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游记启蒙地宝山寺

远航

<p class="ql-block">  离开天台山石林,我们驱车前往顺昌宝山寺。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了宝山寺景区停车场。下车后沿着陡峭的山路上山。道路是石材的旧路,走走停停11点多到达宝山寺附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山顶遇见的宝山寺山上的星纹石,大自然的烙印留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远望四周,东南方向森林茂密,原生态环境。据说这里的山坡上有野生猕猴桃、柿子、米椎、山梨、山荔枝、杨梅、榛子等野果应有尽有。但是初冬的季节我们上山只遇见米椎。山坡上看见有杜鹃、百合、含笑等野生植物。为猴子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传说吴承恩西游记小说描绘的花果山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宝山寺旁边有一古梨树,相传斋梨树原为天上仙梨,被齐天大圣偷种于此,留传至今。虽然这个季节树下只留下枯黄残叶,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树形婀娜多姿,为</span>宝山寺镇寺之树。因时间久远,现作为古树保护起来。</p> <p class="ql-block">  梨树旁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宝山寺大殿,与南天门背对背,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依峰顶山势而筑。建筑面积18平方米。宝山寺始建筑年代不晚于明洪武二十四年之前的唐末五代至宋元建筑。寺外树下拴着猴子,这里比吴承恩西游记小说早200年就有了齐天大圣的牌位。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也曾吸纳顺昌大圣信俗文化元素。宝山寺在文物界被称为世界罕见,福建仅有的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宝山寺大殿屋面及屋脊均为石头建筑。墙是石头垒的,屋顶是石头雕刻的顶,整根梁也都是石头做的石梁,地板也是石头铺的。整个房屋都是石头结构,冬暖夏凉。宝山寺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物具体年代无从考究历史久远。</p><p class="ql-block"> 当天我们在山上游玩到下午一点多进寺庙吃斋饭,这里寺庙有为游客提供斋饭,游客可在此购买。</p> <p class="ql-block">  从宝山寺旁小道进入宝山原始次森林,这里的地貌是我国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常绿阔叶林带,主要树种有丝栗烤、高山杜鹃、含笑等。林下岩石路段及树干长满苔藓等地被类植物,仿佛是一层厚厚的绿色地毯铺在大地上,点缀着山野。古藤蔓生,灌木丛生,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是真的很原始,阴森森的。这里路面石崖突兀青苔多,道路滑,前行需谨慎。最好几个人结伴而行。个人最好不要在此地段单独行动。</p><p class="ql-block">《西游记》中描述的"几树青松常带雨润的意境应该来源于此地。我猜想这里是不是西游记中的妖怪藏身地。此路段地面虽然挺滑的,但我们走的比较快,还真怕有妖怪从树上跳下或水槽中出现。</p> <p class="ql-block">  走岀次森林,路过试心石,试心石位于险象环生的峭壁,三面悬空,突兀而出。</p> <p class="ql-block">  宝山寺传说中西游记小说的取材地,这里有许多形象毕真,惟妙惟肖的趣石。如绣花鞋、海狮恋宝、神龟饮光、八戒恨兄、仙人脚印、练兵场等。个个景点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来源。</p> <p class="ql-block">  南天门石仿木结构,1548年重修过,建于海拔1305米的宝峰之巅,由于岁月风雨和雷电等多种侵蚀,以及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除了留有这扇门,几乎成了废虚。因地势高,此地为日出曰落观赏地。</p> <p class="ql-block">  宝山寺此景区宽围广,游览要抓紧时间。下午五点返程时有路人求带一程到县城,见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让他上车后才知道,这个景区没有班车,来这个景点都是自驾到这里。所以不是自驾,不方便来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宝山寺建筑年代无从考究,全石头建筑深感惊奇。曾经在莆田南日岛海边见过石头建筑,那些都是些低矮民房石头建筑。而这里房屋是石头建筑中的夺迹。这里有吴承恩小说金箍棒的来历描述,为吴承恩小说启蒙地。据说南宋时期,闽北成为全国通俗小说雕版刻印中心,“齐天大圣”的形象也逐渐流传开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喜欢远足去发现新的风景。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把那些普通平凡的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走过千山万水,领略了迷人的自然风光,旅游结束时,心中满是感慨。这次美好的旅行,让我们拥抱了祖国山河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