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成果理思路 共促课题高质发展——西安市“十四五”规划教研员专项课题中期汇报会纪实

研教足迹

<p class="ql-block">  为扎实推进西安市教育科学研院“ 十四五”规划课题2022 年度小学教研员专项课题研究,强化研究管理,把握课题进展情况,分享交流经验,安排后期工作,2024年1月18日,《新课标引领下小学思政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汇报会在课题主持人、区教研员杨洋老师的主持下在长安区教育局会议室开展。</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老师们立足自身板块,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  李晨晨老师从理论学习、对课题研究的思考和收获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方面,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了交流,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明确了教师在课程资源的选择时的关注点,强调善于挖掘和利用多种资源开展教学,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具魅力。</p> <p class="ql-block">  张静老师的个人成果汇报,包括外出培训学习、承担区级级教学公开课情况,共获各级各类荣誉七项。此外,她精心梳理、分析所承担的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整套教材中有关家乡主题的单元,收集整理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等相关课程资源,撰写并分享了相关论文。</p> <p class="ql-block">  田艳老师汇报了上阶段个人外出培训及课程资源收集整理情况,分享了自己课题研究中的一些体会。她提到开发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可以融合多学科的现有资源、生成性资源,同时应充分挖掘与学生思考过程及知识应用过程相关的生活性、活动性、连续性的资源。</p> <p class="ql-block">  付华宁老师从教学实践出发,汇报所负责的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资源收集情况。她强调本册教材围绕宪法开展法治教育,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重要课程资源;另外要注重收集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对网络资源的收集要加以甄别、筛选、修改,让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学。最后付老师介绍了个人后期工作重点。</p> <p class="ql-block">  刘钘老师结合课题方案,先汇报了自己课题研究中所负责的工作以及落实情况,再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情况与大家分享了工作中受到的启发,介绍了正在研究的教育个案,最后她谈了自己对后期课题研究的一些设想和计划,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p> <p class="ql-block">  吴青老师针对信息化课及常态化课堂等多种课型的不同需求,收集整理了包括应用软件、官方备课网站、官方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资源和音像资源,并对个人前一阶段的外出培训、优秀课例、相关成果记录等进行汇报,就教学个案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反思进行了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  李慧老师从所负责的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程资源出发逐一分析,该部分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深且专业,因此在课程资源选取上要注重资源重组,从学生角度出发,使资源更好服务于教学,以达到更好地课堂效果。</p> <p class="ql-block">  陶艺丹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本次课题过程中的探究经历,她认为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应伴随着研究全过程而不断深入,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分享,提出如何将教材资源、同伴资源、家长资源更好地统合,使课程活动更综合、更饱满,是下一步需要思考和优化的。</p> <p class="ql-block">  课题主持人、区教研员杨洋老师对课题组成员的成果汇报表示肯定,对各成员目前资源收集的状况做了详细的询问和针对性的指导,并就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她强调,课程资源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要重视资源收集的典型性、实用性、适切性;各成员要深度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外延,进一步拓宽资源收集思路,挖掘资源收集渠道,丰富资源收集种类;勉励大家全力以赴,为长安区小学思政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科学、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次课题的中期汇报,旨在对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做出梳理、分析、总结,为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做好准备。课题组成员在交流互动中展示出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探讨中产生的新观点、新思路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夯实了基础。下一步,各成员将在杨老师的带领下踔厉奋发,全面推进课题研究高质、高效发展。</p> <p class="ql-block">摄影:张静</p><p class="ql-block">编辑:吴青</p><p class="ql-block">审核:杨洋</p>

课题

资源

课程

老师

教学

收集

研究

分享

教研员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