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今天,抹不去的伤痛和武汉悲壮封城记忆!

泷飏

<p class="ql-block">  四年前的今天,武汉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城市疫情,形势急转直下、异常严峻。</p><p class="ql-block"> 那天凌晨,一纸第1号通告,让全市一千多万人口瞬间静默、在凌晨突如其来的实施了全城战时管控、自我沉默、自我消化、足不出户、自我牺牲,悲壮封城。</p><p class="ql-block"> 武汉的疫情,突然爆发、来势凶猛、铺天盖地,让人们始料不及。市民们已经感染了的,无法、也来不及救治,控制传染源、封在那里自求多福,不能殃及他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人们自此闭锁家中,开启了近80天的特殊居家生活,同时也涌现了诸多封城期间武汉市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守望相助、真挚动人的群体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距离武汉大疫情中在全国臭名远扬的汉口华南海鲜市场两公里、距离武汉市第一个救治和发现新冠肺炎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仅300米。在武汉封城的那段疫情高峰期、全市的热线电话完全是日夜打不进、医院的病床求遍了关系抢不到、新冠碰上了谁,就是谁倒霉的日子里、如果一旦感染了,治愈基本上靠自身免疫力去抗命,因为治疗新冠的特效药尚未研发到位,生与死都只能由上帝去翻牌子。人们提心吊胆的置身于死亡的恐慌笼罩之中。那段时间,几乎听够了救护车的呼啸、见多了殡葬车的穿梭。</p><p class="ql-block"> 仅以自己居住的小区实际发生,可以窥见疫情的严峻。所居住的大楼378户,高峰时期,确诊和疑似重症的一个接连一个。大楼的北面空中直线距离百米远、是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区、南面紧邻的是被政府征用、住着隔离人员的维也纳酒店。空气中弥漫的是混合刺鼻的怪味和浓浓的消毒水的气味。业主们困在家中,不要说开窗户通风透气了,一个个窝在家里就连深呼吸都不敢有一个,唯恐那恶魔,通过空气传播缠身!21楼的王女士不幸感染了,实在排不到床位,不得已只能每天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头部两只无奈的眼睛,半死不活地艰难挪动腿步,挣扎着到几百米外的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吊瓶;6楼的一对恩爱老夫妻,妻子在疫情还没有爆发前到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做了一个普通手术住院,却丝毫未料到会在住院期间倒大霉,老伴感染了新冠。爹爹每天含着眼泪进进出出小区,时时刻刻担心老伴儿的安危。看到老人的悲景,我们也是鼻子发酸、无可奈何,一脸茫然。好在老人家命大,经过抢救治疗后甩脱了死神、挽回了一条生命;隔壁维也纳酒店四楼的一个角落房间里,住着一家三口,他们是抢前护送感染了的亲人到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抢救,结果病人死在了医院,送病人来的三个人全部感染确诊,一起封闭在酒店的一个房间里隔离;正月初几的一天,也是住在6楼的一个住户,突然连续慌慌张张的跑出跑进,赵经理和值守人员了解情况后得知,他家里的老人已于正月初几的在家中去世。由于封城,亲友们无法过来帮忙,加之时值相关行业超负荷运转,联系不到火化和安葬。其想尽办法,死者的遗体都无法送出。最后还是通过熟人和社会关系、几乎经过了一个星期,才得以穿越长江、汉江,从武昌过汉阳,请来一辆殡葬车,伤心欲绝的把老人的遗体拖走。站在幽灵般的黑色恐怖殡葬车附近的我和赵经理,同时目睹那种生离死别的凄惨,也是心中难受、催人泪下。</p><p class="ql-block"> 当年3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疫情中考察武汉的当天、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并播出、在ICU重症监护室持续抢救时间最长、最终从死神手中逃脱来的刘玉霞,也是住在我们大楼的18楼。她持续高烧不退,因无法入院而隔离关在家中、经过多方呼吁努力、9天9夜后才好不容易由社区于凌晨两点用救护车送进了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悲哀的是,当时党委书记李俊和社区干部小舒凌晨亲手帮扶送刘玉霞上救护车,其后不久,小舒却也被确诊,住进了刚刚抢建起来的雷神山医院。武汉人当时身上和心中有多痛,只有我们耳闻目睹的经历者更清楚。</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期,不仅家庭的基本生活物资紧张,由于所有商业和服务业封停,就连能出去理个头发,都是可望不可及的豪华奢望。多少人计划在年节前理发、封城前未来得及理发的,封城后一连几个月没有办法剪头,个个头发长得象犯人似的。我自己的头发也是从昆明留回武汉理,结果封城了没有理上。