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美味—爨乡陆良非遗特产(板鸭)养殖记

诗小白

<p class="ql-block">爨乡陆良非遗特产板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腊月季节,家乡四河的腌板鸭陆续上市了,鸭子杀好以后就腌制了,腌制鸭子,最讲究的便是盐巴。以前那个时候最好的盐巴,叫“黑盐”,一大块一大块的,天气热时,还会油晶晶的,即便下雨也不会轻易融化,那样的盐巴是最好的盐巴,可是,后来就再也没有了。 </p><p class="ql-block"> 小麻鸭腌好以后,除了春节的时候祭祖、祭祀神灵以外,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就是一顿美食。天气转暖,板鸭难以保存,所以,最后吃鸭子的时间,就是清明节,清明前后,鸭子吃完了,想要再吃,除了梦里以外,就只有等到来年了。 养小麻鸭,一般都是从春天开始的。春节过了,天气开始回暖以后,要养鸭子了,会孵化小鸭子的人家就自己孵化,不会的就到卖小鸭子的人家去买来养。所以,年年春节帮人孵化小麻鸭也是一项营生。</p><p class="ql-block"> 养小麻鸭的人家,把小麻鸭买来,正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这个时候,养鸭子的人家就会赶着鸭子到南盘江河、或是中原泽河里去放。鸭子们早上出去,到了河里,有什么吃什么。可小麻鸭们吃了大半天,也未必吃饱了,河里的小鱼、小虾毕竟有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小麻鸭还要喂两次,一次是日上中天的时分,放鸭子的会把挑着出门的草席子拿出来,撒一些在家里泡了4天左右的包谷、麦子等杂粮。这个时候,粮食撒的不是很多。第二次喂,是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趁着太阳还没有落山,放鸭子的人就要赶紧把觅食的鸭子赶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在赶鸭子进圈以前,会在圈门前铺一张编制得细细的席子又喂一次,让白天在河里吃了个半饱的鸭子,吃得更饱。给小麻鸭吃这么多的食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小麻鸭催得更肥更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春种的季节,小麻鸭们会迎来第一次美食,小麻鸭们的第一次美食来自于从南盘江河里放水栽秧。坝塘、河水一放,静养了一个冬天的小鱼、小虾们趁着春日暖暖的太阳,活蹦乱跳地随水流淌,这个时候,小鱼、小虾们欢快,水渠、沟边的小麻鸭们更是展翅欢呼,这样的美食,一生能有几次呀?</p><p class="ql-block">小麻鸭们吃海鲜的这一段时期,是小麻鸭猛长的阶段,所以,即便不喂养,小麻鸭们每天依然在“蹭”、“蹭”、“蹭”地猛长。等到秧栽上去以后,小麻鸭们就不准再去田里捕鱼、掠虾的了,于是,小麻鸭再次恢复到平日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在一天天走过,小麻鸭经过春天和夏天的催肥,到了秋天的时候,早已经长成了大鸭子了,这个时候的鸭子,再次进入了又一个美食的季节,麻鸭的美食来自于秋天稻谷的丰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天是一个晒破皮的日子,毒辣辣的太阳是为丰收而准备的,秋风一刮,那些夏天里疯长的稻谷成熟了,沉甸甸的稻谷一摆摆地随风飘扬。看着即将丰收的稻谷,农人喜,麻鸭们更是欢天喜地,因为,稻田里的谷子收回家以后,麻鸭们就可以到稻田里去捉小鱼、小虾和掉在田里的稻谷吃了,这样的季节,是农人们的季节,也是放鸭人和麻鸭们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养麻鸭的人家,会留着一些肥肥壮壮的公鸭子,是为了迎接一年中最热闹而隆重的大年三十——春节。</p><p class="ql-block"> 养小麻鸭更多的是迎接腊月里腌板鸭,这就有一个催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足板鸭”。</p><p class="ql-block">所谓的“足板鸭”,也称“塞”,方言为“足”,就是强迫鸭子拼命地吃。具体的做法是养鸭子的人家把麦子和包谷泡软以后,每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鸭棚前,把那些麻鸭拉出来,把泡得软软的粮食强塞进鸭子的嘴巴里,让鸭子细细的脖子从鸭子的嗉子开始到喉咙的最浅处塞满了再也塞不进去的麦子和包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被“足板鸭”的鸭子,喉咙里被撑得满满的,所以,即便白天也不吃不喝的,最多的时候,鸭子仅仅是起来到盆子里去喝点水,其余时间,鸭子便静静地卧在地上。足板鸭的活是天天要干的,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以后,鸭子越来越肥,越来越胖,最后肥得连路都不会走了,等待宰杀腌制!</p> <p class="ql-block">壮而肥的鸭子宰杀后按照传统工艺腌制而成,每只重量在2千克左右,造型为杏仁形,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p><p class="ql-block">《陆良县志》记载:“陆良养鸭历史悠久,成为农家之宝。”清代陆良四河就出现了产业化人工孵鸭,孵鸭房屋称作“菢房”。1915年第一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陆良板鸭荣获金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尤其受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青睐。1959年起,陆良板鸭远销海外,在国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上世纪七十年代最高年产量达150吨,在云南省板鸭出口中占重要地位,被称为“腊中之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