研究;5、提升工作场所和其他地方的安全。通过鼓励人们追求更多的目标,我们让更多人有可能体验与达成这些期望目标相关的益处。</p><p class="ql-block">增加多数人机会的另一种方法是更重视长远目标。不幸的是,短期目标经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多数人的积极心理学可能还需要延迟满足,而不是“现在得到我的那一份”。并且长远和宏伟的目标可能使得几个人必须作为一个集体聚集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多数人的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目标是:改变我们对老年人和老龄化的态度和行为。人们普遍认为老年人应该被“强制退休”,要改变这一看法,我们必须为他们持续的贡献和严谨的心理活动提供更多机会。人们应该记住,老年人是唯一一个我们所有人随着年龄增加都将加入的少数群体。最重要的是能力随年老而丧失的预言自我实现,多数人的积极心理学应当对抗这一预言。这将会防止所谓的心理衰退,即随着年老产生的不必要的心理能力退化。</p><p class="ql-block">多数人的积极心理学的最后一个目标是保护公有物。因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做些事情来约束使用它们的个人主义者愿望,它们很快会被耗尽。积极心理学将引导人们如何合作和共同行动来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以较小的单元一起工作,人们更有可能合作和为他们的个体行动负责,从而保证能够为我们的后代留下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中的年轻人和教育</p><p class="ql-block">要使未来的学生在研究和实践中采取积极心理学方法,教育是很关键的。</p><p class="ql-block">发现自己的标志优势、选择与个人才干匹配的工作、保持健康、成功老年化!</p> <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就像温暖的炉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