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对》四十五

天地之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十五、养生之说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渊明 </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大半人生是在穷困的田园里艰辛度过,令人唏嘘不已,正如他给自己写的《自祭文》讲:“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然而,也正是因为仕途不顺而选择退隐田园生活,才成就了这样一位永垂千古的伟大诗人。</p><p class="ql-block"> 读陶渊明的诗文,总会有一股自天外而来的清香之味,上面这首诗,不但可以读出一幅清析的画面,还隐含着古人行于质朴之间,回归自然之中的养生秘密。多读圣贤之书,男儿英气自然华;多行山水之间,仁义品德自然养。人生如山如水,一切尽在平淡自然之中…… </p><p class="ql-block"> 杨:今天聊什么? </p><p class="ql-block"> 洛:养生五要,即:“吃、穿、住、行、修”的行和修还没有聊过,今天聊聊“行与养生”吧。</p><p class="ql-block"> 杨:行与养生不就是让我们多出去旅行旅行呗? </p><p class="ql-block"> 洛:不是旅行那么简单。这个“行”在古代有三层含义,就是“步、趋、走”,通俗讲就是慢走、快走和跑步。现在不同了,行不但有“步、趋、走”的意思,坐汽车、坐轮船、坐高铁、坐飞机,甚至以后坐飞船都叫行。 </p><p class="ql-block"> 杨:我明白了,人的运动就是养生,而“行”就是人在“运动”,所以行就是养生。 </p><p class="ql-block"> 洛:有点意思了。不过这养生的“动”与一般的“动”还是有区别的。 </p><p class="ql-block"> 杨:有什么区别? </p><p class="ql-block"> 洛:一般的“动”指的是人在空间里位置上的变化,而且大多数是指身体的外部在动,也就是位置的移动和形态的变化,在物理学上叫“位移”。而养生的“动”是“形动”和“意动”的结合,通俗讲就是既有“外动”也有“内动”。 </p><p class="ql-block"> 杨:什么是形动和意动呀? </p><p class="ql-block"> 洛:所谓“形动”就是指看得见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太极拳、骑马……等等的体育运动。 </p><p class="ql-block"> 杨:就是说体育运动就是养生运动了?</p><p class="ql-block"> 洛:这可不能那么说。如果体育运动都是养生运动,那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几个搞体育的人长寿呢? </p><p class="ql-block"> 杨:这是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洛: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不假,但体育运动不一定对身体都有好处,更不可能通过体育运动就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特别是一些高强度的体育对抗运动,对身体的损伤非常大。 </p><p class="ql-block"> 杨:这个我知道,好多运动员都是带着一身伤退役的。 </p><p class="ql-block"> 洛:运动员所受的运动伤害,远不止只是看得见的那些外伤那么简单。而是他们身体里的细胞受到了伤害,原因就是,他们身体里的细胞的死亡速度要比一般人快。 </p><p class="ql-block"> 杨:为什么? </p><p class="ql-block"> 洛: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缺氧”的状态下运动。</p><p class="ql-block"> 杨:不会吧,运动员的运动条件应该都是很好的呀,他们怎么可能“缺氧”呢?</p><p class="ql-block"> 洛:我讲的“缺氧”不是你说的外环境缺少氧气,而是指人的机体内出现的缺氧状态,体内缺氧会导致某些细胞快速死亡。所以,养生运动不是缺氧运动,而是有氧运动。 </p><p class="ql-block"> 杨:什么是有氧运动?</p><p class="ql-block"> 洛:医学书上是这样解释的: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这样的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误导了很多人。 </p><p class="ql-block"> 杨:怎么说? </p><p class="ql-block"> 洛:因为很多人认为,只要在空气清新的环境里,无论怎么运动都是有氧运动。</p><p class="ql-block"> 杨:难道不是吗? </p><p class="ql-block"> 洛:不是的。就算把你放在氧气瓶里面,只要运动过于猛烈,都不算有氧运动。如果两个鼻孔加上张开的嘴巴拚命呼吸,仍然供应不了机体所需的氧气时,人体细胞就会处于缺氧的状态,甚至导致死亡。