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探古

插旗崖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代王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ont></h5><div> 在我认为,大同是一个“三线”城市,为了准确,在网上一查,原来《第一财经》把大同定为“四线”城市。当然,《第一财经》不过是一个商业媒体,并不具备官方的权威性,毕竟大同是一座历史极其久远的城市,自古地位就非常重要。<br></div><div><br></div><div> 大同地区是一片盆地,北属阴山山脉南缘,南属恒山(太行山脉的一条支脉),桑乾河从盆地穿过。桑乾河和阴山就形成了南部农业区和北部游牧区的交界标志,大同正处在这个交界当中。<br></div> <h5> 也因此,这片地区早在夏商时期就是中原人群关注的对象。这一时期,这里最活跃的是游牧渔猎民族,早期主要是被称为荤粥(别误会,不是皮蛋瘦肉粥。荤粥,xǖn yù,读熏玉)的游牧族群。到商周时期,它们被细分记述,写作獯鬻(仍读熏玉)、玁狁(xiǎn yǔn,读显允),羌、戎、狄等等。这些游牧部族,生活还处在非常落后的社会状态下,面对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原族群,他们也希望得到谷类食物、纺织衣物、金属器物,甚至得到更多的劳务奴隶。当然,在他们的生活传统中,获得这些物资的方式只有一种,“暴力争抢”。也当然,生活在中原农业区的政权必然要防范他们的“暴力争抢”。在商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不断出现与北方民族争战的记录。<div> 也有一些北方部族,在与商的不断征战中,或被打败,或摄于商朝强大的军事组织和实力,表示臣服,被商王朝承认,封为当地的方国,比如有工方、鬼方、羌方等。实际上,尽管被封为“方国”,但天高商王远,侵扰仍时常发生,商王朝对他们仍要经常武力相向。<br><div>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述和出土文物分布,这些荤粥、玁狁、戎狄之类,大致生活在今天河北、山西、陕西的北部地区。为了保障北部农业地区的稳定,商朝在北方也分封了一些忠于自已的封国,甚至分封了自已的一些王室贵族。譬如:有个古国叫“孤竹国”,孤竹国曾经出过两个著名人物:伯夷和叔齐,他们忠实于商王朝,为了反对周国反叛“大邑商”,跑去拉住了周武王的马头。这二位老人,为了“不食周粟”,最后竟饿死在首阳山里。这个孤竹国的位置,就在今天的河北唐山到秦皇岛一带。</div></div><div> 1977年,北京平谷区南独乐河公社刘家河大队发现一座商墓,墓中出土了大批成套的商朝礼器,这就是商朝在这里分封的一个封国的遗物。<br></div><div> 在河北的西北部,商朝也分封了一个“代国”。在甲骨文中有一条记录:<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 戊戌,王卜,贞,田弋,往来亡□(事?)<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甲骨文合集》三七四七三,转引自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3362)</font><br></div><div> 其中“弋”即“代”字。这个代国就在今天河北蔚县的东边。卜辞的<span style="color: inherit;">意思是,商王要到代国去打猎,问来回路上不会出事吧?从安阳到蔚县,千里路途,恐怕商王并不是专为打猎吧,应该是含着视察边防的意思。这样的长途跋涉,当然要问卜一下路途安危。</span></div><div> 到了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赵氏发展起来。有一次,赵氏主君赵简子做梦见到上帝,上帝送给他一条狄犬。有一位方士就对他说,这预示着您的儿子将攻克代国,代国是子姓,他们<span style="color: inherit;">的先祖就生活在狄地。赵简子为了检验这个方士的话,把他的儿子们都召来,说:“我有宝,藏在恒山上,谁先到谁得。”儿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山上,结果一无所得,只有一个狄人婢子所生的儿子回来说:“我得到了。”赵简子问:“说说看。”这个儿子说:“从山顶上可以看到代国,可见代可取矣。”赵简子于是把他立为太子。他就是赵襄子。</span></div><div> 这个故事被司马迁记在《史记》的“赵世家”中。其中说到,这个代国是子姓。“子”是商朝王族的族姓,可见代国与商王的关系。但是自从商朝被周朝推翻,周又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北方,只把北方交代给了新封的燕国。这个子姓的代国成了没娘的孩儿,自由生长,到春秋时代,几百年下来,自然不免与周边狄人混起血来。<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晋国的赵简子和狄人婢女生下襄子,赵简子还有一个女儿(即赵襄子的姐姐)嫁给了代国的国王。无如赵襄子自少年时就觊觎代国,简子卒,办完丧事,赵襄子请姐夫代王吃饭。席间,暗使人在分酒的时候,用大铜杓把代王和随从砸死,随即出兵平了代国,要迎回自已的姐姐。赵襄子的姐姐、代王夫人得知夫君被弟弟杀死,呼天抢地,说:“因为自已的弟弟而害了夫君,非仁也;而为自已的夫君怨恨弟弟,非义也。”摘下头上的发笄磨尖了,自刺而死。代国人得知夫人之死,十分痛惜,把她自杀之地的山命名“磨笄山”,这座山就是今天的鸡鸣山。<br></div></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鸡鸣山</font></h5><div> 赵灭了代国,在桑乾河两岸设立了代郡,不久,在桑乾河西岸造了一座城,名“平邑”,在代郡设了十多个县,这也是后来大同盆地有“平城”的由来(见上地图)。</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赵国在代郡铸造的钱币“戈邑”布</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戈即代字,采自《山西历代货币》)</font></h5><div><br></div><div>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项羽大败,确立了大汉一统天下的局面。此时大汉的最大敌人就是北方新崛起的游牧部族匈奴。公元前200年,匈奴单于冒顿(mò dú,读莫毒)南下侵至太原。刘邦亲率汉军32万北击,冒顿佯装败退,引汉军追击。刘邦亲率先头部队追到平城(今大同附近),在平城东北角的白登山中了匈奴的埋伏,冒顿40万大军把白登山团团围住,刘邦与后续部队完全脱节,与匈奴对峙七天,无法冲出包围。其时天寒,刘邦的亲军多是他的楚人子弟兵,不习塞北天气,竟有二三成士兵冻掉手指。<br> 情急之下,刘邦只得请护军中尉(不是上中少之中尉,是居中之尉,负责监督、协调诸将)陈平出面。陈平此人,惯会用计,尤喜用一些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奇计。陈平通过单于的阏氏(yān zhī,读烟支,匈奴王后的称呼),说通了冒顿,网开一面。刘邦把士兵排成两队,满引弓,弓矢向外,夹护着中军,慢慢退出了战场。<br></div> <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白登之战</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大同市博物馆)</font>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div> 陈平是用什么方法,或者用了什么物事,办通了匈奴阏氏,史无记录,只说“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刘邦回来后,感觉匈奴势大,一时尚难征服,问计于谋士刘敬。