后来因时间太长,头发长得几乎把耳朵都包住了,导致了牙齿上火,疼痛难忍、好在女儿车牌有红色通行证、流动方便,便跑到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枪兵把守威严大院里,好不容易把发头发给剪掉。 </p><p class="ql-block"> 那段只有战争年代才特有的生离死别战时感受,至今挥之不去、难以忘却、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封城前两天从昆明工作地回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武汉似乎风平浪静、秩序井然</span></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月21日、我在武汉封城的前两天,乘坐东航航班的晚班机,从昆明工作地回到了阔别近一年的武汉,准备在老家过年。早在昆明未回汉前,自己就已经耳闻、并从网上看到了大量疫情信息,均显示这一波大疫情,世界人民认为中国是疫区、中国人民认为武汉是疫区、武汉人则认为汉口是疫区。汉口的疫情重灾区则在华南海鲜市场以及最早发现和收治确诊病例最多的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域。而自己武汉的家,恰恰是位于闹市中心的汉口,是当时疫情中心的中心。故在返汉前的想象中,自己预想中的武汉,应该是森严壁磊、住家附近应该是更加戒备森严。</p><p class="ql-block"> 可是回到汉后初见武汉的实情,感觉疫情并不象人们传说中的那么紧张。完全出乎意料的是,武汉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秩序井然,市民似乎心情轻松,生活秩序正常。观察公交、地铁上戴口罩的人数,也大约只有出行人员的一半,武汉人民还真的是如同传说中戏讽的"全世界都知道武汉被隔离了,只有武汉人民不知道武汉被隔离"、比省外的人过得还轻松、在开开心心的办年货、准备过年。</p><p class="ql-block"> 因想抢在政府机关放假前办理好护照更换手续,回汉的第二天上午一大早,我就赶到了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只见市民之家的办证大厅内工作台上,所有的工作人员竟然无有一人佩戴口罩,反倒是我一个从外省回来的人,紧张兮兮地全副武装,戴着大口罩+护目镜,只差穿上防护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大厅的氛围让我心里感到纳闷和奇怪,于是,拿出手机随手在现场拍了几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口罩正常接待市民的工作照片,准备发给省外关心自己的朋友们介绍武汉的疫情状况,以减少朋友们的担心。不料我的拍照动作惊动了公安局办证大厅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引来了负责人询问。在我向办证大厅负责人介绍外省人对武汉疫情的传说和武汉的实际反差情况几分钟后,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突然向全体工作人员发放了口罩、大厅里的所有工作人员一瞬间全部戴上了口罩工作,一下子就使疫情气氛骤然增加。</p><p class="ql-block"> 从出入境办证大厅出来,我乘车去了自己医疗对口的市级三甲医院,准备开一点常备药,节后返岗时带回昆明服用。可到了医院附近随即感到气氛不对劲。刚挤进医院的大门,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武汉疫情的严重性。院区内里里外外聚集了从未有过的大量恐慌密集人群,尤其是大厅、门诊内的过道上,几乎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人们在那里无奈、无助的挤着、叫着,多是有气无力、甚至气息渐绝。沿过道的墙角边,坐地或躺着的那些实在无力支撑自己站立的人,更是让人感觉凄凉。病人们相互交流说,医院几天前就是这样了,无论来多早,都是挂不上号、看不了病;无论病情多严重,都绝对是别奢望有病床住院。见状,我深感恐惧,立马挤出、火速逃离医院,直至回到家里还心有余悸。</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才意识到人们对武汉的疫情评价,不是虚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始料不及 突然封城</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距离农历春节还有两天时间。1月23日凌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第1号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封城!</p><p class="ql-block"> “封城”消息发布时,人们还都在睡梦中。早上一觉醒来,大武汉已经封城了。女儿在封城后更需要上班,我陪同她往单位时,见宽广的马路和城市大街上,昔日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已空无一人,大街小巷和宽广的马路上不见人影,仿佛是一座经历大浩劫的巨大空城。偶见几个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路人,也都是行色匆匆。