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的信心

韶华时光

<p class="ql-block">弥顿道的38棵古榕树,蔚然成林,成为都市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说当年为了通双层巴士,管理者将弥顿道更多的榕树一砍了之,只留下九龙公园门口这一段路两侧的榕树。</p> <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应该感激斫树者的手下留情,还是对他们几乎毁了一条古榕树的道路景观,表示愤慨。如若数百棵的榕树均已健在,那将是怎样一种壮观。</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条仍是香港主要道路的开阔地驻足、留连忘返,深为这些古榕树所吸引,尤其是树根的盘恒曲折,形成一种古朴、苍劲的美感。有的树,枝条直接下垂至地面,入土,形成新的树根,为树的本体输送养料。</p> <p class="ql-block">作家阿城说:“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过绝境,穿越绝境,生死问题自然得到解决”。比人的寿命更长的古树,穿越过无数的绝境,除了狂风酷日的屠毒,更有人为暴力的干预。榕树生出这么多龙爪般的气根,一是去稳固自己日渐庞大的躯体,一是去向大地深处获取营养。</p> <p class="ql-block">  榕树的这种顽强生命力,使人顿感振奋。</p><p class="ql-block"> 在我日渐迷离的精神状态中,看看榕树的气根,许多的人生疑惑,其实不辩自明。</p><p class="ql-block"> 在九龙公园一侧的海防道,有10棵姿态各异的古樟,树的根部在道路一侧高达3 -4米的高坡上,树的顶端则形成一个个巨大的伞状,为日夜涌动的人潮遮风挡雨。</p> <p class="ql-block">相对于人伦变化,其实生态的维护更为重要。一个物种的消失,对于世界的伤害不亚于一场政治冲突。人世间的一百年,在自然界只有短短的一瞬。在我们纠结于是退耕还林,还是退林复耕的时候,大自然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人类那些伟大工程终将为自然所磨损,尘归于尘,土归于土。</p> <p class="ql-block">每一棵都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我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于古树生命力的顽强。一个城市有这样坚定的古树存在,我们不必担心他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2024.1.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