刘敬说,陛下如果能以长公主嫁过去,多送陪嫁,匈奴贪图大汉丰饶,一定把公主立为阏氏。阏氏生子,就是将来的单于。冒顿在,冒顿就是女婿;冒顿死了,新单于就是外孙。难道外孙还敢打姥爷吗?如此天下岂不是太平了吗?<br> 刘邦真决定要把长公主嫁给匈奴,吕后不干了:我就这么一儿一女,你还要把她“弃之匈奴!”一哭二闹三上吊,刘邦没办法,只好找了一个宗室的女儿,冒充长公主,嫁了过去。从此,开了大汉“和亲”的先河。</div></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大同白登山(今马铺山)上的白登纪念阙。阙文:白登之战遗址</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采自网络)</font></div><div> 刘邦身后,吕后曾经企图建立吕氏天下,被陈平、周勃等一众大臣粉碎。此时为立刘氏天下,群臣找到了代王刘恒。刘恒本是个并不被待见的王子。他的母亲薄氏本属战俘家属,在服劳役。只是稍有姿色,被汉王刘邦(当时还没称帝)偶一召幸,种下龙种。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那时的代国很大,代郡、雁门郡,甚至太原郡都包括在代国属内。不过王国的国都没有设在代县,而是设在太原(一说在中都,即今平遥)。平城(大同)那时属雁门郡,也是代国范围之内。代国地广,但是人稀,是偏僻之地。代王刘恒忽然被召,战战兢兢来到长安,做了皇帝。此后,竟是成就了大汉的“文景之治”。<br></div><div> 也因此,大同也算是出过一个皇帝的,而且算是一个“好皇帝”。<br></div><div><br></div><div> 580年以后,平城迎来了一个真皇帝。公元398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大魏国(史称北魏)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从此在平城立国百年。也因此,大同博物馆把北魏的平城时代作为展陈的最重点。</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博物馆前厅大魏南下平城的场景</font></h5><div><br></div><div> 少年时代读过的一部苏联小说,只记得开篇就说:米沙最不爱参观博物馆了,所有的博物馆进门都是猛犸象的牙,表示在猛犸象方面本地的历史一点不比其它地方短。几十年后,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常参观各地的博物馆,就会想起这段话,因为各地方的博物馆通常进门一开篇,就是旧石器、新石器,好像要表示,本地的历史一点不比其它地方短。</div><div> 大同博物馆比较直接,进门开篇就是<br></div> 确实,大同最为辉煌的时代,就是大魏(鲜卑拓跋魏,史称北魏),拓跋魏建都平城长达百年(实97年)。百年中,平城一度成为北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不但鲜卑人在逐渐汉化,西域、印度的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入,在遗留到现代的物质存在中,造型艺术可说是最为引人关注的。<div> 说到北魏的造型艺术,可大可小。其大,有云岗的大佛,其小,在博物馆中就得到最完美的表现。<br></div> 馆里展现的陶俑非常多,大多是大同地区各地墓葬中的出土,其艺术表现非常写实,想像力丰富,充满了生活气息。 恭谦哈腰的侍者俑。 挂着粗大的项链,头戴鲜卑帽,微笑的舞俑。 忘情的舞俑。 杂技俑。右边的是带掌人,煽动情绪;左边的人全神贯注地吹横笛; 中间的人头顶着长竿,长竿上两个人,上面的反身下腰,中间的人单手把竿,一手向后抓脚,难度极高。 就连两条狗也那么写实、有趣。<div> 也有一些夸张而生动的陶俑。<br></div> 这个武士俑半跪,一手持盾一手抚颈,仰天大笑。特别是他两只突出的大眼,强调了他的神情。<div> 更有一个奇怪的武士俑,面貌极其丑陋。<br></div> 我后来想,这也许是一个蠕蠕武士。蠕蠕,是北魏时期北方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自称“柔然”,社会生活状态极其落后,族人大多是逃亡奴隶的后代,相貌丑陋,生活习惯粗劣,不洗衣,不洗头。曾有西域一位国王听说东方有个柔然国,想去拜访。进到草原,见这些人这么肋脦,不但不洗手不洗澡,甚至吃完饭不洗碗,只叫侍女用舌头舔净,气得大骂臣下:“你们诓我入这样的狗国中!”扭头就走,得罪了柔然,两国交恶。<div> 和当年匈奴时常南下侵扰大汉一样,当鲜卑占领了中原以后,草原上的柔然也时常南下侵扰鲜卑。大魏很看不起这个民族,觉得这个民族像虫子样,不称其柔然,而称其为“蠕蠕”。这身武士俑大约就是大魏人塑造的被俘的“蠕蠕武士”。</div><div><div> 不过大魏与蠕蠕也时有来往,蠕蠕也有公主和亲嫁到鲜卑。在河北磁县,发现过一座柔然公主墓,是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嫁过来的柔然公主的墓,现在也开放参观。 </div></div> 在这座墓里,还发现了两枚东罗马帝国的金币,可见当时北方丝绸之路的通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柔然公主墓中的罗马金币</h3><div> 整个大同博物馆最为核心的展品,是司马金龙墓的出土文物。<br></div><div> 司马金龙墓,1965年发现。当时大同市东南郊水泊寺公社石家寨大队的农民打井,一打打出一块砖,砖上有字“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寿塼(砖)”。上世纪60年代的农民多么可爱,大队长一看,这说明下面是文物呀,立刻命令停止打井,报告县里。于是从1965年12月开始,大同市博物馆对这座墓葬做了发掘。<br></div><div> 通过发掘可知,这是一座砖室墓,有一条墓道,前后两间墓室,旁边还有一间耳室,全部用砖垒砌而成,显然是一座高等级贵族墓。发掘过程中发现三件石刻墓誌,两件是代(按即魏)琅琊康王司马金龙的墓誌,一件是司马金龙妻子的墓誌。由此得知,这是一座北魏(大同,即平城,属古代地,拓跋魏建国之初曾自称代国,国王称代王)贵族司马金龙的夫妻合葬墓。<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司马金龙墓表</font></h5><div> 由墓志得知,司马金龙薨于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又得知他是河内郡温县肥乡孝敬里人氏。这个地方今天属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里镇(原属焦作市温县,因河流改道,成为博爱县地)。墓表中除了一大堆官职外,还有他的爵位“琅琊康王”(琅琊王是他的本爵,康王是死后的追谥。一字王比两字王要高一级。犹如民国时上将有一级上将、二级上将)。<br></div><div> 知道是谁就好办了,查呀!一查,果然,《魏书》有传,这个司马金龙还真了不得。司马金龙祖上是晋朝的皇族人物,九世祖司马馗(kúi,读葵)是东汉末年和三国初司马懿的弟弟,他的侄孙司马炎“受魏禅”建了大晋国(史称西晋),此后历代在晋朝为官。西晋内乱,五胡入侵,晋朝南下,司马馗的子孙自然也跟随南下(东晋)。东晋在南方维持百年,权臣刘裕“受禅”建立大宋国,结束了晋朝政权。<br></div><div> 为防止晋朝复辟,刘裕对司马氏家族大肆迫害,司马金龙的叔祖(祖父已故)、伯父也被杀害。他的父亲司马楚之当时尚不足二十岁,也不得不招兵反抗,在刘宋的追杀和北魏的军事压迫下,司马楚之归附了北魏政权。<br></div><div> 由于司马楚之本是晋朝皇族,又是带兵归附,很受北魏重视,司马楚之对大魏的信任也很感恩,作战十分卖力,先后参与了对南方刘宋,对西方北凉、对北方柔然的作战,屡立战功(那些蠕蠕武士俑大约就是他和柔然作战的战果)。北魏太武帝封他为琅琊王,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北魏时的朔州云中镇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是北魏的旧都盛乐,其地位之重要可见),开府仪同三司,是指他可以设置自已的办事机关,其出行仪仗待遇与太师、太傅、司徒、司马等高级贵族相等。