</p><p class="ql-block"> 我随手定格了几张途径街道和大马路上的实景发到微博,展示武汉人民对政府封城通告的高度配合与自我牺牲,收到了关注武汉疫情朋友们的热烈反应。主动联系过我的,还有国际友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从封城当日至武汉解封,始终坚守抗疫第一线,与众多疫情中的逆行人同行</span></p> <p class="ql-block">  突如其来的封城,给武汉人民的精神压力超大,人们一度陷入了极度的恐慌。随后而至的封楼封户,社区一线的工作压力、城市秩序和居民生活物资保障,都成了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居住的这一栋楼有378户,其中还有好几个欧、非洲外籍人士暂住。担任着小区业委会主任的我,同样深感责任重大。从封城的第一天起直至武汉解封,自己全部都在抗疫最前沿与疫情逆行者同行,偷不出半点时间在家里躲避。更何况,作为一名老党员,在这种战时状态的关键时刻,更要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成为抗疫群众心中的定海神针。坚守抗疫第一线,做疫情中的逆行人,是自己此时此刻责无旁贷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封城没有几天,小区物业经理的儿子爱护和担心自己父亲的生命安全,不让他的父亲出来冒险上班了。那天早上,物业经理到岗后突然婉转的对我说,疫情太严重了,人人都在躲避、个个都在担心。他儿子为了他的安全坚决不让他上班,同时也因此当面提出了辞职。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一听当时就愣住了。物业经理是一个十分敬业的老物业,组织能力强、队伍带得好,此时如果物业经理走了,物业的保安、保洁队伍群龙无首,队伍如何稳定?小区的防控、生活垃圾清运,如何保障?我了解物业经理是一个有血性、有正义感的人,平时遇到险情都是临危不惧、曾当街只身擒凶、曾在小区勇抓外省流窜盗贼,长江日报报道他的事迹时誉其为"拼命三郎"。在给他讲了政治高度和战时管理要求后,我一改平时温和处事的婉转表达习惯,严肃的直接对他说,你现在是一个带兵人,在战时管理状态下如果走了,就是一个可耻的逃兵,是当勇士还是当逃兵,何去何从你自己决定。并且掷地有声强调,你如果在这个最需要你的关键时候逃了,疫情过去了就不要再出来混,任何单位都不会欢迎在战时状态下脱逃的逃兵。我的一席话,一下子就把赵经理的激情给调动起来,他随即坚定的表示,"易主任你放心,儿子的工作我去做,只要人不倒,我老赵一定陪着你坚决守岗到最后"。其后,赵经理一直率领他的物业管理团队,全方位的按照疫情管控要求积极工作,勇敢的坚守在抗疫情战斗第一线,直至武汉解封,没有一个人掉队。物业经理的稳定,对整个物业和保安队伍的保洁、保安正常运转、后续的封楼封户封控管理、以及给全体业主送医、送菜、服务和保障生活,起了很大带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老赵的思想稳定后,又一个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又出现了类似问题。小区保洁班长小付是一个女同志,她手下的几个保洁员,几乎全部是她带过来的老乡。 物业经理自己的工作刚刚稳定,沒料到保洁班长丈夫的护妻请假电话,也打到了赵经理,而且电话中态度十分强硬。赵经理告知我,保洁班长的老公电话里喊,"你们哪个要我老婆上班,我就把老婆、孩子都送到哪个家里去"。在当时那个巨大的疫情压力下,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健康没有保障,万一要被感染了,只能听天由命。人人自危、人人自保,哪个做老公的不顾及自己女人的生命?包括我自己,每天逆行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一些学院的同学好友在我的微博、朋友圈里看到动态后,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打来电话劝告、关心。原任武重工会主席的李艳华同学在电话里更是直截了当:"双阳啊,生命要讲科学、健康不凭勇气"、见劝说无果又心急又心疼,"你一个老家伙染上了死了没什么,一家人足不出户的封闭窝在一起,你别在外面感染了把老婆孩子整家人给连累祸害!"。当时昆明公司的一个行业领导朋友电话里除了关心,还弱弱的在电话里询问我,你不居家保护,万一不幸感染了怎么办?我未加思索的当即答道:一不给组织添麻烦、二不给社会增负担、三不给家人留隐患,会在第一时间直接自我了断。所以我对保洁班长老公的担忧和护妻心情十分理解,但如何留住人,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情急之下,我赶紧匆匆忙忙的赶写了慰问信,又把家中给孩子和来访亲友的孩子准备的过年压岁钱现金和红包拿出来,准备了慰问金,慰问信用粉红色的A4纸打印。准备好了后,立即与物业赵经理及骨干物管人员一起分包,给每一个保安、保洁等全体物管人员一个一个的送上了一份温馨的慰问信和慰问金,同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细致做好多方面做工作,终于稳定了包括保洁班长在内的整个物业队伍,为小区的抗疫防控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组织保证。