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历史,厚重文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古城大同南隅,有一座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它就是善化寺,俗称“南寺”。该寺院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明代予以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年)更名善化寺,善化寺内辽金时期建筑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特色,对于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对于唐代木构建筑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其中:辽代的大雄宝殿、三圣殿和金代的天王殿、普贤阁三座庑殿顶,四座辽金建筑保存于一寺院之内,在我国为善化寺独有,体现盛唐雄浑之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善化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西为普贤阁,寺院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四座建筑均为辽金时期原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王殿现为该寺院的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金代时期最大的山门,左右次间有明塑四大天王,横眉怒目,姿态威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圣殿位于寺院内中部,建于高约1.5米的砖砌台基之上,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殿内采用减柱法,佛坛上的华严三圣为金代原塑,后人予以重粧,殿内两侧有金碑两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雄宝殿是寺院内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建在高约3米的台基之上。前有宽及五间的大月台,月台左右为明万历时期增建的钟、鼓二楼。大殿明间与左右稍间设门,四壁无窗,殿内仅当心间有平綦藻井各一间,雕刻精湛,余皆为彻上露明造。殿内供有金代佛像33尊,正面佛台上端坐“五智如来”,两侧塑有24天王像。殿内墙壁上保存有清代康熙年间所绘壁画19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贤阁位于位于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的西侧,是一座阁楼式建筑,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九脊顶,金贞元二年(1154年)重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寺院是大同古城免门票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有本人拍摄的照片和编辑的短视频,带您一起走进辽金建筑-善化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