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6日我们游览完苏三监狱和大槐树后,驱车前往此次行程的第七站—山西洪洞广胜寺。由于这里离洪洞很近,从城里出发,大约14公里的路程就到广胜寺了。</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分上寺和下寺,我们先乘景区车爬坡一路蜿蜒曲折到了上寺。</p><p class="ql-block"> 到了广胜寺,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彩色古琉璃塔,也是86版《西游记》中唐僧扫塔的取景地。据说这里藏着好多无价之宝。这座塔重修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塔呈平面八角形。共有13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紫、白五色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塔檐下有琉璃制作的斗拱、倚柱、菩萨、金刚、武士等各路神仙。站在廊间守望,花卉、龙凤、鸟兽等装饰衬托在周边,琉璃璀璨夺目,各种构件和图案制作精巧,彩绘绚丽多彩,近500年了,至今色泽如新。塔身中空有楼道可攀登而上,但现在不允许登塔了,这座飞虹塔,设计十分巧妙,它是我国琉璃塔中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琉璃宝塔。2018年被世界认证组织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景区游客中心旁的大门牌坊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西游记里唐僧当时扫塔的地方。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塔高47.31米,塔身外表镶嵌着琉璃。刻着各种图案有斗拱、莲花、菩萨。</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上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门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醒目。</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山门内哼哈二将把持,威武庄严,山门上分悬“广胜禅院”和“万代慈航”匾额。</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上寺飞虹塔院。飞虹琉璃塔的前身是建于汉代的阿育王塔,曾经历了年久失修和将它毁灭的8级地震。明正德十年达连大师开始在阿育王塔原址上兴建砖塔,直到12年后的明嘉靖六年才建成。达连大师法号飞虹,所以此塔就有了飞虹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有三绝一奇观:三绝分别是《飞虹塔》、《赵城金藏》和《元代戏曲壁画》,一奇就是左右扭柏。经过千百年的兴衰传承,以三绝一奇的独特景象,称道于佛门禅林,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飞虹塔上面第二、三层,上面用五彩琉璃制作的斗拱、角拱、栏板、佛龛、仙人、走兽等,造型无一重复,极其精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不同方向拍摄的飞虹塔。</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分上寺和下寺及水神庙三部分组成。上寺建于南麓巅,保留有唐代及以前寺院建筑格局,舍利塔建于佛殿之前。</p> <p class="ql-block">仿佛是拍到了佛光普照琉璃塔,好激动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飞虹塔顶。</p> <p class="ql-block"> 飞虹塔内走廊内壁上悬挂着全国各地著名古塔画像,其中就有四川省乐山市的灵宝塔,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画作,但题头的“乐山灵宝塔”不知为何写成了“乐阳灵宝塔”?!</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上寺飞虹塔后面是弥陀殿。弥陀殿内供奉着弥陀佛像,由于工作人员在三嘱咐不许拍照,所以没有拍到弥勒佛像。</p> <p class="ql-block"> 飞虹塔后的弥陀殿为元代建筑,殿内四周陈列有红色藏经柜, 稀世孤本《赵城金藏》曾存放于此,这是我国第一部木刻版《金代大藏经》简称《金藏》,因广胜寺原属赵城县(今山西洪洞县)故名为《赵城金藏》。是唐代玄奘法师,自天竺取回的梵文译本,全世界仅此一部,它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全书》,并称为“四大镇馆之宝”。 弥陀殿内阿弥陀佛及观音和大势至菩萨,佛像既优美又充满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大家仔细看看这两棵树,东边的树纹朝左扭,西边的树纹朝右扭,这是广胜寺奇观之一,左右扭柏。这两棵古柏有着1300年的历史,一东一西生长在大雄宝殿之前,这两株古柏的树纹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扭,甚为奇特,许多专家慕名来研究但至今仍无法破解。</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三绝一奇之一奇左右扭柏,不同角度拍摄的左右扭柏树。</p> <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上寺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设有精致木雕佛殿,形成了殿中殿的格局,中间供佛铜制佛坐像,阿难、迦叶侍立两边,殿上中悬挂《光辉万古》匾额。这方匾额是大清皇帝雍正在登基之前题写的。下方供桌上供奉的是国家的牌位,这在全国的寺庙来说供奉国家的牌位还是很少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天中天”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上寺的游览,转乘景区中巴下到山下,游览下寺和水神庙。 </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下寺和水神庙的主要建筑多建于或重建于元代,由山门、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组成。</p><p class="ql-block"> 水神庙的元代壁画是国宝级的文物,为元代壁画中的珍品。由于要保护文物,所以每天开放时间仅有两个小时。上午10点30分到11点30分,下午15点30分到16点30分。我们到达下寺已是4:15,赶紧先参观元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广胜寺的下寺,上下寺相距里许,上寺古柏参天,下寺清泉奔涌景物十分优美。这是水神庙的正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元朝时代大地震损坏于元延六年后又重建。东西宽深各五间四周有回廊,重檐歇山顶门两旁屋檐下塑有二门神肃立两旁,脸庞威严肃穆,店内供奉水神明应王。这里有广胜寺三绝之一的元代壁画。下寺水神庙壁画,静静的卧在明应王殿和墙上壁画都是元代留给我们的恩赐,这些700多年前的壁画布局严谨,造型生动,色泽浑厚。</p> <p class="ql-block"> 壁画大量内容反映着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在课本里难得一见的元代杂剧史料。记有“龙王行雨图”、“祈雨图”、“元杂戏图”、“下棋图”、“打球图”等十几个故事,其中“元杂戏图”和“打球图”被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 水神庙壁画堪称我国风俗题材的壁画杰作,躲过了战乱、躲过了明代那场8级地震,也躲过了对文物早有觊觎之心的古董贩子。水神庙留给了我们教科书级别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这根长达几十米的圆木也不知道放在这里干什么用及已经存放多少年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下寺的大雄宝殿又称后殿,建于元朝时期的1309年,上方匾额上书有大篆《宝筏金绳》取自李白的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意味引导迷途之人觉悟。</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塑三世佛,即文殊、普贤二菩萨均属元朝时期的作品。原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解放前被盗卖至美国,现陈列在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殿内壁画现仅存16平方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 国内目前罕见的人字斜梁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木雕的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 下寺的前佛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建筑年代不详。从木构手法看,当属元代建筑,明清多次重修。殿内人字斜梁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罕见的实物孤例。该殿原为弥陀殿,抗日战争时期称为培育爱国人士的“太岳中学”的教室。殿东西两山墙处建有十字歇山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下寺的山门,又称为天王殿,穿心式过道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洪洞本地企业家捐赠的玉雕,刻有56条龙,象征着56个民族,取名为中华龙,价值3000多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