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部热播的电视剧《繁花》,我竟然看了两遍。一遍是央视播的普通话版,一遍是东视播的沪语版。然而当繁花落尽之时,我的脑海中依然闪烁着荧屏上流光溢彩的影像,耳边依然响徹着语速飞快的“上海闲话”。近年來的电视剧佳作不少,但如此颠复人们观感和听覚的,此剧首当其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电视剧是依据同名茅奖小说改编的。除了故事背景同处一个时代外,其情节和人物都与原作大相径庭。据导演王家卫说,为拍此剧,他准备了不止十年。可見“功夫在诗外”,真正要拍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上海社会的变化和各式人等的腔调,不是一个金牌导演所能轻易而为的。尽管王家卫也曾经是个上海人,尽管王家卫也曾经拍过如《花样年华》那样的有上海风情的电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㸔了两遍《繁花》,我觉得这似乎是一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子夜》,把上海这座商业城市的人间百态演绎成了一个万花简。除了城市子民普遍盼望致富,改变自身的生存㧋态的意愿外,还夹杂了几段“沧海月明”,“蓝田日暖”而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撩拨了不少观众的心弦。再加以戴墨鏡的王家卫所钟爱的暖色调和电影上惯用的近景,特写以及蒙太奇般的跳跃,揷播,倒述,把一部电视剧演绎得与众不同而名噪熒屏。据说由于这部电视剧,上海文旅业开创了新局面,黄河路上人气重现,和平饭店访者如云,连汪小姐爱吃的上海小吃排骨年糕也买得飞起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当繁花落尽,真正留在人们心里的是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似乎感到尽管剧中请來名人客串,范志毅,史依泓也好,孔祥东,陈逸鳴也好,不过是昙花一现。尽管剧中用了三十多首著名的港台歌曲,刘德华,张学友也好,钟镇涛,谭詠麟也好,终究是曲终人散。倒是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的人生值得我和朋友们细细思索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繁华 》在剧集的结尾处,一曲《再回首》的 动人旋律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歌中唱道“再回首,背影己远走,再回首,泪眼矇眬……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让观众在离开电视机前陷入深深的 思考 ,并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在剧中春风得意的宝总回归成市井中的阿宝,老谋深祘的爷叔回归了石庫门 家庭相伴两个孃孃,神秘莫测的李李卖掉至真园还清了老师男人A先生所有债务 (冒名假身份判刑一年 .后削发为尼)。志高气昂的玲子终身未嫁远走他乡,憨厚知恩的范总解甲归隐去种玫瑰。飞扬跋扈的南国投强总进了监獄,渎职判刑三年 。其它小人物也一一退出江湖 。唯有率真爽气的汪明珠小姐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并参与了浦东开发 ,未來似不可限量,在剧中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在剧集的最后,汪明珠留下了一句响亮的上海话:人生终要努力,江湖再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想这也许就是纷纷扬扬的繁花要告诉我们的。人生似繁花,世上会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也会有一千个阿宝。命运如繁花,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示;人生无常,好即是了,了便是好。人生的际遇各不相同,人生的运命也千差万别,但惟有一点是必须坚守的,那就是真善美。真善美的人生既使平淡无奇,既使清凉如月,既使清贫若洗,终究会心安理得,了无禍灾,安享人间岁月,留得清气满乾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方得其所。然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