</div><div> 不仅如此,太武帝还把一位王爷的公主(河内公主)嫁给他。楚之投魏以前,曾有一妻,还生了一子,与父亲一起入魏,还曾做了魏官,但不久故去。河内公主为楚之生了一个儿子,即司马金龙。这位司马金龙是一个汉人和鲜卑人的混血儿。</div><div> 司马金龙虽然是鲜卑公主所生,但父亲司马楚之却从让他小接受很好的汉人儒家教育。在文成帝拓跋濬的时代,司马金龙就成为太子拓跋弘的太子侍讲,也就是太子老师,同时也是陪太子读书。父亲还为他娶了重臣源贺的女儿钦文姬辰。</div><div><br></div><div> 这个钦文姬辰可是值得一说:她是咱乐都人!<br></div><div> 钦文姬辰的父亲原名秃发破羌,是南凉第三任国王秃发傉檀(傉檀,rù tán,读入谈)的儿子。南凉的王族秃发氏本来也是鲜卑拓跋氏,早期兄弟分家,拓跋氏南下建立了大魏政权,另一支西行到了西北,称秃发氏。拓跋、秃发,其实只是汉译用了不同的字,读起来还是谐音。秃发乌孤到青海,建立了南凉,首都设在乐都。南凉一共历经三王,都是兄终弟及。乌孤死后,弟弟秃发利鹿孤继位,利鹿孤死后幼弟秃发傉檀继位。南凉在秃发傉檀时期被西秦和北凉攻灭。南凉覆灭后,秃发傉檀的儿子破羌投靠了北魏。魏太武帝拓跋焘对他说:朕和你们本是同源,就赐你姓源吧。后来又赐名贺,于是秃发破羌成为源贺。</div><div> 公元464年(魏和平五年),司马金龙的父亲司马楚之薨逝,金龙袭了父亲的琅琊王爵位。10年后,金龙的鲜卑妻子钦文姬辰去世,司马金龙又娶了一位匈奴后裔沮渠氏(沮渠,jǔ qú,读举渠)。这位沮渠氏的父亲是北凉末代国王沮渠牧犍,母亲则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这样,司马金龙本人是汉鲜混血,娶了首任妻子是鲜卑人,后任妻子则是匈奴和鲜卑的混血,而且他们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司马徽亮。这个徽亮在金龙薨后袭了爵,不过按例由王降袭为公爵。<br></div><div> 这样一个北魏朝廷中的高级贵族,本应享受厚葬的待遇。只可惜,墓葬已经早期被盗。盗墓贼大概重点在搜寻金银珠宝,所以对那些木头、石头和陶土的随葬品不屑一顾,总算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器物,总数达450多件。<br></div><div> 最先看到的是司马金龙的棺床。<br></div> 石棺床是放置棺木的底座,全部由深灰色砂岩分块制成,全长2.41米,高0.51米,由六块大石拼接而成。但是它的前脸是一整块大石,满雕精美的纹饰。<div> 棺床下面透空,正面中间有支柱,形成三柱两孔的壸门(注意,不是壶门。壸,kǔn,读梱)。这三支立柱上雕刻着4个力士形象,两端的力士呈全裸形态,身体曲屈,两手高升托举着棺床,头发卷曲,牙齿紧咬,锁眉皱鼻,充分显示了印度的风格。<br></div> 壸门中柱是两个力士,共同托举一个怪兽的头,力士身体半蹲,一手攀着怪兽的獠牙。 壸门的横梁就是棺床的主体,在緾枝忍冬纹之间,是一个个伎乐天,颇有云岗、敦煌石窟中的天界气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吹奏觱篥(bì lì,读毕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横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鸡娄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排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琵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腰鼓</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舞蹈</h3><div> 整个棺床雕刻,整体感极强,雕刻线条流畅灵动,把棺床之上躺在棺木中的墓主置身于仙乐飘飘的天界之上。<br></div><div> 只是盗墓贼为寻找珍宝,把棺木胡乱打开,尸身乱扔,墓主已仅剩少量尸骨,竟是堕入地狱了。<br></div><div> 在墓室的前后室之间的过道中,立着一套漆木屏风。这套屏风共有5扇,全部红漆打底,两面画满线描着色人物故事画,故事人物旁有人物姓名,有些画还有长篇文字。<br></div> 屏风图画的题材,全部选自中原政权儒家经典或历史故事。我们拣尚能看清的画面介绍几幅: 这幅画面共有6人,都有人名签。最右边的男子标明“虞帝舜”,他对面的两个女子共有名签“帝舜二妃娥皇女英”。这是取自汉代《列女传》的故事。(《列女传》西汉刘向所著。“列女”不是“烈女”,不是为贞烈妇女作传,而取古代各种类型的妇女行状,以为当时妇女的行为榜样或鉴诫。)<div> 《列女传》有七卷,第一卷“母仪传”开篇就是虞舜二妃的故事。故事说,帝尧老了,要找接班人,四岳向他推荐舜。尧为了考察舜,把自已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div><div> 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舜母亲死后,又续娶了一个继室。这个继母又生了一个小弟叫象敖。继母十分不喜欢舜,和丈夫、儿子一同要谋害舜。先是叫舜去修补粮仓(廪lǐn,读凛),当舜进入粮仓时,继母却在外面放火,幸亏舜跳了出来。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盲人瞽叟和小儿子又叫舜去掏井,舜下井后瞽叟父子又落井下石,舜再次逃了出来。其父仍不甘心,要让舜喝酒喝醉,乘醉杀死他。二妃先给了舜解药,舜喝酒终日不醉。尽管舜的父母兄弟这样对他,舜仍然以孝敬友悌的态度对待家人。于是尧就把帝位禅让给了舜,以娥皇为后,女英为妃。</div><div> 画面上,二妃身后,两个人在井口忙碌。一人标签是“舜父瞽叟”,另一人是“与象敖填井”。最左边画面已残,只有一个妇人的背影,名签是“后母烧廪”。这几乎类似于连环画了。<br><div><br></div></div> 画上三个贵妇人,上有名签:周太姜、周太任、周太姒(sì,读似)。这有个名目,叫“周室三母”。太姜是商代周族早期首领古公亶父的妻子。古公亶父是带领周族迁居到歧山,成为周族发展的基地的创始人。古公的妻子太姜生了个儿子叫季历,季历娶的妻子是太任,而太任生的儿子叫昌,就是后世的周文王。昌娶的妻子就是太姒,太姒生十子,次子就是后来的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灭了商朝。这周室三母就是天下之母。《列女传》收在“卷一 母仪传”中。实际早在《诗经》中周王室就是这样赞美三母的:“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诗经·大雅·思齐》) 这一幅画画面正中画了一台大步辇,由四个抬夫抬着行走。辇上男子头戴冕旒,回头向着身后的女子。名签是“汉成帝班婕妤”,大辇前面上方有名签“汉成帝”。这个故事叫“班婕妤辞辇”,载在《汉书·外戚·班婕妤传》。班婕妤是西汉晚期汉成帝的妃子,婕妤是她的职称。她也是后来写《汉书》的班固的祖姑。<div> 婕妤才貌俱佳,深得成帝的宠幸。成帝为此做了一乘大步辇,出门要邀班婕妤同乘。班婕妤说:“我看过古代故事的图画,古代的贤明君主,身边都是名臣,而夏商周三朝,末代时身边都有嬖女(嬖,bì,读毕,指宠幸的女人)。我要是坐上去,岂不成了这样的女人了?”<br></div><div> 这个故事后来被西晋文学家张华写进了他的文章《女史箴》。这篇文章本是劝戒帝宫妃嫔,树立女士(女史)的行为规范。文章中列举了多个正面的范例,其中就有班婕妤:“班妾有辞,割欢同辇。夫岂不怀,防微虑远。”文章流传后,东晋的大画家顾恺之据此画了《女史箴图》,将《女史箴》中所举的范例画成图画。<br></div><div> 这幅《女史箴图》早已佚失,但唐朝时的摹本一直保存在皇宫里,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图卷被盗走,现藏大英博物馆。