让我感动的是,当时,楼上许多趴在自家房间窗子上往外看的业主们,看到我们分包慰问金和慰问信时,误以为是在疫情捐款,居住23楼的肖女士第一时间第一个打进电话要求捐款,其后要求捐款的业主更是接二连三,都被我们一一婉拒谢绝。他们在电话里动情的说,你们冒着感染风险和生命危险为业主守护平安,我们封闭在家里也要为抗大疫情尽一份力。难能可贵和让我感动的是,四年过去了,还有物管、保洁人员一直珍藏着那份粉红色的慰问信,她们深情地说,慰问信就是给我们在抗疫情工作中的荣誉勋章,留下了抗疫中工作的艰险回忆。看到了这封慰问信,就会想起了那难忘的经过,就会领受到组织的温暖和温馨。</p> <p class="ql-block">  社区前沿抗疫情第一线。我们的社区工作者超负荷工作量无法描述,她们日夜连轴运转,太辛苦了!千万不能疲劳、千万不能有事儿、千万注意保持抵抗力和免疫力,千万千万要挺住、千万千万守住生命、确保自身健康!🙏🙏🙏🙏🙏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定格的是:经过日夜带兵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年轻社区党委书记李俊,在武汉封城期间如同大妈般的疲惫身影和憔悴的容颜。其实她的真实精神面貌,应该是不久前才给她拍的这张生活近照:</p> <p class="ql-block">  物业和小区的志愿者们在行动,他们冒着感染风险坚持为业主们周到、细致服务。全国人民送来的爱心生活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小区又到了一批新鲜蔬菜、水果,正在分发。</p> <p class="ql-block">  支援武汉的战病毒前方医疗队人员生活急需,好市民众爱心瞬间在这里聚集。捐献快餐盒饭加热用的微波炉、人们争先恐后。支援前线!支援前线!支援前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屋漏偏遇连阴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雪上加霜 祸不单行</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波三折、祸不单行。正值封城、封楼、封户的艰难时刻,大楼地下室机房二次供水的一号主泵的电机突然烧毁、整个小区在疫情封控的关键时刻全部停水了。</p><p class="ql-block"> 已经封闭窝家一个多月的业主和住户们,坐吃山空,储存的食品、饮料大都接近弹尽粮绝。业主和住户饭无法煮、水也没得喝、连上了厕所也没有水冲洗,业主群里面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各种呼声铺天盖地,有的情绪燥动、甚至是几近崩溃。此时,若生活用水不能尽快恢复,无异于雪上加霜,人们长时间压抑的情绪更难稳定。停水给大楼378户人家、千余人造成的生存困境,顿时增添了我们工作的巨大压力。</p><p class="ql-block"> 在紧急启动2号备用泵保障临时供水的同时,业委会和物业紧急联系所有的相关朋友、渠道,并在业主群如实介绍了主泵故障原因、发布了求助信息,动员业主们一起寻求人脉关系、专业帮助,对一号主泵进行紧急抢修。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信息发布后,物业赵经理很快收到了一位业主的有效帮助,很快联系上了武汉水务公司旗下的一个专业班子,给他们协调疏通了临时通行手续,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专业性的没备抢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与时间赛跑、向死神抢命</span></p> <p class="ql-block">  武汉封城初期,武汉的医院和医疗救治机构超负荷运转甚至几乎崩溃。加之还没有研究出特效药,那时候,感染了、确诊了,除了自身免疫抗命,几乎就意味着接近死亡。我们小区前后接连发生了多例确诊和重症疑似患者。包括全国在ICU重症监护室抢救时间最长的重症患者刘玉霞。发现感染隐患后,如何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地向相关部门报告、尽快争取床位及早地把传染源送出去、守住全体业主和住户的健康和生命,是我们当时全力以赴的拼命和挣扎。</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刚刚封城后没有几天,物业赵经理突然急匆匆的找到我,说刚刚接到了小区一个住户的朋友电话求助,反映了18楼一个女住户疑似新冠肺炎,已经一个星期持续高烧不退、去了两家医院求医无人接收,无奈只能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几天几夜没有出门,甚至是死是活都不确定。这条小区的第一例疑似新冠报告,拉响了小区的临战警钟。这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生死,而且关系到全大楼378户、上千人的健康与生命。危险到了身边,这个信息一下子让我们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急得象热锅里的蚂蚁。除了立即安排物业加大对各重点区域和几部电梯的消毒杀菌、做好防护之外,马上在第一时间向社区党委李书记进行了报告。