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知待躬身》</p><p class="ql-block"> 好友清杰发来一个转帖儿,是我的校友姚庄同学自制的视频帖子。很让我欣喜!</p><p class="ql-block"> 姚庄是我高中同一学年段的同学,他在三班,我在一班,彼此本就相熟。更加之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都在同一派别的组织中,有两年多的时间,几乎天天在一起,关系更加亲近。直到六八年我参军入伍才分开。算来五十五年多了,天各一方,再未见面。人生际遇本无奈,让人唏嘘!</p><p class="ql-block"> 姚庄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很清晰。他沉稳,有内秀,文笔尤其好。是我们《红六中》小報的主编,倍受同学们瞩目。</p><p class="ql-block"> 姚庄是城里人,他的姥家在北京。红卫兵大串联去北京时,得机会在家中见到他。谈话中,他特意跟我说到了他的姥爷。说老人家有一爱干净的毛病。每天都要把家具擦拭一遍,连床头板跟床柱床脚也不放过。他对此是一派的不理解神情,我听了也觉得怪,认为实在是没有必要那样做。那时我的头脑里没有“洁癖”一词,倘有的话,一定会不吝償给老人家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俩还聊到其他什么话儿,都已经不再记得,唯对此话题印象深刻。在以后的多年里曾不止一次的想起过。</p><p class="ql-block"> 如今一幌儿功夫,我们也已姥爷,过了“姥爷”当时的年令了。当我“屋里转儿”的时候,不自觉地有了“姥爷”的毛病,拎着抹布,打扫各处的灰尘。脑子里出现“姥爷”忙碌的身影,记着毛主席的教导:“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p><p class="ql-block"> 这件小事儿,让我感悟到,人的“自以为是”,这是天生的毛病,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在学习和接受教导时,字面上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全面看事”等等等等,真是嘴上点着赞,心中肤浅着。有句歇后语说“拎着棒子叫狗——远去啦!”</p><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书面理解,有如浮萍;以身理解,方得根基。所说的设身处地,“设”身之时,设而不是。置身之时,感受尤切!</p><p class="ql-block"> 在这方面,老年人理解年轻人,要容易些,必竟年轻过;年轻人要理解老年人,殊为不易,必竟未曾“老”。所以呀,老年人要多宽容一下年轻人。年轻人呢,当然也该少点子“自以为”喽!</p><p class="ql-block"> 世上万千事,经过识得深。从思想上认识这一点很必要。如事有不识或不确知时,那种无底线的自信、固执是可悲可笑的。别人或可宽容,自己则无由借口而放纵。确是早识早得利,晚识或已迟啊!</p><p class="ql-block"> 老来方知老来事,身不躬行知不深。有此识,于老有利,宽容大度,事事优游;有此识,年轻亦有益,善解人意,理事成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经过清杰的媒介,拐个弯儿又知道了姚庄的近情,心下欣慰。倘有机缘再得聚首,乃人生一大快事啊!</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p><p class="ql-block"> 2024.01.19 大连旅顺口</p>