其中可以看到班婕妤辞辇部分。<br></div> 现在看到的虽然是摹本,但专家们认为,画面的结构、人物的形象,还是比较贴近原作的。顾恺之死于公元300年,距司马金龙之死不过100多年,而且还处在双方敌对的政权中。金龙屏风的画面、主题、结构,如此相像,可见顾恺之的画作早已通过临摹方式流入北魏,为魏人喜欢。<div> 顾恺之的画作不仅《女史箴图》,他还有一卷名作《列女仁智图》,是取材于《列女传》的卷三“仁智传”。“仁智传”讲了15个妇女的正直、仁慈、智慧的故事,顾恺之取其中10个故事画成画卷。现在的画卷是北宋时的摹本。其中就有“卫灵公夫人”的故事。<br></div> 画面上,在一座三面屏风中,端坐着一位贵族,屏风上方有字“衞靈公”。卫灵公是春秋晚期卫国的国君。卫灵公对面,跽坐着(跽,jì,读记。跽坐,双膝着席,上身挺起)一位妇人,上面文字“靈公夫人”。在《列女传·仁智传》中,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div><div> 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闲坐聊天。忽听宫外车声辚辚,声音到宫门口就消失了,过了宫门,车声又响起来。卫灵公说:“这是谁呀?”夫人说:“必是蘧伯玉。”(蘧 qú,读渠)灵公问:“你怎么知道?”卫夫人于是长篇大论地说:按照礼制,车马过国君宫门,都要下马下车。真正的忠臣孝子,绝不会因为在大庭广众面前就遵礼讲法,到晚上人看不见的时候,就任意妄为。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仁而有智。此人绝不会因为是晚上而废礼。所以我说是蘧伯玉。卫灵公于是派人出去打看。此人回来悄悄对卫灵公说,是蘧伯玉。卫灵公却对夫人说,不是蘧伯玉。夫人一听,马上端酒正色向灵公下拜祝贺。卫灵公吓一跳,忙问:“这是为啥?”夫人说:“我原以为卫国只有蘧伯玉是贤人,如今又有一位贤如蘧伯玉的大夫。国多贤臣是卫国之福啊,实在值得为国君庆贺。”<br></div></div><div> 在司马金龙的屏风上,也有这样一幅画:<br></div> 同样是国君坐在三面屏风中间,夫人对面跽坐。旁边有长篇说明,内容基本是《列女传·仁智传》的缩写。从人物事件、画面构图来看,和“班婕妤辞辇”一样,是以顾恺之的画为蓝本而仿画的。<div> 如今人们总爱说,人都是立体的,或是说人都有两面。其实何止现代呢,自古就是如此。以卫灵公夫人这个人来说,在《列女传》中提到两处。“仁智传”中是一处,当然是说她智而识人。更有在“孽嬖传”(孽嬖niè bì,读聂毕。唐朝颜师古解释:“孽,庶也;嬖,爱也。”这个爱可不是指爱情,而是指宠幸偏爱的人,有时甚至有指同性者)中指她为“乱女”,说她不仅淫乱,而且乱了卫国。卫夫人本人称南子,本是宋国的一位公主。她与宋国一位美男子公子朝相好,引起卫灵公太子蒯聩的极大不满。南子感到了威胁,就向卫灵公说,太子要杀我!卫灵公大怒,这时蒯聩害怕了,逃到宋国去了。灵公薨逝后,蒯聩的儿子继了位。过了些年,蒯聩又阴谋带人回国赶走了儿子,自已再次占位。孔子的学生子路这时正在卫国任职,看到蒯聩返国攻击自已的儿子,奋起保护主人而被杀,令孔子十分心痛。刘向《列女传》在这里是把灵公夫人作为“乱女”而记录的。</div><div> 实际上,南子在灵公在位时,名声在诸侯间就不好,认为她既淫乱(仅指与公子朝有染)又参与卫国国政,反对妇人干政是当时诸侯间的共识,以至让孔夫子也蒙上一段绯闻。<br></div><div> 卫国虽然是小国,但是地位并不低。卫国的始封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而孔夫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寻礼。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老夫子痛心疾首,希望找回周初的礼制。卫国是姬姓国,到卫国寻找礼制遗迹是顺理成章的。二是劝导各国君主尊王尊礼,回归周初社会。他到卫国后,住在老朋友蘧伯玉家里,报告说要见卫灵公。但是得到的回答是来自灵公夫人南子。<br></div><div> 南子传话说,各国君主凡到敝国欲见寡君,必先通过我。夫子老大不愿意,又没有办法,只好去见南子。<br></div> <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子见南子<br>电影《孔子》,周润发见周迅</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见过南子后,夫子的学生、后来在卫国牺牲的子路很不高兴,搞得老先生十分尴尬。他指天发誓:“我要是干了什么,天打五雷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br></div><div> 刘向在《列女传》中说,蒯聩夺回公位后把南子杀了。不过在战国时期的各种文献中,并没有这样的说法。这恐怕是刘向编的故事。<br></div><div><br></div><div> 司马金龙的屏风上,也不都是正面典型。也有李充妻这样的反面例子。<br></div> 李充的事迹见于《后汉书》。李充是两汉之际的人,在东汉做到左中郎将。他少时家贫,兄弟又多,吃饭时六兄弟传着碗吃,像样的衣服兄弟出门轮流穿。李充的妻子受不了了,私下对李充说,我还有点陪嫁的私财,咱们分家单过吧。李充说,要是分家单过,那得招待乡里乡亲商议,向大家公开宣布。李充妻子于是兴头头地置酒招待乡亲。等乡亲们都到了,李充跪到母亲跟前,说:这个女人很坏,她教唆我离间兄弟,应该斥退赶回娘家。于是当众把妻子休掉了。<div> 画面上母亲坐在右边床上,李充跪在母亲面前,一手指划着在诉说,上边名签是“孝子李充奉亲时”,后面站立的,上有名签“李充妻”。<br></div><div><br></div><div> 从屏风上还能辨别得比较清楚的画面,可以看出,司马金龙虽然是鲜卑母亲所生,但他所接受的几乎全部是汉式教育,屏风上没有看到一例鲜卑故事。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为这些例子的道德伦理标准作评判,只是看到,北魏与南朝(晋宋齐梁陈)是同时存在的南北方敌对政权,但是南朝的汉文化仍然强烈影响着北魏的社会。也看到,司马金龙在魏的官场上,也是用汉族的伦理道德严肃谨慎地提醒约束着自已,毕竟他的父系血统是汉族。</div><div> 司马金龙毕竟还是大魏的高官,墓中的陶俑有一整队威武豪壮的仪仗,大约就是“开府仪同三司”的仪仗。<br></div> 仪仗以马队为先导,后面是着身着鲜卑大氅,头戴鲜卑高帽的官员和头戴兜鍪的武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官,从大氅中伸出的手,大约持着巾幡一类的仪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头戴兜鍪的武士手持武器。</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仪仗队人员手持的有机物质都已腐朽不存。</h3><div><br></div><div> 北魏从公元386年立国,历近150年,分裂成东魏西魏,北方再度陷入战乱。东魏西魏又分别被篡,成北齐北周,直到北周中出了个杨坚,建立大隋,讨伐南方,才重新统一中国。大隋二世而亡,直到大唐建立280年基业,中国社会应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这300多年的分分合合当中,北方的西拉沐伦河沿岸(今内蒙古赤峰市北部诸旗县),崛起了又一个草原民族契丹。<br></div><div> 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强大,总要有一个强势人物作为民族的核心,古今中外,莫不如是。趁着唐朝末年的乱势,契丹中出了个耶律阿保机,统一了散处草原的契丹各部,征服了周边游牧民族,建立了大契丹国。契丹乘机介入中原乱局,把原属大唐汉族管理的“幽云十六州”(亦称“燕云十六州”,盖幽州入辽后,被置为南京,又称燕京)收入囊中,包括大唐的云州(今大同市)也成为契丹的大同府。<br></div><div> 契丹,以“契丹”和“辽”互为国名,时而称契丹,时而称辽。史家为方便叙述,如无特别必要,就都统称之“辽”。燕云十六州为辽统治185年。