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时光 榜样的力量(八)--唐菊兴

天一揽景园社区

榜样力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菊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战略性矿产调查首席科学家,始终以为国家找到更多更好的地质矿产宝藏为己任,28年来坚持奔波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生命禁区。他主持或参与勘查评价和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为缓解我国资源瓶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把支部堡垒建设紧紧和地质找矿事业联系在一起,将找矿工作和藏区发展结合起来,带领队员们以当“爬山匠”为荣,谱写了开发西藏、稳定边疆、民族团结的壮丽赞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唐菊兴,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铜等战略性矿产勘查。他取得的荣誉不胜枚举:曾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p class="ql-block"> 自198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常年坚守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主持和主要参与发现和勘查评价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矿山;他百折不挠、不畏艰辛,攻克了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他恪尽职守、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向着地质科学高峰攀登。</p><p class="ql-block"> 他是青藏高原上的找矿人,他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战略性矿产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他为保障我国铜资源重大需求和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是挑战更是机遇</span></p><p class="ql-block"> 披星戴月,用热爱去研究每一块石头;追风逐日,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披荆斩棘,用汗水书写奋斗的华章。</p><p class="ql-block"> 谈起青藏高原,我们想到最多的是缺氧、海拔高,环境恶劣。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却孕育着大量有价值的矿产资源。</p><p class="ql-block"> 当被问到“常年工作在青藏高原辛苦不辛苦”时,唐菊兴很平静地说:“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青藏高原就是资源的宝地。在青藏高原上的收获,常常让人忘了疲惫。”</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或者危险,比如车子坏掉、偶遇狗熊、夜宿荒无人烟的野外等,但我们常常能看到别人很难看到的风景。”唐菊兴笑着说,“只有学地质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在青藏高原上作研究”时,唐菊兴说:“是当年还在担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的王成善院士把我带进神秘的青藏高原。他教我如何在高原生存并进行科学研究。从此以后,我就开始了在青藏高原的矿产资源探索之路。”</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我见过无数种普通的石头,从这些石头上也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渐渐地,我也越来越喜欢青藏高原。”他接着说,“每种矿物都是在经历了大自然漫长的‘洗礼’后才最终被我们看到。比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要历经高温、高压的磨砺才最终沉淀出美丽的‘姿态’。这似乎在告诉我们,要想找到珍贵的矿产资源,要历经多种考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是困难更是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 如果非要问矿产资源用在了哪,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可以说,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就是矿业的发展史。 从古猿分化出来之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制造石器工具而转变成人的第一天起,就与矿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接受采访时,唐菊兴表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如农业文明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的发展,都离不开矿产资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智能时代,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更是离不开矿产资源。</p><p class="ql-block"> 但当前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面临严峻形势。我国矿产资源消费量巨大,在36种战略性矿产中,煤、铁、铜、锂等 20 种矿产资源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超过50%。2022年,我国消费了价值13万亿元的战略性矿产,支撑了40万亿元的工业增加值。未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继续增大。</p><p class="ql-block"> 加速推动矿产资源的发现,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成为地质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该怎样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呢?唐菊兴表示,促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做好4个“新”——</p><p class="ql-block">一是新理论。用新的找矿理论指导找矿工作的开展。</p><p class="ql-block">二是新技术。坚持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很多新矿可能是盲矿,在地下很深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创新科学技术,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p><p class="ql-block">三是新地质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也是培养年轻人的一个机会。年轻人体力、精力都比较旺盛。老人带新人,促进人才的培养,也促使找矿工作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四是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大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共同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p><p class="ql-block">“当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常年在一线的地质人,更应当全力以赴。”唐菊兴表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是收获更是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的神秘,并没有“辜负”地质人的常年埋头苦干,一个接一个的成果证实了他们的坚守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30余年来,唐菊兴带领团队,接受一个又一个考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找矿成果,创新性地构建和提出了适用的找矿模型和找矿理论:查明了矽卡岩型富铜矿体定位构造特征,创立了斑岩-矽卡岩-角岩铜矿-独立金矿“四位一体”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提出了甲玛斑岩成矿系统多中心复合成矿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