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照片. 难忘昔日情

达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前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达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父亲97岁了,每日看电视、玩微信、下象棋、读书、写诗,不亦乐乎。空闲下来时,他也常常念叨着当年的老战友、老同事。今天,他在整理旧作时,翻出一页2008年左右写的文章。他很激动,又跟我讲起了当年的故事。此时,我突然想起陆游写过一首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或许我父亲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就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我父亲现在跟我住在一起,文章落款处的通讯地址以及电话号码都已变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任志文、李桐华, 你们在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张旧照片. 难忘昔日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朱 兆 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张旧照片,突然出现在我眼前,好一阵惊喜过后,一串串往事又倏忽涌上心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上, 三位解放军军人。右边是李桐华, 居中是任志文, 左边则是我本人。1950年秋,我们三人都在西北军区直属通信营第二连任文化教员。一年之后, 我调军区直政宣传科工作。不久,通信营从军区所在地的兰州,移驻西安。1954年夏,我从兰州到了西安, 在“娘家”(即原部队)住了两天。老战士们拥抱着我, 那亲切劲真感人! 至于跟任志文、李桐华, 则是战友重逢, 叙旧情, 谈理想, 更好象整个世界都拥抱在我们怀里。此时,任志文已调团政治处,李桐华经组织批准考上了北师大, 我也准备转业了。于是, 临别时拍了一张合影,时间是 1954年6月22日。照片洗出后,我还撰了一段话。经过漫长的岁月侵蚀,照片已经发黄, 反面那密密麻麻的字也已模糊, 但还是能够辨认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三人, 一个来自祖国的中原,一个来自关中平川,一个来自辽远的南边.是革命的友谊,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于今, 为了祖国的需要,我们又不得不分离。当回忆起那些珍贵的日子,心里头有着无限的依恋。但我们有个共同的崇高理想,愿分手后,别让山山水水隔断了我们的友谊。更别忘记我们在一起的誓言: 朝着社会主义顶峰,奋勇前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年轻人的话, 虽显得稚嫩, 但思想感情是真挚的。当年我们三个知识青年,投身革命的洪流, 在解放军的最基层,度过了一段永远难忘的日子。记得1950年,我们在西(安)兰(州) 公路上架设军用电线。西北高原的冬天,特别是六盘山华家岭一带,地势险峻, 狂风呼啸, 我们每天怀揣着两个馒头在外面架线。中午吃时,馒头冻得又冷又硬,而四周又渺无村庄, 只能就着水壶里的凉水咽下去。我们和战士们一起抬电杆,背电线,爬山越谷。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戴着脚爬子, 腰系保险带,爬到电杆上去印号码。干完一天,精疲力竭。有时脚、手都被石头、树杆擦伤,衣裳也染上血迹。但傍晚回到驻地,又帮炊事员挑水劈柴,还收集战士们的先进事迹, 搞宣传鼓励。晚上或雨天就教他们学文化。那时候,我们凭着一个执着的信念,舍弃个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岁月悠悠, 五十多年过去了! 当年的年轻小伙,而今成了皤然老翁。亲爱的志文、桐华, 我的好战友,好同志! 你们现在哪儿? 我相信,我的朋友都仍然健在。对人生的追求, 仍然一如往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通讯处: 湖南湘乡 中色三建一公司 邮编:&nbsp; 4114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宅电: 0732—678990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