大辽后期,东北崛起了一个女真族,建立了大金国。北宋和女真偷偷订立了一个“盟约”,共同灭辽,然后把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大宋。结果是宋金夹击灭辽是完满完成了,大宋的北方却被大金占据,大宋几乎亡国,只剩了半壁江山。<br></div><div> 大金占据燕云80多年,历史重演,北方崛起了蒙古族。大宋“记吃不记打”,又和蒙古约定灭金,同样金是灭了,蒙古连同把宋也灭了。在蒙古统治下,云州终于归入了中原一体。</div><div> 辽金两朝统治大同270多年,这近300年的历史,主要不在博物馆,要到寺庙群中去寻找。其集中的体现,就在善化寺和华严寺。</div><div> 善化寺和华严寺是梁思成林徽因第一次考察山西所到的地方。 </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大同考察途中</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善化寺和华严寺,无论梁林的考察结果还是游览诸友的反复展现,已经够多的了,在“半日走马长安花”的匆促中,只能说说个人的感受。</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善化古寺山门</font></h5> 善化古寺,初建于辽,但毁于宋金“合作”灭辽的战争,战后金朝在辽建的基础上,给予重建。所以这基本上是一座金代古寺。1933年梁思成一行来大同考察的时候,善化寺山门是这样的: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采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其破败不堪,四边不靠,垃圾拥门的惨像与今日的修整一新不可同语。今天的善化寺前,浓荫匝地,老人们轻舒拳脚,优哉游哉。 山门对面,一座五龙壁,是从别处移来,成为善化寺的照壁。 这座五龙壁最难得的是,正中的龙,是一条黄色的正龙。龙的形象到了明清,有了多种说法。蟠龙、正龙、升龙、降龙,等等。五龙、九龙作照壁,自有多处,但通常并没有正龙,就连北海的皇家九龙壁,也没有正龙。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北海九龙壁</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银元上的正龙</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善化寺五龙壁的正龙</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h5><div> 梁思成林徽因做了详细的测绘,连山门中四大金刚也做了示意,图上写明“金天会八年至皇统三年间建”,也就是金代早期的1130年至1143年间,相当南宋高宗时期所建。图上还有一行小字“善化寺金代殿堂为与宋李诫营造法式约略同时之实例”。<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采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font></h5><div><br></div> 进入山门后的第一进,是一座三圣殿。三圣者,中为大日如来,左是文殊菩萨,右是普贤菩萨。似乎是明代的塑像。明代塑像,在内地的寺庙,那时很珍贵了,但在山西,还就真排不上号了。 三圣殿后面,高台基上,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十分壮阔,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 善化寺这一点让人注意:无论山门、三圣殿,还是大雄宝殿,全部庑殿顶(即四面坡顶,又称四阿顶)。可见在辽金时代,建筑的结构形式,与等级还没有十分严格的联系。 蓟县独乐寺的山门也是庑殿顶。<div> 但是在明清时代,这是不可能的现象。明清的建筑形式是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限制的。山门最多只能是歇山顶(即上半部是山墙,下半部出檐),连天安门都是歇山顶。<br></div> 善化寺大雄宝殿里,供奉了33座塑像,全部是金代作品。若与明代相比,二者至少要相距三四百年,这就比较宝贵了。大殿中央是五座五方佛,中间大日如来两侧是阿难、迦叶,另有两位胁侍菩萨,两壁各立着12尊天王,共33座。<div> 殿内的建筑也很有意思。中间进门两柱间顶上是平棋(天花板),再进是大日如来顶上,是一座藻井。其余全部是敞开式梁檩。<br></div> 在现代建筑概念里,也流行大堂或敞开式建筑里,不设天花,建筑构件全部暴露。中国的古代,早已常用这种处理方法了。<div> 在中国的佛教寺庙里,主供的佛像,通常不论是谁,大抵都是一个模样,因为是佛,都要“端”着,板板正正,如果没有佛像位数,或是手印变化,或是特别记录说明,一般很难辨别都是哪位尊佛。但主佛像以外的胁侍、天王、罗汉,等等,就比较让塑像工匠们自由发挥了。</div><div><div> 在善化寺大雄宝殿的这些塑像中,大日如来两侧的两位大弟子非常惹人注意。右侧(观众视角)是大弟子迦叶(按佛经读法应是jā shè,加设)。<br></div></div> 释迦牟尼的弟子中,名迦叶的有5个人,这位大弟子的全名是摩诃迦叶(就不引梵文、巴利文惹人讨厌了),所以中国信徒往往称其为大迦叶。他是诸弟子中最德高望重的,所以塑像的他慈眉善目,形象可亲。释迦牟尼“寂灭”时,迦叶正随侍身边,非常悲痛。他认为应当把佛陀的言行、著作都集结起来,于是召集了各大弟子,举行第一次佛教集结。所以,他被视作佛教“初祖”。<div> 释迦牟尼身边还有一位年青弟子,其实是他的堂弟,叫作阿难(ē nuó,读婀娜多姿的婀娜),不仅是释迦牟尼的贴身随侍,而且他博闻强记,记性绝伦,记住了佛祖日常的所说的言论,他是第一次佛教集结的主要记录者。<br></div> 他年青、端庄,所以非常有女人缘,深得女信徒的喜爱。大迦叶圆寂后,是阿难起了弟子信徒的凝聚中心的地位。所以,阿难被称为佛教“二祖”,在中国佛教庙宇中,释迦牟尼像两旁,通常都有迦叶、阿难两弟子像。<div> 大殿两壁,各是12尊天王像,比真身略大。 </div> 这些天王,有男有女,有文有武,有如常人有如神怪。但个个人身比例协调,面部传真写实。用栩栩如生都不足以描述其风采,当说个个神采奕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武将天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臂天王</h3> 她的眼睛大概是嵌了黑色宝石,眼神光增添了她的安详,历800年不减慈爱之情。<div> <br></div><div> 过去美术界常拿中国的雕塑艺术与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比较,用现在网络语言说,把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的写实风格看得是雕塑的“天花板”,而中国古代的雕塑,特别是圆雕,不过是庙里的泥胎木偶,死板僵硬。后来发现了敦煌,于是又说中国的雕塑自唐以后衰落,宋代就没有好雕塑了。看看这些金代圆雕,早于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200多年的作品,也是和宋代同时代的人物雕像,你不得不在中国古代民间艺术家们面前顶礼崇拜。</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出了善化寺,还要看华严寺。华严寺也是辽金遗构。不过华严寺与善化寺不同。善化寺还是基本依汉人的建筑习惯,所有建筑坐北朝南,而华严寺却是整体坐西朝东,这还是契丹人游牧民族的习惯,他们的帐幕要把门开向东方,每天迎接初升的太阳。</div> 进入华严寺,在宽阔的大广场前面,是一座特色鲜明的大殿。 大殿匾额的金字是“普光明殿”。这座大殿在寺中很特别,首先,这是位于中轴线上的歇山顶大殿。从善化寺和华严寺的原建筑来看,两寺的主殿都是庑殿顶。 <h5><font color="#9b9b9b"> 善化寺俯瞰。这是梁思成1933年考察时所拍,前景是善化寺前的民居院落,看去像是一家大车店或下等旅店。