</p><p class="ql-block"> 杨:那究竟什么才是有氧运动啊?</p><p class="ql-block"> 洛:我给有氧运动定了一个标准。 </p><p class="ql-block"> 杨:说来听听。 </p><p class="ql-block"> 洛:我的标准是:无论是什么运动,只要不靠张嘴呼吸,不喘粗气,心率平稳,微微出汗,就算是有氧运动,也可称之为养生运动。 </p><p class="ql-block"> 杨:看来运动还真的有很多讲究。那什么是“意动”呢? </p><p class="ql-block"> 洛:“意动”就是“内动”,是身体内部的运动,也就是身的运动,或者叫作“修身”。 </p><p class="ql-block"> 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讲的那个“修身”吗? </p><p class="ql-block"> 洛:养生里的“修身”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是不一样的。“修齐治平”的“修身”主要修的是“身心”或者说“道德”。而“养生”的“修身”是指纯粹的修炼身体。 </p><p class="ql-block"> 杨:养生的修身该怎么修呀?</p><p class="ql-block"> 洛:养生的修身是要让身体外部平静下来,让身体的内部运动起来。具体的功法有很多,如:打坐、站桩、瑜伽、睡功、冥想、玉蟾功……等等,这些都是形不动、神动,外不动、内动。</p><p class="ql-block"> 杨:这些功法你会吗? </p><p class="ql-block"> 洛:会一些。 </p><p class="ql-block"> 杨:想学,讲讲呗。 </p><p class="ql-block"> 洛:养生功法不是讲讲就能学会,要边讲、边做、边学才行。就比如说最简单站桩吧,网上关于站桩的文章一大堆,视频讲解也非常多,可就是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学到站桩的要理精髓。</p><p class="ql-block"> 有些功法的修炼,如果要领不清楚,方法不正确,不但起不了养生的作用,反而会伤害身体。 </p><p class="ql-block"> 杨:那应该怎么站桩,教教呗? </p><p class="ql-block"> 洛:站桩我倒还真的拿得出手,因为我每天都要站半个小时以上,以后有机会教你。今天你就先把养生运动的一些原理搞明白吧。 </p><p class="ql-block"> 杨:那内动的原理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洛:我认为内动至少涉及到三套系统。 </p><p class="ql-block"> 杨:哪三套? </p><p class="ql-block"> 洛:五脏六腑的运动、血脉的运动和气脉的运动。 </p><p class="ql-block"> 杨:具体讲讲吧。 </p><p class="ql-block"> 洛:随着肺的呼吸节律,五脏六腑会自然而然跟随着蠕动起来;跟着心脏的跳动频率,全身血管里的血液也随时会改变流动的速度。这五脏六腑和血脉运动有实物,比较形象,好理解。气脉运动就比较抽象了。 </p><p class="ql-block"> 杨:那气脉运动是怎么动呢?</p><p class="ql-block"> 洛:要搞清气脉运动,关键是要明白什么是气脉。 </p><p class="ql-block"> 杨:那什么是气脉呀? </p><p class="ql-block"> 洛:在讲中医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过,人能够活着关键是体内有一股无形的“炁”存在,所以人还没死就称“还有一口气”,人死了就叫“断气”。中医里有句话叫“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也就是说血的运行离不开气,气的生成靠的是血,气与血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所以,理解气脉,可以把它想像成它就是血脉,人身上有多少条血管,甚至是毛细血管,就有多少条“气道”,这些气道就是气脉。</p><p class="ql-block"> 杨:那这气是怎么动的呢? </p><p class="ql-block"> 洛:其实,只要一个人活着,气就在运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气的运动是不受人控制的。所以,“养生运动”的真正目的,就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控制气的运动节奏和速度。比如打坐,就是要让气的运动慢下来。 </p><p class="ql-block"> 杨:气能控制吗? </p><p class="ql-block"> 洛:能控制。至于怎么让气在你意念的控制下运动,这就是修炼的问题了,以后有机会聊养生功法修炼时,我们再详细讨论吧。 </p><p class="ql-block"> 到站了,今天就聊这儿吧。 </p><p class="ql-block"> 杨:好的,再见! </p><p class="ql-block"> (晨跑结束,各自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