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摘录(十八)

李启贵

<p class="ql-block">文采武功映彩虹</p><p class="ql-block">李玉树,一个铁道兵战友网络系统人人熟悉的名字。他的聪明才智、文采飞扬,他的直率认真、心直口快,都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我与玉树战友共事多年,对他很是敬佩。他自学计算机,研究开发应用软件,被中铁十四局人誉为“测量行家”“电脑专家”。他的事迹,一直感动着我。</p> <p class="ql-block">部队锤炼 快速成长</p><p class="ql-block">李玉树,1951年出生于福建侨乡南安,在军人父亲和共产党员母亲的教育影响下,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勉好学的优良品格,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1968年入伍铁道兵,分配在铁四师十六团作训股测量班,虽然岁数小身体瘦弱,但他总是重活累活抢着干,每天跋山涉水,抢着背仪器扛脚架,进洞攀桥测量。由于他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入伍两年就掌握了许多测量技术并担任副班长,两年后入党,第三年就当班长、副排长,经常独立带队外出执行测量任务。1972年,他带队参加师里组织的测量培训班,并参与授课。被师里发现人才,当年调去助勤,参加《铁路施工测量》一书的编写工作,执笔了其中几个章节。1974年被团师选送到同济大学深造学习。1977年毕业在十六团一营实习锻炼后,就被调入师作训科。</p> <p class="ql-block">我认识玉树战友是在1977年底,他调入师司令部作训科工作后。那时他参与组织了太古岚铁路一公里以上的七八个大长隧道的精密控制测量,进行了各团交叉复测。野外测量完成后,从现场记录本的复核,三角网的精密平差,导线坐标计算,贯通误差和精度分析等各项工作,全由他一人承担。他天天坐在我的宿舍后面那个作训科的小办公室里,不停地计算,白天晚上“嘎吡嘎吡〞的手摇计算机的声音,自然引起了我的关注。近一个月时间的计算完成后,得到了作训科和司令部首长的一致赞誉!才华初显后,他主管全师的测量工作。之后在太古岚铁路、兖石铁路的施工技术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作出了不少贡献,这也使领导在兵改工时留住了他,不让他转业。</p> <p class="ql-block">自学成才 克难攻坚</p><p class="ql-block">1983年底,在他的建议下,技术科购进了第一台“PC-1500型“袖珍计算机,领导交给他保管和先行学习。他如获至宝,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硬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悥志和铁道兵前无险阳的精神,用蚂蚁啃骨头的方式,先自己翻译英文说明书,一点一点地探讨指令功能,再进一步地试着编程序。要知道当年在国内,也仅限于大学和科研院、设计院拥有计算机,在那个交通不便、通讯不暢的沂蒙山区临沂市,没有地方可求教。他放弃了全部的业余时间,全部真心投入学习和钻研。当时彩电刚刚引进,港台式武打片正兴,《霍元甲》等几部电视连续剧每天晚上都在固定时段播放着,会议室的彩电前,挤满了机关人员。但他竟然连一集都不看。电影放映场,也难见他的身影。这种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着实令人折服!住其宿舍对面的刘处长说,每天睡到一两点钟醒来,都发现他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灯,并传来计算机的操作声,所以常常不得不敲门催他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的自学和攻坚克难,只用了十个月时间,他不但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而且还结合本专业,编制完成了《四边形条件观测平差源程序》,写成论文送到了铁道兵科研所,经所里电脑工程师审核通过,在1984年第二期《铁道施工技术》杂志上公开发表,将自己辛勤钻研出来的成果,无私奉献给全铁道兵测量战友分享!之后,他又连续编制了二十多个测量程序,公开发表了多篇论文源程序。这些程序,后来都成为石家庄铁道院举办“精密测量培训班”的教材,在铁道兵系统之泛应用。</p> <p class="ql-block">开发软件 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1985年初,在他的建议下,四师率先购买了一台时价5万元的IBM5550型微型计算机。他放弃了行政职务提升的机会,一心扑到自己热爱的计算机学习和应用开发工作中去。在参加了销售商家举办的一周短期培训后,刻苦钻研,很快学会并掌握了该机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会了操作系统的各项指令的应用,更进一步掌握了编制软件的方法技巧。为了使计算机尽快发挥作用,他从简单的工资发放入手,编制程序,很快就成功地使用电脑发工资。当机关人员第一次拿到计算机打印的工资条时,不仅为计算机功能的强大和方便称奇,更是赞誉玉树战友的工作能力。接着,在财务会计的帮助下,他开始编制正式的“财务记账管理系统”软件。孤身奋战,又是非专业,困难可想而知,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强烈的事业心,不畏艰难地奋战,以电脑机房为家,夜以继日,累了困了就打人肫儿,起来接着干。</p><p class="ql-block">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财务记账软件”的编制,于1986年1月1日投入使用,边用边调试改进,经过3个月的试用,证实此软件比财务人员手工记账还准确简便,特别是查账非常便捷,账始终是平衡的。这个软件将财务人员从繁琐的记账和算盘中解放出来,很受财务人员欢迎,财务处也从此告别了手工记账。1987年4月,中铁建总公司在十四局召开了现场会,推广运用。一直到2002年,财政部下令要求全国统一软件为止。“财务记账管理系统”软件,是铁建总公司第一个计算机应用软件,荣获中国铁建总公司1988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曾三次作为总公司唯一的软件,参加铁道部的软件交流会演示交流,受到好评。</p> <p class="ql-block">从1987年开始,他与济南三建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研制“山东土建工程预算管理”软件。土建预算是项复杂工作,专业技术性强,尤其各个单项工程量清单和钢筋计算,难度系数相当大。经过两年多的攻坚克难,完成了软件的编制和测试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表格法计算工程量,属于创新。