梁氏一行考察时,在大同遍寻不着下榻处,所有旅店的卫生状况皆称可怖,最后住到了旅美时的同学,大同火车站站长的家里。</font></h5><div> 从善化寺的俯瞰照片可见,寺庙中轴线上的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一排皆是庑殿顶(山门后面冒出顶的建筑是普贤阁,采歇山顶。从当时测绘的平面图看,普贤阁对面应有文殊阁,但当时已然不存)。但华严寺普光明殿在主殿中轴线上,却是歇山顶。结果是山门庑殿顶,寺院第一进大殿却是歇山顶的倒置。</div><div> 其次,这座殿前出抱厦,而且抱厦的歇山面向前,这在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十分少见。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说它:“富有致趣,此盖唐、宋以前所常有,屡见于当时图画,至明、清以后,而逐渐失传之制也。”<br></div> <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正定隆兴寺摩尼殿</font></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采自网络)</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原来,这座普光明殿完全是新建的,它是仿正定摩尼殿设计建造的。正定的摩尼殿在隆兴寺中,是北宋早期的建筑,与北方的辽和金有相似之处 ,却也是不同的。把这样一座新建大殿放在这样的大庙建筑群中,总让人有扞格之感。<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6fbb"> 再说点题外话。这种歇山式山面向前的建筑,在中国逐渐被舍弃不用,但在邻国却引发了兴趣,屡屡学用。特别是日本战国时期(大略相当中国的明朝时期),各地方武士崛起,为军事需要,纷纷建造“天守阁”,大多采用歇山山面向前的建筑形式,而且山面越建越多,以山面为美。</font><br></div></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天守阁,四面皆为歇山面层层垒迭。</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大阪)</font></h5><div> 普光明殿与摩尼殿毕竟不完全相同,它的四周是一圈环廊。在大殿高高的台基上沿环廊走到后面,俯瞰下去,阶下才是一座小小的庙门,上悬匾额“上华严寺”,这是真庙门。</div><div> 华严寺原是一座宏阔的大庙,云中巨刹,到明代中期以后,将寺庙右边大院分出,各开山门,才分为上下两寺。如今仍为一体管理。<br></div> 进入山门,走过一个小院,前面才是大雄宝殿高高的月台。 大雄宝殿太大了,上到高台上以后,就感到月台不够大,难以在同平面上把大殿拍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华严寺大雄宝殿(曹珏摄)</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老友曹珏做了最大努力,表现了大殿的大部分。好在中国的建筑都是左右对称的,可以想像到大概。<div> 中国的建筑论“间”,每两柱之间称为一“间”,并不固定每间的尺寸长度。宫殿庙宇,规模大些,柱子粗些,“间”也就可能大些,民间房屋,柱子细些,“间”就小些。华严寺大雄宝殿是面阔九间,也就是十柱九间,被称为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体量最大的殿宇。<br></div><div> 这个“面阔”是这样看的:正面有大门三座,每门自然有两柱。每两门之间各有一间,最外两边的大墙,各占两间的长度。如果细心一点的看官朋友,还可以注意到:每根柱子的柱头,是顶着一座斗栱的,在两柱之间,也有一座斗栱,叫作柱间斗栱(《营造法式》称铺作)。数数两侧大墙上的斗栱,就可以看出两侧的间数,面阔间数就可以看出来了。<br></div> 大殿为庑殿顶,顶上正脊两端各有鸱吻一座,高达4.5米,是早期建筑中最大的鸱吻。北边的鸱吻是辽代原物。南边的是金代重建时的仿制品(因为华严寺轴线是东西向的,所以两鸱吻是南北各一)。 我们通常看惯了明清以来的宫殿庙宇建筑,譬如:故宫太和殿,面阔九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故宫太和殿</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北京历代帝王庙</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2021年)</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运城永乐宫纯阳殿</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2009年)</font></h5><div> 这些殿宇,每间都是木制槅扇,里外通透。前两例都是明清建筑,永乐宫是元代后期建筑,正门两侧也已全是木槅扇,里外通透。但是善化寺、华严寺,完全不同。除了大门以外,都是砖砌厚墙。我不知道这种变化在建筑史上说明什么,或许在草原上游牧,必须承受冬季的严寒风雪,就形成了那种在除了门都被毡毯严密包裹的穹庐里住惯了的思维方式。</div><div> 梁思成这样评论华严寺的厚墙:“两门之间仍甃(zhòu,读宙,砖砌)以砖壁,权衡适当悦目。”他尤为赞赏大殿的大门:“门额之上为格子窗,下为门,饰以壸(kǔn)门牙子……门扉每具门钉七列,列各九枚。全部形制古朴,在宋辽金之遗物中,此殿门实为难得之物。”(《中国建筑史》)<br></div><div> 殿门上方有匾额两方,一为“大雄宝殿”,一为“调御丈夫”。<br></div> 大雄宝殿四个字是端正雄浑的正楷,采用雕刻字缘的方式,所以虽历数百年屡经黑漆重髹,仍然原形不走。牌额边缘有一列小字,是书家立额人的落款,是用墨字直接书写的,经多次清洗,已然极其模糊难认。仔细看去,似乎有“大明”“宣德”等字样,下面的书家文字,虽然可以辨出一两个字,但牵涉具体人名,不敢妄猜了。 下面一块大匾,四个大字“调御丈夫”。诸位看官女施主不要误会:这“调御丈夫”四个字,并不是佛祖要调唆诸位作“河东狮吼”,乃是佛祖释迦牟尼本人的十个名号之一。<div> 大乘佛教基本经典之一的《妙法莲花经》卷一说:如是我闻:当佛祖与诸佛、诸菩萨、诸比丘一万二千多人一起,“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就列出了佛祖的十大名号。<br></div><div> 又有一部佛经,是中国佛教历代祖师阐释佛经的论文,叫《佛说十号经》,将佛祖十大名号逐一讲解。其中解释“调御丈夫”:“云何调御丈夫?佛言:佛是大丈夫。而能调御善恶二类。恶者……作诸恶堕地狱饿鬼傍生而得恶报;善者于身口意而修众善,得人天福果……佛……显示调御,令离垢染,获得最上寂灭涅槃。是故得名调御丈夫。”(在下无神论者,并不闇佛法,强作解人而已。有忤犯处尚祈诸佛教高士容恕。)<br></div><div> 题写这四个大字的,是大明万历年间一位辽东总兵马林。马林祖上是蔚州人,其父马芳,10岁被蒙古掠去,在蒙古部落中学会骑马、射箭。嘉靖年间,一次蒙古俺答汗行猎遇虎,马芳上前一箭射死老虎,俺答赐他马匹、弓矢,马芳借机逃回大明,从此进入卒伍。他在大明军队中,由于作战勇敢,有谋略,从行伍一路上升,战迹遍布京北、晋北,大小百十战,身被数十创,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宣府(今宣化)总兵、大同总兵,万历七年退休,九年病逝。<br></div><div> 马林是马芳次子,承父荫在军为官。因为父亲任官宣府、大同总兵,所以马林可能安家大同。他积军功升到辽东总兵官。就他的本性,其实是个文人坯子,《明史》说他“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时誉籍甚,自许亦甚高。”也因此地方会请他为寺院题字。</div> 马林在辽东时,主要是警惕东北的满洲人。东北少数民族需要大明的物资,大明需要东北的木材、皮毛,马林主张开市,大家各取所需,东北可以平靖。