同时,自己也在不同的时段接连拨打政府热线电话、希望尽快把人送出去,抢救感染者、清除感染源。但经过不停的连续拨打,热线电话长时间一直无法接通。那时候,全市的热线电话都打爆了,能把热线电话打通,简直就是当时的一个天大奢望。万般无奈之下,我又通过在政府部门上班的朋友,要到了市、区不对社会公布的卫健委内部值班电话。在三番五次打通卫健委值班电话、详细报告了疑似患者的严重情况和大楼378户封闭环境危害紧急情况后,终于得到了回复,可以尽快优先安排。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社区好不容易将刘玉霞送到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温39.8,一检查即确诊。但其当天在医院过道上打完吊瓶后,仍因没有床位当天被退回了家中。为了患者的生命、为了大楼378户业主的生命安全,我们万分急切,又日夜不停的连续拨打卫健委值班室电话,再次紧急报告和反映,在社区党委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隔日的凌晨两点多钟,来了救护车把她送到了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好在刘玉霞的生命力强、也是她命大,至此,她已经高烧9天9夜,到了医院ICU重症室进行了长达28天的抢救后转入病房治疗。</p><p class="ql-block"> 治疗期间流氓病毒反复无常。刘玉霞在经入院重症室抢救和治疗40多天,连续三次核酸检测转阴,却在治愈后尚未出院时病情复发、继续留院治疗。最后终于康复出院、摆脱了死神。</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刘玉霞康复出院后回到小区,正在登记、消毒、测温。</p> <p class="ql-block">  封城后,由于所有商业和服务业封停,多少人在封城前没来得及理发的,封城后一连几个月没有办法剪头发,头发长得象个犯人了、想理个发都是莫大的奢望。我自己的头发,因长得实在太长导致了牙齿上火,疼痛难忍、女儿帶着我,跑到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枪兵把守威严大院子里面,总算是把头发剪了。 孙子的头发长得比女孩子的还长,也只得悄悄地从武昌接来了知名的高级美发师阮茂林朋友,才把孩子的头发给理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大爱无疆,武汉封城期间那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令人感恩、感动的温馨事儿,心中永远珍藏</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时全国最紧俏的抗病毒药品莲花清瘟,在武汉完全不见踪影,成了稀世珍宝、高档奢侈品。</p><p class="ql-block"> 当时在青海西宁的大药店里,这个药品也是需要凭身份证排队,每个人只能凭身份证限购一盒。多年未见面的青海西宁物资朋友张磊,为了给我多快递一些特效药品应急使用,发动亲戚、朋友们轮流去排队购买,一下子寄过来了一大箱。真的是大爱无疆,雪中送炭。送来大爱,送来温馨!</p> <p class="ql-block">  业主们自发给守护的物业工作人员送酒精、送口罩。物业经理用自费的蔬菜答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0年4月8日,雨过天晴、武汉终于解封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9日,南方航空伴我返回昆明。虽然武汉疫情封城已经解封了,但武汉大疫情的阴影仍然让全国人民心有余悸。武汉人走出湖北后,各地的人们仍然是像躲瘟疫一样,依旧是提心吊胆的躲避和远离武汉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武汉人在外面受到的待遇,依旧是让人揪心。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次武汉公安机关的市局、分局、基层派出所三级刑侦人员,联合驾驶两辆警车到云南红河州抓人。结果跨越多省,沿途没有一个省、市、县的旅馆、酒店允许他们住宿,到了云南红河州境内,所有的高档酒店和普通旅馆都对武汉人入住是顶级红线,一律拒绝进入,即使是公安机关的办案执法人员,他们也是态度坚决、防疫重于一切,无人胆敢拍板破例接收。后来女儿打电话告知我情况,说是领导知道我已经返回了昆明,方便在云南就地寻求人脉关系协调,希望全力帮助解决。最后还是云南省公安厅出面,一行人才得以在红河境内安顿。</p> <p class="ql-block">  回首四年前武汉封城的那段揪心经历,心情依旧十分沉痛,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说句实在话,我们当时也是豁出去了,小区大楼几十层高,隔几层楼就是一个感染的,自己会不会感染、死活都是一个未知数,也没有时间去顾及那么多。或许是留下的心灵创伤过深,几年了,每年的今天,都会不由自主的的想起那段经历。 </p><p class="ql-block"> 近期得闲了,把上面的记录杂乱的整理了一个汇总,与曾经经历、亦或是未曾经历的朋友们一起共同回顾。祈祷天下自此再无大疫,愿朋友及家人们,永远平安、永远健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