该软件在1990年5月,参加国家建设部组织的工程造价软件评审,获得了“全国工程造价优秀软件〞三等奖,并荣获1991年度中国铁建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p><p class="ql-block">1990年起,他又和电算室其他几位同事合作,开发研制了“铁路工程预算管理”和“市政工程预算管理”软件,通过了总公司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在总公司系统推广运用,两个软件分别荣获铁建总公司1993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又研发了“公路工程预算管理”软件的,荣获十四局1997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些软件的开发运用,为施工现场人员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尤其在工程投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p class="ql-block">十几年间,除了开发应用软件外,他还在十四局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举办几十期培训班,受训对象包括局处机关和项目部几百名科室人员,使全局系统,从局机关到项目部,都普通使用上了计算机。十四局的计算机应用,在中国铁路系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他还善于思考分析总结,写了30多篇论文,发表在省部级刊物上,许多论文还被评为优秀论文,获得不少奖状证书。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他参加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学习,学习期滿,15门课程都通过了严格的考试,取得了“微型机应用专业”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2002年,他接受中国铁建经营部指派,与石家庄铁道学院的科技处合作,主导研发了“工程经营信息管理和统计报表系统”。该软件投入使用和修改完善后,2004年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荣获2005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从2004年开始,在中国铁建全系统推广,一直使用至今,在工程投标和经营管理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一个科技人员,能荣获一两个“科技进步奖〞,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玉树战友,竟能连续获得6个“科技进步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和一个国家级别的优秀软件三等奖,这不仅在铁道兵系统、中国铁建系统是罕见的,即使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他也因此先后被国家建设部评为“施工技术进步先进个人〞,被中国铁建总公司评为总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计算机应用工作先进个人”,被铁道部评为“自学成才先进个人”,被山东省总工会评为“职工技术协作先进个人”以及十四局集团授予的多种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十四局还奖励他一级工资。1993年,他就被中国铁建总公司评定为高级工程师,在这整个中铁建系统的“文革”大学生中是头一个。看到他的那么多奖状,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但他从不宣扬自己,始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p> <p class="ql-block">网站耕耘 发挥余热</p><p class="ql-block">玉树战友自2011年正式退休后,由于身体不佳,谢绝了许多单位的聘请,休闲在家保养身体,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2016年底,他进入铁道兵战友网站系统后,以其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心直口快、敢说敢当的性格,为网站的发展,做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比如,他率先指出网号中文章和诗词的错别字太多影响声誉,写出了很有见地的议论文,得到了网站管理人员和战友们的认可。网站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使网站文章的质量大为提高。他还十分支持网号的工作,一年多时间,就写了30多篇文章,他的诗词对联,质量很高,往往可以不用编辑校对整理就直接发表。</p><p class="ql-block">每当铁道兵战友网有活动时,我总是首先想到玉树战友,不管是与他商量,还是请他帮忙,他从不推辞。联盟群里几次征文活动,他都担任评委,认真负责,细致周全,他写的示范文、评审标准、总结、颁奖词、主持词等,既规范又精彩,令人赞叹不已!他为联盟群、写作群、公众号做了许多幕后工作,但始终要求不具名不张扬不表彰,甘当无名英雄。</p><p class="ql-block">当网络系统为作品外挂媒体平台而纠结时,还是玉树战友一马当先,很快就将作品外挂。他自己一人负责,从2018年7月18日至2019年底,外挂作品3000多篇,阅读量几千万人次,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成绩!凝聚了玉树战友多少心血,耗费了他多少时间啊!但他从不留名,默默奉献着。由于他的努力,战友们的作品才能在海内外广泛传播着!对传承弘扬铁道兵精神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玉树战友!我非常敬重他、赞赏他,我为有玉树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和骄傲!战友们都被玉树的默默奉献精神所感动,为他的精神鼓掌点赞!</p><p class="ql-block">致敬,玉树战友!</p> <p class="ql-block">作者侯卫,硕士研究生毕业。1972年12月特征入伍,铁道兵体工队女篮队员、铁四师电影队放映员、铁四师司令部管理科书记、政治部文化科干事。转业后任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组织干事、团委书记、宣传部长、电台台长、厂党委委员、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现任铁道兵战友网网络系统常务副总协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