万历皇帝贪图税利,派往东北的税监太监高淮与马林矛盾尖锐,万历三十年,马林被太监高淮诬告撤职,后经给事中相救,改任贵州烟瘴地区,为他说话的给事中也降了两级。后来遇大赦免官回家。<div> 万历四十六年,满洲努尔哈赤已建国家,号后金,以“七大恨”为号召,起兵反明。万历皇帝于是重新起用马林,恢复辽东总兵职务,发起反击。大明兵分四路,马林领其中一路,双方发生“萨尔浒大战”,明军大败,马林战死。马林有子五人,连父带孙,一家四代,先后死于为国战事。</div> 这块匾的上款,是万历戊午年。万历戊午是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马林万历三十年被太监高淮陷害回家,后来免官,一直赋闲,所以能以一个东北军高级军官为晋北庙宇题字。题字不久,因为东北战事,重新起用,马林再次走上战场,再也没有回来。<div> 依据现存资料,华严寺大殿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但是和善化寺一样,在宋金联合灭辽的战争中,大殿毁于战火。金代在原大殿基础上重建(天眷三年,1140年),据梁思成实测和近年文物工作者的考察,金代重建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原构件,并采用了某些辽代的做法。宋蒙灭金,再次重演历史,华严寺又历倾圮、重修的过程,到明军徐达驱赶蒙古,华严大殿又改成了仓库“大有仓”,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才重新改回寺院,成为今天华严寺的面貌大略。<br></div><div><br></div><div> 寺院初建的时候,契丹政府铸造了一批铜像,是契丹历代皇帝和皇后的像,又雕凿了一批石像。虽然历经宋金灭辽、宋蒙灭金、灭宋、灭元的战乱,事实上,直到清末光绪年间,文献还有看到这批雕像的记录,说有石像男三女二,铜像男四女二。当然不在供奉中,而是收拾到角落里了。但民国以后,再也不见记录,下落不明了。</div><div> 现在大殿中主供是五方佛。<br></div> 这五尊佛像并不是一次性塑造的。先是在大明宣德初年,在北京订造了三尊木雕佛像,在宣德二年(1427年)迎入本寺。这三尊像算是毘卢遮那三身佛,中央是毘卢遮那佛,两边是分别是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二十多年后,寺院住持又化缘增塑了两尊大佛,是在本地用泥塑塑造的,形成东西南北中五方佛。在佛家看来,金身固然是各位大佛,其实是外在的佛,五佛其实一也,都是佛祖化身。佛家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算是参透了佛学和诸佛的精神。<div> 在这五尊佛像中,中间的那尊,即从北京请来的三尊之一,毘卢遮那佛,头顶上方还有一只展翅的大鹏金翅鸟。<br></div> 看到这大鹏金翅鸟,让我想起它的一桩故事。<div> 《说岳全传》第一回,说西方极乐世界我佛如来,一日端坐九品莲台,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众比丘,比丘尼,诸天护法圣众,齐听如来讲说妙法真经。“正说得天花乱坠,宝雨缤纷之际,不期有一位星官,乃是女士蝠,偶在莲台之下听讲,一时忍不住,撒出一个臭屁来。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不道恼了佛顶上头一位护法神祇,名为大鹏金翅明王,眼射金光,背呈祥瑞,见那女士蝠污秽不洁,不觉大怒,展开双翅落下来,望着女士蝠头上这一嘴,就啄死了。”这女士蝠一点幽魂缥缈下凡投胎,投在一个王家,生出一个女孩。这王氏长成后嫁给了秦桧,丧尽天良,成为岳王庙前两个下跪铁人之一。<br></div><div> 那佛爷将慧眼一观,对大鹏鸟喝道:“善哉,善哉!你这孽畜,既归我教,辄敢如此行凶!我这里用你不着,今将你降落红尘,直待功成行满,方许你归山,再成正果。”大鹏鸟领了法旨,飞往人间,投在汤阴一户岳姓人家,生出一个男孩,取名飞,表字鹏举。由此演化出惊天动地、荡气回肠的“满江红”来。<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河南汤阴岳庙</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摄于1994年)</font></h5><div> 华严寺大雄宝殿的两侧是是二十天王像,每边各十尊。这二十位天王,有名有姓,不过不必在这里列举,举了也记不住,记住也没用。专家认为,属明朝塑像的中上之品。最为有趣的是,这二十尊天王像,一律向前倾15度左右。<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严寺北天王像</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严寺南天王像</h5><div> 这些天王为什么要前倾15度,专家们各有说法,通常是说为表达对佛的恭敬。不过我以为,这是对信众,或说大众的恭敬。譬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如果完全平视,则头显得过大,相对身材反面单薄。但是米开朗基罗知道,这么大的像是要在高处展示的,依近大远小的原则,观众从下面看上去,比例就比较端正了。<br></div> 我觉得,大殿内虽然空旷,但是五方佛占据了绝大部分正面空间,使佛台与两边天王之间变得很狭窄,而天王像又相对高大,人们从天王前走过时,与天王距离较近。如果天王们直立,人们抬头,有太大的仰视感。这些天王塑像不像山门的四大金刚、哼哈二将,狰狞可怖,反而个个自然亲切,即便是武将,也很随和。他们前倾15度,当观者抬头瞻仰,正好和天王们面对,增加信众对佛教的亲近、信任感。<div><br></div><div> 华严寺里,除上华严这些明代塑像以外,最为珍贵的是下华严寺的塑像。<br> 寺中有一通金朝大定二年(1162年)的《大金国西京大华严寺重修薄伽教藏碑记》,碑中说“天兵一鼓, 都城四陷, 殿阁楼观, 俄而灰之。唯斋堂、厨库、宝塔、经藏, 洎守司徒大师影堂存焉。”“大金国”立的碑,“天兵”当然是指女真军队,由于女真灭辽,寺院的殿阁楼观就都“灰之”了,只剩了斋堂(僧人的食堂)、厨库、宝塔、经藏(藏经殿)以及一所供奉守司徒大师画像的房子。虽然金国又重修了庙宇,但此后又历经蒙古灭金、大明灭元、大清灭明、寺院屡经兵燹,当年梁思成一行风尘仆仆从北京来到华严寺的时候,华严寺只剩绿框里的这几个建筑:上华严寺的山门和大雄宝殿,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即《金碑》中说的“经藏”),还有薄伽教藏殿左侧一座海会殿。</div> 这座海会殿,可能也就是《金碑》中说的“守司徒大师影堂”。“守司徒”是唐以来官制中的一项荣誉性称号,意为“享受司徒(最高一品的官位)待遇”。辽滥颁官位,有些高僧也被授予“守司徒”,不知道碑上的“守司徒”是哪位高僧。影堂是为纪念某位人士,供奉画像的建筑。梁思成曾经推测海会殿早先可能是这位“守司徒”的影堂(当代也有研究人员持异议),后来改作佛殿。但到民国年间,薄伽教藏前已经辟为小学校,海会殿也成为校舍。到1950年,海会殿实在已是危房,为安全起见,彻底拆除了。由于刚刚建国,各项制度尚不完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当年就海会殿的拆除下发了文件,要求各地保护古文物建筑。但失去的,已经追不回来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拆除前的海会殿</font></h5><div> <font color="#333333">也就是说,当今华严寺中,只有薄伽教藏殿是硕果仅存的辽代建筑。</font></div><div> <font color="#333333">在薄伽教藏殿的殿顶梁椽上,发现有两条题记,一条是出资者的官衔和姓名,官衔很长很长,与我们无关,也就不去理会他了;姓名就是杨又玄,反正是辽代人,从姓名看,是个汉人。另一条十分重要:“</font>维重熙柒年岁次戊寅玖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时建<font color="#333333">”。重熙是辽兴宗的年号,七年是公元1038年,在宋朝是仁宗在位期间,《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恐怕还没有出生呢。</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辽钱重熙通宝(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font></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薄伽教藏殿梁上的题记 </font></div><div> 正因为如此,薄伽教藏殿在建筑学上更有其特殊意义。以《营造法式》之前的北方契丹人统治下的木构建筑实绩、与宋朝《营造法式》的文字规范相比较、对照,对中国建筑学的发展研究岂不是意义重大?梁思成在观察、记述大殿的建筑细节上就有很多发现,赞不绝口。我辈既不懂,就不敢卖刀了。</div> <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薄伽教藏殿(曹珏摄)</font></p></h5><h3> 大殿正中高悬殿额“薄伽教藏”。匾额两边有两条白木嵌条,分别有小字,上款“镇守山西宁武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都督同知加三级鲍敬恭藏六载圆满重修立记”,下款“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七月初一日看藏比丘海明后派孙僧纲司都纲正清锈重修立”。就是说,大约在清康熙二十一年左右,镇守当地的总兵官鲍敬对薄伽教藏作了一次修整,修整时他把大殿额摘下收藏,由殿内的和尚海明见证,后海明年老,派他的孙子(是一个管理佛教事务僧纲司的官员)继续承担,于康熙二十七年重修完毕后再挂到殿上。</h3> “薄伽教藏”,薄伽(bó qié,读伯茄)是印度梵语“薄伽梵”Bhagavad 的简称。在玄奘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bō rě,读播惹)中有“薄伽梵”,唐慧琳《一切经音义》解释,如来有无数名称,略而言之有六种,薄伽梵是其总称也,意思是众德之美,尊敬之极也。教藏的藏读zàng(玄奘的奘)。整个匾额的意思是:薄伽是指佛祖,教藏是说佛教的经典收藏。也就是说,这座殿宇就是华严寺的藏经殿。<div> 明清以来,汉族的寺院,藏经阁多在大雄宝殿后面,使整个寺院形成以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为主轴的中轴线式排列。而契丹人建造寺院,并没有那样严格的中轴意识,藏经阁安排在旁院里,因为用的歇山顶,与上寺的庑殿顶不一致,这样安排也有道理。</div><div> 薄伽教藏虽是辽代建筑,但屋脊的鸱吻在金朝维修的时候,已经换掉了。现在屋脊上的鸱吻是当代由太原新烧造的,金代的鸱吻,保存在大同博物馆中。<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薄伽教藏殿北鸱吻</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薄伽教藏殿南鸱吻</div><div><br></div><div> 既然是藏经殿,必要通风,以免经书受潮。所以薄伽教藏没有采用大雄宝殿那样厚墙围绕的方式,五开间的大殿,中间三间都用木槅扇门,后墙还开了一个小窗,以前后通风。<br></div> 既是藏经殿,就要有藏书库。薄伽教藏殿内北南西满排藏柜。但是现在殿内两边安置了木栅,不得靠近,这里展示的照片都是采自网络。 藏经柜称为壁藏,顶天立地,分为上下两段。下部藏放经书,上部设置佛像。两段间是木制仿殿宇建筑的斗栱和屋檐。 上部的顶部也是仿屋檐形式,中段还升起一座楼阁,大概用以安置比较高大的佛像。 最令人称绝的是,西部后墙有一个通风窗,建筑师在这里设计了一座天宫楼阁,既连结两边的壁藏,又避开了通风的后窗。 这样的天宫楼阁,属海内唯一,建筑家们对这座壁藏称艳不已,津津乐道于各种建筑细节。我们不是建筑家,只是看这大概外形,已是为之倾倒了。<div> 建造这样阔大精美的壁橱,必是深有专意。原来,辽代皇室深信佛教,收集当时已然翻译的佛经和一些高僧大师对佛经的讲解论述,编成一部辽代《大藏经》,史称《契丹藏》或《辽藏》。薄伽教藏就是收藏《契丹藏》的所在。</div><div> 然而历经金元战火,《契丹藏》几乎消失殆尽,直到上世纪70年代,维修应县木塔,在木塔佛像肚子里,才发现了少数印刷物,经研究判断为数卷《契丹藏》,让我们稍稍得见《契丹藏》真容。</div><div> 明清以后,薄伽教藏陆续收藏了一些明清的经藏和一些杂经,现有经书1713函,18203册。<br></div> 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到访大同。在参观了云岗以后,蓬勃皮杜中午要休息,周恩来趁此时间视察了华严寺。他在观看了薄伽教藏的经书后说,这些都是宝贵的文物,叮嘱人们要好好保管。<div><br></div><div> 薄伽教藏殿最为珍贵的,是殿中的31尊彩塑(有两尊小坐佛疑为后世作品)。全部塑像都会聚在殿中的佛台上,济济一堂,佛国世界,罕见的热闹异常。<br></div> 其中主供的是三座佛像,通称“三世佛”。问题是三世佛都是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是有不同看法的。因为主供大佛在形象上基本都差不多,通常区分佛像的主要依据就是手印。但是这里的三尊佛像,手印基本一致,这就难了。按照现有史料,至少有三种说法。想来佛经多了,说法也多了。说法一多,宗派也就多了。我辈教外人士,宗派与我何干……“明镜既非台,随他染尘埃”吧。 <div> 据说这尊是释迦牟尼佛。其实看上去都一样,而且都是“端着”的,远不似菩萨弟子们亲切。真为专业人士极为看重的,是佛前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还有十位胁侍菩萨,四位佛弟子,个个神采奕奕。这才是名闻天下的辽彩塑。</div><div> 来看看四大菩萨<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殊菩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贤菩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藏菩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音菩萨</h3><div> 这四大菩萨,有的庄严,有的文静,有的显得自负,有的显得亲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面相丰润圆满,有似唐朝的丰满,却没有唐朝的微胖,带着一种与世人相近的感觉。<br></div><div> 四大菩萨之外,还有十方胁侍菩萨。十方者,东南西北、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加上下,共十方。四大菩萨都坐在莲座上,十方菩萨都站着。佛说众生平等,其实佛国也并不是绝对平等主义嘛!<br></div><div> 十方胁侍虽然是站着,看去似乎比四大菩萨更具神采。<br></div> 就连菩萨座前小小的供养菩萨,也别有韵味。 最被专家称道的,是这一身菩萨,虽是站立的胁侍菩萨,但是表情最为神秘。她双手合十,面露微笑,嘴唇微张,亲切自然。 特别是微张的唇间,露出洁白的牙齿。我们无论看大佛、看四大菩萨,看胁侍菩萨,全都一脸正经,从不张嘴。这位菩萨不仅张嘴,还特意露出牙齿,牙齿还特意涂成洁白。 就为这20尊彩塑,1982年邮电部特地发行了一套邮票“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辽代彩塑”,一套四枚。 第一枚胁侍菩萨,第二枚观音菩萨,第三枚供养菩萨,都是每枚8分,唯第四枚露齿菩萨,每枚70分。<div> 我并不是集邮爱好者,也没有专门的集邮册,但是当年看到这套邮票,因为喜欢,也买了几张,几十年来,屡经搬迁,也已经不知道夹到哪里去了。今天,看到“真”的了,也颇激动。到过华严寺、雲崗,大同之行不虚了!<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